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案三篇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601953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案三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案三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案三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案三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案三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案三篇Word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案三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案三篇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案三篇Word文档格式.docx

  一、创设情境

  (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图意)

  如果超市的王经理,现在很想知道超市上周四种品牌矿泉水的销售情况,还想知道下周该进些什么品牌的矿泉水。

你有什么好办法?

(统计)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出示空白的纵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

  说说这个统计图与以前见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2、它的横轴表示什么?

纵轴表示什么?

  3、根据统计表,你能完成下面这份统计图吗?

  3、学生讨论并说明如何完成统计图。

  4、提问:

如果用横轴代表销售量,用纵轴代表不同的品牌,该怎样设计这样的统计图?

  5、小组合作学习

  6、小组汇报

  7、出示规范的横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完成。

  你能跟同学说说完成这样的条形统计图时要注意什么?

  8、讨论:

如果下周要进货,哪种品牌的矿泉水应该多进些?

哪种品牌的矿泉水应该多进些?

你能说说理由吗?

  三、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在前几个学期,我们已经学会了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的结果。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统计、、、、、、让学生理解、体验统计的1、展示数据2、科学预测、决策作用。

  四、巩固练

  课本40页第一、第四题

  五、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第2课时例2

  1、向学生介绍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会看这种统计图,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一、创设情境1、我们学校的校医非常关心我们同学的身体健康,经常要了解我们同学的体重,身高等,(出示班级座位图)

  如果老师想要了解三(5)班第一组6位同学的身高的情况,你有什么办法能让老师一眼就看明白?

  2、提问:

你打算怎样完成这份统计图?

  3、出示几个空白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根据统计表尝试完成条形统计图。

  4、如果用条形统计图表示这个小组学生的身高,每格表示多少个单位比较合适?

  5、出示教材上的统计图,让学生观察,讨论。

  你能说说破这个统计图跟我们以前学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吗?

  用折线表示的起始格代表多少个单位?

  其他格代表多少个单位?

  这样画有什么好处?

  6、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汇报。

  在统计图的纵轴上,起始格和其他格表示的单位量是不同的(第一个图中起始格表示137厘米,其他每格表示1厘米。

  7、让学生按照例子把其他两个同学的条形补充完整。

  8、学生讨论:

什么情形下应该使用这样的统计图?

这种统计图的优点是什么?

  9、观察体重统计图,看看这个图中的起始格表示多少个单位?

其他每格表示多少个单位?

  9、这个统计图跟我们刚才学习的学生身高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10、独立完成书上的统计图

  小组进行学习小结。

  这种统计图一般在以下情形中加以使用:

各样本的统计数据的绝对值都比较大(如本例中学生的身高都在138厘米以上,体重都在32千克以上),但不同样本统计数据之间的差异值又相对比较小(如本例中身高和体重的最小差异分别是1厘米和1千克)。

当出现这种情形时,会出现一种矛盾:

如果每格代表的单位量较小(如第一个统计图中每格表示1厘米或2厘米),统计图中的条形就会很长,如果每格代表的单位量较大(如第二个统计图中每格表示10千克),又很难在统计图中看出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

所以,为了比较直观地反映这种差异性,采取用起始格表示较大单位量,而其他格表示较小单位量的方式,就避免了上述矛盾。

在这种统计图中的纵轴上,起始格是用折线表示的,以和其他的格有所区别。

  10、通过完成这一份统计图。

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进一步体会统计的作用。

  11、你想对这些同学说些什么?

  出示“中国10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值”,引导学生把学生的身高、体重与正常值进行对比,找出哪些学生的身高在正常值以下,哪些学生的体重超出了正常值,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实践作业)让学生从报纸、书籍上找到更多形式的统计图表,并找出相应的信息,可以培养学生从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巩固练习:

40页2、41页3、5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70页到74页“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内容。

  【教材解读】

  《面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被安排在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这一单元具体包括:

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部分。

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它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

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

学好本课,不仅是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更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在编写上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

教材按照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然后归纳面积的概念,再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包含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做面积单位,以及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

  【教学难点】

  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充分感知,理解面积的含义

  1、通过物体的表面感知什么是面积

  ⑴情境导入

  老师手中有两张纸,想请两名同学来进行涂色比赛,看谁涂的快一些,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一张?

为什么?

  生可能回答,选择小的那张,因为它小,就涂得快。

  师:

其实刚才同学们说的,这张纸小,是指的它的面小,这张纸大,是指的他的面大,其实每一个物体都有自己的面,有的面大,有的面小。

  请你摸摸数学课本的封面在哪里,桌子的面在哪里,你感觉谁的面大一些

  生可能说桌子的面大一些。

  再摸摸椅子的面,看看黑板的面,你感觉谁的面大?

  ⑵、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通过摸和看知道物体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们就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

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出示课件:

课本封面的大小就是课本封面的面积,钟表表面的大小就是钟表表面的面积。

谁还能举例说一说?

  2.、通过封闭图形理解面积的含义

  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物体表面的面积。

现在老师把这几个物体的面给大家请下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现在同学们看到的就是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像这样,首尾相连,密封起来的图形就是我们学过的封闭图形

  它们有大小吗?

谁大?

谁小?

(生交流方法)

  像刚才我们研究的这些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叫面积。

  板书封闭图形

  长方形的大小就是长方形的面积,不规则图形的大小就是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圆形的大小就是圆形的面积。

你还能举例吗?

如:

正方形的大小就是正方形的面积等等。

  3、小结归纳面积的含义

  谁能来说说,什么是面积?

物体表面或封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补充板书:

  二、动手操作,建立面积单位表象

  

(一)认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1、设疑。

  出示两个长宽各异,但面积相同的长方形纸,它们相比较,谁的面积大?

(生交流)同学们意见不统一了,用观察法更无法确定谁大谁小,用重叠法试一试。

也不行,怎么办?

谁来想个好办法?

  2、请学具帮忙:

那就借助学具袋中的学具在这两张纸上摆一摆,比出它们的大小吧!

动手操作要求:

请同桌两人,每人选择一个长方形,任意选一种学具来测量长方形的大小,比比看哪个长方形大?

  

(1)全班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A:

同桌两人,一人用正方形摆,一人用圆形摆,但由于原形没有全部覆盖整个长方形,不能确定哪个图形大,哪个图形小。

  B:

同桌两人,一人用正方形摆,一人用长方形摆,由于所选的图形大小不一样,也不能根据小长方形或正方形的个数来确定两个长方形的大小。

(关键是两人的标准不一样)

  C:

可能有的同桌都选用正方形来测量由于所选的图形大小一样,所以能根据正方形的个数来确定两个长方形的大小。

  D:

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

  师质疑:

为什么不用圆形?

  生展示时,教师不做评价,让学生交流,质疑。

(如果学生没有用到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师可质疑,为什么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没混着用呢?

  3、师小结:

大家都认为要用同样的学具,也就是要统一标准。

有的小组用长方形作为标准,有的小组用正方形作为标准,都比较出了这两张纸面积的大小!

  到底使用哪种标准比较方便呢?

人们习惯上用正方形的面积作为面积单位。

  学到这里,让我们不禁想起了长度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

  

(二)认识面积单位:

  1、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国际上也规定了一些常用的面积单位。

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板书)

  2.请同学们自学课本内容

  3.汇报学习收获:

你们学会了吗?

老师来考考你

  

(1)1平方厘米到底有多大?

数学上是怎样规定的?

(生交流)从学具中找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用尺子量一量,它的边长是一厘米吗?

用手摸一摸它的大小。

再闭上眼睛想一想它的大小?

  找找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

  如果让同学们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量一量你的橡皮有多大,能不能量出来?

如果让你用它去量你的课桌呢?

请同学们试一试?

  感觉怎样?

太麻烦了?

那么有没有更大的面积单位适合量课桌呢?

(一平方分米)

  

(2)一平方分米在数学上是怎样规定的呢?

(谁来说)

  在学具中找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它的边长是不是一分米?

  摸一摸它的面,闭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分米的大小。

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同桌两人比划1平方分米的大小

  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一平方分米

  量一量课桌的面大约是多少平方分米?

  (3)如果让你拿这张一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量一量我们的教室,你感觉怎样?

(太麻烦了)老师这儿还准备了更大的面积单位?

  出示一张一平方米大的纸贴到黑板上,想一想1平方米的大小。

  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接近1平方米?

  估计我们的黑板大约是几平方米?

  三、表象运用,形成技能

  1、做课本76页第1题,做完后交流。

  2.做课本76页第4题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黑板长4()一枚邮票的面积是4()

  小明身高128()一块手帕的面积是4()

  小华腰围6()一块黑板的面积是4()

  四、全课交流,知识提升:

说说你这节课印象最深的地方?

  板书课题:

面积和面积单位。

  一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我们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研究却刚刚开始,老师给大家留下个课下小调查:

除了今天学的,还有哪些其他的面积单位?

把你的调查结果与同学和你的数学老师交流。

  年、月、日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49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的:

  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

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能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促进思维的发展。

  时间单位年、月、日计时法。

  计算一年内有多少日。

  一、复习。

  口答:

2小时=()分60秒=()分60分=()小时

  二、新授。

  1、课题:

认识年、月、日。

  提问引入:

我们以前学过了一些时间单位,如小时、分、秒,谁知道还有哪些时间单位?

  引入年、月、日,并板书课题。

  问:

谁知道一年有几个月?

  2、认识年历。

  师生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年历。

  教学生学会看年历,并且指导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一边回答问题:

一年有几个月?

  每个月的天数都一样吗?

各有几天?

  哪几个月是31天?

哪几个月是30天?

二月有多少天?

  分别找出:

儿童节、元旦、国庆节、教师节、劳动节、妇女节的月、日,说出今年这些节日是星期几。

  用铅笔在今年的年历上圈出自己生日是几月几日,说出那天是星期几。

  3、认识平年和闰年。

一定是28天吗?

(出示几张不同年份的年历)

  使学生明确:

二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有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83页有关平年、闰年的那段文字,了解确定闰年的方法:

教师讲解:

经过科学家的测定,地球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大约是355天6小时。

用公历年份除以4,能整除的是闰年。

如1984、1988、1992年都是闰年。

  强调:

通常每4年中有一个闰年。

公历年份中是整百年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下列年份中,哪些是平年,哪些是闰年?

  16051840190219441955

  21001976198719942400

  4、学会记大月与小月的方法。

网络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