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Word格式.docx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Word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氯水的成分和漂白原理,Cl-的检验方法。
(3)通过实验探究,训练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设计并完成实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情境创设来激起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兴趣。
(2)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学会筛选信息进行交流。
(3)通过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以及次氯酸的漂白作用的探究,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4)利用问题推进法和合作发现法对本节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提炼出重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关注氯气泄漏事件,使其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激发学生透过现象探究本质的探索兴趣,体会氯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增强其环境保护意识。
(2)通过实验演示,向学生展示实验过程中的现象美,设计美。
(3)通过实验探究和教师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4)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讨论和发现,使学生有大胆质疑的品质,同时让学生逐步的形成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Cl2的化学性质
难点:
氯水的成分以及漂白原理
解决思路:
对重点的内容通过强化训练的方式(学生亲自操作实验)来解决,对难点内容可以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进行深入的理解。
设计“解决思路”这一部分的目的在于对课程进行当中学生的难以理解的实际现象如何处理做一个思想上的准备,如果在课程进行当中真的出现了课程无法进行的情况,则可以从容的应对。
五、【课前准备】
1、熟悉相关多媒体设备的操作程序。
2、收集素材(所有的素材,但根据具体需要使用部分),根据教学需要利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课件。
①氯气的物理性质(录像文件);
②氯气与铜的反应(录像文件);
③氯气与氢气的反应(录像文件);
④氯水的分解(录像文件);
⑤氯气的发现史(视频文件);
⑥次氯酸的光照分解(录像文件);
⑦氯水使红布褪色(录像文件);
⑧氯气使有色布条腿色(Flash演示);
⑨自来水消毒的消毒(录像文件);
⑩游泳馆用漂粉精消毒(录像文件)。
3、学生自学的引导问题(如下)
实验室闻气体气味的方法,如何正确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特征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教学流程图】
七、【详细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1)多媒体展示多幅大海的图片,同时配有诗歌的朗诵;
(2)展示重庆市2004年发生一起氯气泄漏事故的图片;
(3)展示二战期间有关Cl2化学武器的图片。
【提出问题】
通过观察图片大家发现了什么?
观察图片,认真思考,从感性上认识氯气
设计三个情境的目的在于更好的导入新课。
第一个情境可以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后两个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对未知事物学习的兴趣。
【教师解说】
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Cl2可以用来消毒,制取盐酸,漂白粉,制取多种农药,塑料以及多种有机溶剂,为了方便的运送,一般讲Cl2液化用高压钢瓶贮存和运输。
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0.001
mg/L,当达到0.0125
g/L,吸入会立即死亡。
因此氯气一旦泄漏极易造成重灾。
2004年4月15日重庆天原化工总厂的氯气发生泄漏,15万名群众被疏散,事故一度使举国震惊,谈“氯”色变。
通过教师的解说,认识到氯气有如下特点,是非常重要的工业原料,可以液化,但有毒性
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识性的知识,深入课程的学习
【重点图片展示】
贮存液氯的钢瓶发生了泄漏,一名工人看到了浓浓的黄绿色的气体冒出。
刺激性的气味让工人晕倒了。
学生观察图片,可以总结出Cl2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通过图片的展示环节来引导学生学习
为了尽快消除安全隐患,消防官兵首先将中毒人员转移至地势较高的地方,同时在当地群众的配合下,进行第一时间的抢救,接着开始转移周边群众。
观察图片结合教师解说归纳出Cl2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消防官兵转移人员
通过图片的逐一介绍,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总结氯气的物理性质,另一方面又可以增加学生对社会事件的关注程度。
消防官兵在泄露地点周围50米的范围内建起了一道“水墙”,进一步阻止Cl2向周边地区扩散。
学生归纳总结:
Cl2可以溶于水
消防官兵将泄露的Cl2钢瓶扔进了挖好的一个大水坑中,并向坑中投放了大量的烧碱
归纳总结:
Cl2可以溶于碱液
【教师提问】
请大家根据老师刚刚进行完的图片解说,自己对Cl2的物理性质进行总结,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归纳出Cl2的物理性质: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能溶于水和碱液的气体。
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探讨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之间互相学习的力度。
【幻灯片呈现】
图片介绍结束后,利用课前做好的幻灯片将Cl2的物理性质呈现出来
学生结合自己的总结与教师的总结相互对比,找出错误和不足
学生自查
1、教师拿出事先制备好的一瓶氯水,让学生们观察并提出问题:
大家仔细观察,看氯水有什么特点?
观察发现新制氯水的颜色特殊,呈现浅黄绿色。
设置疑问,开始新内容的讲解
2、请大家思考为什么新制氯水的颜色比较特殊?
学生对于这个问题难以完全正确的回答
提高问题的层级,带动学生的积极性
3、教师根据学生的反应判断此问题有点难度,可以通过假设——实验——结论的方式来解决,因此继续提出问题:
既然大家对这个问题不能完全的回答,那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实验来说明这个问题呢?
学生回答:
可以
4、那请大家来思考如何来设计验证实验呢?
可以从氯水的颜色入手来进行实验的设计。
因为通过图片的展示,已经知道了Cl2的颜色是黄绿色,所以可以肯定氯水中有Cl2分子。
5、既然大家推测出了新制氯水中含有未溶解的Cl2分子,那么氯水中还有什么物质呢?
学生对这个问题无法回答
6、【实验探究】
向新制的氯水中滴加几滴AgNO3溶液
观察发现:
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得出结论:
溶液中有Cl-存在
7、【教师提问】
从上述实验现象中,大家得到了什么结论?
归纳得出:
Cl2与H2O反应生成了HCl
8、【教师提问】
Cl2与H2O反应,除了生成HCl之外,还有其他物质生成吗?
如何判断?
同时请大家考虑:
Cl2与H2O反应,其中有化合价的变化吗?
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氯元素化合价降低的产物为HCl,由反应物的组成元素和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总数相等的规则,可知另一产物符合:
含有氧元素、含有化合价升高的元素。
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锻炼其发散性思维。
9、【教师讲解】
这种含有氧元素的新的化合物是我们这节课所要重点学习的,它的名字叫:
次氯酸。
化学式为:
HClO。
请大家根据上面的一系列分析,将Cl2与水的反应方程式写出来.
学生写出反应方程式
Cl2+H2O
HCl+HClO
10【教师提问】
通过方程式我们可以得出氯水显酸性这个结论。
如果向石蕊试液中分别加入少量和大量的氯水试液,会有什么现象呢?
该反应的产物是酸,若向石蕊试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和较大量氯水比较,加入量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石蕊试液的颜色应该越红。
设置悬念
11、【实验探究】
分别向两份石蕊试液中加入不同量的新制氯水
观察现象:
滴加的氯水越多,溶液的颜色
越浅。
结论:
氯水中应该存在漂白性的物质。
12、【教师提问】
请大家思考,新制氯水中都存在哪些物质呢?
到底哪种物质有漂白作用呢?
13、【实验探究】
将干燥的Cl2分别通过干燥的有色布条和湿润的有色布条。
根据前面的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新制氯水中存在的物质有Cl2,H2O,HCl,HClO。
其中HCl和H2O没有漂白性,Cl2和HClO最少有一种物质具有漂白性,干燥的氯气中不含有HClO,可以通过干燥的氯气与湿润的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进行比较。
干燥的布条没有褪色,而湿润的布条褪色了。
说明Cl2没有漂白性,只有反应生成的HClO才有漂白性。
体现科学探究的逻辑性和严谨性。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得出了氯水的漂白原理。
14、【教师提问】
次氯酸不仅有漂白性,还可以杀菌、消毒。
自来水普遍使用的消毒剂就是氯气,所以我们要直接饮用、养鱼都不合适,可是在阳光下晒一段时间的自来水就可以用来养鱼了,请推测原因可能是为什么?
如何验证你的推论?
学生分析可能的原因
1:
日晒使得Cl2挥发,降低了浓度。
2:
日晒使得溶液中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这一特点。
15、【实验探究】
次氯酸见光分解的实验
2HClOO2+2HCl
在光照的条件下,氯水中有气泡产生。
推测:
根据次氯酸的组成推测,该气体是氧气。
探究了新制氯水的不稳定性。
16、【教师提问】
氯气在碱液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原因是什么?
学生分析
氯气和水反应的产物是两种酸,都可与碱发生中和反应,所以氯气在碱液中溶解度大。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加强逻辑思维训练。
17、【学生重复实验】
将上述的几个探究实验交由学生亲自操作
学生按照刚刚实验的顺序,亲自操作,观察现象。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使学生有切身的体会,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帮助其记忆。
18、【教师纠错】
针对学生在实验中的一些不规范操作予以纠正并布置作业
学生反思,重新操作
记录作业,强化训练
严格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
19、【视频播放】
利用幻灯片呈现知识点,之后播放事先准备好的氯气发现史和应用的视频
学生检查自己的疏漏之处,观看视频增加课外知识
内容梳理
复习巩固
增加学生人文情怀
八、【板书设计】
九、【学生学习气氛评价】
项目
等级
优秀
良好
需要注意
听讲情况
听讲认真,对重点内容能够适当的做笔记,注意力集中,课程进行当中精神饱满
听讲时比较认真,但是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精神状态良好。
不认真听讲,对内容漠不关心,做自己的事情。
回答问题
踊跃举手,回答问题声音洪亮,思路清晰正确率高
偶尔举手回答问题,正确率不是很高
对教师的提问不关心,故意逃避。
实验操作
对实验兴趣很浓厚,主动操作,动作规范,现象明显
参与实验过程,但是稍显被动
只是旁观者,从不动手操作
总结陈述
积极举手发言,对知识点的总结到位,而且可以在黑板上呈现。
参与其中,但只是做一点补充,思路不是很清晰
对所学内容逻辑混乱,没有清晰的思路
十、【教师自我评价】
项目
不合格
课前准备
准备充分,综合利用教学资源,课件制作大方美观
准备单一,教学资源应用程度不高,信息化程度低
只有纸质版的教案,对于课程的准备不充分,没有充分利用资源
讲课语言
语言清晰流畅,语速适当,富有感染力,抑扬顿挫,无科学性错误
语言清晰流畅,但语调比较平缓,感染力不强
语言不清晰,语速过快,存在一定的科学性错误
讲课表情
表情丰富,赋予变化,与学生有眼神的交流,尊重学生
表情比较丰富,有一定的变化,但与学生的眼神交流少
表情呆板,与学生没有交流
教具使用
能够全面充分的利用教具,操作迅速正确,不影响正常的教学
利用率不高,而且在使用时比较耗时,影响了课程的进度
没有利用教具,课堂形式单一
问题设置
问题设置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层次清晰,带有启发性,重难点突出
问题设置层次比较清晰,但部分问题设置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启发性不强
问题设置不合理,跨度过大,超越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难以回答
实验演示
演示实验成功,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
演示实验成功,但有操作方面的问题
演示实验失败,失去了实验的意义
时间把握
各部分时间应用合理,课程紧凑,时间够用。
整个过程进行比较顺利,但是个别环节比较耗时,有拖堂的现象。
整个课堂的进行缓慢,环节间的衔接不紧凑,课程内容没有完成。
突发事件处理
应变能力强,迅速顺利的处理了突发事件,没有对课程造成太大的影响。
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不是很好,耗时过长,耽误了部分课程的进行。
完全不知道如何处理突发事件,课程被耽误,造成了教学事故
十一、【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主要掌握了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与水,碱的反应,了解了次氯酸的漂白原理。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推测和分析,自己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在实验探究方面,学生通过亲自操作实验,体会了科学探究和实验操作的严谨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在新理念的指引下,此教学设计以问题推进为主线,来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比较活跃的状态,保证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针对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设计问题的时候,采用了层层递进的问题设计,来铺设台阶,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渲染。
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教学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这一特点被凸显了出来,这就需要教师有很强的信息获取和甄别能力,将有用的信息应用于课堂的教学当中,使自己的课堂内容变得丰富。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配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达到不同于传统教学的学习效果是信息化教学的最大特点。
我相信在未来的教学当中,信息化的教学手段会被更加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