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辅料学总结资料讲解Word下载.docx
《药用辅料学总结资料讲解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用辅料学总结资料讲解Word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防腐剂:
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化学物品,也称抑菌剂
氯化钠等渗当量值的含义:
指与1g药物呈现等渗效应的氯化钠的量,用E表示。
非选择题型
辅料的分类:
(按药物剂型的物态)固体、半固体、液体、气体
★液体制剂的特点
1吸收快,作用迅速
2给药途径广泛
3减少某些药物的刺激性
4服用方便
5体现复方制剂综合作用
★液体制剂的分类:
①均相分散系统②非均相分散系统
分散介质的作用:
溶解、分散、浸出
★分散介质的分类(按化学性质分类)
⑴极性溶剂:
水甘油二甲基亚砜等
⑵半极性溶剂:
乙醇丙二醇聚乙二醇等
⑶非极性溶剂:
脂肪油液体石蜡乙酸乙酯肉豆蔻酸异丙酯等
水——性质:
能与乙醇甘油丙二醇等溶剂以任意比例混合,溶解范围广泛注射用水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需通过热原检查)
乙醇——性质:
⑴易挥发易燃烧⑵沸点为78.3℃乙醇/水共沸液的最低沸点为78.15℃⑶乙醇为半极性溶剂⑷与水混合时,体积缩小同时温度升高
乙醇作为浸出溶剂:
①一般乙醇含量在90%以上时适宜浸提挥发油、有机酸、树脂、叶绿素等②乙醇含量在50~70%时,适于浸提生物碱、苷类等③乙醇含量在50%以下,适于浸提苦味质、蒽醌类化合物等④乙醇含量大于40%,能延缓许多药物成分如脂类、苷类等的水解,增强制剂的稳定性⑤乙醇含量大于20%具有防腐作用
丙二醇:
优于甘油的常用溶剂,是渗透促进剂
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
◆胶束◆昙点◆亲水亲油平衡值◆表面活性剂的毒性
增溶剂分类:
阳离子型、阴离子型、两性离子型、非离子型
目前用于药物制剂增溶剂的表面活性主要有两类:
①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主要外用制剂)②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这种类型应用最广)一般来说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毒性和刺激性最大,其次是阴离子型,最小是非离子型
★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3~8的表面活性剂适宜作W/O型乳化剂;
7~9适宜作湿润剂和铺展剂;
8~16适宜作O/W型乳化剂;
15~18适宜作增溶剂。
★增溶剂的性质
1碳氢链链长:
碳氢链越长,则CMC越小,在形成胶团时,烃核中心区容量越大,增溶效果越强,故增溶效果随碳氢链的增长而增强
2亲水亲油平衡值:
HLB值越高,亲水性越强;
反之,亲油性越强
3昙点:
含有起昙现象的表面活性剂,在温度达到昙点时表面活性剂析出,增溶性及乳化性降低,从而被增溶的物质析出或相应的乳剂被破坏,有些制剂可能在温度下降后恢复原状,但有些难恢复。
对于注射剂、滴眼剂必须选择昙点在85°
以上的增溶剂
增溶效果的影响因素
1增溶剂的种类:
非离子型增溶剂的增溶能力较离子型强,其HLB值越大,对强极性药物的增溶效果越好;
阳离子型增溶剂比阴离子型增溶效果要好
2药物的性质:
药物性质与非离子型增溶剂性质近似为好,而与离子型增溶剂性质相反为好
3温度:
当温度升高至某点时,其溶解度急剧升高,该温度称为Krafft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特征值及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用于增溶的下限)
增溶剂常用品种:
聚山梨酯80:
淡黄色至橙黄色粘稠液体、微有特臭、味微苦、涩,有温热感;
在水、乙醇、甲醇或乙酸乙酯中易溶,HLB值为15,毒性小;
作增溶剂、乳化剂、分散剂、稳定剂;
注射液常用作增溶剂或乳化剂;
常用量为0.5~1%,4%的聚山梨酯80有轻微的溶血作用;
中药注射剂中若含鞣质成分会与聚山梨酯80的聚氧乙烯基产生络合反应,使注射剂产生沉淀或,浑浊,故中药提取分离纯化过程中应尽量除尽鞣质,昙点为93℃
泊洛沙姆188(普流罗尼,F—68):
易溶于水或乙醇中,具有一定起泡性;
可作为分散剂、乳化剂、共乳化剂、增溶剂、片剂润滑剂和湿润剂,作为水包油乳化剂,本品为目前静脉乳剂的极少数合成乳剂之一,用量为0.1~5%
★乳化剂的作用原理:
①降低界面张力②形成界面膜③形成电屏障
常用天然乳化剂品种
★阿拉伯胶(最常用的乳化剂和粘合剂)
较强的水溶性和较低的溶液粘度,是其他亲水胶体不具备的特点之一;
结构上带有酸性基团,溶液的自然PH值也呈弱酸性。
阿拉伯胶广泛用作内服乳剂的乳化剂,因其干燥后形成一层硬膜,有不适感,故不宜作外用乳剂的乳化剂
◆阿拉伯胶应新鲜配制,因阿拉伯胶黏性较低,单独使用制成的乳剂容易分层,故常与西黄芪胶合用,以增大乳剂的黏度,使成品稳定(15:
1适宜);
◆阿拉伯胶常含有氧化酶,易使胶腐败或使胶与一些药物产生配伍禁忌,可将胶浆先于80℃加热三十分钟以破坏氧化酶。
与皂类配伍禁忌
防腐剂常用品种:
苯甲酸:
又称安息香酸其防腐作用是依赖未解离的分子,而离子则几乎无抑菌作用;
PH值对苯甲酸的抑菌作用影响很大PH2.5~4时效果最强,苯甲酸的防霉作用较尼泊金类弱,而防发酵能力较尼泊金类强,将二者合用,以苯甲酸0.25%与尼泊金乙酯0.05~0.1%联用,防霉和防发酵效果均较理想
对羟基苯甲酸脂类(尼泊金类):
目前国内应用最广的优良防腐剂,对大肠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尼泊金甲乙丙丁酯均有应用,乙酯使用范围最广;
抑制微生物细胞的呼吸酶系与电子传递酶系的活性,以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结构,防腐作用受PH值影响不大;
两种以上的酯的混合使用有协同防腐作用,效果更好;
吐温类(聚山梨酯)药液不宜选用尼泊金类防腐剂(络合反应)
山梨酸:
对人体毒性最小的防腐剂,适用于含吐温类的药液中
★天然防腐剂分类
植物挥发油类:
肉桂油、紫苏油、茶树油、桉叶油、薰衣草油、芥子油
天然植物成分:
绿原酸
生物代谢产物:
乳酸菌素
流动性评价方法:
流速、休止角≦30℃流动性好;
≦40℃基本满足;
≧40℃流动性差。
改善物料流动性方法:
⑴增大粒子大小⑵改变粒子形状及表面粗糙度⑶减少水分含量⑷加入助流剂
充填型—松/堆密度P=W/V(粉体单位体积1cm3的质量)物料充填紧密,则松密度大,孔隙率小
片剂辅料分类:
着色剂、填充剂、润滑剂、粘合剂、矫味剂、崩解剂
填充剂的分类:
1.稀释剂①水溶性稀释剂——乳糖、蔗糖、甘露醇、山梨醇
②水不溶性稀释剂—淀粉、微晶纤维素、硫酸钙、磷酸氢钙
③直接压片用稀释剂—喷雾干燥乳糖、改良淀粉
2.吸收剂:
①原料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脂肪油或其他液体时,可用淀粉;
②一般油类药物常用无机盐吸收,如硫酸钙、磷酸氢钙、氧化镁、碳酸镁、氢氧化铝凝胶粉等
填充剂常用品种:
★淀粉—口服固体制剂的常用辅料:
白色粉末,无臭无味、PH5.5~6.5流动性差、易吸湿不潮解、性质稳定,在冷的95%乙醇和冷水中不溶解,常用作粘合剂、稀释剂(主要)或崩解剂
使用注意:
⑴极少有过敏反应,口服过量有害。
可形成淀粉结石,引起肠梗阻
⑵作崩解剂时,湿颗粒温度不能太高,以60℃为宜(温度过高,淀粉易糊化,使颗粒坚硬而且片剂不宜崩解)
⑶水杨酸钠、对氨基水杨酸钠遇水溶解,引起淀粉胶化而失去膨胀性,反而使片剂的崩解时间延长,故上述药物不应用本品做崩解剂
⑷妨碍钙离子扩散,影响其吸收
▲乳糖:
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颗粒或粉末,无臭,味甜,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三氯甲烷或乙醚中不溶,有一定吸湿性,流动性好(3.9g/s)喷雾干燥乳糖吸湿性小,可直接
片剂生产中乳糖为直接压片的主要辅料。
常作为其他直接压片用辅料的标准参照物,直接压片用乳糖与结晶性乳糖、粉末型乳糖相比,流动性和可压性更好,喷雾干燥乳糖用量可以更少。
乳糖还可以做冻干制剂(乳糖加至冻干溶液中可增加体积并有助于冻干块状物形成)
▲蔗糖:
稀释剂和矫味剂,起到了稀释药物,矫正药物不良口味的作用
甘露醇:
白色或无色结晶性粉末、无臭且清凉味甜(甜度为蔗糖的57~72%)、无吸湿性、在水中易溶、可溶于甘油、在乙醇或乙醚中几乎不溶。
片剂、胶囊剂的稀释剂,甜味剂,冷冻干燥制剂的骨架剂
口服不被胃肠道吸收。
大剂量可引起渗透性腹泻;
作为辅料的甘露醇用量远远小于治疗量,因此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微晶纤维素(MC):
白色或类白色、无臭无味,细微的易流动粉末,不溶于水,稀酸和一般有机溶剂,在稀碱中部分溶解并膨胀,微溶于5%氢氧化钠溶液,置露空气中仅吸收少量水分而无其他变化,作直接压片工艺的填充剂、粘合剂、崩解剂(本品具有赋形、粘合、吸水膨胀等作用)
★粘合剂:
某些具有黏性的(固体粉末或溶液状态加入)以便物料粉末聚结成颗粒或压缩成型的这类辅料(一般具有吸湿性)
★润湿剂:
本身无粘性,但可以诱发待制粒压片物料的黏性,以利于制粒、压片的液体。
天然粘合剂:
淀粉浆(最常用):
常用浓度8~15%,以10%最为常用
颈胶化淀粉:
具有一定的冷水可溶性和直接压片的流动性和粘合性。
主要用作片剂、丸剂、颗粒剂的填充剂,粘合剂以及直接压片的粘合剂、崩解剂。
和天然淀粉相比,优点:
①流动性好,兼有粘合、崩解性能②可压性好③有自我润滑作用④良好的崩解性⑤与主药不发生反应,并有稳定药物的功效
糊精:
白、淡黄、棕色粉末,用量少,微有异臭,味味甜,在沸水中易溶,并形成粘液。
与淀粉配:
(淀:
糊=1:
3)做颗粒剂
合成粘合剂:
★聚维酮(PVP):
白色或乳白色粉末、特臭气味、流动性好、有吸湿性(较强)、化学性质稳定、溶于水、乙醇、三氯甲烷,不溶于乙醚和丙酮。
水溶液具有一定粘度(K值表示范围10—95)10%以下浓度的溶液其粘度与水基本相同即K=10;
浓度大于10%,溶液粘度随浓度增加而增加,粘度高低与分子量大小成正比。
用法(主要用于固体制剂):
①片剂制湿法制粒过程中作为黏合剂,粉末也可以干态直接加到其他粉末中混合,再加入水或醇溶液中制粒②对于口服或非肠道给药的药物,聚维酮可作为增溶剂加速难溶药物从固体制剂中的溶出③可作包衣材料
注意:
吸湿性强,贮藏在阴凉干净环境的密闭容器中;
水溶液易滋生霉菌,需加抑菌防腐剂;
与水杨酸钠、水杨酸、苯巴比妥、鞣质及其他化学物质在溶液中可形成分子加合物;
中药注射液使用时,经尽量除去注射液中的鞣质,减少不良反应。
羟丙基纤维素(HPMC):
片剂粘合剂,薄膜包衣材料、缓释片剂骨架材料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滴眼剂中增稠剂口服注射剂粘合剂
★润湿剂常用品种:
蒸馏水、乙醇。
一般所用为水—乙醇(30~70%)比例的混合使用,因为无水乙醇易挥发而产生强粘性团块,所以中药浸膏片使用乙醇做润湿剂,操作要迅速
★崩解剂:
加入固体制剂中能促使其在体液中迅速崩解成小粒子的辅料
崩解剂的分类:
⑴淀粉及其衍生物如羟丙基淀粉、羟丙基淀粉球预凝胶淀粉
⑵纤维素类低取代羟丙甲纤维素
⑶表面活性剂聚山梨酯80
⑷泡腾崩解剂碳酸盐和酸组成
⑸其他:
胶类—西黄芪胶、琼脂
海藻酸盐类—海藻酸、海藻酸钠
黏土类—皂土、胶体硅酸铝镁
阳离子交换树脂—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钾盐及甲基丙烯酸二乙烯基苯共聚物
酶类—明胶+蛋白酶(迅速崩解)
崩解作用机理:
①毛细管作用②膨胀作用③产气作用④酶解作用
崩解剂的使用方法:
内加法:
将崩解剂与处方粉料混合在一起制成颗粒
外加法:
将崩解剂与已干燥的颗粒混合后压片
内外加法:
一部分崩解剂与处方粉料混合在一起制成颗粒,另一部分加在已干燥的颗粒中,混匀压片一般比例为内加3份,外加1份
就崩解速度而言:
外加法>
内、外加法>
内加法;
就溶出速度而言,内、外加法>
内加法>
外加法。
崩解剂的常用品种:
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枸橼酸、交联聚维酮
★羧甲基淀粉钠:
本品为白色粉末,流动性好,有较强的吸湿性,吸水能力强,能吸收其干燥体积30倍的水分,但不完全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吸水膨胀作用非常显著,吸水后可膨胀至体积的300倍,有时出现较轻微的胶黏作用(影响溶出)用量一般为2~6%
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不影响溶出,一般用量5~25%。
枸橼酸:
无色、半透明结晶、或白色颗粒到细微结晶性粉末,无臭,味极酸,在干燥的空气中微有风化性;
在135℃变成无水物,在相对湿度为65~75%时可吸收大量水分;
极易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略溶于乙醚;
水合物熔点为100℃,无水物熔点153℃;
性质稳定,溶液可高压灭菌。
本品主要作矫味剂、缓冲剂、抗氧增效剂、酸性泡腾剂、稳定剂和助溶剂
交联聚维酮:
CPVP
★润滑剂广义:
助流剂抗黏着剂润滑剂(狭义)
润滑剂:
降低颗粒或片剂与冲模间摩擦力的辅料
助流剂:
压片前加入,以降低颗粒间摩擦力的辅料
抗黏着剂:
压片前加入,用以防止压片物料黏着于冲膜表面的辅料
润滑剂加入方式:
⑴直接加到待压的干燥颗粒中(不能保证分散混合均匀)⑵用60目筛筛出颗粒中的细粉,将细粉用配研法与润滑剂充分混匀后,再加到颗粒中混合均匀⑶将润滑剂溶于适宜溶剂中或制成混悬液或乳浊液,喷到颗粒上,混匀后挥去溶剂(液体润滑剂常用此法)。
润滑剂常用品种:
▲硬脂酸镁:
白色疏松无砂性细粉,微有特臭;
与皮肤接触有滑腻感,易于粘到皮肤上;
熔点88.5℃;
不溶于水、醇、醚。
微溶于热醇及苯;
性质稳定,不自身聚合。
使用浓度0.25~2.0%。
本品具有疏水性,可延迟固体药物的溶出率
▲滑石粉:
白色或类白色、微细、无砂性的粉末;
手摸有滑腻感,与固体附着力差,易附着于皮肤上;
无臭。
无味;
本品具有润滑、抗黏、助流、吸收等作用,在散剂中作稀释剂、吸收剂、在制备液体制剂时做吸附剂。
一般使用量为3~6%,亲水性,不影响片剂崩解
▲微粉硅胶(穿心莲内酯片):
本品是采用气相法制备的亚微米大小的硅胶,质轻、疏松、为蓝白色、无臭无味无沙粒感的无定形粉末,比面积200~400m2/g微粉硅胶的比面积大,具有极强的吸湿作用,其吸附能力远较氧化镁、碳酸镁等其他吸附剂强。
几乎不溶于有机溶剂、水、酸(氢氟酸除外);
溶于热碱,在水中呈胶态。
本品也可作片剂的崩解剂,用量11%以上加速崩解。
★包衣(材料):
为进一步保证某些固体制剂的质量,或达到某种特殊目的如释控、肠溶等,须在其表面包裹适宜的物料成衣膜,使药物与外界隔离的过程叫包衣,该物料称为包衣材料。
包衣材料分类:
糖衣衣料、薄膜衣料、肠溶衣料
包衣使用条件:
①药物本身性质不稳定②药物本身具有不良气味,口感不适③需控制药物的释放部位④控制药物扩散、释放速度,以达长效⑤克服配伍禁忌,调节药效等
包衣工序:
隔离层→粉衣层→糖衣层→有色糖衣层→打光
薄膜衣料常用品种: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
白色至乳白色纤维状或颗粒状易流动的粉末、无臭无味,可溶于甲醇与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剂,不溶于热水及60%以上的糖浆。
可作为成膜材料、粘合剂、崩解剂、阻滞剂、助悬剂、控释材料、致孔剂
能溶于任何PH值的胃肠液内,具有极优良的成膜性能,所成膜透明坚韧,包衣时没有粘结现象
成膜材料常用品种:
★白及胶:
白色或灰白色干燥粉末、无臭无味、不溶于乙醇,溶于水,且成稠厚的亲水胶液,手感光滑,具有特殊的粘度特性、在酸溶液中稳定、碱溶液中易失去黏性。
可作为粘合剂、成膜剂、助悬剂、乳化剂
用白及胶做成膜材料既能体现其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又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
胶浆的黏度与白及胶和水的比例有关;
最佳的浆液制模应在一周内完成,长时间静置浆液易分层,上层为黄色透明溶液,沉淀大多为药材杂质、不溶性有机物、粗纤维,分层可使胶浆的黏度降低,成膜脱膜的性能减弱
★聚乙烯醇(PVA)规格有PVA05—88和PVA17—88(05聚合度,88醇解度)
其物理化学性质与其醇解度、聚合度以及化学结构中的羟基有很大关系
①成膜剂(目前国内最常用):
极强的亲水性和良好的成模性,成膜后柔软性及粘附性均较好,常用做膜剂、涂膜剂的成膜材料;
形成的膜可与皮肤或病灶紧密接触,提高疗效,由于形成的膜紧贴皮肤,可免去绷带、面纱等材料;
此外还可作包衣成膜材料
②助悬剂、增溶剂、乳剂稳定剂:
其为高分子聚合物,能起到增溶、乳化及稳定作用
③增稠剂:
其具有不同黏度
④聚乙烯醇凝胶的药物控制释放:
利用热、反复冷冻以及醛化等交联手段制备的不溶性聚乙烯醇凝胶,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良好的理化性能
⑤透皮吸收制剂辅料:
其极强的亲水性和良好的黏着性
胶囊材料的常用品种:
★明胶:
按制备方法酸法、碱法、酶法,可将明胶分为:
酸法明胶(A型)碱法明胶(B型)、酶法明胶。
明胶不能溶于冷水,但能溶胀;
溶于热水,形成澄明溶液;
其溶解过程必经过溶胀阶段,能吸收自身重量5~10倍甚至更多的水分而溶胀,形成坚固而有弹性的胶冻,加热此胶冻则溶解成溶液;
在等电点时,明胶带数量相等的正负电荷,碱法明胶的等电点PH值为4.7~5.2
①使用时需加防腐剂②在等电点附近时,其溶解度、折光率、熔点都发生突变,并且此时黏度最低③不能再40°
以上长期加热,不能与过量的酸(PH2以下)或过量的碱(PH10以上)接触④其水溶液可被醇、醚、三氯甲烷和汞盐析出沉淀
胶囊材料的处方比例:
软胶囊的弹性大小取决于明胶、增塑剂、水三者之间的重量比:
1:
(0.4~0.6):
1;
干增塑剂与干明胶之间重量比为0.3:
1时软胶囊壳最硬,为1.8:
1时软胶囊壳最软;
★着色剂分类:
1.天然着色剂(按来源分类)
1植物色素:
甜菜红、姜黄、B—胡萝卜素、叶绿素等
2动物色素:
紫胶红(虫胶红)、胭脂虫红等
3微生物色素:
红曲红等
4无机色素:
氧化铁类朱砂等
2.合成色素(按化学结构分类)
偶氮类:
苋菜红、柠檬黄
非偶氮类:
赤藓红、亮蓝等
软膏剂常用基质分类:
⑴油脂性基质:
油脂类、类脂类、烃类
⑵乳剂型基质:
O/W或W/O型
⑶水溶性基质:
聚乙二醇类
软膏基质的特点:
1油脂性基质:
润滑,油腻,涂皮肤上形成封闭性油膜、不易霉变;
吸水性较差,不宜用于急性且有多量渗出液的皮肤疾病(W/O型习称冷霜能吸收部分水分油腻性小不能用于糜烂、溃疡、水泡及化脓性创面)
2乳剂型基质:
色白如雪,习称雪花膏易干燥、发霉,需加入防腐剂和甘油、丙二醇或山梨醇等保湿剂(O/W型)
3水溶性基质:
能吸收组织渗出液,易洗除,无刺激性,可用于糜烂创面及腔道粘膜,润滑作用较差
影响经皮吸收的因素:
1基质种类:
吸收速度—O/W型乳剂基质>
W/O型乳剂基质>
水溶性基质>
动物油脂>
植物油>
烃类基质
2基质的PH值:
可影响酸性和碱性药物的吸收,离子型药物一般不易透过角质层,非解离型药物有较高的渗透性
3基质对药物的亲和力:
亲和力越大,越不利于吸收
4基质对皮肤的水合作用:
油脂性强的基质封闭性强,有利于皮肤的水合作用
软膏基质的质量要求:
①润滑无刺激,稠度适宜,易于涂布②性质稳定,与主药不发生配伍变化③具有吸水性,能吸收伤口分泌物④不妨碍皮肤的正常功能,具良好的释药性能⑤易洗除,不污染衣物
★凡士林(软石蜡):
化学性质稳定,不易酸败,无刺激性,有适宜的粘稠性和涂展性,是理想的软膏基质,对人体几乎无过敏反应(药物制剂首选);
油腻性大,涂于皮肤有不舒服的感觉,容易玷污衣物;
吸水能力较差,仅能吸收其重量的5%的水分,不适用于急性而有多量渗出液的患处。
凡士林和羊毛脂合用可增强软膏的吸水性能。
△花生油:
常与熔点较高的蜡类熔合而得适宜稠度的基质
△羊毛脂:
有较强的吸水性,可吸水150%,形成乳剂型基质,不宜酸败,特别适于含水软膏剂的制备
乳剂型基质:
★O/W型乳化剂:
⑴一价皂:
组成常为一价金属离子钠、钾、铵的氢氧化物、硼酸盐或三乙醇胺、三异丙胺等的有机碱与脂肪酸(硬脂酸或油酸)作用生成的新生皂。
HLB一般为15~18,一部分硬脂酸(约总量的15~25%)与碱反应生成肥皂,作为乳化剂
栓剂基质的选用:
①根据基质的性质②根据药物的性质③根据用药目的
栓剂常用品种:
可可豆脂:
(本品为最早使用的天然油脂,做栓剂基质)固体脂肪,其可可碱含量高达2%,常温下为黄色或白色的脆性固体,熔点为31~34℃,遇体温即能迅速融化,B性最稳定,熔点为34℃,在使用时通常缓缓升温加热待2/3溶化时,停止加热,用余热使其全部溶化,以避免B型晶体转型而影响栓剂成型。
亦可用乌桕脂,香果脂、猴香子油代替做栓剂基质
缓控释材料的分类:
根据缓控释材料的作用特点,可将其分为膜缓控释材料、骨架缓控释材料、增粘缓控释材料及阻滞缓控释材料
缓控释制剂设计的基本原则:
1安全性②稳定性③有效性④顺应性
三大超级崩解剂: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CMC—Na)、交联羧甲基淀粉钠(交联CMS—Na)、交联聚维酮(交联PVP)
★靶向给药系统的分类:
按靶向机理分类:
生物物理制剂、生物化学制剂、生物免疫制剂、双重多重靶向制剂
按制剂类型分类:
微球、复合型乳剂和脂质体
按靶区分类:
肝靶向制剂、肺靶向制剂、淋巴靶向制剂、骨髓靶向制剂、结肠靶向制剂
按给药途径分类:
口服靶向制剂、注射给药靶向制剂、经皮给药靶向制剂及植入靶向制剂
脂质体:
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形成的微型小囊,其直径一般0.01~10um之间
★脂质体载体材料分为:
磷脂和胆固醇(有稳定的磷脂双分子膜的作用)
磷脂分子有棒状、锥状、反锥状三种不同的性状
棒状:
在水中可形成双分子层,故能单独形成脂质体,如天然的a—磷脂、半合成卵磷脂、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基醇、磷脂酸、鞘髓磷脂、双磷脂酰甘油等
锥状:
不能分散在水中,不能单独形成脂质体,但能与棒状磷脂分子共同形成脂质体
反锥状:
分子为亲水性,在水中可形成胶团,但不能单独形成脂质体,可与前两种中任何一种共同形成脂质体
经皮给药制剂可分为:
储库型和骨架型
透皮给药系统中的控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