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心路历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59428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心路历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考研心路历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考研心路历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考研心路历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考研心路历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心路历程.docx

《考研心路历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心路历程.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心路历程.docx

考研心路历程

因为我失败了,所以我将成功

09年考研所有环节结束的时候也是我考研再次败北的时候。

  80年的,第一学历是中师,在职考研,在师范甚至没有开过英语课,还有比这更不利于考研的条件吗?

  多少年的自学才拿到中文专科中文本科,自学高中英语,自学英语专科……

  是的,我又失败了,没有录取通知书会邮寄给我。

  但我不曾失败。

  有多少像我一般条件的人不敢想考研,我不仅想了还考了;

  有多少人中途放弃没有坚持下来,我坚持了;

  有多少人不敢报北语,我报了;

  全国一千四五百个跟我报同一专业的人中有多少人不能进复试,我进了;

  有多少失败的人会放弃,但我要将考研进行到底……

  只要我不停止尝试,不停止努力,我就不会是一个真正的失败者!

  

一个中专生和一个北语研究生之间的距离有多长我没有量过,

  也许我正在量,但从高中英语的空白到09考研英语的58分,

  从08年那一次的380分(因为英语56分没过北语复试线)到09年进入复试,

  从……到……

  不管这段距离有多漫长,我想我走完了这段距离的绝大部分了,

  我已来到了北语的门前,

  而且因为我未曾停止的学习,

  我已经越来越接近她了,

  只要我再努把力,再往前跨几步,

  我就可以了进去了。

  再来一年

  我可以把那些前辈那些考研高分者推荐的

  新东方考研词汇

  新概念三及其解析

  考试虫的长难句过关

  考试虫的洞穿考研真题

  ……

  啃烂,嚼碎

  将我的英语提高至70分以上

  再来一年

  我可以有更多时间

  把政治大纲解析和任汝芬的系列一,

  看透看熟,而不被那些20题,30题,100题……牵着鼻子走

  我可以将70至75分定为我的政治目标

  再来一年

  我可以用更多时间

  再好好复习我的专业书和笔记

  多看一些相关的权威的专业书刊

  让我的专业向260分甚至270分进军

  再来一年

  我可以把我的英语口语与听力练习

  和我的专业要求的更高的普通话练习

  渗透在每一天的某一个合适的时间

  我可以在初试(我会考到400分以上的)后

  专心准备复试

  让我在复试中脱颖而出

  因为我失败了,所以我将成功

  380分时我调剂没有去B区C区,

  09年过A区线又放弃了几个公费的学校调剂,

但我不后悔,

因为我已不是为了那一纸文凭考研,

  而是为了圆我真正的大学梦,

  为了找一个适合自己读书深造的机会,

  为了寻求一个更好的完善自我的机会,

  为了我和我家人的未来,

  为了……

  只要我还能找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

  我就能找到一点提升的空间,

  我就有信心会考出更好的成绩,

  实现我的梦想。

  考研的过程也是我完善自我的过程,

  这段经历将成为我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我能找到这样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

  我是幸运的。

  我还是我,

  但我已不再是从前的我了,

  我深信我将在考研中,

  像烈火中的凤凰一样涅槃,

  获得重生!

  自勉也算勉励所有的同路人吧!

  让大家见笑了~

 

 复试篇

  个人观点,考上苏大,初试成绩占60%的功效,提前和导师见面占20%功效,上机考试占20%的功效。

纳闷吗?

口语考试和面试怎麽没功效呢?

  提前和导师见面,太重要了!

  初试成绩高的,成绩出来后,直接和导师联系,当然刚开始得发电子邮件,询问导师态度。

一般如果导师对你满意,基本上会对你比较客气,鼓励你好好准备复试。

  当然,万一导师对你不是很满意,他会当面和你说清楚,建议你报另外的导师,并帮你推荐导师,所以你还是赚的。

  成绩一般的,只要能进复试,也要积极联系导师,这是苏大的传统。

  举个例子,有个同学,初试第二名,很不错,但他和导师见面时,导师没有答应收他,而把他推荐给了其他导师。

  但令人吃惊的是,另外一个成绩一般的却成了这位导师的弟子,不为别的,只是因为这位同学和导师见面早!

(呵呵,我对事不对人呀)

  上机也很重要,一定要好好准备,文件操作必考,另外就是对字符串的处理,今年的题感觉挺难的。

具体题目淡忘了,以后再整理。

口语考试,太假了,只要你过了四级,苏大的听力口语考试你基本上不用准备。

什么标准模版,比如介绍你的家乡,说说你的家庭,没必要背的。

  英语口语考试,四个部分,第一,自我介绍半分钟。

第二,读一篇文章,很简单的,300词左右吧。

第三,听三段小对话,根据对话回答问题。

第四,考察你的实力的题目,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看法,

今年是对高等教育发表议论,准备半分钟,然后说三分钟。

其实大部分同学说一分钟就没话说了。

其实,有了初试成绩和上机成绩,导师心里已经有了数,要谁不要谁,已经基本决定了。

我面试5分钟就出来了,之后进去的几个考生也是这样,没说几句话就被赶出来了。

不过,也有认真的,比如导师对你还不确定,他会好好考察你的,这样就很正规了,得20分钟才行。

另外,说明一点,我是下午面试的,即第二轮,因为我的导师报的人不多。

上午还是比较正规的,问些专业问题。

  总结一句经典:

导师想要你,面试时和你聊天;不想要你,面试时给你出难题,不会给你机会!

所以,充分重视初试(60%),复试前导师见面(20%),上机考试(20%)!

 

告别帖~复旦385分经验总结~

  考研成绩终于出来了,惶惶不可终日的情感终于可以暂时被搁置,政治77 英语62 专一129 专二   117  总分385

  从2008年5月10日—2009年1月10,这将近8个月的日子竟真的这样过去了,现在的自己每次从睡梦中醒来都有一种不切实际的感觉,就像高考完毕之后的那种玄幻的味道。

一直很羡慕那些文采好的人,他们总是能够驾驭文字,淋漓尽致地咆哮或者窃喜,而我就像是一个笨拙的孩子,亦步亦趋,小心翼翼地选择生活的琐碎,希望他们经过时间的涤荡可以发出耀眼的光芒。

  在这漫长而又短暂的8个月里(现在才知道原来“漫长”和“短暂”真的可以来自同一种情感),自己得到很多很多的帮助,来自论坛,来自朋友,来自蜗居的那个小小的教室(外贸的通宵教室,这个地方,我永远不能忘记)。

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经验或者教训,希望能为后来者尽些绵薄之力。

  PART1 认识你自己

  考研,出国,公务员……好像是每一个大四学生必须要面临的选择题首先我想强调的是:

任何一个选择都是正确的,甚至有人做的是多选(不过,据我所知,做多选的同胞挂掉的较多,想来可能是由于人的精力有限吧)。

  在做选择之前,请搞清楚几个问题(非常重要哦!

):

  1.我喜欢什么;

  2.我适合做什么;

  3.我现在在哪里;

  4.我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完成自己想要做的喜欢的事情。

  很可能你会突然发现,自己并不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虽然这样的结果会让你很郁闷,但是了解自己永远比学习专业知识更难)。

如果你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那我要恭喜你,goforit——你一定会是一个幸福的人。

如果你不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那么去问问你最亲密的朋友,你在他的眼中是怎样的一个人;问问你的老师;问问你的父母……这些经常和你在一起的人或许能够帮助你认清自己;同时,你也可以向一些“性格测试”等机构求助,某种程度上他们也更能帮助你认识自己。

(相信我,这个问题很重要,它会是你前进的动力——要知道一个人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有幸福可言)。

不要在若干年之后再来抱怨曾经的选择,我们只能走在一条路上,而逝去的青春如飞走的小鸟一样不再回来。

  如果你选择了考研,那么或许我接下来的文字就会对你有帮助。

  PART2 littletips

  1.请选择和你并肩作战的战友:

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进行横向比较,消除焦虑或者促进努力;可以常常讨论专业上的问题,提高学习兴趣(尤其是我们考法硕,最好是能有人经常讨论一下法律问题,渲染整个法律环境。

说不定你们讨论的知识点就偏偏在考试的时候考到了呢。

今年两道大题,一道辨析我和同学在平时都讨论过,虽然我确实不记得了……)最好是能够互补的那种,比如他的弱项是你的强项,你的强项是他的弱项。

(这个也还真是可遇不可求的……)

  2.关注一个论坛,隆重推荐 考研论坛。

  论坛上面会有很多经验贴,如果你认为有必要可以把部分下载下来研读,经验或者教训,相信对你都会有好处。

  论坛上面会有一些前辈用过的笔记,很不错的,可以参考。

  最重要的是,在整个考研过程中,论坛都会陪着你,在每一个关键的环节都会提醒你,比如该报名拉,现场确认拉等等(说真的,你想错过这些信息都很难)。

  在论坛上,你也可以认识一些你想报考的学校的同学。

相信我,大家都很热心的,尤其是刚刚考上的同胞,这样的沟通最直接有效。

  注意:

是要你“上”论坛,而不是要你“泡”论坛。

  拿到你想要的东西就赶快离开吧,既然选择了考研,那你的时间就应该放在更重要的地方。

(实践证明,考上的概率和在论坛上的时间绝对负相关呵呵)

  不需要关注更多的论坛,所有相关信息都会在这两个论坛上体现,甚至一个考研论坛就够了。

  一个星期上一次或者两次就够了吧(这个要根据自己上网方不方便自己确定哦)

3.书籍:

  政治:

强化阶段的——任汝芬序列一(课相当烂,书相当不错),锁明的核心考案(该关联的都关联了,薄,踏实),肖秀荣的真题(同学只看了这个65分,号称是前命题人)。

冲刺阶段的—任汝芬的最后四套题,启航的20天20题(相当神奇的小册子,请把它当做考试题目来膜拜),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题

  英语:

张剑的真题解析(号称黄宝书,不买不行啊),新东方的联想词根记单词便携本

专业课:

真题笔记和分析

注意:

书是用来看滴,不是放在那里证明你态度滴!

1遍*N本书的效果要远远小于N遍*1本书的效果!

  一本书(包含题目练习)请反复看,直到把它看烂了为止(至少4遍吧,其义自现~请注意是让它自然毁损,而不是你郁闷的时候把它开膛破肚(⊙o⊙)哦)。

  要试着将书上的东西做成自己的笔记,做一套“自己的书”(这个的话可以结合论坛上前辈的笔记进行)

  4.要不要报辅导班我不用,没时间,且有指导老师。

5.时间的安排  

计划应该详细到每周的每天的每个时段你要做的是什么吧(我感觉哦)。

只有这样,你才不会一打开书就打开了瞌睡,这些时间节点会压迫你一直提高效率的。

  计划要根据实际情况来:

如果你是应届生,而又是像曾经苦命的我一样每天有十几节课的,那你可要好好考虑下自己到底是要专业还是要考研了(正常情况下,没有那个学校BT到你考上研究生了不让你毕业的吧);如果您边工作边考研(先崇拜一下),那就适当减少些应酬吧(生活太安逸了,学习就会被生活所累哦,鲁迅GG说的);如果你是专心考研,上帝一定会保佑你的—JM简直就是个体力活,只要时间充足,偶是觉得不成问题滴。

  PART3 我的2008

  第二次考研的复习是在9月25号左右正式开始的。

因为这时候暑期各个辅导班的资料在网上都已经被众多的考友share了,所以你可以在论坛里面找你想要的老师的课件和录音等(如果你身边有朋友考研报了辅导班,把他的讲义和笔记拿来COPY一下也绝对是OK的)。

  我是花了一个礼拜左右的时间把想听的课件(政治的全部和英语的阅读)全部都听完了——因为一直感觉考研考的内容很基础,所以我很重视暑期班的内容。

在这次听课件的过程中,因为有以前的基础,所以可以说是基本上边听边背诵,理解的任务是大大降低的。

英语我是只听了范猛的09阅读,感觉收获非常多(只听阅读是因为得阅读者得天下,也是因为时间实在太紧张)。

专业课的话,我把考试分析好好地,非常认真仔细地看了一遍。

我是先看的综合科,因为这是我去年失分最严重的地区。

仔细到什么程度呢?

古文中的一些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