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12现代文学作品阅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59223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12现代文学作品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三语文12现代文学作品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三语文12现代文学作品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三语文12现代文学作品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三语文12现代文学作品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12现代文学作品阅读.docx

《高三语文12现代文学作品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12现代文学作品阅读.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语文12现代文学作品阅读.docx

高三语文12现代文学作品阅读

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

高中学生学科素质训练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单元测试(12)

现代文学作品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1~4题

逃离

郭静娟

食堂的门口有一棵树,矮矮的,向着横斜里舒展出几根粗粗的枝条,短短长长,树干上随意地点缀着些浓淡不一的绿。

每每傍晚时分,我从那里走过,看它在夕阳里静静站立,就像站立在油画里一般,说不出的拙朴和奇异。

天边的云霞,有时绚丽,有时深沉,仿佛是多变的背景音乐,让它不变的姿态有了韵律,日日为我诠释着风格迥异的美。

有一天,我终于为它驻足,在暮色里出神。

学生时代的我们,没有生活,书本就是我们的天,不能沉醉,却别无选择。

按照程式完成了一次次幼、小、中学生的角色转换,终于可以逃离书卷校园,狂喜远不足以形容心情,纵然有着同吃同住的上铺姐妹,但各奔东西的伤感,怎么也挡不住我们匆匆离去的脚步,踏入绮丽的大千世界,看到生活正热情的招手,逃离的快乐如山高水长。

快乐只是一层薄薄的面纱,没有来得及细品,就被一阵流浪的风吹远了。

琐碎的日子流水无痕,夹杂着落英缤纷。

遥想生活的时候,它是美的形态,投身其中,才感觉锋芒般锐利,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他的小说《玩笑》中说:

受到乌托邦声音的诱惑,他们拼命挤进天堂的大门,但当大门在身后砰然关上时,他们发现自己在地狱里。

生活有时就是这样的黑色幽默,让渺小的人们难堪无助。

只有逃离。

逃离成了我们本能的选择,某个地方,某个人,某项工作,某种羁绊,只要感觉不再需要不再快乐,我们就变得脚步匆匆,张望起别处的生活,仿佛那里到处闪耀着快乐、自由、幸福、梦想的诱惑之花。

可是,当我们怀着某种虚幻愿望,极力想在生活的秋千上,荡到生命的最高处,最终回到的,却还是它原来的位置。

开始喜欢旅行,希望别处的风景时时宜人,以为陌生和距离会滤去尘沙,呈现哪怕不真实的美丽。

在千山万水惊鸿一瞥,在浮光掠影中雁过无痕,却只是偶尔惊艳,少有惊心动魄。

兴味盎然而去,带着些许失落归来。

风景地从来热热闹闹,只是没有我们逗留的理由。

心寂寞,世界所以寂寞,花开遍地,有人看到的依旧是满眼寂寥落寞,想起心爱的诗歌之一——王维的《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羡煞了诗人有那样的勇气,逃出芜杂的世俗,和明月为伴,和清风作友,自由地引吭高歌,仿佛遗世独立,静美之极。

可在那幅想像图画里我常常咀嚼出百般的孤独,在旷世的世外山谷里无处遁形,竟让我有些不寒而栗。

没有推窗邀月的情怀,没有把酒临风的洒脱,纵然逃到天涯海角,都是牢笼藩篱。

可以逃离现实的喧嚣,终逃不了现代人那漫无边际的寂寞命运。

看着眼前这棵奇异的树,我明白,无需逃离,逃离是一种懦弱,沉醉却是我们最好的归宿,就像那棵树,独自站立,也可以演绎风情万种,醉了路人。

生活不在别处,它躲藏在我们的心里,微笑着等待我们转过身来。

1.①第一段所写的在夕阳中站立的矮树有何特点?

(不超过5个字)②联系全文看,作者在第一段描写矮树及其背景有何作用?

答:

(1)

答:

(2)

2.第3段说“学生时代的我们,没有生活”,这里的“生活”指的是什么?

答:

3.如何理解下边文字在文中所蕴含的深意?

没有推窗邀月的情怀,没有把酒临风的洒脱,纵然逃到天涯海角,都是牢笼藩篱。

答:

4.联系语境,赏析“沉醉却是我们最好的归宿,就像那棵树,独自站立,也可以演绎风情万种,醉了路人”。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乡村:

民族的记忆与想象

雷抒雁

①曾经的乡村,是一卷卷蓝布封皮的线装书,手工刻制的木版文字在薄薄的宣纸上印满了炊烟、古屋、插秧、刈麦,印满了拱桥、溪流、杏花、荠菜;平平仄仄的一些低吟浅唱,长长短短的一些唐诗宋词,都写在卷卷线装书的册页里。

②当然,还有滚滚的征尘,有苛捐猛于虎的悲号,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劳作,有“田园荒芜胡不归”的呼唤……

③几千年的农耕文化,起根发苗,发展壮大就在农村;农村,刻写着我们民族的记忆和想象。

④商品的繁荣造就了城市。

城市的出现,拉开了城乡经济和文化的距离。

衣衫褴褛的乡村父母,吃糠咽菜送儿子走进学堂,开始了逃离农村,逃离劳动,逃离贫困与低贱的第一步。

⑤思念乡村的人也有,多是政治上的失意者,商战中的败北者,战场上的伤残者,是激烈的争斗之后寻找宁静地方的疗伤者。

乡村以善意的同情接纳了他们,用源源不断的温情和取之不尽的草药为他们医治创伤。

而这些受伤者往往如受伤的鸟,强健之后,又挣脱农人的双手飞进城市。

却很少有人想去写一部乡村史,像写一部王朝史那样,写乡村的发生、发展和变迁,写农人的劳作、灾难和贡献。

⑥广大的乡村,如今面临一次新的机遇,它将以新农村的面貌出现在中国的大地上。

这是一次历史性的变革,是都市前所未有的对乡村的亲情反哺。

可是,我还是有一点杞忧。

既往的每一次变革,哪怕是最小的,都伤害过乡村的美丽与个性。

这一次,会不会也有一些难免的伤损?

美丽的村舍被单一的水泥楼房代替,宁静的生活被喧嚣的市声淹没,一卷古朴柔软的线装书,被生生地改造成硬壳子西装书,千姿百态的乡村,成了千篇一律的城镇。

⑦乡村,是我们最后一片诗意的栖居地。

保护诗意的乡村,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命题。

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注意搜集和整理古老的乡村历史和文化是一个当务之急。

我国的乡村以其古老的存在,成为整个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分。

许多古老村落历经数千年,保留着深厚的为正史所缺失的宝贵记忆,成为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有力的物证。

⑧如山西长治的八义镇,名称源于著名的长平之战,八位义士阻拦赵括草率发兵抗秦,被刚愎自用的赵括杀害;战争结果是赵军大败。

此地后来立碑纪念“八义士谏赵处”,村子更名八义村。

⑨像这样一些有趣的记忆,中华大地的许多村子都有。

建设新农村,关心和保护、留存乡村古老的文化记忆是十分必要的。

不要再如“文革”时期用的那些流行语言替代乡镇街巷的古老名字;更不要用什么“罗马”、“阿拉斯加”之类的崇洋名字改造古老乡村。

新农村,一定要是中国式的,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承一脉相连的农村。

⑩我们的记忆,想象和情感,还在农村。

那里,永远都应是我们诗意的精神家园。

我们要让乡村与都市亲近,而不是让乡村的背影渐行渐远。

(选自2006年3月25日《今晚报》)

1.文章一开头说,“曾经的乡村,是一卷卷蓝布封皮的线装书”,请用简洁的语言,对第①②两段中所描绘的“乡村”的特点加以概括。

(不超过30个字)

答:

2.解释下面句子中带点词的含义。

美丽的村舍被单一的水泥楼房代替,宁静的生活被喧嚣的市声淹没,一卷古朴柔软的线装书,被生生地改造成硬壳子西装书,千姿百态的乡村,成了千篇一律的城镇。

答:

古朴柔软的线装书:

硬壳子西装书:

3.

(1)第⑤段中写思念乡村的种种人有什么作用?

(2)第⑧段中举长治的八义镇为例有什么好处?

答:

(1)

(2)

4.从全文看,作者对建设新农村有着怎样的思考?

答:

三、阅读下文,完成1-4题。

影子

(波兰)普鲁斯

当夕阳西坠的时候,夜大军的前哨——薄暮——便悄悄地、小心翼翼地从各个隐蔽的地方一队队地开出来,布满房子、走廊、门厅和光线微弱的楼梯;从橱柜和椅子背后涌到房间中央,包围帷幔;从明瓦和窗口冲上大街,不声不响地袭击墙壁和屋顶,占领制高点,在那里耐心地等待着空中片片彩云进入黑色的纱帐。

过了一会儿,黑暗突然发起全面攻势,从地面直升云天。

野兽躲进洞穴,行人各自回屋。

生活就像无水的草木,蔫枯凋萎,奄奄一息。

景物的颜色和轮廓一齐隐入黑暗之中,什么也看不见了。

这时,在华沙的空旷的街道上出现一个奇怪的人形,头上举着小小的火种。

他好像专为驱赶黑暗而来,沿着人行道飞速奔跑着,一见路灯,便停了下来,点亮欢悦的灯火,然后就像影子一样消失了。

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不论是百花盛开、风和日丽的阳春,还是雷雨交加的七月炎夏;不论是狂风呼啸、尘雾茫茫的深秋,还是雪飘万里的严冬——只要黄昏降临人间,他就跑遍大街小巷,举着火种,点亮灯光,尔后就像影子那样,一晃不见了。

你从哪儿来?

是何处人氏?

你为什么这样自隐,使人们看不见你的容貌,也听不到你的声音?

你有妻室和母亲吗?

她们是否在时时等待你的归来?

你有儿女吗?

他们是否常常倚门相待,当你把小小的火种放到房角以后,就用力爬上你的膝头、搂住你的脖子?

你有没有一个可以共同欢笑、共同悲伤的朋友?

你有没有一个哪怕是仅仅可供聊天的相识?

你总该有一个栖身之处吧?

你总该有个留给人家称呼的名字吧?

你总该具备人们共有的需求和感情吧?

难道你真是一个无声的看不清的幽灵,只在薄暮朦胧中走出来,点亮灯火,尔后就像影子一样隐去?

有人对我说,确有这么一个人,并把他的住址告诉了我。

我找到那所房子。

询问扫院人:

“有一个点灯人住在这儿吗?

“有。

“他的房间在哪儿?

”“喏,就是那间小屋。

门好像已经上锁。

我向窗洞里一望:

只有靠墙铺着一张小床,床边有一根长杆子挑着一盏小灯笼——火种。

点灯人不在家里。

“请简单告诉我,他是个什么样子?

“谁晓得他长得啥模样!

”扫院人一面回答一面耸耸肩。

“我自己也没能好生看个清楚哩!

”他补充说,“他白天从来不蹲在家里。

半年后我第二次拜访他。

“喂,点灯人今天在家吗?

“唉——唉!

”扫院人一声长叹说,“不在,永远不在了!

他昨天已经入土。

他死了。

扫院人默然沉思。

我打听一些细节以后,就赶到墓地去。

“看墓人,我想打听一下,昨天下葬了一个点灯人,他的坟在哪儿?

“点灯人?

”他重复一遍,“谁知他埋在哪块土里!

昨天一共来了三十位‘游客’。

“不过,他睡的准是白皮棺材。

“睡白皮棺材的‘游客’也来了十六个呢!

我到底没能看见他的脸,也没弄清他的姓名,甚至连埋他的一抔黄土也没能找到。

他死后给人留下和生前一样的印象:

只有在黄昏后才能看见的、一个无声的、不露真相的、像影子一样的人形。

在人生的黄昏时,一代不幸的人在摸索徘徊:

一些人在斗争中死去;一些人堕入深渊;种种机缘、希望和仇恨冲击着那些被偏见束缚着的人;在那黑暗泥泞的道路上,同样也走着那些给人点亮灯火的人。

每一个头上举着火种的人,每一个在自己的旅途上点燃光明的人,尽管没有人承认他的价值,但他总是默默地生活着、劳动着,然后像影子一样消失。

1.

(1)文章开头两段描写了什么?

(2)这些描写有什么用意?

答:

(1)

(2)

2.请结合阅读材料,简要分析文中点灯人这一人物形象。

答:

3.

(1)画线的文字作者连续发问,表现了什么?

(2)结尾的一段能否删去?

为什么?

答:

(1)

(2)

4.此文为什么以“影子”为题?

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西行路上左公柳

徐刚

①一过酒泉,西风更烈。

②西行路上的荒漠与废墟,更加浓重地扑面而来,更大的戈壁更多的沙漠似乎一直延伸到了祁连山下,荒凉感震撼着我。

晃动着金色叶片的小叶杨,蓬首垢面地屹立在风沙中的红柳,都留在身后了。

真正高远的蓝天上,没有一丝云絮,戈壁滩上没有一只鸟,太荒凉太寂静。

③华夏民族鼎盛时期产生的丝绸之路,在它的必经之地河西走廊上留下了无数重重叠叠的脚印,以及残损的、至今依然壮观的历史、地理、人文的景观。

不妨说,那是人类行进的使命未竟,上苍殷殷的照拂未断。

丝绸之路的相当一部分被沙漠埋没之后,河西走廊尽管历尽战乱、凋敝与风沙的进逼,至今不仅仍然存在着,且因为三北防护林①的崛起,有了再度辉煌的可能。

④在兰州,在酒泉公园,不断有人告诉我这样的话:

这是左公柳。

⑤那是苍老的纪念。

风雨未及卷走的站立着的斑驳。

历时一百二十余年的老杨树老柳树老榆树,粗糙的树皮如同当西征丁勇的盔甲一样,那横伸枝节的树冠虽然被厚厚的尘沙压着,却有掩不住的苍老的绿色,显示着植物世界生命的强大与韧性。

⑥因为这树,人们不能不想起左宗棠。

⑦左宗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西安到兰州到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