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投入与价值创造朗科科技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59211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创新投入与价值创造朗科科技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企业创新投入与价值创造朗科科技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企业创新投入与价值创造朗科科技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企业创新投入与价值创造朗科科技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企业创新投入与价值创造朗科科技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创新投入与价值创造朗科科技Word下载.docx

《企业创新投入与价值创造朗科科技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创新投入与价值创造朗科科技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创新投入与价值创造朗科科技Word下载.docx

4.研发团队人员配置问题8

5.公司运营模式的走向8

6.来自领导层的阻碍8

7.企业转型的难度8

六、结论与延舒展望9

参考文献10

致谢10

一、引言

朗科是一家由留学归国人员创办的高新科技企业,于1999年5月成立,总部现设在深圳市高新区。

作为国内闪存盘及闪存应用领域产品与解决方案的先行者,朗科坚持三大进展战略:

知识产权战略、人才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并一直秉持“品牌先导、连续创新”的经营理念,目前已成功建立了研发、专利和品牌三维一体的企业进展模式,并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进展自主知识产权、爱护自主知识产权和有效的专利运营,将知识产权转变成了可连续性的专利收益,从而开创了专利赢利的商业模式。

 

2010年1月,朗科科技首次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

截至日前,创业板上市公司2010年半年报以及2010年第三季度报告差不多披露完毕。

数据显示,创业板公司整体业绩增长幅度不仅低于中小板,同时也落后于以大盘股和传统行业为主的主板上市公司。

其中,朗科科技作为典型,自2010年1月8日上市后,朗科科技第一个季度业绩就显现大跳水,净利润只有255万元,同比下滑约30%。

其二季度净利润环比虽有所上升,但中报净利润只有957万元,同比降幅达33.5%。

中报同时警示,2010年初至三季度末的累计净利润可能大幅下滑。

依照朗科科技专门的专利导向商业模式以及上市后的盈利情形,本文将从探究朗科科技各时期的研发创新投入对公司价值链的阻碍动身,对其表现出来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

二、创业板公司创新投入的现状

企业的创新活动是技术实践活动、生产经营活动与治理实践活动的统一体,是从技术开发到最终商业化应用的一系列相关活动的总和,因此要对企业创新活动带来的价值进行评判是一项专门复杂的工作。

创新需要各种不同资源的投入,最终也必定通过一定的产出形式来表达技术创新活动的成效。

创业板,顾名思义确实是给创业型企业上市融资的股票市场。

由于创业型企业一样是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缘故,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创业板市场都明确表示鼓舞高新技术企业或者成长型中小企业申请在创业板发行上市。

依照这些公司技术领先,经济规模小的特点,我们认为创新活动对创业板公司的进展和成长有十分重要的阻碍,因此我们把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这次的研究对象。

据统计,105只拥有可比数据的创业板个股在今年上半年的平均净利增幅为30.2%,远低于中小板的57.7%,也低于主板37.5%的增速。

与此同时,还有22家创业板公司上半年业绩出现负增长,占全部可比创业板公司的两成;

业绩同比下滑20%以上的公司达到12家。

此外,创业板首批解禁的28家公司中,2010年中期净利润同比增幅低于30%的有21家,增幅超过30%的几家公司中,业绩增幅最大的南风股份、华星创业也只是增长了70%左右。

  短短一年时刻,部分创业板上市公司差不多褪下“上市前业绩高增长、从事高科技业务、具有较高成长性”的“三高”外衣,利润显现大幅下滑,业绩变脸成为部分“准退市公司”的最大特点,而朗科科技成为其中的典型样本。

对比一下海外创业板的进展历程,我们能够概括如下:

1.起步时期(1990年往常)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家数增加快,但市值规模较小。

且创业板多数视为主板市场的补充,处于从属地位。

2.繁荣时期(1990-2000年)市场整体规模迅速扩大,创业板股价指数连创新高。

3.调整时期(2001-2004年)市场规模迅速萎缩,股价指数大幅下跌,企业关闭数量剧增。

4.复苏时期(2005至今)市场规模逐步复原,市场竞争加剧。

(来源:

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

由此我们看到国内创业板市场在走过一周年的历程后,看起来也带上了海外创业板进展的一点影子,在迅速膨胀的泡沫之下,是企业孱弱的盈利能力。

如此的结果,是否能够说明这些有着高科技光环的企业,其创新进展的特色并没有带来实际的价值增长呢。

下面我们将连续深入到朗科科技的案例中寻求答案。

三、朗科科技价值制造之路

1.依靠特区政策,立足高新产业园,积极争取政府资源和外界资源。

1999年,邓国顺、成晓华从新加坡留学归来,在深圳创办朗科公司,两个人确实是靠着深圳市政府赞助的“第一桶金”12万元踏上了高科技产业化的艰辛之路。

同年,朗科研发出全球第一款USB闪存盘,并以此参加2000年德国CeBIT展,引起轰动。

2000年8月,新加坡的一家分销商Trak公司就向朗科注资100余万元。

公司注册资本由30万元增加到508万元。

次年3月,山东烟台做水产生意的私人投资者王全祥又给朗科投入177万元,注册资本增加到888万元。

这两笔资金关心朗科完成了第一轮市场推广。

朗科连续推出了无驱型闪存盘、加密型闪存盘以及USB无线上网卡,成功的占据的市场,市场份额达到50%以上,牢牢稳坐龙头宝座。

2002年,朗科进展速度十分迅猛,但急需资金扩充规模。

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仅花费1个月时刻,就将1000万资金注入朗科,持有朗科21.5%股权。

后来,又受让另一股东的部分出资额,持股比例升至23.62%。

其后,深创投开始为朗科引入银行贷款,考虑到深创投在业界的阻碍力,最终深圳商业银行于2002年5月达成给予朗科纯信用贷款的意向,综合信用额度500万元。

之后,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共计1000万元的资金也接踵而至。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1-9月

获得政府财政补贴

615,567.00

1,639,453.00

5,260,200.00

1,173,121.00

再之后,朗科与信息产业部、深圳市科技与信息局等部门积极合作,承担了“移动储备技术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数字化音像操纵核心芯片”、“加密闪存盘操纵芯片及产业化”等项目,获得了来自政府的支持,对企业初期成长起到了扶持和推动的作用。

到2008年初,朗科已达到注册资本5000万元的高度。

有了充裕的资金做后盾,朗科不断推出新品,不断申请专利,为其创新成果和企业进展提供了厚实的专利墙爱护,并通过闪存盘核心技术,进展出“研发-申请专利-专利授权-收取专利费”的商业模式,这一模式中堪称暴利的专利费,后来成了朗科要紧的利润来源。

2.专利运营开创盈利新模式

2002年7月,朗科闪存盘的发明专利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

自此,朗科开始了走上专利营运的道路。

2004年7月,朗科以同样的理由在深圳法院起诉了索尼(无锡)公司,这一次索赔金额达1000万元人民币,在业界引起广泛的关注。

2006年2月,朗科主动走出国门,把美国储备器市场排名第二的PNY公司告上了法庭,成为“中国企业境外专利维权第一案”。

截至2009年底,朗科共获得各国已授权专利125项,申请中专利227项,建立了一定的专利技术壁垒,成功的实现专利运营的经营模式。

2009年第四季度起,朗科专利收入开始大幅下滑

3.与创维合作开创网络视频领域市场

截至2008年12月,朗科注资126.93万元,获得酷开网络科技公司49%的股份,与深圳创维-RGB电子共同开发,作为创维产品的网络内容服务提供商。

创维集团将酷开网络作为其电视产品销售的广告投入渠道及促销手段之一,共同获利。

在2009年来自酷开的营业收入达到27,600,184.33元,占总营业收入的10%。

四、朗科公司案例分析

1.政府扶持给朗科带来的竞争优势

随着朗科在国内首个推出闪存盘产品,迅速抢占市场。

政府也积极扶持,朗科专门快就戴上了“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重点软件企业”、“深圳市高新技术十佳创业企业”等光环,还获得了一大堆政府颁发的各类奖项。

这些荣誉,给朗科树立品牌、建立网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研发支出与绩效分析

由表一能够看出,朗科的研发投入比例较低,从有数据以来,平均仅占总营业收入的5%左右,有下降趋势,而且研发投资总量的绝对数也变化不大,即每年投入的研发资金总额差不多相同。

相对应的,从表二中我们发觉,朗科的营业收入也处于一个比较稳固的状态,从2006年至2009年,差不多上营业收入在2.7亿元上下浮动。

但值得关注的是,专利授权许可毛利在2010年往常出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产品销售毛利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足以说明公司的利润来源在2006年-2009年期间从产品销售逐步转向专利授权。

而2010年起情形发生急剧变化,专利授权许可显现急剧萎缩,毛利大幅下降。

表一:

研发支出总额(单位:

万元)

项目

2010年度(1-6月)

2009年度

2008年度

2007年度

实际发生研发投入

445.17

1,092.73

1,492.87

1,660.44

当期营业收入

10,647.97

27,277.21

24,315.36

30,644.17

研发费用占当期收入比例

4.18%

4.01%

6.14%

5.42%

表二:

营业绩效(单位:

2009年度

2008年度

2007年度

2006年度

一、营业收入

(一)专利授权许可收入

613.56

2,777.67

4,009.91

2,813.04

1,041.16

(二)产品销售

10,029.55

24,492.20

20,293.29

27,201.62

26,451.58

二、营业成本

(一)专利授权许可成本

0.61

4.08

1,250.86

849.09

-

(二)产品销售成本

8,840.11

20,774.79

160,78.31

21,981.17

20,690.33

三、主营业务毛利

(一)专利授权许可毛利

612.95

2773.59

2,759.05

1,963.96

(二)产品销售毛利

1,189.44

3717.41

4,214.98

5,220.45

5,761.26

3.专利营运模式的绩效分析

2002年9月,朗科以专利侵权为由起诉华旗,2004年法院一审判决朗科胜诉,被告方华旗被判赔偿朗科100万元人民币。

随后华旗不服提出上诉。

这场官司,直到2006年7月,才在中国电子商会的调解之下达成庭外和解。

2004年7月,朗科以同样的理由在深圳法院起诉了索尼(无锡)公司,这一次索赔金额达1000万元人民币,在业界引起广泛的关注,这也为朗科做了一次免费的活广告:

一来,国内企业专门少敢于与国外巨头叫板,二来,朗科还赢了这场官司!

只只是这又是一次拉锯战,2006年11月,双方达成和解。

在诉状中,朗科控告PNY侵犯了其在美国申请的专利,即闪存盘、闪存MP3及其他闪存移动数码产品的基础性专利。

第一单诉讼之后,华旗连带联想、方正、同方等企业,向朗科支付专利费;

第二单诉讼之后,索尼方面即表示今后将从朗科那儿购买USB闪存产品;

而第三单诉讼之后,由PNY及PNY的供货商分别和朗科签署授权协议,分别向朗科支付专利费。

有了与华旗、索尼无锡公司以及PNY这三次重要诉讼案件的完全胜利,邓国顺高调对媒体表示,国内外依旧有许多企业未经朗科许可就使用朗科专利,“朗科起诉PNY可不能是最后一家”。

也即是说,朗科对专利费的“追讨”范畴将会越来越广泛。

后来,朗科与美国金士顿(Kingston)、东芝(Toshiba)、台湾群联电子(Phison)等内存厂商达成专利授权许可协议,依照协议,内存厂商能够使用朗科专利池中的所有专利,但须向朗科交纳固定费用或者销售额一定比例的专利许可费。

2010年起,专利授权收入的不稳固风险凸显。

专利权的取消,还有合作协议的终止,给朗科带来的确实是专利收入的急剧萎缩。

4.与合作伙伴联盟的绩效分析

2008年,朗科与创维合作创立酷开网络科技,开创网络视频新市场。

但不久因为自身能力不足和市场环境不成熟,2009年6月便匆匆退出股份,转让该合作项目股份给朗科带来118万的账面收益。

5.综合分析

表三:

综合(单位:

营业收入

10,643.11

27,269.87

24,303.2

30,014.66

27,492.74

收入同比增长率

+12.21%

-19.03%

+9.17%

营业成本

8,840.72

20,778.87

17,329.17

22,830.26

成本同比增长率

+19.91%

-24.10%

+10.34%

由表三可见,在2006-2010年期间,尽管朗科在外部环境上取得了一定的竞争优势,然而销售增长率始终小于成本增长率。

按照郎咸平教授的评判方法:

只有销售增长率大于销售成本增长率,如此的研发或技术创新途径才是有竞争力的。

通过这种评判方式显示了朗科公司整体的运营活动无法提供竞争力。

朗科的竞争优势是处于连续下滑的状态。

五、朗科公司面临的问题

从上面的数据分析中,我们能够看出朗科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1.(产品+专利)的专利运营模式并不可靠。

在坚持了3年左右的高回报之后,朗科的专利收入迅速萎缩,于此同时,产品的销售额节节退化,市场份额更是被踢出主流厂商之外。

形成了一个“两头不靠岸”的局面。

尽管在招股说明书中描述了还有专门多项专利在申报当中,然而,能真正形成利润的主力专利几乎差不多不存在了。

明显,朗科的专利预期过高,提早给自己画了一个完美的大饼。

2.专利的技术领先性不够

对比高通、诺基亚、ARM等厂商,朗科在专利垄断的力度上还略显无力,不能形成有效的专利包围圈。

同时,在核心芯片的技术上,还受到了上游厂商的限制。

从目前朗科拥有的专利来看,大部分属于基础性的发明专利,没有一条完整的从开发到生产的专利链。

而且,在已有的专利中,还存在着通用知识和标准的争议,有撤销专利权的可能。

朗科要紧覆盖闪存盘技术,而对闪存盘之外的闪存主流应用领域的技术还不具备操纵力,也确实是说,市场主体进入闪存盘之外的主流应用领域,无需通过朗科的专利网。

3.研发支出的总量和比例偏低

从招股说明书看到,朗科的研发资金投入比例是总体销售额的5%,还不如品牌推广的投入多。

相比其他大型企业,在研发资金投入的比例高达10%-15%以上。

这略显吝啬的研发支出,必导致企业后继无力,难以保持领先。

4.研发人员的结构配置问题

从创业初始的人员结构配置到现在的人员结构配置看,朗科研发团队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已从初始的25%升到39%。

从比例上看,是比较重视研发团队的建设的。

然而,深入了解一下朗科近年来的聘请打算,从其官方网站聘请栏目中能够发觉,类似芯片设计工程师、产品经理等关键岗位的学历要求是大专起,反而业务经理的学历要求是本科起。

尽管不排除是朗科“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风格,但也一定角度反映了研发团队的层次水平不能达到顶尖。

再从朗科2009年度报告中得知,朗科公司职员中仅有9名拥有硕士学位,拥有本科学位的职员占总职员的30%。

如此低阶的研发能力能给企业带来多大的制造力可想而知。

5.公司运营模式的走向

朗科打算营销网络扩展及品牌运营项目投入6542万元,这一金额已大大超过研发投入。

在那个数据面前,自我品牌的开发比产品的研发更加受到重视。

让人无法确定朗科公司的进展重心到底是偏向专利运营、偏向产品设计依旧偏向市场推广?

6.来自领导层的阻碍

不久之前,朗科公司的创始人邓国顺也辞去董事长职务。

作为创始人及实际操纵人之一,在企业业绩下滑的时候退居二线,实在难以鼓舞职员士气。

7.企业转型的难度

专利研发、申请、授权的周期过长,研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取得专利授权后尚需要大量的专利后续爱护成本,另一方面,电子产品更新较快,较长的周期带来市场收益的作用越来越不明显。

而在产品研发的道路上,一受到上游供应商的限制,无法显著降低芯片采购的成本。

二是猛烈的市场竞争,不太高的进入门槛,已朗科为数不多的市场份额专门难取得连续的竞争优势。

面对如此的局面,如何提高战略角度,开创新路,对决策层是专门大的挑战。

六、结论与延舒展望

通过上面的案例分析,不管是在产品创新,依旧在经营模式上的创新,都专门难说朗科是成功的。

尽管曾经走在行业的前头,也领导过一时的潮流,然而没有连续而强有力的后劲,注定无法适应市场的变化。

闪存盘以及以闪存盘技术为基础的周边行业的快速进展,竞争对手的实力提高,都给朗科带来的进展的压力,不能迎头而上,就只有隐退在其他人的身后。

诚然,朗科其快速进展的历程,还有敢为人先的专利运营模式,都能够成为其他企业的借鉴,对后来者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这也是朗科对行业的重要奉献之一。

我个人认为,朗科的新一轮战略制定,应该立足于市场,争取的凝视当前形势。

起初朗科的崛起是建立在领先一步的产品优势之上,然后才建立起专利的壁垒。

这一体会是不应该舍弃的。

闪存盘的行业仍在不断进展,新的技术也在不断涌现,纵使朗科不能自创芯片,也难以联盟芯片大厂搞合作开发,至少也要能紧跟潮流,以自己所拥有的软件能力,在新的芯片上大展拳脚,开发自己的独有功能。

亦或者是联合国外的产品开发商,利用国内强大的制造能力,合作开发生产新一代的储备产品以及周边扩展设备。

穷则变、变则通。

单打独斗不能打开局面,就应该查找联盟,优势互补,使自己不被市场所剔除。

借鉴华为的体会,以产品为导向,以强大的市场份额为基础,后推出专利授权为补充,来实现在行业中的连续竞争力。

扩展来看,在创业板中上市的企业,差不多上通过精挑细选,上市前都有良好的业绩,有着良好的进展能力,在各领域都拥有着各自的优势来到股市中融资的。

但是一年过去了,成功的企业寥寥可数,看看普遍情形,多数企业在融资过后,面对庞大的资源,反而不明白得如何去利用了。

在资金利用率方面,多数创业板企业并不是用做技术创新,而是投向了房地产。

还有最近兴起的高管离职潮,让投资者纷纷推测这些创业者们是否在巨额金钱面前失去了创业的激情,预备卷钱走人,又或者是另起炉灶了。

种种表现,实在是和上市前的优异表现相差甚远,令人怀疑上市前的财务数据是否通过精心包装。

作为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对创新投入的价值应该有深刻的明白得,如何采取有效的创新方式,善用资源,加强能力和扩展市场,是整个板块乃至全国企业的核心问题,只有不断的合作交流,共同进步,我们的企业才能形成强大的斗争力,才能不断的去挑战强者,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

参考文献:

【1】张友亮.邓国顺:

从常德走出的“闪存盘之父”..2007.07.

【2】王晓津、佘坚.海外创业板市场进展状况及趋势研究[R].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2008.05

【3】孙玉亮.朗科技术实力及行业竞争优势解析.中关村在线.2010.01

【4】连燕华.企业研究开发与技术创新分析[J].科技治理研究,200424(4)

【5】肖立见、才静涵.全球互联网上市公司概况分析[R].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2009.04

【6】国中道经济研究.闪存盘市场调查报告.research.daochina.2002.11

【7】丁健.在新的形势下中国IT企业如何创新进展.亚信科技演讲.2010.11

【8】蒋学跃.中小板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状况实证分析报告[R].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2010.07

【9】朗科公司2010年半年度报告.cninfo.cn.2010.09

【10】JamesDom<

FinancialRepressionDogsChina>

AustralianFinancialReviewOnOct.3.2006

【11】FredericS.Mishkin<

TheEconomicsofMoney,Banking,andFinancialMarkets>

2008年1月PearsonEducation/EighthEdition

致谢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的导师唐清泉老师给我了专门多的指导和建议,从选题到开题报告,从写作提纲,到一遍又一遍地指出每次稿件中的具体问题,严格把关,循循善诱,在此我衷心的感谢!

老师那认确实工作态度,深入浅出的教诲和启发,使我获益匪浅,不断地提高。

同时,在写作的过程中,和同学一起的相互讨论、研究,也使我有了专门大的进步,在这几个月中,我日以继夜地研究课题,在完成了论文的同时,也学会了只有用心、勤奋才能出成果的道理,这将是我今后人一辈子的又一财宝。

因此再次感谢我的导师唐清泉老师,感谢和我在一起讨论的同学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