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田家炳中学三年行动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584180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安市田家炳中学三年行动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西安市田家炳中学三年行动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西安市田家炳中学三年行动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西安市田家炳中学三年行动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西安市田家炳中学三年行动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安市田家炳中学三年行动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

《西安市田家炳中学三年行动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市田家炳中学三年行动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安市田家炳中学三年行动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

只有迎难而上、大胆创新才能变挑战为机遇,开创学校发展建设的新局面,为此果断地做出了“梯次推进、内涵发展、争创示范”的战略决策,制定了“西安市田家炳中学发展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并以此指导学校新时期的建设与发展。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

本着“让每个人体验发展的快乐”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的治校方略,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践行梯次循进教育评价体系,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适合我校特色的高效课堂模式和课程整合模式,加强校本教研,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坚持以教师为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专家型、学者型师资队伍;

构建适合我校特色的全员德育模式,融入具有蓝田特色的玉文化,提升学校的文化软实力,努力培养志向远大、玉德高洁、心理健康、素质全面、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三、学校三年的发展目标

通过三年努力,力争使学校通过“省级示范高中”验收;

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高考二本上线在2011年的基础上再实现突破,形成以高效课堂为载体的教学特色,以星级文明班级和个人为载体的德育特色;

重点构建“以玉养德”为主题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培养一批国家、省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建设塑胶操场和室内体育馆,完成教学楼、公寓楼暖气安装工程。

在此基础上,我们着眼全国,放眼世界,把我校建设成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质量、现代化、有特色、示范性的农村普通高中品牌名校。

四、学校办学的发展策略

为了实现学校三年的行动计划,必须采取“梯次推进、内涵发展、争创示范”的发展策略。

具体而言,就是要通过提升办学理念、改革管理与分配体制、提高教科研水平、推进新课程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快校园文化建设和内涵发展,以积极稳健的步伐向既定的目标推进。

1、坚持办学理念,培育世纪英才。

继续围绕我校“让每个人体验发展的快乐”的办学理念,适应十二·

五规划的要求,致力于培养有科学、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立志为国家建设服务的各类优秀和杰出人才;

致力于培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的21世纪新型人才,使每个人可能、可为、可发展。

2、建立“依法自主,以人为本”的办学机制,形成规范化、人本化的组织管理体系。

通过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分配体制的改革,充分调动学生、教师和各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乐学、善学,让教师乐教、善教,让管理者乐管、善管,优化学校办学的整体效能,为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提供组织和管理方面的保障。

3、积极申报国家“十二·

五”重大的教育科研课题和改革实验项目。

通过承担“十二·

五”重大教育科研课题和教育改革实验项目的研究,提高学校的教科研水平,从经验与理论、现实与理想的矛盾运动中寻找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新的增长点,不断促进学校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

4、完善学校的新课程体系,加强“蓝玉文化”等校本课程建设和开发。

课程的设置和开发要以教育部课改方案为指导,结合我校实际和地域文化特点,以人的发展为中心,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励学生主动发展,使校本课程有特色、充满活力。

5、加强国内外教师学术交流,构建教师队伍建设和增强教师素质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把面向重点师范类高校招聘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作为学校一项重大的人力资源建设工程,并通过个人自学、学校自培、校际交流和学力进修等途径,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

五、分项目标和主要措施

(一)学校管理发展的目标与措施

1、工作目标

坚持“梯次循进”的管理理念,不断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梯次循进教育教学管理评价机制,继续完善以校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学校领导分级包干制”、“班主任优化组合制”、“岗位绩效分配制”、“综合考核奖惩制”等行之有效的管理评价制度,真正达到管理规范,运作高效。

2、主要措施

(1)2011年

运用梯次循进教育管理的纵向、横向、目标向三维评价机制和评定标基、研究标高、实施标管、审议标质的四环模式,修订《教师教育教学评价方案》,建立《星级文明个人评选方案》;

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我校的管理和分配方案;

实行教研室分管教研组、备课组制度,强化教研组的学术研究职能,发挥备课组在高效课堂中的作用;

全校基本实现校务、教务、固定资产管理、教师及学生管理电脑化、网络化。

(2)2012年

进一步深化“梯次管理评价体系”,完善高效课堂教学管理和评价制度;

按照《陕西省普通高中标准化学校和示范学校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的要求,制定、完善学校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细则,为创建省示范打下基础;

进一步完善学校的教育教学电子管理系统,充实资源库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3)2013年

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梯次管理评价体系”和高效课堂管理模式;

举办“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

按照新课改的要求,编制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师和学生评价手册;

本着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原则,学生公寓楼、餐厅和师生综合服务楼等后勤服务设施,由学校宏观指导,与学校具体管理剥离。

(二)学校硬件建目标与措施

1、工作目标

以《省示范高中评估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为指导,秉承“以玉养德,以德启智”的办学特色,结合我校实际,加快学校硬件建设,确立室内体育馆、塑胶操场、教学楼公寓楼取暖工程等建设项目。

力争教学班数达到县政府规划的60个,在校师生达到4000人,同时,精心打造校园文化,彰显“玉有九德”的文化内涵,布置校园文化设施。

以实用、美观、高效为原则,力求绿化、美化和人文化相统一,提升校园文化内涵。

2、主要措施

筹建室内体育馆、塑胶操场;

为全校所有教师和办公场所更新电脑,完善办公自动化;

装修配置综合楼五楼与学术报告厅;

挖掘“玉文化”内涵,装修,美化育人环境;

规划并筹建教学楼、学生公寓及教师宿办楼取暖工程;

改造或扩建厕所以适应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的需要。

(2)2012年

补充学校教学设备、仪器、模型等达到部颁I类标准;

音乐室、美术室、地理室、历史室、科技室等部室按实际需要配备相应设施;

扩大增建师生练功房、音乐美术活动室、舞蹈排练室、通用技术教室,达到省级示范高中的要求。

(3)2013年

配合西安教育网发展规划,建设学校校园网视频会议及点播系统;

对教室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升级换代,更换新一代的无尘黑板或白板;

建立荣誉陈列室。

(三)教师队伍建设计划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充分发挥我校与香港、台湾、美国等国内外名校合作的优势,加大交流力度,构建我校特色的师资培养体系,把教师队伍建设成政治业务素质优良、分布合理、富有活力、精干高效、相对稳定、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质量队伍。

在学历上,45岁以下教师全部学历达标,20%以上的教师达到研究生水平。

在结构上,高级教师达到33%,一级教师以上比例达到65%,教师队伍形成合理的学科结构和科学的年龄结构;

在业务上,能适应新课改,胜任循环教学工作,熟练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按高效课堂要求上课。

造就一批国家省市级骨干、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及师德典范。

选派一批教师到台湾、香港学习交流培训;

积极参加省市骨干教师培训、新课程培训和高考研讨会;

鼓励青年教师报考、攻读教育硕士研究生;

招聘重点师范大学统招研究生来我校工作;

编辑出版青年教师培训教材;

要积极承担市级以上重点课题的研究开发。

(2)2012年

组织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到教育发达地区学习、观摩与考察,开阔视野。

邀请省、市知名学科专家来校讲课、培训教师。

设立校内名师工程,修改教师奖励条例,对评选出的有突出贡献教师予以重奖;

开展“我的教育情缘”征文,树立师德典范;

培养一批学者型(专家型)教师、省级以上劳模及骨干教师。

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以学校为中心的教师队伍建设体系。

新教师的初级培训以导师制为主要形式;

名师培训以省市培训和课题研究为主要形式;

研究型(专家型)教师培训以与国家培训和委托培训为主要形式;

选派学者型(专家型)教师、省级以上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到国内外讲学交流。

(四)教育科学研究目标与措施

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开展具有我校特色的高效课堂研究,推进以校本课程开发为特色教学改革。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家、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开发《玉文化探索》等校本课程,创建国家级教科研优秀学校。

开展学校申请的“十二五”课题研究工作,并聘请高校或省市科研机构的专家进行课题研究指导;

编辑出版《高效课堂优秀案例选》;

充实学校教研室软硬件设备,在校园网上建立教育科研信息平台和信息库;

修订落实《教育科研奖励方案》;

组织教育科研论文报告会,评选校级优秀教育科研成果;

编辑出版《教海泛舟·

高效课堂论文》专辑。

结合新课程形势下的课堂改革,教育科研工作实际,举办第一届“西安市田家炳中学高效课堂教改论坛”;

出版德育校本教材《田家炳精神初探》及《高一新生入学教育读本》;

申报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等研究阶段性成果展示;

举办第二届“西安市田家炳中学高效课堂教改论坛”,加强与省内外名校的科研交流;

编辑乡土教材《蓝田诗意》。

(五)教学质量发展目标与措施

依据梯次循进教育理论,潜心进行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的研究,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梯次发展、互动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

立足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突出“以玉养德,以德启智”的办学特色,实现高考二本上线人数翻番,考入“985”、“211”等国内一流重点大学上线人数逐年增加。

按照梯次循进管理评价的要求,提出学校的教育发展策略,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提高基础上发展,发展基础上超越,使每个人可能、可为、可发展;

借鉴山东等教育发达地区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先进经验和有效成果,把梯次循进理论和高效课堂改革结合起来,使高效预习依梯次、高效讨论分梯次、高效展示重梯次、高效点评讲梯次、高效检测论梯次,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梯次发展、互动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深入讨论,改进学校优生工程的组织与管理,积极冲刺北大、清华等国内一流院校。

落实《西安市田家炳中学高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方案》,并作为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常规制度纳入学校的教学管理体系;

推出一批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示范课、优质课,制作课堂实录,在全校交流、学习,分享优质教学资源;

加大学校优生培养力度,为北大、清华等国内一流院校输送更多的人才。

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效课堂模式及完善的高效课堂管理制度及评价体系;

修订完善学校导学案校本教材,编写使用《美玉文化》、《人文蓝田》、《英语口语与社交》等校本教材;

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同时,争取二本上线率翻番,实现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

(六)德育教育发展目标与措施

成立学校德育研究室,构建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主导,以“以玉养德”和传统文化教育为主线,以弘扬田家炳精神为动力,以学生活动体验为基础,以创建星级文明班级和星级文明个人为载体,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星耀校园”的我校全员生态德育模式,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处事、学会合作的优秀人才。

(1)2011年

健全落实星级文明班级、星级宿舍、星级文明个人评比制度和班级小组管理制度;

建立我校“玉文化”展示基地,成立德育研究室;

政教处、团委加强对社区服务,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

编辑德育校本教材《田家炳先生、阎明教授事略》。

建立新课改下,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现代德育基地;

组建由党支部领导、政教处负责、部分教师参加的德育课程研究小组,逐步建设系列德育课程;

举办“玉文化”和传统文化论坛,开展玉香港的学生交流,弘扬田家炳精神;

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搞好学生心理咨询。

举办“班主任工作论坛”,编辑出版《西安市田家炳中学德育论文案例集》、《西安市田家炳中学传统文化教育论文集》;

结合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整理汇编学生《玉文化研究报告集》;

坚持召开主题班会,编辑《主题班会案例集》;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整理汇编学生《国旗下的演讲》文集。

(七)校园文化建设目标与措施

1、工作目标 

以“以玉养德,以德启智”为主题,整合学校各类文化,加强学校人文、学术、文化环境的建设,开设《弟子规》传统文化课程,构建我校特色的书香玉品校园,不断提升学校文化的软实力。

邀请省教科所、陕西师大校园文化建设专家,来校指导规划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活动;

进一步美化人文环境,在校园设置玉文化景观;

办好各类文艺社团;

开设《弟子规》传统文化课程;

继续举办艺术节、书画展和田径运动会。

举办师生书法、绘画、摄影作品联展;

举办传统文化教育示范课、教学设计、论文等评比活动;

举办学生科技活动周;

提高学校教研刊物《教海泛舟》和“风声”文学社校刊《眼韵》办刊质量,扩大对外交流;

积极参加省市县举办的文艺汇演。

举办第一届学生科技小论文报告会;

编辑学生《科技小论文选》;

邀请县玉石厂美玉工艺专家做系列讲座;

邀请国内传统文件教育专家来校作报告;

编辑学生《优秀文学作品选》、教师论文集《琢玉集》;

举办语文、英语等科目课本剧展演。

我校制定的三年计划,具有物质保障、制度保障、精神保障和人力资源保障,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操作性,我们将不遗余力的加以实施。

未来三年是我校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创建省级示范高中是我们规划建设的重要任务。

尽管前进的道路是艰辛的,我们深知创建省级示范高中和三年计划的任务艰巨,但我们坚信有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有64万蓝田人民的殷切期望和大力支持,通过全校师生员工齐心努力,开拓进取,我们的奋斗目标一定会实现。

西安市田家炳中学

2011年9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