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一知识点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57526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4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一知识点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社会心理学一知识点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社会心理学一知识点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社会心理学一知识点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社会心理学一知识点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一知识点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社会心理学一知识点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一知识点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一知识点梳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形成时期

1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2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3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3)确立时期

1奥尔波特与实验社会心理学

2乔治米德与社会心理学

3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心理学

三、【熟练掌握】

1、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与技术。

第二章社会化与自我意识

1、什么是社会化

指人类个体在社会环境中,从生物人、野蛮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过程。

2、社会化的主要内容

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

3、道德认知:

指个体对是非、善恶、美丑等行为准则以及执行它的意义的认识。

(1)三水平六阶段

前习俗水平:

服从与惩罚定向(行为好坏);

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自身利益)

习俗水平:

好孩子定向(是否满足他人愿望);

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定向

后习俗水平:

社会契约定向(道德发展可改变,不能以不变的契约制约人);

普遍的伦理准则(依据自己选定的道德原则去做就是正确的);

人以及超出了前6阶段的“人生主义“道德观,他们从宗教或自然的观念的角度来看待道德和道德行为。

4、道德情感:

是个体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他人或自己的思想言行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5、遗传物质基础

6、自我意识概念

(1)生理自我

(2)心理自我

(3)社会自我

(4)现实自我

(5)理想自我

1、社会化的进程

(1)基本社会化:

童年期,学习生活知识、语言,培养认识能力等。

(2)预期社会化:

学校的社会化的各种课程教育。

引导孩子今后扮演什么社会角色。

(3)发展社会化:

由于社会生活不断变化,个体在随着环境和自身的变化,接受新的责任。

(4)再社会化:

主动与被动。

从一种生活方式向另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所表现的适应过程。

(5)反向社会化:

年轻的一代将文化知识传递给其前辈的过程。

2、性别角色是怎样获得的

(1)生物学作用:

染色体特征;

大脑两半球单侧侧化功能的发展和优势;

性腺激素

(2)社会文化定型

(3)认知发展

3、大众传播媒介P33

1、社会化与个性化P35

(1)个性化:

指个性在特定社会条件影响下,在实现社会化的同时形成个人心理、行为倾向的独特性过程。

(2)个性化是与社会化同步进行,同时实现的。

(3)一方面,社会对于一个特定的群体有着相对一致的期望和对待,这样他们会有系统化的共同社会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化目标。

另一方面,每个人还有不同于他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生活经历,从而社会化执行者和被社会化者都有其独特的一面。

个人是能动性的和选择性的,这样使人们的经验世界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一面。

(4)社会化保证了人类社会的连续与文化的一扭,个性化使得个人可能具有超越现实而又改善显示的独特性与创造性。

(5)比如社会化代理机构体系(完善的教育体系);

社会化诱导机制(完善的奖励制度和法律制度)

2、自我意识的结构

(1)自我认知:

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

(2)自我体验:

是自我意识在情感方面的表现。

如:

自尊心,自信心。

(3)自我意志:

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

包括自我检查;

自我监督;

自我控制;

自我调节。

3、自我意识发生与形成的过程

(1)物——我知觉分化

1婴儿吸手指

2一岁末时幼儿开始将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

如推球,球滚。

3幼儿开始将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区别开。

意识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体。

(2)人——我知觉分化

1对人微笑,表明对他人的刺激产生了反应。

2从形象上区分他人和自己。

(3)有关自我词的掌握

11岁开始能将自己同表示自己的名字联系起来。

22岁末开始能使用物主代词“我的”

第三章社会认知

一、【领会】

1、社会认知:

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1)三连续阶段:

人际知觉(个体对社会对象即个体和群体的感性认识)

社会印象(人们根据认识对他人作出判断和评价,并形成对象的印象)

归因(对他人的行为表现作出推论和解释)

2、印象形成的加工模式

(1)认知加工模式

①累加模式

②平均模式

3、晕轮效应

4、首因效应

5、近因效应(新得到的信息比以往所得到的信息更加强烈)

二、【掌握】

1、社会认知的途径

(1)面部表情

(2)身段表情

(3)言语表情

(4)人际距离

2、印象形成和印象管理P49

三、【熟练掌握】

1、社会认知偏见的形式

(1)个人偏见

①晕轮效应

②宽大作用:

对他人保持宽大的估价。

③投射作用:

个体认知他人时把自己的特性归属到他人身上,又称相似假定作用。

④隐含人格理论:

一套关乎个人各种特征是怎样相互适应的、未言明的假定。

(2)社会偏见

避免:

接触和再分类(上位类别)

第四章社会态度

1、社会态度的定义:

指我们对现实社会世界所有方面的评价,包括我们对问题、观点、他人、社会团体、物品等满意或不满意的反应。

2、社会态度的特征:

社会性;

对象性;

稳定性;

内在性;

协调性;

系统性。

3、总加量表法: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RA利克特所创,测量每一种态度每一种态度就用一个态度量表,态度量表是针对某个态度对象设计的,它由若干个问题组成,根据被测者对各个问题所作的反应而给予分数,以代表该人对某个问题所持态度的强弱。

4、语义分析法:

分析人们对于特定的对象所给予的意义,是分析该对象所具有的形象,以测定和判断其态度的一种方法。

5、投射法:

通过间接方法来了解人们对某个事物的态度,这是通过分析人们对某个刺激所产生的联想来推测其态度。

(1)主题统觉测验

(2)造句测验

6、生理反应法:

是通过检查被测者的生理状况来测定其态度的一种方法。

1、态度的认知功能:

态度为个体的行为反应提供具体的信息。

能使个体有选择地接受有利于自己的、合格的信息,拒绝不合适的信息。

(足球赛,都希望自己学校赢)

2、态度的情绪功能:

人们的某种态度决定了他的某种期望、某种目标,与其态度相一致的将会带来满足,不一致的,唤起失望感等。

3、态度的动机动能:

态度驱使人们趋向或逃离某些事物。

(1)适应功能:

指人的态度都是适应环境中形成的,形成后起着更好地适应环境的作用。

(2)表现功能:

态度可使主题摆脱内部矛盾或紧张,成为表现自己个性的工具。

(基督教,犹太教忍痛力)

(3)防御功能:

态度可促使个体解决内部矛盾,超脱群体情境以保护自己。

(自己想不出主意,说别人的主意不好)

4、社会距离尺度法:

测量人与人之间亲疏态度的一种技术。

P88

1、态度形成的三阶段理论(服从、同化、内化)

(1)服从:

人们为了获得物质与精神的报酬或避免惩罚而采取的表面上的行为

(2)同化:

人们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的要求相一致。

(3)内化:

人们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而彻底地转变自己的态度。

2、强化理论:

P78

3、海德的平衡理论P79

4、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P80

(1)解除失调的方法:

①改变某一认知元素

3加新的认知元素

4调某一认知元素的重要性

(2)引起失调的原因有许多

①威慑不足

②诱因不足

③公开观点

④引起与态度相反的结果

⑤自由选择

5、社会态度转变的具体方法

(1)说服宣传

注意事项:

①说服宣传要实事求是,既不夸大,也不缩小。

②说服宣传要晓以利害,但必须把握好分寸。

③说服宣传要有针对性

④说服宣传有时要逐步提出要求,也可以先提大的要求。

(2)积极参加活动

(3)强迫接触

(4)群体规定

第五章侵犯

1、侵犯行为的定义:

故意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

2、侵犯的分类

(1)以是否违反社会规范为依据的分类

①反社会侵犯:

违反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准则,不为社会认可的侵犯行为。

②亲社会侵犯:

为了达到群体的道德标准所能接受的目的,以一种社会认可的方式所采取的侵犯行为。

(除暴安良)

③被社会认可的侵犯:

介于亲社会侵犯行为和反社会侵犯行为之间的行为。

(正当防卫)

(2)以最终目的为依据的分类

①手段性侵犯:

目的不是为了使对方身心健康受损害,而是把侵犯作为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

(抢钱)

②目的性侵犯:

目的就是为了复仇、教训对方、故意伤害他人,给他人造成痛苦和不快(谋杀)

(3)行为方式为依据的分类

①言语侵犯

②动作侵犯

3、宣泄:

每个人否是一个侵犯性能量的储存器,需要不断地以各种方式使自己侵犯性的能量发泄出来。

阿伦森:

(1)用体育运动来消耗侵犯性能量。

(有效的,积极的)

(2)进行没有破坏性的、幻想的侵犯行为。

(3)做一些直接的侵犯行为。

4、好榜样的作用:

非侵犯性榜样会降低人们的侵犯性倾向。

5、移情:

对他人的感情移入。

一个人对他人的感情移入越多,他就越是能把自己作为受害者,从而体验他人痛苦的情绪,这样就会同情他人,从而抑制自己的侵犯行为。

(1)说服教育:

说服教育强调用意志来克服自己的侵犯性冲动,即自我克制。

(2)角色扮演:

个体暂时充当别人的角色,体验别人在一定情境下的心理状态。

1、侵犯的理论解释P96

(1)本能论

(2)社会学习论

(3)挫折——侵犯论

1、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

(1)挫折挑动

①身体遭受疼痛刺激以及语言的辱骂

②气温的暂时性变化会影响人们的行为

③受他人侵犯

④拥挤

(2)侵犯线索的引发:

与侵犯有联系的线索可能引起侵犯。

(身边的武器)

(3)酒精

①酒精抑制了正常情况下中枢神经系统中抑制攻击的机制

②有一种意见认为酒精和侵犯的关系至少部分地取决于饮酒者的思维和期望。

(喝不同的饮料实验)

(4)个人因素

①男性比女性更容易进行身体攻击

②个人的认知水平

2、侵犯的消除与控制P105

(1)宣泄

(2)用社会规范制约侵犯

(3)好榜样的作用

(4)移情

第六章利他

1、利他行为定义:

有利于他人,帮助他人,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2、进化理论:

18个月大的孩子和黑猩猩产生了利他行为的实验。

3、决策理论:

(1)第一步,对紧急事态的注意

(2)第二步,对紧急事态的判断

(3)第三步,个人责任程度的决定

(4)第四步,介入方式的决定

(5)第五步,利他行为的实施

4、社会学习理论:

强调学习对于帮助他人的重要性,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强化来学习帮助他人,还要通过观察来学习。

(榜样的作用很重要,以及人格倾向的赞扬比一般性赞扬更有效。

人们学习的一些帮助准则逐渐内化为价值观和人生准则)

5、社会交换理论:

认为施予者和接受者同样受益。

6、社会规范理论:

(1)社会互惠规范:

我们应帮助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

(2)社会责任规范:

我们有责任帮助那些依赖自己的人(不考虑以后的交换)。

如小孩、残疾人。

(3)社会公平规范:

同等的贡献获得同等的报酬。

由于不公平的分配而得到较多利益者会试图重新分配报酬以达到公平的结果。

7、旁观者效应

(1)社会抑制作用。

当他人不采取利他行为时就产生了对利他行为的社会抑制作用。

(2)社会影响的结果。

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下,每个人都有模仿他人行为而行事的倾向。

(3)多数的忽略。

当他人在场,且都镇静自若,会造成没有什么危险事件发生的知觉,别人的反应影响了个体对事件的判断、解释、认知。

(4)责任扩散。

当有他人在场,个人救助他人的责任会减少。

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利他者因素,被帮助者特征,环境因素,旁观者效应)

1、利他者因素

(1)性别:

在尴尬的场合,女性更容易受社会抑制效果的作用。

在善解人意上女性的倾向较男性更强。

(2)年龄:

6-12岁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利他行为也有所增加。

(3)人格特征:

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利他行为有着直接关系。

(4)助人者的心境:

指一种弥漫性的持久而微弱的情绪状态。

积极的心境常常可以增加利他行为的可能性。

(5)内疚往往会导致赎罪:

感到内疚的人比没有这种感受的,更有可能产生助人行为。

2、被帮助者特征

女性被助的机会多于男性。

老人和孩子获得帮助的机会较多。

(3)魅力和人品:

有魅力和人品的人更容易得到帮助。

如往往拒绝那些由于自己的过错或不当的行为(酗酒、粗心酿错)而遇到麻烦的人。

3、环境因素

(1)社会文化:

利他行为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自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

(2)家庭中的社会化和榜样作用:

早期的社会化对个体成年后的利他行为有重要影响,父母的言传身教对成人后的利他行为也有重要影响。

(3)自然环境:

天气、噪音等自然环境条件通过影响人们的心境而增加或减少人们的利他行为。

(4)他人利他行为的示范作用:

他人利他行为能够激发一个人的助人行为。

1、用利他行为的理论剖析一到两个社会现象

(1)08年全国人民对汶川灾民的援助。

(社会规范理论就是应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不考虑以后的交换)

(2)当我们由于考试成绩差而反倒沮丧或者因为看打一个受伤的陌生人而感到沮丧时,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都有可能参与亲社会行动,主要提高自己的心情。

(社会交换理论,帮助行为可以获得减轻内疚感,缓解消极心境等内在酬劳)

2、用社会事例分析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1)傍晚时分,路上遇到一位喝的醉醺醺、晃晃悠悠地走在路上的酒鬼。

大多数路人都采取“敬而远之”的方式绕开,几乎没有人提供帮助。

(有魅力和人品好的人,更容易得到帮助,人们不大愿意帮助让人厌恶、感到不正经的人)

(2)迷路的小孩比迷路的大人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

助人者甚至主动送迷路的小孩到父母手里或者送到公安局等安全的地方。

(被帮助者的年龄因素,老人和孩子得到的帮助的机会较多)

第七章人际交往

1、人类社会性:

(1)定义:

人类的群体性,指任何人类个体都愿意与其他人类个体进行交往,并结成团体倾向。

(2)本能:

麦独孤认为,人类天生带有许多先天固有的特性,其中有一种就是要寻求伙伴,与他人结合在一起的倾向。

案例:

婴儿对人的某些声音、面部表情等反应敏感,大多数哺育者对婴儿也同样敏感,这形成了婴儿与哺育者相互间的交流和强化。

(3)学习:

人们学习和其他人在一起生活,在互动过程中,当个体需要什么时,只要和其他人在一起,求助于他人,就可以得到满足,最终使和他人生活在一起的社会性成为一种习惯和生活特性。

(4)需要的满足:

随着成长,人类个体将有越来越多的需要强烈地渴望得到满足,而这些需要中的每一项,都要依靠其他人的提供才能得到满足。

(5)内在决定因素:

人类在其生命早期孤弱不能自助的特性,引起了人类个体要和其他人生活在一起的社会性。

2、人际沟通的载体:

(1)语言符号系统

①口头语言

②书面语言

(2)非语言符号系统

①视-动符号系统:

手势、面部表情、体态变化等

②时-空组织系统:

病房中的病友由于处在一种特殊的时空关系中,双方往往会讲述自己的情况。

③目光接触系统:

交往中视线接触的作用是巨大的,往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④语言辅助系统:

声调、停顿、以及哭笑、干咳等。

3、漂亮与人际吸引:

(1)伯斯奇德和沃尔斯特的解释:

①漂亮的人才值得爱;

②同漂亮的人在一起,在别人面前就显得荣耀和光彩;

③光环效应,认为漂亮的人还有其他方面好的属性。

④漂亮的人看着就舒服,是人有没得满足感。

(2)假如一个人道德品质低下,那么人们或许会更加厌恶其漂亮的外貌。

特别是当恶劣行为与其外貌有关时。

4、报酬与人际吸引:

(1)我们喜欢一个人与否,受其是否能给我们带来报酬的影响(精神、物质)

(2)人们更加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程度增加的人,即使这对自己递增的喜欢的总量没有一贯喜欢自己的总量大。

(3)得失现象:

当一个人自始至终都对我们表达喜欢,我们可能不珍惜,反而因为对其动机和智力的怀疑而不喜欢他;

当另外一个人,起先对我们的不喜欢,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后,他变得喜欢我们了,这反而会增加我们对其智力和诚意的判断,我们会更强烈的表现出对他的喜欢。

1、对社会性的研究

(1)恐惧P130沙赫特实验结果:

被唤起了高度恐惧的女大学生比有低度恐惧感的女大学生有更多的人、也更强烈地希望和其他人在一起等待实验的开始。

(2)排行与亲和:

排行是影响一个人社会性欲求强烈与否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在长子、长女和独生子女在害怕时比非长子、长女有着更强烈的要和其他人待在一起的愿望。

2、人际交往的形式:

(1)正式交往和非正式交往

正式交往是通过组织机构明文规定的渠道而进行的交往。

如组织之间人员的往来,会议制度。

失当后果:

①次数过多陷入“文山”、“会海”;

②次数过少,闭关自守、各自为政。

(2)单向交往与双向交往

单向:

一方发信息,另一方只接受,不反馈。

如作报告,发通知,演讲。

双向优点:

信息有反馈,双方易保持和谐的气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信息接受者的自信心,意见沟通充分。

缺点:

传递速度慢,交往时易受到干扰。

(3)直接交往和间接交往

直接:

如好友间的聚会交谈。

间接:

如信件往来。

(4)口头交往和书面交往

口头:

迅速、灵活,受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自身条件的限制。

书面:

准确、权威、便于保存、查对。

3、邻近熟悉与人际吸引

在空间上的邻近也是导致人们之间相互吸引的重要条件。

1、人际沟通中的障碍

(1)干扰:

信息传递很容易受到干扰,信息所经过的环节越少,越能保持其意义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2)过滤:

接受者对信息的不接受、不完全接受或产生歪曲,是由于诸如个人动机、需要、态度等主观因素所造成的。

(3)文化、社会心理上的差异:

交往双方文化、社会心理上的差异,也是导致沟通不能顺利进行的重要原因。

如掌实权的人物官僚主义作风严重,下属成员就会敬而远之,这就阻塞了上下沟通的渠道。

2、能力与人际吸引

(1)一个群体中最有能力、最能出好主意的成员往往不是最受欢迎的人。

因为如果别人超凡的才能使人们可望而不可及,则人们会感到一种压力,人们只好敬而远之了。

(能力与被喜欢的程度在一定限度内呈正比例关系,超出这个范围,其能力所造成的压力这一变量就成了主要的作用因素,使人倾向于逃避或拒绝)

(2)犯错误效应:

有能力的人犯错误反而会增加其人际吸引力,因为这样显得可望也可及。

3、相似与人际吸引:

(1)“名片”效应:

要让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态度,你就要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首先交际对方传播一些他们所能接受的、熟悉并喜欢的观点或思想,然后再稍稍地将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渗透、组织进去,使对方产生一种印象,似乎我们的思想观点与他们已认可的思想观点是相近的。

(2)相似的情况会在一定条件下不同程度地增加人们的相互吸引。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4、互补与人际吸引:

(1)当交往双方的需要和满足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双方之间的喜爱程度也会增加。

(2)他人的某一特点满足了一个人的理想,从而增加了其对这个人喜欢的程度(补偿作用)。

5、人际关系发展的几个阶段:

(1)单相识阶段:

①始终只有一方对另一方了解,没有任何实际性的交往。

②人际关系偶尔可以发展为深深涉入的体验,如歌星与歌迷。

但大多数情况下,第一级水平的人际关系是短暂的、表面性的,很少能使人陷得很深。

③是我们更复杂的人际关系赖以发展的基础。

(2)表面性接触阶段:

①以严格规定了角色来进行交往,不增加对其的感情投入程度。

②天生漂亮或体态的魅力对表面接触的人际关系会有特别重要的影响。

(3)亲密阶段

①这个阶段才称为人际关系,在这个水平上,交际双方才存在一定程度的真正的个人涉入的亲密性。

②在这水平上,我们把自己的交际伙伴看做一个独特的人体,我们理解并欣赏他内心对世界的主观看法,双方或多或少地具有同样的感情、同样的想法和同样的行动。

③发展到这个阶段应归功于自我表露、态度和价值观念的一致、个人需要的互补性以及相互欣赏对方的个性等因素的作用。

6、影响人际关系发展的因素

物理近距性、社会和个人背景相似性、体态吸引力等

第八章社会影响

1、社会促进与社会抑制

(1)社会促进:

当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其他人同时参加或者有其他人在场旁观而使其活动效率提高的现象。

(结伴效应,观众效应)

(2)社会抑制:

当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其他人同时参加或者有其他人在场旁观而使其活动效率降低的现象。

2、优势反应强化说:

对于简单的或个体已经熟练的行为,这种增强的动机将产生助长影响;

但是,对于过于复杂的、个体还很生疏的行为,这种增强的动机只会起到妨碍作用。

(一位杰出的钢琴家可能有由于众多观众而激发他发挥出更高的潜能,然后对一个新手却增加其紧张感)

3、从众定义:

个体在群体中常常不自觉地受群体的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

4、阿希实验:

视觉判断实验。

垂直线段的比较(从众实验)。

p151

5、服从定义:

由于外界压力,个体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观点和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现象叫做服从。

6、影响服从的因素:

(1)个体的个性特征

①米尔格兰姆实验发现服从实验者命令不断增强对“学习者”施加电击的被试,其个性有如下特征:

世俗主义,十分重视社会压力以及个人行为的社会价值。

并且他们对那些违反社会习俗和社会价值的人不削一顾。

他们多数人不敢流露出真实的感受,思想个性并不明显,喜欢跟着权威行事,害怕偏离社会准则。

②个人自尊心量表与服从行为之间有中等相关,降低一个人的自尊心具有增强他作出服从行为的可能性。

③个体的道德水平和服从权威两者之间存在负相关,即道德水平越高,服从权威的可能性越小。

(2)“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