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574033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3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科举制无疑是中国赠予西方的最珍贵的知识礼物”。

《剑桥中国陏唐史》的编者崔瑞德认为,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

材料说明(  )

A.西方国家对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十分推崇

B.科举制是公平公正选拔人才的有效制度

C.西方国家也采用了科举制选拔人才

D.西方学者对科举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高度的赞扬

4.北宋官员俸禄之优厚,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是数一数二的。

据《宋史·

职官志》的记载,宰相、枢密使一级的高官,每月俸钱三百千(即三百贯),……禄粟月一百石(注:

石,是重量或容量的单位);

地方州县官员,大县(万户以上)县令每月二十千,小县县令每月十二千,禄粟月五至三石。

正俸之外,还有各种补贴……北宋实行官员高俸制(  )

A.有效的杜绝了官员的贪腐行为B.表明北宋财政宽裕

C.目的在于养廉D.目的在于控制臣属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朝高俸制

【解析】高俸制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官员贪腐而不能杜绝,故A项错误;

北宋政府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故B项错误;

宋朝高俸制有助于官僚养廉,澄清吏治,故C项正确;

封建君王可通过制度直接控制臣属,故D项错误。

【答案】C

5.广东的墟市,根据南朝沉怀远《南越志》的记载:

“越之市为墟,多在乡村。

”又据民国时期《佛山忠义乡志》云:

“粤俗以旬日为期,谓之墟;

以早晚为期,谓之市。

墟有廊,廊有区。

货以区聚……市则随地可设,取便买卖而已。

故墟重于市,其利亦较市为大。

”由材料可知(  )

A.早在南朝广东就已经出现了墟市 

B. 

广东地区的商品经济繁荣居全国领先地位

C.明清时期墟市受到官府直接监管D.民国时期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墟市

【解析】根据材料“南朝沉怀远《南越志》的记载:

‘越之市为墟’”得出广东地区墟市的出现最迟不晚于南朝,故A项正确;

材料仅提及广东地区的商业贸易市场发展状况,无从得知其他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故B项错误;

材料未提及明清时期市的发展概况,故C项错误;

不能从岭南地区市的发展状况得出其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故D项错误。

6.据《尚书》记载,周之文武将兴,兵渡盟津,白鱼跃入王舟;

有火覆盖在王屋上,又忽然流动,变成了红羽乌鸦。

如果按照董仲舒的思想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他可能认为(  )

A.这只是一种自然现象,不必大惊小怪B.汉武帝需要顺应上天意志

C.这是一种吉兆,是对周王美德的报答D.这是一种凶兆,是对周王暴政的惩罚

【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解析】根据材料董仲舒将某种自然现象与政权更迭联系在一起,故A项错误;

材料中董仲舒在论述周代商的合理性,未提及汉武帝,故B项错误;

董仲舒认为材料中的现象预示周朝将兴,也肯定周文武王的德行,故C项正确;

材料现象是吉兆,故D项错误。

7.“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是王阳明提出的心学思想,意思是要了解宇宙的奥秘,达到对事物真相的认识,只须返视探求自己的心性良知即可。

以下思想或认识与其一致的是(  )

A.格物致知B.实践出真知

C.存天理,灭人欲D.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考点】宋明理学——陆王心学

【解析】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学的主张,故A项错误;

王阳明强调要获得真理要致良知,而非实践,故B项错误;

存天理、灭人欲是程朱理学的主张,故C项错误;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强调内心信念对信仰的重要性,故D项正确。

【答案】D

8.下图是战国时期马字在不同诸侯国的书写形状及其发展趋势,下列与之相关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反映了秦国实力强大B.演变总趋势是由简到繁

C.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D.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书同文

【解析】材料反映了秦朝建立后将原先六国文字统一为原秦国文字——小篆,故A项正确;

材料体现了文字由多样化走向统一的趋势,故B项错误;

材料中齐国等部分国家文字为图画文字,故C项错误;

材料不能反映小篆的特点,故D项错误。

9.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

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

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

A.清政府对列强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B.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

C.清政府最终由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D.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

【考点】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晚清外交

【解析】根据材料“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得出清政府主张对部分条款进行修改,而非全面回绝列强条约,故A项错误;

材料“后来清政府……求对方也守约”表明清政府认可国家间的协约,开始运用国际交往原则开展外交,故B项正确;

材料中清政府的做法变化都是以维护统治为出发点,故C项错误;

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是逐步学会运用国际外交原则维护主权,故D项错误。

10.《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指出:

“只有当国家民族的命运已处于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别的办法都尝试过,都走不通,人们的忍耐程度已超出它的极限,这才会拿起武器来拼命,一场全国规模的革命高潮才会出现。

”下列选项符合材料的是(  )

A.国民大革命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考点】辛亥革命

【解析】根据材料可得出该事件是为了反侵略而提出的,国民大革命是反对封建军阀,故A项错误;

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倡导的改革运动,而非革命,故B项错误;

义和团运动是为挽救民族危机的农民运动,只要限于京津等北方地区,故C项错误;

辛亥革命是在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挽救民族危亡失败的前提下,发动全国性革命推翻清王朝,故D项正确。

11.有材料这样记载近代中国的上海:

开埠后的近代上海迅速成为远东最繁荣的港口和经济、金融中心,“是近代亚洲屈指可数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一”,被称为“十里洋场”。

从材料中可以直接获取的信息有(  )

①上海是鸦片战争后被迫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

②上海是近代亚洲少数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一

③有人称开埠后的上海为“十里洋场”

④近代上海是远东的重要港口、经济文化交流中心、金融中心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考点】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上海近代化

【解析】材料未提及上海何时开放,故①错误;

根据材料“是近代亚洲屈指可数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一”,故②正确;

根据材料“被称为‘十里洋场’”,故③正确;

材料未提及近代上海是远东重要的文化交流中心,故④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

12.下表为晚清财政税收表(  )

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

数额

比重(%)

1849

281

77

969

23

250

100

1885

071

40

923

51

714

9

708

1911

810

16

20 

441

69

445

15

29 

696

A.农业税变化不大,工商税迅速增长

B.近代中国经济依附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工商业成为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

D.洋务运动推动了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晚清农业税在国家财政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而工商税收所占比重不断增加,故A项错误;

材料不能发硬晚清经济与世界市场的关系,故B项错误;

根据材料工商业税收对国家财政贡献不断增大间接反映了工商业发展的新兴态势,故C项正确;

洋务运动在甲午战后破产,与材料的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13.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是什么》一文中说:

“我们不满意于旧道德,是因为孝悌范围太狭了。

……所以现代道德的理想,是要把家庭的孝悌扩充为全社会的友爱。

现在有一班青年却误解了这个思想,……打着新思想新家庭的旗帜,抛弃了他的慈爱的、可怜的老母……”。

由此可见,陈独秀(  )

A.主张摒弃传统旧道德B.认为传统道德太过狭窄,需要扩充

C.不反对旧道德D.认为我们后人歪曲了他的本意

14.有人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30年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

后30年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和前30年奠定的民主制度框架内取得的。

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

以下不属于民主增量的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B.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建立

C.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D.“依法治国”正式写入宪法

【考点】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1954年建立,属于民主存量,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

1998年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建立,属于民主增量,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011年我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属于民主增量,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999年“依法治国”正式写入宪法,属于民主增量,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5.1953—1956年新中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意味着(  )

A.“一五计划”的启动B.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初步成就 

C.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D.新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三大改造

【解析】一五计划启动于1953年,故A项错误;

新中国工业化取得初步成就是在一五计划完成后,故B项错误;

三大改造对人民生活水平有一定程度改善,故C项错误;

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我国生产资料有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故D项正确。

16.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以下政策或经济体制在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上做得最好的是(  )

A.新经济政策B.斯大林体制C.自由放任政策D.人民公社体制

【考点】新经济政策

【解析】新经济政策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一定程度恢复资本主义,促进苏俄战后经济恢复,正确协调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故A项正确;

斯大林体制为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行政命令指导一切,故B项错误;

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故C项错误;

人民公社体制强调“一大二公”,故D项错误。

17.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最能体现这一精髓的是(  )

A.土地革命B.大跃进运动

C.文化大革命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考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1950—1952年土地革命一定程度对原地主阶级过分打击,容易激化社会矛盾,故A项错误;

大跃进运动在“左”倾思想的指导下,违背经济规律进行经济建设,故B项错误;

文化大革命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错误估计国内政治形势,故C项错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公有制的基础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农村经济改革,故D项正确。

18.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的演说”中说道:

“对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

”在他看来(  )

A.是男人就应该对政治感兴趣B.城邦公民应该积极参与民主政治活动

C.雅典城邦公民对民主政治没有兴趣D.绝大部分城邦公民对民主政治感兴趣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伯利克里强调公民应当承担对城邦的责任,而非男人,故A项错误;

根据材料“对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强调公民应当积极参与城邦政治,故B项正确;

材料未提及雅典公民对民主政治的看法,故C项错误;

同理,故D项错误。

19.从适用范围来看,罗马法经历了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发展历程。

下列有关公民法或万民法的表述,你认为符合史实的是(  )

A.公民法主要是罗马帝国时期的法律

B.公民法主要维护罗马贵族的利益,万民法主要维护平民的利益

C.万民法是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D.公民法不适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而万民法适用此原则

【考点】罗马法

【解析】公元3世纪公民法颁布,罗马帝国成立于27年,故A项错误;

公民法的使用范围为罗马公民,万民法的使用范围扩大到包括公民在内的一切自由人等,故B项错误;

万民法的使用范围为包括公民在内的一切自由人,故C项正确;

无论是公民法还是万民法都适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故D项错误。

20.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其著作《社会契约论》中谈及民主制时说了这样一句话:

“如果有一种神明的人民,他们便可以用民主制来治理。

但那样一种十全十美的政府是不适于人类的。

”他认为(  )

A.真正的民主制从来就不曾有过,而且永远也不会有

B.人类能够建立一种十全十美的政府

C.政府应该用民主制来治理人类

D.遵循社会契约精神的政府是十全十美的政府

【考点】启蒙运动——卢梭的思想

【解析】卢梭是小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材料中卢梭认为除非有神明治下的民主政治是十全十美的,而这种民主政治是不可能存在的,故A项正确;

材料中卢梭认为十全十美的民主政治是神明创造的,而非人类,故B项错误;

材料未提及卢梭对政府治国的态度,故C项错误;

材料未提及十全十美的政府的表现形式,故D项错误。

21.根据《1913年和1937年各国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工业产值中的比例图》中的数据分析,导致20世纪30年代苏联和西方国家不同的工业发展状况的客观原因是(  )

A.“斯大林模式”的推动B.两个“五年计划”的执行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D.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萧条

【考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

【解析】根据材料30年代西方国家总体经济比1913年前经济下滑,苏联经济呈上升趋势,斯大林模式的建立是苏联经济发展的主观因素。

故A项错误;

两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是苏联经济发展的主观因素,故B项错误;

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时间为1921—1927,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经济大危机导致西方国家经济普遍衰落,故D项正确。

22.议会制改革是英国君主立宪制不断完善的主要表现。

下列有关1832年英国议会制改革的表述,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

A.此次议会制改革增加了产业工人在议会中的席位

B.此次议会制改革根源于工业化进程加快

C.此次议会制改革确立了议会主权

D.此次议会制改革确立了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32年议会改革

【解析】此次议会改革放宽了参选议会的财产限制,增加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席位,故A项错误;

此次议会改革反映了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需求,根源为工业革命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工业资产阶级的壮大,故B项正确;

1688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议会是英国国家的权力中心,故C项错误;

1721年内阁大臣沃波尔担任首相标志着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故D项错误。

23.马克思在谈及某一历史事件时曾经这样说过:

“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中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

”据此判断,该事件可能是(  )

A.光荣革命B.法国大革命C.巴黎公社革命D.二月革命

【考点】巴黎公社

【解析】解题关键抓住“社会主义”可知该事件与无产阶级工人运动或革命相关,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故A项错误;

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故B项错误;

巴黎公社革命是在巴黎发动的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故C项正确;

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故D项错误。

24.20世纪20年代初,俄罗斯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股被称之为“路标转换派”的社会政治思潮,他们认为:

“严酷的经历明确地表现出,在所有推动革命的政治集团中,只有布尔什维主义能够成立真正有效的俄罗斯政府,尽管其自身也存在一些严重的毛病……如果没有布尔什维克,俄罗斯将被抛向史前阶段,陷入无政府和强盗横行的泥潭。

”其主要观点是(  )

A.只有布尔什维主义才能消灭无政府状态

B.肯定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的积极意义

C.十月革命开辟了俄国历史的新时代

D.应尽快解决国内尖锐的社会矛盾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解析】根据材料“如果没有布尔什维克……陷入无政府和强盗横行的泥潭”得出布尔什维克拯救的俄罗斯而非强调其解决无政府状态的唯一性,故A项错误;

根据材料“只有布尔什维主义能够成立真正有效的俄罗斯政府”得出人们肯定布尔什维克挽救国家和建立新政权的积极作用,故B项正确;

十月革命爆发于1917年,与材料20年代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材料未提及当务之急是解决尖锐的社会矛盾,故D项错误。

25.戈尔巴乔夫在下台后出版的著作《对过去与未来的思考》一书中指出:

“在斯大林时期,工业化是靠强迫劳动,靠利用集中营的囚犯,同时也是靠农业的破产来实现的。

对农业来说,集体化实际上成了新的农奴制。

”据此材料,戈尔巴乔夫认为斯大林时期的工业化(  )

A.使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B.使苏联的经济结构趋于合理

C.牺牲了农业,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D.使苏联民众的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考点】斯大林模式

【解析】材料未提及工业化的成果,故A项错误;

根据材料“工业化是靠强迫劳动……同时也是靠农业的破产来实现的”可知戈尔巴乔夫认为斯大林模式下的经济结构是不合理的,故B项错误;

根据材料“同时也是靠农业的破产来实现的……集体化实际上成了新的农奴制”得出戈尔巴乔夫认为农业集体化造成农业的破产和农民的悲惨命运,故C项正确;

材料未提及苏联民众生活水平等问题,故D项错误。

26.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进入继70年代初经济危机之后的滞涨危机阶段,有学者认为,这种滞涨危机本质上就是“凯恩斯危机”。

1981年里根总统向国会提出了经济复兴计划以应对这场滞涨危机,你认为他有可能采取的措施是(  )

A.放松政府对企业规章制度的限制,减少国家对企业的干预

B.增加福利投入,提高生产者的积极性

C.增加货币供应量,提高民众消费能力,拉动内需

D.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岗位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战后美国里根政府的经济政策

【解析】“凯恩斯危机”表明70年代依靠国家加大对经济的干预促进经济正常发展失效,故解决方案应当要减少政府的干预,故A项正确;

增加福利投入是凯恩斯主义实践的表现,故B项错误;

增加货币供应量是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故C项错误;

大力兴办公共工程是国家干预经济的表现,故D项错误。

27.20世纪30年代美苏两国在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以下相关表述,比较合理的是(  )

A.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曾一度超过美国

B.二者都采用了政府和市场的力量促进经济发展

C.苏联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美国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D.苏联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而美国人民因为经济大危机导致生活水平极大下降

【考点】斯大林模式;

罗斯福新政

【解析】30年代苏联工业化的确取得巨大成就,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故A项错误;

罗斯福新政时期采用政府和市场力量协同推进经济发展,而苏联建立的确实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故B项错误;

30年代苏联建立起斯大林模式即计划经济体制,美国罗斯福新政后采用凯恩斯主义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故C项正确;

斯大林模式集中建设工业化,人民生活水平未明显提高,故D项错误。

28.有学者指出:

“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

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以下表述与材料所述“受到‘撼动’和‘挑战’”意思不一致的是(  )

A.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B.西欧和日本日益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美日西欧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D.中国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下重返联合国

【考点】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解析】根据材料国际格局变化来源于“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即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增强,而非核战争的威胁,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

西欧、日本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标志着多极化力量的出现和增强,开始冲击两极格局,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状况表明美国实力相对下降,日本、西欧实力相对上升,多极化力量增强,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中国重返联合国标志多极化趋势增强,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9.《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的作者陈宝森认为:

“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

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 

 

依据材料含意,面对这一时期的经济全球化,中国政府(  )

A.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融入全球化大潮

D.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解析】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