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57179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通过学习傣族手势,使学生体验傣族舞蹈的美。

四、总结

“抖开,穿得”的附点唱法(要唱得前长后短)。

你觉得歌曲最有趣的地方是哪句话呢?

啊罗哩,啊罗哩,啊罗哩哩啊罗哩是表示什么意思?

是小孔雀得意在唱歌,说明他很骄傲高兴的样子。

让我们用高兴的感觉来演唱

(唱歌要注意:

抬起笑肌,嘴角向上,喉打开露出上齿等。

借助画面,感受音乐,聆听音乐,采用模唱法与自悟学法,从而使学生大胆、有感情的演唱这首歌曲。

欣赏《听妈妈的话》《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有位叔叔叫雷锋》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不同的表达方式。

2、从歌曲中懂得如何做一个好孩子。

3、复习前面所学歌曲。

教学重点:

从歌曲中获得启发。

光盘

一、导入

从上一节课中我们知道了做一个好孩子要具备怎样的品质呢?

二、新课

1、发生练习,注意气息。

2、复习《小孔雀,告诉你》。

听歌曲,学生哼唱。

强调个别容易出错的地方。

和伴奏一起练习。

3、欣赏《听妈妈的话》

听歌曲。

请学生说说听完歌曲过后的感受,对音乐的节奏,歌曲的表达方式提出问题。

出示部分歌词,请学生说一说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4、欣赏《都有一个洪亮的心》

5.欣赏《有位叔叔叫雷锋》

了解雷锋生平事迹。

三总结

说说你觉得一个好孩子,还需要有哪些品质?

你该如何去做?

《好孩子要诚实》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通过歌曲旋律的演唱,让学生进一步熟悉do到la各音的位置,对音的高低进一步感知,并从模唱法向视唱法过渡。

2、技能目标:

指导学生用优美、纯真的声音唱好这首歌曲。

并让学生创造多种表现形式更好的表达歌曲,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3、情感目标:

在学唱歌曲时,融美育和思想教育为一体,培养学生争做好孩子的自信心,懂得每个人应争做聪明、诚实的好孩子。

有表情(或加歌表演)地唱好这首歌。

教学难点:

最后一乐句的"

喵喵"

及"

妙妙"

的节奏不能拖沓。

教学用具:

发声练习、录音带。

一、师生问好歌,组织教学

师:

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度过一节快乐的音乐课,老师给同学们安排了丰富有趣的学习内容,大家想不想学呢?

二、基本练习

1、节奏训练:

说说你的名字?

(玩游戏的方式)

你是谁?

生:

我是张小强。

2、发声练习:

1)、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

你能学学它们的模样或叫声吗?

学生自由讲一讲,并进行模仿。

如:

学生模仿小猫叫等。

2)、发声练习:

1=C-E24

650|430|210||

喵喵喵

3)、指导学生模仿小猫的叫声,感受音的下行(就像小朋友下楼梯一样,一级一级往下走。

三、情景激趣导入

1、谈话:

"

同学们,你想不想做一个讨人喜欢的好孩子?

"

那你觉得好孩子应该是怎样的?

(生自由讨论后,然后回答。

师小结:

做一个好孩子要诚实。

(出示歌纸,引入课题)

2、听录音范唱。

3、师生一起按节奏来朗读歌词。

四、自主合作学习

1、让学生轻声跟琴学唱歌词。

2、请学生跟录音范唱学习。

3、感受音的高低走向。

教师用清唱法,把1、2乐句配上手势,表现旋律的上行和下行。

让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做一做。

4、第一乐句"

喵喵叫"

旋律采用上行,描述小猫一声比一声叫得响。

(就像小朋友上楼梯,一级一级往上走)第二乐句"

打碎了"

是下行,描述花瓶掉下碎了。

五、反馈评价指导

1、请学生在全班进行汇报反馈表演。

方式可以由学生自由选择。

(实践结果是:

边唱边表演;

分角色合作演唱;

齐唱汇报等等。

2、让学生自编动作,有表情地表现歌曲。

3、教师参与其中,并及时补充。

4、指名上台表演。

(带上小猫头饰表演)

六、合作深化创新

1、谈话:

每一个小朋友对歌曲的理解肯定不同,如何把小花猫和好孩子的形象表现更好呢?

我想请大家来谈一谈。

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说"

爸爸没看见,妈妈不知道。

这一句应演唱得轻一些,表现出好孩子的胆怯;

好孩子要诚实,有错要改掉。

应演唱得强一些,表现出好孩子的喜悦之情。

喵"

演唱得强些,表现出小花猫很生气;

妙"

应演唱得弱些,表现出小花猫对好孩子的赞扬。

3、请学生进行实践演唱。

4、加打击乐器进行演唱。

七、总结。

《健康歌》律动教案

1.能理解《健康歌》的全部歌词内容,感受其跳荡的律动,能够随音乐唱歌曲。

2.通过亲身体验运动的快乐,加深学生对健康的认识并利用奖励“健康小秘诀”的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健康知识。

3.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充分体现《音乐课程标准》的新精神。

一、导课

欢迎你们来到“健康大本营”,健康大本营关注你的健康!

因为我的身体素质加上卫生表现是我们学校中所有老师最棒的。

所以我很荣幸被校长评为年度“最健康老师”,怎么不想祝贺我一下吗?

(教师调动学生鼓掌,活跃课堂气氛)既然今天你们来到了我的“健康大本营”,健康老师希望你们高兴的做个“健康小卫士”好不好?

我还有许多健康小秘诀等着告诉你们呢!

现在就快跟我一起锻炼起来吧!

二、律动《健康歌》

1.初听歌曲(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

2.健康教练给我们带来了《健康歌》,你听到歌曲中都唱到了哪些健康小秘诀?

你有哪些生活中的健康小秘诀告诉我们?

(教师给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奖励“健康小卫士”的标志并送小礼物,同学打开礼物读出里面的“健康小秘诀”)

3.随《健康歌》音乐拍手唱

我发现原来同学们的健康小秘诀也那么多,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随健康教练来唱一唱《健康歌》吧!

记住要用最健康的声音,最健康的表情,我看现在谁的唱歌姿势是最健康的!

①教师播放课件,用丰富的表情调动学生随歌曲唱。

②评选“健康小卫士”发标志、送小礼物并让学生读出礼物中的健康小秘诀。

4、随《健康歌》律动

知道了健康的小秘诀更要多运动了!

那还犹豫什么,快随“健康老师”运动起来吧!

①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并请同学们轻轻站起来。

②教师带领学生随《健康歌》音乐做健身操,并呼号调动学生情绪,鼓励学生运动。

四、为歌曲伴奏

做完我们的健身操还真有点儿累呢!

不过没关系。

只要每天坚持锻炼一下,就会越长越高,越长越结实!

运动之后人的头脑会更加清醒,趁你们头脑清醒的时候,我想考一考你们,告诉我你的大脑准备好了没有!

1、节奏猜谜

我这里有四个板凳,每个板凳代表一拍,那一共有几拍?

(四拍)

我想再请几个同学给我帮个忙……这几位同学在板凳前面都有不同的组合。

他们在一起成了一条节奏,我看谁的头脑最清醒,反应最快,能不能准确地说出他们表示的节奏?

①找学生来破译节奏(教师及时进行表扬及鼓励。

)XXXX—

②集体读节奏。

③找学生写出节奏。

④你能不能用你身体上的小乐器来演奏这节奏。

2、用XXXX—为《健康歌》伴奏。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现自己身体上的“小乐器”,并用“小乐器”演奏XXXX—

为歌曲伴奏。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

五、自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太棒了!

我实在是难不住你们了。

不过老师希望你们能够挑战自己,超越自己,有没有信心?

下面你们就分成两小组,每组自己编一个四拍子的节奏出来为歌曲伴奏。

1、教师将学生分成两小组,每组选出小组长,引导学生自己创遍节奏并练习,小组长把同学创编的节奏写出来。

2.各小组用身体上的“小乐器”演奏自己创编的节奏

3.师:

每组创编的都不错,不过我抓住机会就要考考你们!

现在把你们的节奏调换后,看你们还能不能演奏出来?

①教师将学生写的节奏卡片交换后,让小组分别演奏。

②教师指导小组合奏。

4.用学生自创的节奏进行合奏为歌曲伴奏

(教师播放多媒体、并调动学生为歌曲伴奏)

六、结束部分

在同学们精彩的伴奏下,我们的《健康歌》变得更活泼更好听了!

在我的“健康大本营”里你过的快乐不快乐?

记住我们的口号是:

健康大本营,关注你的健康!

最后让我们一起祝在座的各位老师身体健康。

(学生向后转齐祝听课的老师:

身体健康!

《太阳小鸟夸奖我》教学设计

1学习演唱歌曲,掌握24拍的节奏。

2养成早睡早起和锻炼的良好习惯。

歌曲光盘《太阳小鸟夸奖我》

太阳小鸟图片,小朋友伸腿,弯腰,踢脚,跳跃的图片。

学习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掌握好节奏,

1、导入

教师:

小朋友每天什么时候起床?

起床以后你们都做什么?

学生回答: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小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歌曲中太阳小鸟和小朋友起床后做什么?

欣赏《健康歌》

2、节奏训练

教师:

出示节奏图谱,教师先读歌词,教师在读歌词,同时学生跟着教师读歌词,

教师和学生理解歌词。

按节奏说歌词,用拍手(强拍)拍腿(弱拍)说歌词。

让我们一起听一听这首好听的歌曲。

3、学唱歌曲

播放光盘,学生欣赏,

现在我们跟着一起唱一遍,看谁的声音最好听,

教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歌词,男孩唱第一段,女孩唱第二段,换,女孩唱第一段歌曲,男孩唱第二段歌曲,

把图片太阳小鸟,小朋友都按顺序摆出来,学生按图片唱歌,

4、表演

请学生进行表演唱大胆展示自己没的声音,可以采取个人表演,小组表演,分组表演等方式鼓励幼儿演唱,提升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力和表现了。

5、说说你觉得好孩子出了爱学习,诚实以外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第二单元池塘音乐会

欣赏《小青蛙》活动《数蛤蟆》《小青蛙合唱》

1通过对弹琴蛙传说的了解,使同学们更加清楚了弹琴蛙的形状、颜色和美妙悦耳的叫声。

2通过学唱《数蛤蟆》,使同学们的口齿更加伶俐,反应更加敏捷,而且通过蛤蟆的叫声,让学生感受了声音的长短,即二分节奏、四分节奏、八分节奏,为后面认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作好铺垫。

音乐光盘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夏天到了,池塘里的小动物们也都跑来凑热闹来了,你听,他们都有谁啊?

二、新课教学。

1、发声练习.

2、欣赏《小青蛙》

二胡齐奏曲《小青蛙》作于1982年2月,作者徐仪当时还是上海音乐学院一年级的学生。

乐曲是把山东菏泽地区民间儿童歌曲《花蛤蟆》的旋律作主题发展演变并加以器乐化而成。

乐曲结合二胡乐器的特点,运用了滑音、颤音、拨弦、颤弓滑音、泛音等技巧,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小青蛙在大自然怀抱中,欢快活泼、茁壮成长、顶风冒雨捕食害虫、保护庄稼的动人画面。

听音乐,说说从音乐中你能看到哪些画面。

3、活动《数蛤蟆》

《数蛤蟆》这首歌曲教师范唱第一段歌词,注意一定要准确清晰,特别是后面几个字和后面的几只蛤蟆几张嘴几条腿,要清楚,反应要快。

然后学生就会很快、很好地跟着学会,学会之后比赛看谁数得准?

准数得清?

这是这节课的重点。

4、就认识了二分节奏、四分节奏、八分节奏。

利用节拍体会音符时长的不同。

分角色练唱歌曲。

三、总结

第二课时

学学青蛙的叫声。

1、发声练习

2、复习《数蛤蟆》

3、听歌曲《小青蛙合唱》。

听音模唱。

4、唱《小青蛙合唱》前,可将两声部单独练习,到较熟练的时候才演唱全曲。

这样既

感受了二声部的唱法,又体会了此起彼伏的蛙鸣声,还解决了难点,合起来唱就非常容易了。

5、找出歌曲中出现了哪几种音符。

歌曲中只出现了三种音符:

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在前一节课的《数

蛤蟆》中,我们先感受了这几种音符的节奏,到这儿我们就算真正认识它们了。

你分得清吗?

一定要分清。

6、分声部连唱《小青蛙合唱》。

《数鸭子》《鸭子拌嘴》教学设计

 

1、通过欣赏乐曲《鸭子伴嘴》,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强弱所带来的变化,以及感受音乐作品中鸭子的生动形象。

2、能生动的演唱歌曲《数鸭子》

一、欣赏乐曲《鸭子伴嘴》

1、初听,(完整听全曲)。

并提示小鸭与

老鸭叫的地方,感受乐曲强弱所带来的变化。

2、谈谈所听内容;

故事描述并谈谈每个情景所用的打击乐器是怎能样配合的。

3、复听:

自由活动:

随《鸭子伴嘴》,引导学生自由地进行编创活动,以走路、鸭叫等。

二、学习歌曲《数鸭子》

1、导言:

春天是最适合郊游和踏青的季 

节了,今天啊,就请我们班的小朋友跟随着

音乐老师一起去郊外划小船,看看我们清澈

的水面上出现了什么动物?

你能数出来它们

有多少只么?

(播放歌曲) 

2、让学生复听该歌曲,听完后回答老师提出的以下问题:

他们数出来有多少只鸭子了么?

歌曲第二段中都出现了哪些人物?

找找看我们的曲谱中出现了几个四分休止符的符号?

3、讲解四分休止符。

4、节奏练习 

5、完整的演唱歌曲《数鸭子》 

二、编创活动:

分角色表演《数鸭子》 

角色分配:

两只小鸭子、小孩、老爷爷 

规则:

4人为一组,自由根据歌曲的情节选择所要扮演的角色。

四、结语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的非常的快,我们愉快的旅程也不得不因为时间的关系要暂时告一段落了,以后我们还会有更多的去郊游和亲近大自然的机会,所以让我们怀着愉快与期待的心情结束今天的郊游。

同学们,再见!

《咏鹅》音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反复跳跃记号的用法。

2、明确休止符在歌曲中的用法。

3、通过学习根据古诗词的歌曲《咏鹅》体味中国古诗词的韵味,感受乐器中描绘的鹅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

4、感受24的韵律美并运用到歌曲《咏鹅》的演唱中,用中速、稍慢的速度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感受24的韵律美并运用到歌曲《咏鹅》的演唱中,用中速、稍慢的速度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反复跳跃记号的用法以及休止符在歌曲中的运用。

多媒体课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导入新课:

1、谜语激趣:

“红帽子,白围脖,走起路来摇又摆。

”猜一种小动物(生答)师:

对了!

这“大白鹅”就是我们今天这节音乐课的好朋友,既然是好朋友那我们就得先了解它,在坐的小朋友对鹅的生活习性有些怎样的认识哪?

谁来和我们聊聊……

小朋友说的真好!

老师都为你们知识的丰富感到高兴,刚才老师用一个简单的谜语来描绘了鹅的外形,你们知道还有用别的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鹅吗?

(答并朗诵)老师复读一遍并在黑板上画出鹅的形象。

老师这里有这首古诗的朗诵及画面,请大家一起欣赏。

(播放影像资料)然后全班齐颂。

(创设情境)

大家觉得鹅是怎样的小动物?

(可爱、憨厚、笨重、叫声……)我们跟着音乐来模仿一下鹅的动作吧!

(学生自由的在原地进行模仿,教师用琴给出《咏鹅》的旋律)——(请学生模仿不同身份的鹅,如:

鹅妈妈、鹅爸爸、小胖鹅等,同时反复的给孩子灌耳音)

三、新歌教学:

同学们跟着音乐做的真好,你们知道吗?

老师刚才给你们伴奏的旋律就是作曲家叔叔为《咏鹅》配的曲谱,怎么样?

好听吧!

我一看大家的眼神就知道你们非常想学,哪我们开始吧!

1、教师范唱。

2、教唱歌谱。

介绍反复跳跃记号及休止符的唱法。

3、跟节奏朗读一遍歌词

4、教唱歌词。

5、纠正错误、解决难点。

6、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启发情绪

1、古人在吟诗的时候常常会有什么动作和表情?

2、学生模仿并演唱歌曲。

四、展开、探索

(一)启发讨论

《咏鹅》这首诗为什么被人们吟诵了几百年而经久不衰呢?

这是因为它有着迷人的艺术魅力。

现在老师请大家思考,能否用其他自己喜爱的方式来再创作,表现这首《咏鹅》诗的情境呢?

(二)、与美术相结合。

1、放〈咏鹅〉的录音,请学生边听边用彩笔在纸张在纸张上描绘他们心中对“咏鹅”的印象。

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学生开阔思路,发挥想象进行创作。

2、展示与评价

分组展示讨论结果,师生点评相结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创性和大胆表现。

(三)、舞蹈创作

1、鼓励学生边唱边动起来,不限形式,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创编。

2、教师进行点评。

(四)、分组进行情境创作。

1、给学生准备道具,启发学生通过讨论,集体创设情境。

一些同学扮演诗人,一些同学扮演鹅,一些同学扮演湖水,一些同学扮演荷花,一些同学扮演柳枝等等。

配上伴奏音乐,有感情的吟唱,让同学们如临其境。

2、、展示与评价

五、小结

刚才同学们用各种方式展示了你们对〈咏鹅〉的理解与升华,正式丰富多彩,都非常有个性、有创意。

给同学们每人奖一个大白鹅。

我对同学们都很满意。

六、结束教学

同学们,这节课和你们合作的非常开心,我们不仅学会了歌曲〈咏鹅〉,而且根据自己的感受,创造性的进行了发挥,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还会有很多不同的创意,你们回到家里可以表演给爸爸妈妈看,也可以邀请他们一起参与表演

第三单元飞吧飞吧

欣赏《野蜂飞舞》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紧张活泼的情绪特点 

2、能够用简单的动作和表情来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3、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欣赏活动 

活动准备:

《野蜂飞舞》音乐和相关视频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一首乐曲,这首乐曲里面藏着一种小昆虫。

小朋友们等一下听的时候思考一下这两个问题。

1、是什么小昆虫在飞?

(小野蜂) 

2、是只有一只在飞呢还是有 

一群在飞?

(一大群在飞) 

二、听第一遍乐曲,引出相关背景知识。

1、《野蜂飞舞》是由俄国作曲家里姆斯基·

科萨科夫创作,是作为一个故事的插曲。

今天老师就来讲这个故事,小朋友在听的过程里猜一下这首乐曲时作为故事里哪一段的插曲。

2、讲述《萨旦王的故事》,帮助小朋友理清《野蜂飞舞》是讲述王子变成野蜂,从海岛出发,经历千辛万苦来到皇宫,狠狠蛰厨娘这一情节的背景音乐。

三、带着问题听第二遍音乐 

1、你听了这首乐曲的感受是什么,用你的表情,动作来表现一下。

2、仔细倾听,你觉得野蜂王子在飞行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

(飞越大海,飞越峭壁,飞越黑漆漆的森林等) 

四、用简单的动作来表达乐曲的情绪 

先用语言描述,学生用动作表现,根据部分音乐来表现小王子经历艰险 

再播放视频,让学生幻想自己是小野蜂,教师描述,来感受 

五、用视频来表现亲临现场感受音乐的震撼 

我们理解了音乐,并用动作啊,跟着视频啊,来表达音乐里的情绪,现在,我们亲临现场,看看钢琴家是怎样演奏这段音乐的。

《小蜜蜂》《好奇的小蜜蜂》教学设计

1.聆听音乐、数出乐句,找出乐句特点。

2.在聆听、模仿、感受、对比中学唱歌曲,初步用连贯的气息、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3.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表现出小蜜蜂辛勤劳动的形象。

用弹性的声音自信的歌唱与表演。

第二乐句吐字要快、咬字清晰,能背唱歌词。

区分乐句特点。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完整聆听《蜜蜂》,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形象。

这节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乐曲,表现的是一只小动物,你们来听听它是谁?

快来说一说是那个小动物?

(揭示课题)歌曲《小蜜蜂》(板书)

二、创设情境,感受歌曲。

听听它是一只什么样的小蜜蜂?

1、再次聆听歌曲《小蜜蜂》(聆听2) 

我们来接着听,一边听一边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你的心情表达出来。

设计意图:

通过反复聆听,初步感受歌曲的表达内容及欢快情绪。

三、突破难点,划分乐句。

1、聆听歌曲《小蜜蜂》第一段(聆听3) 

老师当一只小蜜蜂,同学们当花园里的小花,小蜜蜂去采蜜小花就开放,注意听音乐,小蜜蜂是在什么时候采蜜的?

咱们来数一数开了几朵花?

你们注意听了吗?

花都是在什么时候开的?

2、再次聆听歌曲《小蜜蜂》第一段(聆听4) 

你们能不能学着老师的样子到花丛里去采蜜,也在乐句的开头时采蜜。

指名同学感受歌曲。

3、初步了解乐句 

每次听音乐采蜜的时候都开了几朵花,也就是说这首歌曲有几个乐句。

老师唱出三句旋律,你能能听出一样的旋律吗?

一样的叫相同乐句。

四、反复聆听、学唱歌曲 

1、完整哼唱旋律 

现在我们就用小蜜蜂唱歌的声音跟着音乐哼哼旋律。

2、学习第二乐句 

(1)学生自主学习第二乐句节奏。

(节奏、旋律、吐字) 

强调节奏的强弱 

(2)边拍节奏边加词。

(指多名学生读,反复练习) 

吐字要快,咬字清楚,体会劳动时的不同力度和快乐心情。

(3)准确演唱第二乐句旋律 

(4)准确唱出唱名注意MIi、Fa两音的音准。

(指多名学生唱,及时纠正音准) 

(5)完整演唱第一段词(用F大调演唱,随时纠正演唱声音) 

节奏—旋律—情感的学习,采用层层递进、螺旋式上升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一步步走进歌曲。

不断能体验歌曲的情绪情感。

3、学习第一、三乐句。

(1)认识休止符 

你们试着唱唱相同乐句(嗡从高到低,先强后弱)你们发现这个小音符了吗?

(休止符)你们认识吗?

这乐句是表现小蜜蜂在做什么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