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赛辅导专题2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56756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2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奥赛辅导专题2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奥赛辅导专题2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奥赛辅导专题2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奥赛辅导专题2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奥赛辅导专题2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奥赛辅导专题2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Word下载.docx

《奥赛辅导专题2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奥赛辅导专题2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Word下载.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奥赛辅导专题2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Word下载.docx

A.金属和非金属原子之间一定形成离子键

B.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一定是离子键

C.含有离子键的物质不可能是单质

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5.下列哪一组元素的原子间反应最容易形成离子键()

A.b和eB.a和fC.d和gD.a和g

6.下列各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其所表示的各原子组中能以离子键相互结合成稳定化合物的是()

A.10与12B.8与17C.11与17D.6与14

7.下列不是离子化合物的是()

A.H2OB.CaI2C.KOHD.NaNO3

8.下列化合物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9.X元素的1个原子失去2个电子转移到Y元素的2个原子中去,形成离子化合物Z,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Z可以电离

B.Z可以表示为XY2

C.X形成+2价阳离子

D.Z的电子式为:

10.有下列化合物:

NaCl、CaCl2、KF、HCl、H2O、NH3,请你判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有哪些?

请写出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

11.已知氮化钠(Na3N)在熔融时能导电,与水作用能产生氨气。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氮化钠属于化合物。

(2)Na3N的电子式为

(3)比较Na3N中离子的半径:

>

(4)Na3N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反应。

(填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高一化学奥赛辅导练习8

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

1、原子间通过所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2、以相结合所形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

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叫做

3、用电子式、结构式表示下列共价分子

HCl电子式:

结构式;

空间构型

H2O电子式:

空间构型

NH3电子式:

空间构型

CH4电子式:

4、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

A.SB.CC.SiD.Cl

8、已知aXm+和bY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a=b+m+nB.a=b-m+nC.a=b+m-nD.a=b-m-n

9、和氖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的微粒是()

A.HeB.K+C.Cl-D.Na+

10、178O和168O原子核外电子数(判断前后两者关系)()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能肯定

11、对于第X电子层,当它作为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时,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与X-1层相同,当它作为当它作为原子的次外层时,其电子数比X+1层最多能多10个,则此电子层是()

A.K层B.L层C.M层D.N层

12、写出下列原子的元素符号:

(1)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该元素是。

(2)某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该元素是。

(3)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该元素是。

(4)某元素原子的K层与M层的电子数相同,该元素是。

13、根据下列叙述,写出元素名称并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

(1)A元素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一半:

(2)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1.5倍:

(3)C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4)D元素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4倍:

(5)E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

(6)F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电子层数的5倍,其质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

14、A元素原子的M层上有6个电子。

B元素与A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只有1个电子。

A、B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名称是,B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15、下列各题中的物质均由核电荷数为1~10的元素组成,按要求填写化学式:

(1)只有两个原子核和两个电子组成的分子。

(2)最外层分别由4个电子与6个电子的原子形成的化合物。

(3)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所形成的氢化物。

(4)由3个原子组成的电子总数为10的化合物是。

(5)离子化合物AB中阴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化合物AB是。

16、有V、W、X、Y、Z五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都小于20,其中只有X、Z是金属元素;

V和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

W和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W元素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

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由此推知(填元素符号)V是;

W是;

X是;

Y是;

Z是。

高一化学奥赛辅导练习2

《物质结构与性质》P8-15——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一、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1.原子结构有核模型

(1)提出:

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通过α粒子的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结构的有核模型。

(2)内容: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在核外空间高速运动。

2.玻尔原子结构模型

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研究了氢原子光谱后,根据量子力学观点,大胆提出了新的原子结构模型。

原子核外电子在一系列稳定的轨道上运动,这些轨道称为原子轨道,电子在原子轨道上运动时,既不放出能量,也不吸收能量;

不同的轨道具有不同的能量;

原子核外电子可以在能量不同的轨道上发生跃迁。

3.电子云

(1)用小黑点代表电子在核外空间区域出现的机会,用小黑点的疏密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某一区域出现机会的大小。

(2)运动区域离核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

运动区域离核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

1.电子层(能层):

划分电子层的依据为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

2.原子轨道(能级、电子亚层)

(1)形状:

不同形状的轨道可用s、p、d、f等表示,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

(2)伸展方向:

s轨道是球形对称的,只有1个伸展方向,故只有1个轨道。

p轨道在空间有x、y、z3个伸展方向,所以p轨道有px、py、pz3个轨道。

d轨道有5个伸展方向,即有5个原子轨道。

f轨道有7个伸展方向,即有7个原子轨道。

(3)表示:

为了表明原子核外电子所处的轨道,人们将表示电子层的n和表示原子轨道形状的s、p、d、f结合起来表示原子轨道,如1s、2s、2p、3d、4f等

(4)原子轨道与电子填充顺序

各电子层包含的原子轨道数目和可容纳的电子数

电子层

原子轨道类型

原子轨道数目

可容纳的电子数

1

1s

2

2s、2p

4

8

3

3s、3p、3d

9

18

4s、4p、4d、4f

16

32

n

——

2n2

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填充原子轨道时,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存在如下规律:

●处于相同电子层的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

ns<np<nd<nf

●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

1s<2s<3s<4s…

●电子层和形状均相同的原子轨道的能量相等,如2px、2py、2pz的能量相等。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轨道能量顺序:

(如右图所示)

即1s<2s<2p<3s<3p<4s<3d<4p<…

3.自旋运动:

原子核外电子两种不同的自旋状态要用“↑”和“↓”表示。

【针对练习】

1、下列关于电子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电子云是用小黑点的疏密程度来表示电子在空间出现概率大小的图形

B.电子云实际上是电子运动形成的类似云的图形

C.电子云图说明离核越近,出现概率越大;

越远,出现概率越小

D.轨道不同,电子云的形状也不同

2、氢原子的电子云图中的小黑点表示的意义是()

A.一个小黑点表示一个电子B.小黑点的多少表示电子个数的多少

C.表示电子运动的轨迹D.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机会的多少

3、下列有关原子轨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s轨道呈椭圆形B.p轨道呈纺锤形C.d轨道有5个轨道D.f轨道有7个轨道

4、有下列四种轨道:

①2s②2p③3p④4d,其中能量最高的是()

A.2s  B.2p  C.3p  D.4d

5、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1s、、2p、3d、4sB.1s、2s、3s、2pC.2s、2p、3s、3pD.4p、3d、4s、3p

6、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其最外电子层排布分别为ns1、3s23p1和2s22p4,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为()

A.XYZB.XYZ3C.X2YZ2D.X3YZ3

7、比较下列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的能量高低。

(1)1s、3d

(2)3s、3p、3d(3)2p、3p、4p

高一化学奥赛辅导练习3

三、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要求熟练掌握1-36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1.涉及内容:

描述原子核外电子的动运状态涉及电子层、原子轨道和电子自旋。

2.遵循原理: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

●能量最低原理:

原子核外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然后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轨道,这样使整个原子处于最低的能量状态。

●泡利不相容原理:

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

●洪特规则:

原子核外电子在能量相同的各个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原子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这样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

3.描述方法

(1)电子排布式。

氮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或。

氖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铝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或。

氩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钾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或。

铬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或。

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或。

铜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或。

溴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或。

(2)轨道表示式

碳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氧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钠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3)外围电子(价电子)排布式

锂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氟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铝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硫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钙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铬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锌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砷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1、在d轨道中电子排布成

,而不排布成

,其最直接的根据是()

A.能量最低原理B.泡利不相容原理C.原子轨道构造原理D.洪特规则

2、下列轨道表示式能表示氧原子的最低能量状态的是()

3、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A.Na+:

1s22s22p6B.F:

1s22s22p5C.O2-:

1s22s22p4D.Ar:

1s22s22p63s23p6

4、下列各原子的轨道表示式正确的是()

5、基态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2,p轨道上电子排布式正确的为()

6、表示一个原子在第三电子层上有10个电子可以写成()

A.310B.3d10C.3s23p63d2D.3s23p64s2

7、填写下表空白:

元素符号

原子序数

电子排布式

价电子排布

21

1s22s22p6

3d54s1

8、某元素的阳离子M2+的3d轨道中有5个电子,试回答:

(1)写出M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2)M2+外围电子的轨道表达式。

9、有A、B、C、D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元素原子核外电子仅有一种原子轨道,也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

B元素原子的核外p电子数比s电子数少1;

C为金属元素且原子核外p电子数和s电子数相等;

D元素的原子核外所有p轨道全满或半满。

(1)写出四种元素的元素符号:

A,B,C,D。

(2)写出C、D两种元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轨道表示式:

C,D。

(3)写出B、C两种元素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0、按照下列元素基态(能量最低)原子的电子排布特征判断元素,并回答问题。

A的原子中只有一个能层且只含1个电子;

B的原子3p轨道上得到1个电子后不能再容纳外来电子;

C的原子的2p轨道上有1个电子的自旋方向与其他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反;

D的原子第三能层上有8个电子,第四能层上只有1个电子;

E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3s23p6。

(1)元素符号:

A,B,C,D,E。

(2)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D+,可通过反应来实现;

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B—,通常所用的试剂是。

高一化学奥赛辅导练习4

《化学2》P3-7——元素周期律

1、本质:

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变化。

除H、He元素外,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重复出现从递增到的变化。

2、原子半径:

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变化。

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的原子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的原子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

3、主要化合价:

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呈现变化,且一般情况下,最高价从价逐渐升高到价,重复着最低价从价逐渐升高到价,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数值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是:

最高正价+|最低负价|=。

4、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表1:

钠、镁、铝的性质比较

11Na

12Mg

13Al

与冷水反应

与热水反应

与盐酸反应

结论:

钠、镁、铝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表2:

硅、磷、硫、氯的性质比较

14Si

15P

16S

17Cl

单质与H2的反应

高温下反应

磷蒸气能与H2反应

加热时反应

光照或点燃时剧烈化合

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

最低化合价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不稳定

受热分解

稳定

硅、磷、硫、氯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表3:

11-17号元素最高价氧化的水化物性质对比

Na

Mg

Al

Si

P

S

Cl

原子结构示意图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

水化物的化学式

最高化合价

水化物的酸碱性

强碱

中强碱

两性氢氧化物

弱酸

中强酸

强酸

酸性

更强

11-17号元素,随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金属性逐渐,非金属性逐渐。

1、下列各组元素中,按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是()

A.C、N、SiB.Al、Mg、NaC.F、Cl、BrD.P、S、Cl

2、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

A.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B.核电荷数逐渐增大

C.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3、下列叙述中,通常不能作为判断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的是()

A.其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的强弱B.单质氧化性的强弱

C.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D.单质熔点的高低

4、气态氢化物按稳定性递增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NH3、HF、PH3、HClB.SiH4、PH3、HCl、HF

C.SiH4、PH3、H2O、H2SD.CH4、NH3、PH3、HCl

5、有三种金属元素a、b、c,在相同条件下,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

a可以从c的盐溶液中置换出c。

则这三种金属元素的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a>

b>

cB.b>

a>

cC.b>

c>

aD.c>

a

6、下列氧化物按其形成的含氧酸酸性递增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SiO2<CO2<SO3<P2O5B.SiO2<CO2<P2O5<SO3

C.CO2<SiO2<P2O5<SO3D.CO2<P2O5<SO3<SiO2

7、某元素R的原子核外最外层上有5个电子,其最高价含氧酸盐的分子式可以表示为()

A.Na2RO3B.Na2RO4C.NaRO3D.NaRO4

8、下列各组中,性质比较错误的是()

A.酸性:

B.碱性:

C.稳定性:

HCl>

H2S>

PH3D.还原性:

9、某主族元素R的最高价氧化物组成是ROx,它的气态氢化物组成是()

A.RH8-xB.RH8+xC.RH8-2xD.RH8-x/2

10、有A、B、C、D四种元素。

A的最高正价与其负价的绝对值之差为6。

A、D次外层都是8个电子;

A、D的化合物DA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阴、阳离子。

B有两个电子层,其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零。

C2-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推断各元素的符号。

11、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步骤”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②向新制得的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③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的冷水中

C、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④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

D、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⑤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⑥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F、生成淡黄色沉淀

(1)实验目的:

研究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2)实验用品:

试剂:

金属钠,镁条,铝条,稀盐酸,新制氯水,新制Na2S溶液,AlCl3溶液,NaOH溶液,酚酞溶液等。

仪器:

①,②,③,试管夹,胶头滴管,镊子,小刀,玻璃片,砂纸,火柴等。

(3)实验内容:

(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的实验现象的编号)①②③④⑤⑥。

(4)实验结论:

高一化学奥赛辅导练习5

《化学2》P7-10——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1)同周期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的能力逐渐,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

因此,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

(2)同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电子层数逐渐,原子半径逐渐,原子核吸引最外层电子的能力逐渐,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得到电子的能力逐渐,元素金属性逐渐,非金属性逐渐。

3、元素周期表的意义

(1)我们可以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元素的原子结构,预测其主要性质,元素周期表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研究化学。

(2)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相近的元素性质相似,人们可以借助元素周期表研究合成有特定性质的新物质。

例如,在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如锗、硅、硒等),在过渡元素(副族和Ⅷ族元素)中寻找各种优良的催化剂(如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生产中的催化剂铂、镍等)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如用于制造火箭和飞机的钛、钼等元素)。

(3)元素周期表不仅对元素进行了分类,也揭示了一系列的科学观念,如结构决定性质、量变引起质变、复杂现象中蕴含着简洁的规律等。

1.在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自ⅢA族的硼到第ⅦA族的砹连一条斜线,此即为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从分界线附近可以找到()

A.耐高温材料B.新型农药材料C.半导体材料D.新型催化剂材料

2.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最外电子层只有1个或2个电子的元素是()

A.金属元素B.稀有气体元素C.非金属元素D.无法确定为哪一类元素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碱金属开始,最后以稀有气体结束

B.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从1个逐渐增加到8个

C.第二、三周期上下相邻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差8个

D.第七周期只有23种元素

4.有人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ⅠA族的氢元素也可以放在ⅦA族,下列物质能支持这种观点的是()A.HFB.H3O+C.NaHD.H2O2

5.某含氧酸的分子式为HnRO2n+2,试判断R的最合理价态为()

A.+5B.+7C.+6D.+4

6.有短周期元素A、B、C,其中A、B为同周期相邻元素,B、C同主族,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核电荷数之和为31,则A、B、C为()

A.C、N、SiB.N、P、OC.N、O、SD.C、Si、S

7.居里夫人发现的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第ⅡA族元素,下列关于镭的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在化合物中呈+2价B.单质能和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

C.氢氧化物呈两性D.碳酸盐难溶于水

8.短周期元素a、b、c在周期表中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则a、b、c三元素的名称是()

a

b

c

A.氢、氟、硫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