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味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56614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5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韵味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韵味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韵味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韵味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韵味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韵味Word文档格式.docx

《韵味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韵味Word文档格式.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韵味Word文档格式.docx

单元教学课时:

7——8课时

唱脸谱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唱脸谱》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掌握2个要求会认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查找资料,了解课文中出现的人物以及脸谱特点。

 4、通过读课文,听歌曲,品一品《唱脸谱》的韵味,接受脸谱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对京剧这一国粹以及对戏曲音乐的热爱,感受京剧的无穷魅力。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介绍的关于脸谱的基本知识,接受京剧文化的熏陶。

教学难点:

理解关于脸谱的颜色的代表意义。

教学准备:

歌曲《唱脸谱》,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感受京剧。

播放京剧录像,让学生置身于京剧艺术的气氛中。

(请学生谈论京剧行当、服装、头饰、脸谱等)

2、介绍京剧。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清朝末年在北京地区形成的大型剧种。

虽然只有约200年的历史,但追根溯源,京剧和我国上千年的文化传统是一脉相承的,不仅在国内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国际上也享有崇高的声誉。

其主要特征是唱、年、打和脸谱。

二、初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

1、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借助字典自学生字和新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检查学习情况。

1、强调易错字。

“猴”字中间没有短竖。

“勾”字里面是“”,不是“口”。

“盗”是上下结构。

“韦”的读音是第二声。

2、读准下列字的音

楞(leng)喳(zha)

3、理解词语

四击头御马夜叉妖怪精灵鲜明勾画

四、阅读课文,整体把握

1、欣赏歌曲《唱脸谱》。

2、段落如何划分?

(学生质疑)

3、熟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共解。

4、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五、读一读(朗读课文,自悟“韵味”)

为了理解歌词,我们得先读一读: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可以同桌对读,相互检查)

2、思考:

你从课文中品出了什么韵味?

还有哪些地方不太明白?

(让学生自己先独自品味,独自质疑,为后面的交流做准备。

六、说一说(感情朗读,品说“韵味”)

 把你从课文中品出来的韵味和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提示:

可以围绕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交流。

1、京剧给外国友人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指导朗读第1小节)

(1)从“愣”你体会到了什么?

(外国人的惊奇、不可思议,和“简直”都是北京方言。

“简直”表示“真是”、“实在是”的语气。

这些词语使歌词具有了京腔、京韵。

(2)“四击头”是什么意思?

模仿一下。

(主角出场前,龙套们翻跟头时,锣鼓使劲地敲——“哐齐来栽~~哐齐来栽~~哐——伧”最后这几声就是“四击头”)

(3)外国人如何称赞“京剧”的?

你觉得还可能怎样称赞?

这也可以理解为抒发了中国人的自豪之情。

小结:

这节写外国人的称赞和观众的喝彩,这是一种什么描写?

(侧面描写)

 2、利用你查找到的资料,结合文中提到的人物的有关故事,说一说各种脸谱的颜色与人物性格的联系。

(指导朗读第2、3小节)

参考资料1:

(1)窦尔敦:

清朝时期的一名草莽英雄,也就是农民起义军的将领。

《盗御马》是戏名,《盗御马》也叫《连环计》,其中窦尔敦与黄三太有仇,他盗取了御马,却留下了黄三太的名字,设计陷害黄三太。

最终窦尔敦又中了别人的计,不得不交出御马。

此人刚强勇猛、阴险胆大。

剧中的窦尔敦扮演鸡鸣狗盗之徒,却是一派天真使气的模样。

台下听戏的总是给这个蓝脸贼喝一波又一波的彩。

(2)关公:

关羽,字云长。

关羽身长九尺,使青龙偃月刀,东汉末年刘备麾下著名将领,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

在《三国演义》中被描述为蜀汉五虎上将之首。

死后受民间推崇,一直是历来民间祭祀的对象,被尊称为“关公”;

与“文圣”孔子齐名。

此人忠勇、正义、威武、庄严,是位富有血性的英雄人物。

(3)典韦:

三国时曹魏猛将,擅使大双戟,为人壮猛任侠,奋力勇战,其人忠诚谨重,是曹操的贴近侍卫,迁为都尉,置之于左右。

后曹操于宛城时,张绣先降而复反,先令胡车儿暗盗典韦双戟,再引军急迫曹操本营;

典韦守着大门,殊死恶斗,杀敌甚众,最终因敌人太多而战死。

其性格猛烈、骁勇善战。

(4)曹操:

即魏武帝。

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此人阴险、狡猾、居心叵测。

(5)张飞:

字翼德,三国时期人物,是刘备的主要军事将领之一。

为人暴躁、鲁莽、耿直。

参考资料2:

红色(褒义)————象征忠勇、正义、威武、庄严,大多用于富有血性的人物。

如关公等。

蓝色——表现刚强阴险、正直胆大。

如杨延昭,窦尔敦等。

绿色——表现暴躁勇猛。

如魔鬼等。

黑色——表现公正无私的,如包公;

表现暴躁、鲁莽、耿直的,如张飞。

白色——大多表现阴险、狡猾、居心叵测。

如赵高、曹操等。

黄色——一般表现为性格猛烈、骁勇善战。

如廉颇、典韦等。

紫色——刚正威严的人物和忠义厚道的人物常用紫色脸,如,如魏延,李天王等。

金、银、灰色——神秘,代表神妖。

用于佛祖和神仙一类人物,如如来佛、二郎神、孙悟空等。

3、说一说勾画脸谱的艺术特点。

(指导朗读第3小节)

从戏剧大师勾画脸谱时的情景,你体会到了京剧脸谱的什么特点?

(鲜明、生动、夸张,)

4、听歌曲,品一品《唱脸谱》的韵味。

七、测一测(巩固检测)

1、按课文内容填空:

(  )的窦尔墩(  ),(  )的关公(  ),黄脸的(  ),白脸的(  ),(  )的张飞叫喳喳!

紫色的(  )托宝塔,绿色的(  )斗夜叉,(  )的猴王,(  )的妖怪,灰色的(  )笑哈哈!

 2、《唱脸谱》既是_____________,又是_________________。

 3、连线:

(脸谱的色彩运用有一定的内容和含义,它是表现人物性格的主要因素。

     红脸  代表忠耿正直

     黑脸  代表阴险奸诈

     蓝脸  代表赤胆忠心

     白脸  代表刚强勇猛

 八、练一练(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那些家乡戏?

简单说一说。

     如川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秦腔、眉户、蒲剧等。

 2、用笔写一写,你学习《唱脸谱》一文体会到了哪些韵味。

    “皮黄声声唱千里,京腔京韵响世界。

  结束语:

从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感觉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体验到了京剧这一古老剧种的艺术魅力,希望在当今流行音乐盛行的时代,大家不要忘了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民族音乐,做一个热爱民族音乐的人。

板书设计

红脸  忠耿正直

     黑脸  阴险奸诈

     蓝脸  赤胆忠心

     白脸  刚强勇猛

黄脸仁侠

绿脸顽强

教学反思:

我喜欢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喜欢》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读准字音,结合上下文理解“浣净、素馨、迭代、摇曳”等词语。

 2.理清课文脉络,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能够熟练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结合本文语言环境,理解词语意思。

2.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准备

  1、学生:

熟读课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

  2、教师: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揭题

同学们,缤纷多彩的大千世界多么美好。

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一年四季变化无常的花草树木,形形色色的人间万象,多神奇。

相信在你们多彩的童年里一定有许多让你们喜欢的事物。

谈谈你们喜欢什么?

(生各抒己见)     

你们都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

今天,就要让我们先一起去感受台湾女作家张晓风对生活的喜欢和热爱。

   

2 交流资料,了解作者     

张晓风,女,作家。

江苏人,生于浙江金华。

八岁后赴台,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她笃信宗教,喜爱创作,小说、散文和戏剧著作有三四十种,并曾一版再版,并译成各种文字。

作品富有人文精神,并蕴含爱国怀乡情感。

  

二.检查预习,自主质疑   

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

如:

遂、炫。

说说识字方法,如“撤”换部首。

2、指名分段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交流质疑。

     

师引导生针对题目、词、句和内容进行质疑。

字词生生互动解决。

难理解的句子、内容可留到后面解决。

素馨:

素雅温馨。

 迭代:

替换、取代  摇曳:

摇荡

炫耀:

夸耀  

三: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理清脉络   

学生默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想想,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听课文配乐朗读后考虑:

    

(1)这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抒情的线索是什么?

每个自然段有什么一起点?

      每个段开头都用“我喜欢”三个字领起下文,12个自然段形成了排比段。

(2)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书写自身喜欢的情怀的?

(先写喜欢四季不同的景物,再写喜欢自然景物,最后写对社会生活的喜爱)  

四、品读课文,感悟语言   

1、学生选择自身喜欢的段落感悟朗读,并说说喜欢的理由,试着读出喜欢的心情。

(1)学生自身感悟,自身练读。

(2)喜欢相同局部的同学自由组合,一起研讨对相应局部的个人理解。

一起练读,互相指正,互相学习。

(3)全班交流   

2、老师指导学生带着感情读出作者“喜欢”的心情。

(1)老师领读。

(2)男女生对读。

让学生从读中体会,感悟作者的情感。

五、课堂小结    

作者按顺序写自身喜欢四季的不同景物,再写喜欢自然景物,最后写对社会生活的喜爱。

六.安排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课文生字词。

四季景物热爱自然

我喜欢

社会生活热爱生活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喜欢》第二课时

 1、在体会作者情感的同时,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用心体悟事物的能力和有独特的感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独特的美好情感。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仿照课文写一写。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2、你喜欢什么?

依照课文写一写。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作者喜欢哪些事物?

2、我们一起来感受作者的喜欢之情。

朗读全文。

二、精读课文,体悟感情   

1通过读课文你们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

(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你们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三、研读课文,质疑问难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研读课文,提出自身不懂的问题,先小组内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在交流中过程中重点体会以下问题:

“我喜欢的另一种花”是什么?

为什么?

我喜欢读信的原因是什么?

从“泪光”二字中体会到什么?

师出示句子:

“我还喜欢看书,特别是在夜晚。

在书籍里面,我不能自抑地要喜爱那些泛黄的线装书,握着它就觉得握着一脉优美的保守,那涩黯的纸面蕴含着一种古典的美。

历史的兴亡,事物的迭代本是这样虚幻,惟有书中的智慧永远长存。

”联系自身的阅读体会说说自身对这句话的理解。

(1)引导生读这几句话。

(2)交流体会其中包括的作者对书的热爱和对看书的感悟。

课文第12自然段省略号自成一段。

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这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课文中每段的开头都反复用“我喜欢”,这表达了什么?

四、写作拓展:

德国诗人歌德说过:

“不要说现实生活没有诗意,诗人的本领,正在于他有足够的智慧,能从惯见的平凡事物中,看出引人入胜的一个侧面。

”现在老师请你们在小组内互相学习,并看看小组内谁把自己的喜欢写得有诗意的,把他们写得好的词句勾画出来,待会儿在全班交流展示。

1、学习《语文天地四》之“日积月累”中的仿写句子,明确习作要求之“有情有意”。

2、生发散思维依照例子说一说。

(师巡视,指导学生写清喜欢什么、为什么喜欢、用词用句的方法„„)

3、指名汇报交流,师生评价。

师:

老师知道你们已经养成了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你们在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习作材料。

现在继续交流欣赏同学们优美的句段。

各个学习小组同学认真阅读作文草稿,小声交流,积极勾画。

勾画完成后 

各小组拍中心发言人在全班交流。

现在我们就来欣赏欣赏同学们优美的句段。

大家可要认真倾听,而且要边听边认真思考这些句段好在哪里。

(范例:

生1:

我们小组的×

×

同学的这段话写得很美:

我爱秋天的枫叶。

我家门口有几颗枫树,秋天刚到,片片枫叶从树上飘落。

看!

枫叶像红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地上铺了一层厚厚的红地毯。

我忍不住走了上去,枫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就像奏起了一支优美的曲子。

这是×

同学的原文吗?

生1:

基本上是原文,个别地方我们小组一起帮他修改过。

生2:

这段话语句优美,写得有声有色。

作者既描写了枫叶的颜色,又写出了踩在枫叶上的沙沙声。

生3 

这段话作者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描绘了枫叶飘落的美景。

他把枫叶飘落比作蝴蝶翩翩起舞,把飘落到地面的枫叶比作红地毯,把踩在枫叶上发出的沙沙声比作优美的曲子。

生4:

从“翩翩起舞、红地毯、优美的曲子”这些词语中,我感受到作者是真的喜欢枫叶,也体会到作者当时愉悦的心情。

生5、一个“看”字吸引了我,也让我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兴奋。

生6:

同学的一段话通过大家一起修改也写得很美。

现在我就请他读给大家听。

生7:

我喜欢放风筝。

春暖花开,阳光明媚,正这是放风筝的好时节。

我和小伙伴们拿着五彩缤纷的风筝来到村里的一片空地上,尽情地奔跑,尽情地呐喊。

每次放风筝前,我都会把烦心的事写在风筝上。

当风筝飞翔蓝天白云的时候,我的烦恼也被抛到九霄云外。

“把烦恼写在风筝上,把他们抛到九霄云外”,你真的这样做过吗?

我做过,而且烦恼都会随风而去。

真是太有创意啦!

我以后也会这样抛开烦恼。

生8:

同学的这段话让我感受到他的生活浪漫而充满诗意。

春暖花开、阳光明媚、五彩缤纷的风筝、尽情地奔跑、尽情地呐喊、烦恼随风筝抛到九霄云外无一不让轻松愉悦。

生9:

同学写她喜欢玩具小熊也让我深有同感。

我们也让她读一读吧!

生10:

我喜欢我的玩具小熊。

这个玩具小熊是我远在深圳打工的妈妈托人带给我的。

每次看到它,我就想起亲爱的妈妈,想起她甜甜的微笑和亲切的抚摸。

每天下午放学回家,我都要把心里的秘密悄悄告诉它。

每天晚上,我都会搂着它进入甜甜的梦乡。

没有它,我整个晚上都睡不着。

生11:

从×

同学的字里行间我感受到她对妈妈无尽的思念和对玩具小熊的依恋。

著名雕塑大师罗丹说过: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从刚才的交流展示中,老师发现你们都在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对生活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你们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你们从真实的生活中发现了许许多多的美。

你们用自己的笔写出了自己的心。

写作就应该用我笔写我心。

现在就请你和好朋友一起互相修改本次习作,然后再自我修改,真正做到“用我笔写我心”。

五.全文总结,拓展升华。

1.师总结:

对生活充满着欣赏与期待,对共存于一方天地里的万物,时时报以微笑和真诚,不经意间,你就会收到生活的丰富馈赠。

热爱生活吧!

2.引导生积累好词佳句。

3.布置作业: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我喜欢自然景物

语文天地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天地》第一课时

1.积累词语句子,读背古诗。

2.体会书法作品的无穷魅力。

3.对对子比赛,积累语言,增强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1.积累词语,

2.通过对对子练习,体会对子的基本特点。

书法作品

一.读背古诗《鹿柴》、《乐游原》

1.预习:

读一读,了解诗人及背景。

2.汇报交流。

3.加强朗读,体会其中的韵味。

师指导如何品味诗的韵味:

(1)无论写景还是叙事,都要有心的参与,作者不写进自己的心绪、心情,诗就没有韵味;

读者不用心去品评,就体会不出诗的韵味。

(2)要整体感受,二不求字句上的诠释甚解,领略其通体之美,得精神上的享受,是阅读文学作品的不二法门。

4.背诵。

二.畅所欲言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各种生活场景,并由此产生各种心情和生活体验,你都有过哪些呢?

1.读一读下面的词语,说一说你的理解。

陶醉心旷神怡余音缭绕回味无穷赏心悦目

(1)自由读一读,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

2.说说你还喜欢什么样的韵味。

为什么。

三.初显身手

1、书法作品欣赏。

(1)抄写课本上的句子,比比谁的钢笔字写得又快又好。

(2)作品欣赏

投影出示名人书法作品。

师生共同介绍作者及作品。

(3)抄写自己喜欢的书法作品,展示。

(4)办一期书法板报。

2.学写连笔偏旁

(1)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偏旁有何特点。

(2)请学生指出教材中出示的都是哪些偏旁,与大家平时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3)请学生说说这种写法好不好。

(自由讨论)

(4)让学生描写,领悟写作要领,举一反三。

3、对对子,看谁对得多,对得好。

(1)抄写课本上的对子。

介绍古代诗歌讲究对仗的写作特点。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

(师生评价)

(2)对联搭配。

你能把下面八个条幅配成四幅对联吗?

绿竹别具三分景松竹梅岁寒三友

红梅正报万家春芳草春来依旧绿

春夏秋冬春为首梅花到时自然红

桃李杏春风一家梅花李杏梅占先

四.作业布置:

背诵古诗。

绿竹别具三分景松竹梅岁寒三友

红梅正报万家春芳草春来依旧绿

春夏秋冬春为首梅花到时自然红

桃李杏春风一家梅花李杏梅占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天地》第二课时

学习“笔下生花”,提高仿写作文能力。

课件,范文

一、笔下生花

1.明确写作要求。

内容:

仿照《我喜欢》,写一写你对生活中的美好感受。

要求:

习作要做到“有情有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题目自拟。

2.讨论写作内容。

(1)同学分组交流在大自然中观察的各种美景,用心聆听的各种声音,感受的各种事物的美好,或自己喜欢的事情。

(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是感受,要感染人。

(2)交流合适的写作方法,并说出理由。

(3)同学之间互相评。

3.确定写作内容。

根据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确定自己的写作内容与采用的方法,列出简要的提纲。

4.完成习作,同学之间互相评改。

二、金钥匙

我们要养成学完每个单元进行小结的习惯。

请同学介绍自己的小结。

明确:

小结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既要有所收获,又要找出不足。

三.作业布置:

完成习作,同学之间互相评改。

习作:

我喜欢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天地》第三课时

1.自读课文,了解两个故事内容,知道语言是要讲究韵味的,体会课文中诗句,特别是《泊船瓜洲》中“绿”字的韵味。

2.理解“推敲”的含义,积累关于炼字炼意的词语,懂得体会语言需要经过反复推敲,才能更有韵味。

学习课文后的小“金钥匙”,知道习作不但要把话说通,还要力求把话说好。

3.简单了解韩愈,贾岛,王安石,背诵《泊船瓜洲》。

韩愈,贾岛,王安石的资料

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二、教师简介韩愈、王安石、贾岛、。

复习知道的他们的诗。

三、自读。

同桌之间或小组里复述课文所讲的故事,概括贾岛和王安石写诗的共同特点——热爱写诗,反复斟酌。

四、思考讨论。

为什么韩愈认为贾岛的诗里“敲”比“推”有韵味,《泊船瓜洲》中用“绿”比其他字更有韵味?

五、重点朗读《千锤百炼为一“绿”》第六自然段。

六、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思考,三位诗人如何使语言有韵味呢?

七.作业布置:

背诵《泊船瓜洲》。

推敲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