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流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56197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流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流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流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流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流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流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流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流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流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处理

2.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器,改输生理盐水。

2.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2.3、若为一般过敏反应,情况好转者可继续观察并做好记录。

2.4、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检验科。

2.5、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并抽取患者血样一起送检验科。

2.6、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血器具进行封存。

3、流程

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器→改输生理盐水→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严密观察并做好记录→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检验科→怀疑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抽取患者血样→送输血科。

二、患者发生输液反应的预防与处理流程

1、预防

1.1严格掌握输液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对肾功能、心功能不全者更应谨用,并严格控制输液量及输液速度。

用药前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的患者所用药物更应谨慎。

1.2注射室的环境要清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1.3对药前认真检查药品的外观情况。

1.4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1.5注意输液瓶之间的配伍禁忌,调整好输液瓶的顺序。

1.6在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视。

2、处理

2.1、立即停止输液,保留静脉通路,改换其它液体和输液器。

2.3、情况严重就地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2.4、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2.5、及时报告医院药剂科,必要时报告护理部。

2.6、保留输液器和药液。

2.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存。

立即停止输液→更换液体和输液器→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就地抢救→观察生命体征→记录抢救过程→及时上报→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家属有异议时封存。

三、患者发生静脉空气栓塞的预防与处理流程

1.1、输液前要排尽空气,输液过程中,值班护士要及时巡视密切观察,及时更换液体,以免空气进入静脉形成栓塞。

2.1、当发现空气进入人体内时,立即夹闭静脉管路,防止空气进一步进入。

2.2、让患者处于头低足高左侧卧位,使空气进入右心室,避开肺动脉入口,由于心脏的跳动,空气被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同时通知医生,配合医生做好应急处理。

2.3、立刻给患者吸氧。

2.4、遵医嘱给药。

2.5、患者病情稳定后,详细据实的记录空气进入原因、空气量及抢救处理过程。

2.6、观察并记录,直至证明患者完全脱离危险为止。

立即夹住静脉通路→头低左倾卧位→通知医生→吸氧→药物治疗→观察生命体征→告知家属→记录原因及抢救过程→继续观察。

四、患者发生用错药时的预防与处理流程

1.1、护士取药、摆药、发药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1.2、对病人的疑问应重新核对,确认无误后给病人解释。

1.3、遵医嘱正确实施给药。

1.4、给药后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病人的反应。

1.5、加强用药指导,护患沟通。

2.1一旦发生患者用错药时,立即停止所给药。

2.2报告主管医生,并遵医嘱给药,配合医生进行抢救,通知科主任、护士长,上报护理部、医务科或总值班。

2.3作好护理记录,作好病人及家属的安抚工作。

2.4患者家属有异议时,按有关程序对药物进行封存。

做好安全防范→发现患者用错药时→立即停止所给药→报告主管医生→遵医嘱给药、配合医生进行抢救→上报告护理部、医务科或总值班→做好护理记录→作好病人及家属的安抚工作→必要时医患双方封存药物。

五、患者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处理流程

1.1、医生在为患者用药时,必须询问病人的用药史及过敏史。

1.2、护士在给患者用药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1.3、遵医嘱正确实施给药,给药后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病人的反应,特别是使用特殊药物如用化疗药等。

1.4、加强用药指导,护患沟通。

2.1患者一旦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时,立即停止所给药。

护士立即报告主管医生、科主任、护士长及药剂科。

2.2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必要时请药剂科专职药师到科室指导处理。

2.3作好护理记录。

2.4作好病人及家属的安抚工作,必要时医患双方封存药物。

2.5必要时报护理部、医务科或总值班。

做好安全防范→发现患者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时→立即停止所给药→报告主管医生、科主任、护士长、药剂科→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必要时请药剂科专职药师到科室指导处理→做好护理记录→作好病人及家属的安抚工作→必要时报护理部、医务科或总值班。

六、住院患者应用化疗药物出现外渗的预防与处理流程

1.2首选中心静脉途径给药,取得患者配合。

1.3教会患者切勿自行调节输液速度。

1.4叮嘱患者尽量减少去卫生间、就餐等躯体移动,注意输液肢体的活动,避免注射针头移位,输液的肢体勿被压迫,以免影响血液回流造成药物外渗。

1.5询问患者输注化疗药物时有无疼痛、肿胀的感觉,

1.6掌握化疗药物的相关知识:

化疗药物刺激性的分类,外渗的相关因素;

外渗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1.7掌握化疗给药的注意事项:

1.8每15~30min巡视患者1次,检查注射部位有无回血及外渗现象。

对于发泡性药物要专人床边守护,密切观察至用药完毕。

1.9严格床头交接班,每班交接内容包括:

化疗药物名称、注射部位、输注时间、药物余量、输液通畅情况等。

1.10合理使用静脉血管,左右臂交替使用,对强刺激药物宜选用前臂静脉,忌在手背及腕部注药。

2.1、发现化疗药物出现外渗应立即停止化疗药物的输注,并报告医生和护士长。

2.2、护士应及时了解化疗药物的名称、剂量、输注的方法,评估患者药物外渗的穿刺部位、面积、外渗药物的量、皮肤的颜色、温度、疼痛的性质。

2.3、护理人员准确评估外渗药液损失量,如损失量超过原药液量的10%,在重新输注时应遵医嘱补足损失量。

2.4、出现化疗药物外渗时应立即遵医嘱做皮下封闭。

2.5、护士应每天严密观察患者皮肤药物外渗处的情况,如:

皮肤颜色、温度、弹性、疼痛的程度等情况,做好护理记录。

2.6、局部选用33%硫酸镁湿敷:

纱布浸硫酸镁溶液,以不滴液为宜;

湿敷面积应超过外渗部位外围2-3cm,湿敷时间应保持24h以上。

2.7、外敷时,注意保持患者衣物、床单的清洁、干燥。

2.8、患者自感外渗部位有烧灼感时,遵医嘱用冷敷。

禁止使用任何方式的热敷。

2.9、因药物外渗局部有破溃、感染时,应报告医生及时给予清创、换药处理。

2.10、抬高患肢,减轻因药液外渗引起的肢体肿胀。

下肢药液外渗时,应让患者卧床休息,床尾抬高150。

上肢药液外渗,可用绷带悬吊上肢,尽量减轻肢体负担。

2.11、外渗部位未痊愈前,禁止在外渗区域及远心端再行各种穿刺注射。

2.12、护士在整个化疗药外渗处理过程中,要关心体贴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恐惧、不安情绪,以取得患者的合作。

立即停止应用化疗药物→了解化疗药物的性质→评估外渗药液损失量→皮下封闭→记录过程→严密观察患者皮肤→局部用33%硫酸镁湿敷→禁用热敷→破溃、感染时应报告医生→抬高患肢→做好心理护理。

七.输液过程中出现肺水肿时的预防与处理流程

1.预防

1.1输液速度应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输液总量、输液目的和药物性质等严格控制速度.

1.2成年人输液速度在40~60滴/分钟,儿童、老年人速度不宜超过20~40滴/分。

患有心脏(特别是心功能不全)或肺部疾病的患者,输液速度要更慢,以免因心脏负荷加重而引起急性心衰或肺水

1.3不同药物对输液速度也有要求,比如抗菌药物中的万古霉素、克林霉素以及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等喹喏酮类药物,输液速度都不能过快。

如果补钾过程中给药速度过快,很可能使心脏骤停,有生命危险。

1.4告知病人和家属切不可自行随意调整,以免产生严重后果。

2.1.发现患者出现肺水肿症状时,立即停止输液或将输液速度降至最低。

2.2.及时与医生联系进行紧急处理。

2.3.将患者安置为端坐位,双下肢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

2.4.高流量给氧,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同时湿化瓶内加入20%~30%的酒精,改善肺部气体交换,或遵医嘱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

2.5.遵医嘱给予镇静、利尿、扩血管和强心药物。

2.6.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流结扎,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侧肢体止血带,可有效地减少回心血量。

2.7.认真记录患者抢救过程。

2.8.患者病情平稳后,加强巡视,重点交接班。

停止输液或降低速度→报告医师抢救→患者端坐位,双下肢下垂→高流量给氧→遵医嘱给药→必要时四肢轮流结扎→记录抢救过程→观察病情→重点交接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