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同步测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55985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同步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同步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同步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同步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同步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同步测试.docx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同步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同步测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 第一节 分子热运动 同步测试.docx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一节分子热运动同步测试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一节分子热运动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能说明分子间有引力的实验是(  )

A.                 B.                 C.                 D. 

2.生活中当有人在你身边吸烟时,你会闻到烟味,这是因为(  )

A. 分子很小             B. 分子间有引力             C. 分子间有斥力             D.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 我国北方地区频发的“沙尘暴天气”                  B. 春天柳絮漫天飞舞

C. 气体压缩到一定程度后,难以再压缩                  D. 端午节,粽叶飘香

4.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 水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

C. “一人吸烟,众人受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 将石块研磨成粉状,说明分子变小了

5.东亚文化之都﹣﹣泉州,风景秀丽.能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天柱山薰衣草落叶归根.                                    B. 虹山村油菜花花香阵阵

C. 清源山缤纷秋叶色彩梦幻                                    D. 九仙山雾淞玉树琼花

6.将2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作无规则运动.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所示),四位同学判断正确的是(  )

A. 小华认为甲图放置最不合理                                B. 小夏认为乙图放置最不合理

C. 小梦认为丙图放置最不合理                                D. 小满认为三种放置方法都不合理

7.检查酒驾时,司机打开车窗,交警闻到车内有酒精气味,要求司机必须接受酒精含量的测试.交警能闻到酒精气味是因为酒精(  )

A.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 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C. 分子间有空隙            D. 分子在不断运动

8.小明把一瓶酸奶、咸鱼放在冰箱里,过了一晚,他闻到从冰箱拿出的酸奶具有一股咸鱼味,此现象能说明(   )

A. 酸奶瓶对咸鱼分子有引力                                    B. 咸鱼的温度高于酸奶瓶的

C. 咸鱼的内能大于酸奶瓶的                                    D.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9.市教育局明确要求全市所有中小学均为无烟学校,各学校会议室里均张贴了如图所示的标志,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  )

A.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 分子之间有作用力          C. 分子间有间隙          D.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10.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其中“酒香”说明分子(  )

A. 有引力                        B. 有斥力                        C. 有间隙                        D. 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二、填空题(共6题;共9分)

11.禁止在公共场合吸烟,是因为烟会通过________现象危害公众的健康,发高烧时在额头上擦酒精,这是利用了酒精________吸热来实现降温的.

12.制造钢铁零件时,可以把零件放人含碳的渗碳剂中,使碳分子渗入零件的表面层,增加零件表面的硬度.这种渗入现象说明分子在________.

13.分别在20℃冷水和70℃热水中同时轻轻滴入一滴等量的墨水,几秒钟后的现象如图所示,该现象说明:

墨水扩散的快慢与________有关.

14.今年春天,新邵县潭府乡玫瑰园游人如织,人们在欣赏娇艳的玫瑰花时,闻到扑鼻的花香.闻到花香是因为有花香的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___(选填“有规则”或“无规则”)的运动.

15.将两个铅柱底面削平、削干净,紧压后它们粘在一起很难被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

16.滴入热水中的墨水比滴入冷水中的墨水扩散得快,说明________;两根铅柱的端面磨平,用力压紧后可以吊起钩码,说明________.

三、解答题(共2题;共10分)

17.物理课上,老师把两根铅柱的端面削平,将削平的端面相对,并用力压紧,使两根铅柱合在一起.如图所示,在铅柱下面悬吊一定的重物,两根铅柱也不会分开,小华认为是大气压把两个铅柱压在一起.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华的观点是错误的.

18.在0。

C和1个标准大气压下,1cm3氧气中的氧分子数约有2.7×1019个。

设每个氧分子的直径是3.0×10-8cm,则若将它们一个紧挨一个地排列起来,可以绕赤道几圈?

(地球赤道半径取6400km)

四、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4分)

19.                                            

(1)如图甲所示,将截面磨光的两铅柱对接并紧压在一起,下面挂很重的物体也不能将它们分开.这个现象说明:

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在量筒中装一半清水,在水的________注入硫酸铜溶液(选填“上面”或“下面”),可观察到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静放10天后,界面变得模糊不清.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现象,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成因:

一是分子之间有空隙,二是分子在________.

五、综合题(共2题;共8分)

20.证明液体、气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最著名的实验是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的布朗运动.1827年,布朗把花粉放入水中,然后取出一滴这种悬浮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魔似的不停地运动,而且每个小颗粒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改变的很快,不会停下来.这些小颗粒实际上是由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由于受液体分子的无规则撞击不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布朗运动是      的运动.(选填“A”、“B”或“C”)

A. 分子                                      B. 原子                                      C. 花粉小颗粒

(2)布朗运动的实质是反映了分子的运动是________(有规则/无规则)的.

(3)根据你学过的知识,设计一个简便的方法加快布朗运动.方法:

________.

21.如图是四个热学实验.请在下面空格处用字母表示相关实验:

A.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压紧后可吊起重物

B.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汽冲起软木塞

C.抽掉中间的玻璃板,两种气体混在一起

D.绳子摩擦使铜管内乙醚沸腾,蒸汽冲起软木塞

(1)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________;说明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________.

(2)说明分子之间有作用力的是________;说明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抽取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磁铁吸引铁钉说明磁铁具有磁性,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端面磨平的铅棒压紧后能吊住大钩码,说明由于分子引力两个铅棒粘在了一起,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D、硫酸铜溶液在热水和冷水中扩散快慢不同,说明温度不同,分子运动的快慢不同,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

(1)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称为热运动;

(2)磁铁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3)分子间存在间隙,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4)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发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

2.【答案】D

【解析】【解答】解:

一个人吸烟,由于烟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所以别人会闻到烟味.故选D.

【分析】一切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吸烟时,烟分子在空气中进行扩散,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3.【答案】D

【解析】【解答】A、我国北方地区频发的“沙尘暴天气”,“沙尘”是肉眼可见的物体的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不符合题意;

B、春天柳絮漫天飞舞,“柳絮”也是可见的物体的运动,不符合题意;

C、气体压缩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因此难以再压缩,与扩散无关,不符合题意;

D、端午节粽叶飘香,是气体分子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

(1)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现象说明了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任何物质的分子间都存在引力和斥力.物质分子引力和斥力发生作用的距离是:

当分子间距离小于10﹣10米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10米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4.【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A错误;

B、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水结冰后分子仍是运动的,故B错误;

C、“一人吸烟,众人受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C正确;

D、将石块研磨成粉状,不能说明分子变小了,粉状仍是固体小颗粒,分子是肉眼看不到的,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存在间隙.

5.【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天柱山薰衣草落叶归根,是宏观上的机械运动,肉眼能看得见的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虹山村油菜花花香阵阵,是扩散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

C.清源山缤纷秋叶色彩梦幻,是光的反射,故C不符合题意;

D.九仙山雾淞、玉树琼花,是凝华形成的,是物态变化,不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分子运动是微观上的运动,肉眼看不见的;机械运动是宏观上的运动.

6.【答案】B

【解析】【解答】解:

由题意可知,图甲中,虽然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但是它也会运动到上面的瓶子内,这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最有说服力;

图乙中,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气体在上方,抽去玻璃板后,由于重力的作用,二氧化氮气体会向下运动,所以不能完全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最不合理;

图丙中,瓶子水平放置,抽开隔板,气体可以自由运动,互相进入对方,能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但与甲相比,仍不够典型.

综上所述,最合理的是甲图,最不合理的是乙图.

故选B.

【分析】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7.【答案】D

【解析】【解答】解:

酒精分子不断向四周扩散,能使人闻到酒精特殊的香味,这与酒精的分子不断运动有直接关系,而与其它分子的特性无关.故选D

【分析】扩散现象是指不同物体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是在不停的做无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