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北师大版本高中历史必修3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检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55469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北师大版本高中历史必修3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检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度北师大版本高中历史必修3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检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度北师大版本高中历史必修3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检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度北师大版本高中历史必修3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检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度北师大版本高中历史必修3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检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北师大版本高中历史必修3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检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学年度北师大版本高中历史必修3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检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北师大版本高中历史必修3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检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度北师大版本高中历史必修3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检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C.指南针

D.火药

6.解读下图《汉纸出土地点及造纸术传播》,下列结论中较为合理的是(  )

A.在公元4世纪造纸术发明于中国的西北

B.造纸术对亚洲的影响超过其他各个大洲

C.造纸术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前提

D.造纸术广泛传播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7.《说文解字》中说: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和者。

斯作《仓颉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是时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大篆字体在秦朝统一后出现

B.隶书由秦朝时期囚徒发明

C.用隶书取代篆书是政府决策

D.字体简化在秦朝成为趋势

8.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

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

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

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

由此推断(  )

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

9.“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奈俏。

老天不肯辨清浊,好和呆没条道。

善的人欺,贫的人笑,读书人都累倒。

”这是什么诗体(  )

A.诗经

B.楚辞

C.宋词

D.元曲

10.唐代诗人元稹在谈到白居易的诗时说:

“禁省、观寺、邮侯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夫之口无不道;

至于缮写模勒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

”这反映了白居易的诗(  )

①通俗易懂 ②深受人们欢迎 ③流传极为广泛 ④采用活字印刷,用于交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有“百戏之祖”之称的是(  )

A.“傩”

B.南戏

C.昆曲

D.京剧

12.“车”的原始文字特别像一辆行进的马车。

观察下图,通过“车”字的演变,得出关于汉字演变规律正确的是(  )

A.由表音和表意两部分构成

B.以图画为基础逐渐演变

C.美观性逐渐突出,实用性逐渐减弱

D.始终没有脱离象形文字的特点

13.毛泽东在《沁园春·

雪》中写道: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他所说的“风骚”从文学角度主要是指()

A.唐诗和宋词

B.国风和离骚

C.楚辞和汉赋

D.国风和汉赋

14.“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

千人唱,万人和;

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以上材料体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

A.由平民文学向宫廷文学发展

B.由宫廷文学向平民文学发展

C.由汉赋向宋词、唐诗、元曲等发展

D.由地主阶级文学向农民阶级文学发展

15.民国时期某教科书写道:

“第一本用活版印出的重要书本,则是在一四五四年出版的《圣经》。

……但既有活版印刷术,便当有适宜的纸料,否则书籍仍不从增加起来。

……后来中国的棉纸,被阿拉伯人引入了希腊、西班牙和意大利各处……把文艺复兴的种子,散遍于穷乡僻壤了。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为(  )

A.中华文明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源

B.民国时期对西方的认识浅陋且不科学

C.印刷术发展是造纸术革新的必要前提

D.智识工具的进步有利于欧洲思想解放

16.“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北宋词人柳永的词之所以在宋代能得到广泛的传播,主要是因为他的词()

A.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

B.善于描绘雄浑壮观的景物

C.蕴涵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

D.反映市民生活,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17.端午节源于纪念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爱国诗人。

他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这位诗人是(  )

A.罗贯中

B.曹雪芹

C.屈原

D.吴敬梓

18.下列关于京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元杂剧发展而来

B.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

C.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D.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

19.宋代词人柳永经常出入秦楼楚馆,与乐伎、乐工往还,无心于仕进,自称“白衣卿相”,虽然他后来考取了进士并做了屯田员外郎,还是轻视功名,沉溺市井,可以说是把全部身心投入适应市井需要的词的创作。

柳永这种类型的文人的出现,说明(  )

A.文学的世俗化倾向日益明显

B.政府不限制词人的创作

C.宋代词人多沉溺于市井生活

D.唐诗宋词并称古典文学高峰

20.据《全唐文》记载:

“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日历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亦已满天下。

”这说明(  )

A.雕版印刷技术已得到普遍使用

B.活字印刷术方便了百姓生活

C.政府垄断印刷技术

D.印刷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教育发展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明代白话小说《初刻拍案惊奇》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明朝成化年间,苏州一个叫文若虚的读书人,看见别人经商图利,时常获利几倍,就也想做些生意。

初时很不走运,落得倾家荡产,幸得朋友去海外经商,就要把他捎带了去。

无意之间,他在街上走,看到游街的红灿灿的名为“洞庭红”的蜜桔,就用朋友赠送的银子买了百十斤蜜桔抬上船去,被朋友们嘲笑一番,没想到,到了南洋,当地人不识,均以一个大钱一个抢购,无意之中获利千倍。

在返回途中,他捡到一个巨大的“乌龟壳”,又被取笑一番,岂知船到福建,被一个“波斯商人”

看到,以五万银子买下。

遂逐步发展成大户人家。

请回答:

(1)这则故事提供了哪些有关明代社会经济和生活观念的信息?

(2)上述材料出自文学作品。

你对学者利用这类材料进行历史研究有何看法?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材料二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

“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

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利用中国的三大发明都进行了哪些奋斗(探索)?

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对欧洲产生的最终作用是什么?

(2)据材料二在利用人类文明成果方面,中国社会存在着什么问题?

火药、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离骚》诗句摘录与译文: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难道我还害怕什么灾祸吗?

我担心的是祖国遭殃。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长声叹息泪流满面,是为百姓的多灾多难而伤悲。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我心中总是牵挂着祖国的安危,即使九死一生也不后悔。

材料二

为了纪念世界各国对人类文化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世界和平理事会从1952年开始

,每年都推出几位文化巨人作为世界名人加以纪念。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将屈原、何塞·

马蒂、哥白尼、拉伯雷列入当年的纪念名单。

“屈原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说法由此得来。

(1)材料一所选诗句主要表达了屈原怎样的情怀?

(2)许多人都喜欢用屈原《离骚》中的哪一句诗来激励自己?

这又表达了屈原怎样的精神?

(3)我国有在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纪念屈原的习俗。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把屈原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你认为以这些方式纪念屈原的主要理由是什么?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顾恺之在建康瓦棺寺画维摩诘像,围观者为其点睛传神之笔所倾倒,纷纷向寺院施舍,“俄而得百万钱”。

他为裴楷画像,紧捕捉人物特征,颊上加三笔毛,“觉神明珠胜”;

为谢鲲画像,注意背景环境对人物的烘托,说:

“此子宜置岩壑中。

材料二 画僧八大山人为明宗室,本名朱耷。

明亡之后,他装聋作哑,常常着破帽大袍,拖着露脚跟的鞋,在街上东游西逛。

其大写意手法画的花卉、鸟兽,形象洗练,造型夸张,奇特险怪。

在他的笔下,鱼、鸟等多是“瞪眼鱼”、“伤心鸟”,表情冷冷逼人,“白眼看青天”,神情桀骜不驯。

(1)材料一反映了顾恺之的什么绘画理论?

顾恺之的代表作是什么?

(2)材料二中朱耷的绘画有什么特点?

(3)上述两则材料反映出中国画家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25.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材料三 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

立论,言必称三代;

著文,开篇子曰诗云;

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

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

——材料均摘自《中西500年比较》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分布领域有何特点?

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2)指出材料二中图一、图二发明对欧洲社会的进步、世界文明发展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分析说明四大发明没有推动中国社会转型的原因。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考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中涉及化学、矿物学等与道家有关的就是火药了,选择C项。

2.【答案】C

【解析】解答本题应紧扣“唐朝诗人杜甫”,由C项中“诗史”“草堂”判断对联刻画的对象是杜甫。

3.【答案】C

【解析】明清社会蕴含着深刻的社会危机,政治黑暗、官场腐败,各种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一些文人对现实社会日益不满,写出了一批批判现实主义的力作,红楼梦最具代表性,材料的内容也反映了这一点。

4.【答案】A

【解析】《离骚》和《诗经》分别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源头。

5.【答案】A

【解析】雕版印刷术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9世纪时,雕版印刷的使用已相当普遍,五代时期,不仅民间盛行刻书,政府也大规模刻印儒家书籍,经宋朝人毕升的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故A项正确;

造纸术始于西汉早期,故B项错误;

指南针技术始于战国时期的司南,故C项错误;

火药始于东晋时期,唐末宋初才应用于军事,故D项错误。

6.【答案】D

【解析】公元2世纪即105年蔡伦已将蔡侯纸献给皇帝,至于造纸术的发明则早在西汉前期,而不是4世纪,故A项错误;

依据材料中的信息和所学知识都无法得出造纸术对亚洲影响最大,故B项错误;

马克思指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而不包括造纸术,且依据材料中的信息可知造纸术于12世纪传入欧洲,距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时间过长,故C项错误;

根据材料中“造纸术传播”的信息,较为合理的应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推动了包括亚洲、欧洲等人类文明的发展,故D项正确。

7.【答案】D

【解析】大篆字体在战国时期的秦国就已经出现,故A项错误;

“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说明了隶书并非是由囚徒发明,故B项错误;

“以趣约易”,用隶书取代篆书是有人们的使用习惯等来决定的,故C项错误,D项正确。

8.【答案】C

【解析】唐朝就已经出现了雕版印刷的书籍,在此之后的五代后唐时期的人不可能发明雕版印刷术,故A项错误;

题中材料并没有提到活字印刷,材料也不能反映出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故B项错误;

雕版印刷从官方的“剧增”“大量”到“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可知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故C项正确;

“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可知雕版印刷不仅仅限用于官方刻书,故D项错误。

9.【答案】D

【解析】该诗通俗生动,明白如话,反映现实生活,可判断为元曲。

10.【答案】A

【解析】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可以判断出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深受人们欢迎,流传极为广泛。

“缮写模勒”应是雕版印刷,活字印刷术是在北宋时期发明的,故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本题选A项。

11.【答案】C

【解析】 明朝中后期形成的昆曲对京剧、湘剧、越剧及黄梅戏等众多剧种的形成,发挥了重大影响,被称为“百戏之祖”。

12.【答案】B

【解析】“车”是独体字,只有表音部分,故A项错误;

“车”的原始文字特别像一辆行进的马车,属于象形文字,具有图画的特征,故B项正确;

后来演变过程中,笔画简化便于书写,实用性逐渐突出,故C项错误;

现在“车”字已经脱离象形文字的特点,故D项错误。

13.【答案】B

【解析】“风”是指《诗经》中的“风”部分,《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骚”是指《离骚》,《离骚》是楚国诗人屈原创作的一部浪漫主义的诗歌集。

它们分别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辉煌结晶,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14.【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汉赋、唐诗、宋词、元曲。

汉赋辞藻华丽,是宫廷文学,故A项错误;

从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体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平民化、世俗化,由宫廷文学向平民文学发展,故B项正确;

由汉赋向宋词、唐诗、元曲等发展,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故C项错误;

宋词、元曲属于市民文化,不是农民阶级文学,故D项错误。

15.【答案】D

【解析】印刷术对文艺复兴运动有促进作用,但不是“起源”,故A项错误;

民国时期闭关锁国早被打破,对西方的认识虽有不足却是逐步深入,故B项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先有造纸术革新,后有活版印刷术,因果关系倒置,故C项错误;

智识工具的进步有利于欧洲思想解放符合“把文艺复兴的种子,散遍于穷乡僻壤”,故D项正确。

16.【答案】D

【解析】本题较容易,考查北宋词人柳永的词作风格和特点。

根据所学,可知柳永的词迎合、满足了民大众的审美需求,用他们容易理解的语言、易于接受的表现方式,着力表现他们所熟悉的人物、所关注的事情。

本题选D项。

17.【答案】C

【解析】本题通过中国的传统节日考查历史人物的贡献。

传说屈原投汨罗江而死的那一天是农历的五月初五,所以人们就在这一天划龙舟、吃粽子,以纪念屈原。

18.【答案】D

【解析】乾隆年间安徽的四大徽班进京,在演出中逐渐将“徽调”和湖北的汉调以及昆曲、秦腔、梆子腔等剧种的腔调、表演形式等融会贯通,最终形成了京剧。

19.【答案】A

【解析】结合史实可知词的出现体现了文化的平民化,柳永的经历体现了这一变化,故A项正确;

B项不能体现题意主旨,故B项错误;

C项表述过于片面,与事实不符,故C项错误;

题干体现不出唐诗宋词的发展状况,故D项错误。

20.【答案】A

【解析】按材料中“以版印日历”“满天下”等关键信息,可知唐朝时期雕版印刷已经相当普及,故A项正确;

活字印刷术发明于北宋,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

按材料“司天台未奏頒下新历,其印历亦已满天下”可知民间印刷能力的强大,故C项错误;

材料中没有关于教育发展的信息,故D项错误。

21.【答案】

(1)现象:

商品经济发达;

物资流通繁荣;

富商大贾产生。

影响:

拜金主义思想盛行,冲击传统道德与义利观。

(2)现象:

商人仍视科举为正途。

社会问题:

造成狭隘的人才观,阻碍社会发展。

(3)李贽矛盾的个性心理折射出转型期的社会病态。

明朝中后期,专制体制不断加强,个体无法彰显个性自由,八股取士埋没自身才能与价值。

表明传统社会正在走向没落;

思想上李贽反对权威,追求解放;

但又困惑于商品经济发展对传统儒家道德的冲击,力图维护儒家社会理想。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并能正确对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归纳的能力。

(1)问,考查古代中国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影响,主要根据材料中关键信息“放官吏债”“开四五处铺面”等概括总结。

(2)问,考查科举制的发展及影响,根据材料中关键信息“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贡院”“捐个监生”等分析总结。

第(3)问,一定时期的文化都是一定时期的经济与政治的产物,结合明朝中后期的政治、经济、思想状况进行评述,但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李贽作为儒家思想代表人物的这一身份。

22.【答案】

(1)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开辟新航路,形成了世界市场;

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专政。

推动西方国家社会的进步。

(2)主要是当时中国人民的愚昧落后,人口素质偏低。

如何充分利用人类文明成果,并服务于社会,受社会制度、社会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社会对科学技术的认识等方面的制约。

【解析】第

(1)问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来分析资产阶级确立统治的活动和表现,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对欧洲产生的最终作用是推动了西方国家社会的进步或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2)问分析材料二可以了解到在利用人类文明成果方面,反映出中国人民的愚昧落后,缺乏科学意识等问题。

23.【答案】

(1)热爱祖国和人民,忠诚于祖国和人民,关注祖国的安危和人民生活的艰难。

(2)“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诗句表达了屈原在困境中不断探索,对理想执著追求的精神(也可以引用屈原的其他诗句)。

(3)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他在文学上的贡献。

【解析】解答本题应抓住屈原的诗所反映的爱国主义这一关键信息,正是这种爱国主义情怀和文学上的贡献,使屈原受到人们的纪念。

24.【答案】 

(1)“以形写神”;

《女史箴图》。

(2)风格奇特,不拘成法。

(3)中国画家注重写意,不求形似,主张“以形写神”,注重抓住描绘对象的精神气质。

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表现,借物抒情,体现文人意趣,以自娱、解脱为绘画目的,以表现自我为创作原则,力图挣脱现实的束缚。

【解析】 第

(1)问应结合材料一概括顾恺之的绘画理论,抓住“以形写神”。

(2)问要求概括朱耷的绘画特点,应从不拘成法方面分析。

第(3)问要概括自己的见解,围绕“文人意趣”作答。

25.【答案】 

(1)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和农学等与农业有关的领域;

与农业有关的科学技术得到发展。

古代中国以农业经济为主体,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

(2)火药在欧洲的应用和发展,有利于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

指南针的使用,使欧洲人开辟了新航路,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欧洲人率先进入近代社会,整个世界在其推动下,逐步从古代向近代演变。

(3)封建统治思想的束缚和完备的封建制度;

因循守旧、不思变革的保守心理。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