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55049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1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安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西安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西安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西安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西安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安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docx

《西安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安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docx

西安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

西安市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名著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猎人笔记》是德国作家屠格涅夫的成名作。

B.李汝珍的《镜花缘》,想象奇特,构思新颖,寄托着作者的社会理想。

C.“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刻画的是《朝花夕拾》中的藤野先生。

D.《朝花夕拾》这部小说共收集11篇文章,《狗猫鼠》是第一篇。

2.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

①或者像一片扩散的云影

②倘若我迎着黄昏站在沙漠里

③是不是应当像一阵灰蒙的白雾

④我一定能看着黄昏从辽远的天边跑来,像﹣﹣像什么呢

⑤轻轻地落在人们的心头,又被人们关在门外了

A.②⑤①③④

B.①③②⑤

C.④②⑤③①

D.②④③①⑤

3.下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强劲(jìn)    伫立(zhù)   骸骨(hái)   百鸟啾啾(jiū)

B.孱弱(chán)  瞰望(gǎn)   恻隐(cè)    引颈受戮(lù)

C.稽首(qī)     沉湎(miǎn) 阴霾(mái)  吹毛求疵(chī)

D.涟漪(yī)     窒息(zhì)    荣膺(yīng)  万恶不赦(shè)

4.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

A.小林的篮球职业生涯正在刚刚开始,就以神奇的表现征服了亿万观众。

B.当蒲公英随风飘舞时,我看到它正以一种独特的美装点着这个世界。

C.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升写作水平的基础。

D.通过采取机动车“限行分流”等措施,使城区一、三桥的交通拥堵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5.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夜很静,四周鸦雀无声。

只是偶尔有一只小小的甲虫,嗡嗡地响着从花间飞了过去。

B.我们就是要虚张声势,把全班的学习的热情鼓动起来。

C.对于学到的原理,他都要拿实物来进行实验,求得彻底了解,决不囫囵吞枣,马虎了事。

D.有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向长者请教,做到不耻下问。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最温暖的墙

马国福

(1)玲玲是一名中学教师。

她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她要经常与粉笔打交道。

当粉笔灰尘雪花一样把她的世界装点得银装素裹的同时,也悄然腐蚀着她的手指。

(2)几年下来,她的右手拇指和食指结了厚厚的一层老茧。

尤其是冬天,天冷的时候,她手上的老茧裂开了口子,一堂课板书下来,疼痛不已。

上课前擦的润肤油,不到几分钟的时间被粉笔灰吸得一干二净。

为了减轻疼痛,下课后她经常用热水袋捂住冰凉疼痛的手指。

(3)有一堂课,她需要板书一黑板内容,写到一半的时候,她手上的裂口流出很多血。

那点点血迹像梅花一样,竟将自己的粉笔点缀得分外引人注目。

(4)玲玲拿出纸擦掉手上的血,继续书写。

不专心上课叽叽喳喳说话的学生见状后不再说话。

教室里静极了,只听见粉笔头在黑板上轻轻发出的沙沙声,就像秋天的叶子,一片一片凋落在草地上发出的轻微声音。

(5)第二天上课时,她一走进教室,发现学生们的眼神和往常不一样,有一种期待、一种激动,那种神情意味深长,就像捉迷藏的孩子希望自己的秘密不被人发现。

班长喊起立,全班学生向老师问好,他们并没有把目光放在老师身上,眼睛全盯着讲台上的粉笔盒。

这让她感到很蹊跷,莫非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

当她从粉笔盒里拿出粉笔准备书写时才发现,那些粉笔整整齐齐全部穿上了外套,一根根粉笔被五颜六色的彩纸裹了起来,像花园里多彩的花枝。

(6)玲玲以为学生们在和她开玩笑,准备撕掉包裹粉笔的彩纸时,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喊:

老师先不要撕,请先看看那些字!

那纸上面有字。

(7)轻轻撕开纸,纸上密密麻麻写着:

“老师,天冷了,我们看到你板书时手上流血,就用纸把粉笔包起来。

这样你写字时手就不会疼了!

”在那些粉笔中有一支特别独特,没有包纸,被一个硬壳的彩色笔筒包着。

拿起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已经用尽,可以随意拧着伸缩的唇膏筒!

这是多么诗意美好的创意啊!

这些纯真的孩子,把母亲用来化妆的唇膏筒也给拿来了。

(8)几十双眼睛盯着她。

她的眼睛湿润了,泪水像地下泉水,慢慢地涌了出来。

她微笑着向学生们道谢。

转过身,书写。

粉笔灰像雪花一样飘落,竟使这寒冬的教室显得格外婆娑和妩媚。

握着那细细的粉笔,她感觉自己握着的不是一支粉笔,而是一双双温暖的小手,一支支有力的橹桨,在爱的海洋里划呀划。

他们用薄薄的一张纸,在寒冬,给老师筑起了一堵最温暖的墙。

此刻,她的心里涌动着一种说不出的力量。

她知道,那些孩子的心,像细微的炭火一样,默默燃烧着。

(选文有删改)

6.请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7.第(5)段的划线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句中的“有一种期待”,学生们“期待”什么?

8.你是怎样理解文章标题“最温暖的墙”?

9.爱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大爱无言,只需行动。

在你的生活中也有体现人间真情的事例,请举出一例,并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膨胀的宇宙

卞毓麟

那些距离遥远的天体系统,都在以巨大的速度朝四面八方退离我们而去,这简直就像整个宇宙都在疯狂地膨胀一般。

多数天文学家对这种情况的解释是:

目前我们所能观测到的整个宇宙,正处在一种宏伟的膨胀之中。

它有点像一个表面上粘了许许多多面粉颗粒的气球,气球膨胀时它表面上的任何一颗粉粒都会看见,其他所有的颗粒都在远离自己,而且离得越远的粉粒退行的速度也越大。

不管气球表面上的哪一颗面粉粒,看到的情景都是一样的。

那么这种不可思议的超级膨胀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造成这种膨胀的原因何在呢?

对于这些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

例如,我们不妨想象,既然星系都在彼此四散分离,那么回溯过去,它们必然就比较靠近。

如果回溯得极为古远,那么所有的星系就会紧紧地挤在一起。

人们自然会想:

宇宙也许正是从那时开始膨胀而来,也许那就是我们这个宇宙的开端吧?

首先这样描绘宇宙开端的是比利时天文学家勒梅特。

他于1932年提出,现在观测到的宇宙是由一个密度极大、体积极小、温度极高的“原初原子”膨胀而来的。

包含宇宙中全部物质的那个原初原子常被谑称为“宇宙蛋”。

它很不稳定,在一场无与伦比的爆炸中炸成无数碎片。

这些碎片后来形成了无数的星系,至今仍在继续向四面八方飞散开去。

1948年,美籍俄国物理学家伽莫夫和他的合作者继承并发展了勒梅特的想法,从理论上计算了那次爆炸的温度,计算了应该有多少能量转化成各种基本粒子,进而又怎样变成了各种原子等等。

他们的这一理论,就是著名的“大爆炸宇宙论”。

几十年来,大爆炸宇宙论因为成功地解释了众多的天文观测事实,而成为当代最有影响的宇宙学理论。

大爆炸宇宙论推断,宇宙早期温度极高的热辐射在经历了多少亿年的冷却之后,如今应该已经降低到了区区几开(相当于约270℃),应该可以用射电望远镜在微波波段探测到它的遗迹。

1964年,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的两位无线电工程师彭齐亚斯和威尔逊研制了一台新的天线,目的是为查明干扰通信的天空噪声来源。

这台天线自身的噪声很低,方向性又很强,因此也很适合进行射电天文学观测。

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在波长7.35厘米的微波波段进行测量,结果发现在扣除所有已知的噪声来源之后,总还是存在着某种来源不明的残余微波噪声。

这种微波噪声不随昼夜和季节而变化,而且在天空的各个方向上强度都相同。

最后,彭齐亚斯和威尔逊终于确定:

这种来历不明的“多余噪声”,正是大爆炸宇宙论预言应该存在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使大爆炸宇宙论得到了普遍公认。

宇宙大爆炸究竟发生于何时?

目前的最佳估计是138亿年前。

宇宙学家们曾经很自然地认为,既然大爆炸的原初推动力已经消失,那么宇宙膨胀的速率就应该逐渐放慢。

但出乎人们意料的是,目前宇宙实际上竟然在加速膨胀!

发现宇宙加速膨胀的最初线索来自超新星。

超新星有Ⅰ型和Ⅱ型两大类。

根据光谱特征的不同,Ⅰ型超新星又可细分为几个子类。

对于测定距离而言特别重要的是:

所有Ⅰa型超新星的光度都近乎相同,它仿佛是一种超级的标准烛光,只要将一颗Ⅰa型超新星的视亮度与其光度作一比较,就很容易推算出它的距离。

1998年,美国的两个研究小组各自独立地通过搜索遥远星系中的Ⅰa型超新星,发现它们要比原先认为的更加遥远,这正表明如今宇宙的膨胀比早先更快了。

宇宙的加速膨胀彻底动摇了人们对宇宙的传统理解。

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所有的星系彼此加速远离?

这种与引力相对抗的力量究竟是什么?

科学家们目前虽然对此一无所知,但还是先给它起了个名字,即“暗能量”。

迄今为止,人们对暗能量本质依然所知极微。

揭开暗能量之谜,是21世纪天文学和物理学的一件头等大事。

(选自《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有删改)

10.根据选文内容,说说下面二幅示意图,哪一幅能表明“从银河系看其他星系都在彼此四散远离”?

哪一幅能表明从“另一个星系A处看,仍然是其他星系都在彼此四散远离”?

请说明理由。

11.根据选文内容,在下图

(1)

(2)处分别填上恰当的内容。

12.说说文中加点的“目前”“迄今为止”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

13.阅读选文,说说关于膨胀的宇宙,历代科学家的探索体现了怎样的科学精神?

请简要回答。

三、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左传》)

14.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衣食所安       安:

安身

B.小信未孚       孚:

使信服

C.公将驰之       驰;驱车追赶

D.忠之属也       属:

属于

1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必以情       可以一战

B.肉食者谋之   辍耕之垄上

C.登轼而望之       委而去之

D.下视其辙       其如土石何?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这次战役的进程,而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所以对于交战的具体过程略写。

B.面对齐军压境,曹刿却以布衣之身“请见”,曹刿人见后与庄公的一番对话,使庄公明确了战争胜利的基础是“政治上取信于民”。

C.文中塑造的鲁庄公仅是一个“肉食者鄙”的昏君形象。

D.文章突出了曹刿的从容镇定、胸有成竹,指挥若定,能详察敌情,善于把握战机,谨慎果断,深谋远虑的特点。

四、情景默写

17.默写填空。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

(2)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

(3)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4)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6)《使至塞上》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诗人惆怅抑郁的心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

(7)《黄鹤楼》中抒发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