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1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54900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4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1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1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1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1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1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1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小学数学1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1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1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小学数学11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海鸥回来了——11至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通过看绘本故事,帮助学生感受“古人计数”的方法,初步体会“十进制”。

2.通过摆小棒的活动,体会按群计数的必要性,理解10个一是1个十,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

(教学重点)

3.通过再次数海鸥,体会“10个一是1个十”的必要性。

4.通过“两个同样大的珠子能表示11吗?

”帮助学生建立“个位”“十位”的概念,感受位值制。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前置性作业(《海鸥回来了》图片、绘本故事)多媒体课件、小棒12根、圆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回归前置作业,感受大数复杂、易错,初步感知计数单位“十”。

1.数海鸥——易错,引出思考“想办法数完后也让别人一眼看出多少只。

课前我们留下了两个小任务,一、数海鸥。

二、读绘本故事,

完成了吗?

我们看一下任务一。

师:

沙滩上多少只?

生:

11只、12只、10只。

师:

那上面呢?

生:

19只、20只、21只。

师:

大家的答案不唯一呢,看来不好数,我这也带来了两副作品,你能一眼就看出多少只?

(不能)

师:

能想个办法让自己数完后也让别人一眼就看出多少只吗?

生:

摇头

师:

不着急,咱们看看后面的学习能不能给你启发,咱先把问题留一会,行吗?

(可以)

【设计题图:

1.数海鸥,孩子的经验是能数出来的,但是不知道按群计数,所以易错。

2.带着思考入课,让学习更有目标。

2.回顾绘本《古人计数》——初步感受,计数单位“十”

师:

我们看看任务二,读绘本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古人计数》播放微课。

问题一:

师:

这是怎么回事啊?

5块石头怎么就比老二多了呀。

生:

下面有一幅图,一个大石头代表10块小石头。

师:

你们的意思就是1块大石头就代表(10)块小石头,再加上外面的4块小石头,老二一共(14)块小石头,真棒你们真会学习,接着往下看。

问题二:

师:

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啊?

谁看懂了,因为我们有10跟小指头。

我们也伸出我们的小手,你有几个手指头(10),脚指头也是10,10就长在我们身上,聪明的古人就想到了10,用10个小石头换成这样一个大石头,这只是古人计数的经验,相信对我们学习数有帮助。

【设计题图:

1、数学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学会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而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小做起,这节课我们通过阅读绘本发现了其中的数学道理,在此基础上引发了孩子们的数学思考,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这也正是培养了孩子们的理性精神。

2、以历史发生原理为主要依据重构教学过程,既能展现概念源头,又能具体的呈现概念逐渐发展抽象的过程】

二、四次数棒,体会计数单位“十”产生的必要性、过程、意义,充分理解十进关系。

1.第一次数---12根,一眼看不出多少,感受按群计数的必要性。

师:

我们桌子上有一些小棒,快数数有多少小棒(学生一边数一边回答12根)

师:

数好坐正,数好已经坐精神了,你们要不说,不还真没看出你这是12根小棒呢?

想个办法整理一下你的小棒,让别人很快的看出你有多少小棒。

开始吧!

2.第二次数---12根,整理摆法,感受按群计数的好处,说约定。

师:

互相说说,大家的想法真多,老师搜集了一些同学的想法。

生1:

你这是怎么摆的(2根2根的控一下)真好!

生2:

(左6,右6)

生3,(左边有10个,右边有2个)他说左边10个右边2个,一下就看出这是多少(12),你真聪明

师;刚刚你发现了吗?

方法多,不管怎么摆都是(12),不过有2根,有6根,有一边10根,一边2根的。

你最欣赏哪种?

师:

大家想法不一样,但我发现很多同学选择3号,那我么先来看看3号,这一堆几根(10)验证一下,为了方便我们还可以把这10根捆到一捆,这一捆多少?

再和这两根合在一起多少(12),能很快的看出来吗?

师:

从今天开始我们有个新的约定:

单根的小棒只要够10根我们就把它捆成一捆,那当你捆上它的时候一定是多少根。

(10)

【设计意图:

通过对不同摆法的比较,学生能偶体会按群计数的好处,一个一个的数太麻烦,两个两个的数稍快,十个一捆,很容易能看出十几个,把小棒组合起来数起来不容易乱,检查时也方便,整个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地位。

3.第三次数---12根,按约定重新整理,计数单位“一”和“十”,以及它之间的关系。

(1)师:

那你也这样整理一下你的小棒,让别人一眼就看出它是12。

学生操作是教师指挥:

先数多少根(10),数出来捆好,再数几个单根

(2)。

(2)对比发现新约定好:

你看二号你能一眼就是12根吗,1号呢?

还是今天的新约定好呢?

动画展示。

(3)动画演示:

咱们再来看看我们的新约定:

1根小棒我们叫做1个一,有这样的10根小棒就是(10)个一,单根的满十了怎么办?

(捆起来)这么一捆,10个一就变成了1个(十)了,10个一就是1个十;反过来,1个十里面有(10)个一。

(4)谁来解释一下:

10个一就是1个十。

【设计意图:

从古人计数到小棒最后抽象出计数单位“一”和“十”,逐步抽象的过程,让学生主动意识到计数单位产生的必要性。

4.第四次数---12根接着数,从11数到20,加深理解数的组成,深化“满十进一”的十进制关系。

师:

有了它我们再一起来数数小棒,这是多少?

11?

你怎么知道的?

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就是11.

12?

为什么?

1个十盒2个一合起来就是12

13?

是由

(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

14?

再填一呢15?

16?

17?

18?

19.?

19再填1呢?

(20)你看看这是一个十,单根的是多少呢?

(10),单根的满十了,用上我们的新约定,这10个单根的怎么办?

(捆起来),聪明极了,孩子们。

那20里面有

(2)个十。

2个十组成了20。

【设计意图:

通过4次数数,学生经历了“一眼看不出是几个”“按群计数”“按新约定计数”“数11到20”这四个过程,是个逐步规范、抽象的过程,把概念的本源展示给学生,从更广更深的角度感悟概念的原理,深刻的理解其意义和原理,这也是孩子们思维严谨的体现。

三、再次数海鸥,体会按群计数的优势。

师:

现在再看海鸥,有好方法了吗?

怎样才能数完后让别人也一眼就看出多少只海鸥呢?

生:

10个圈起来。

师:

怎么想到的?

生:

数小棒的时候10根一捆。

在这里我们10个圈起来,变成1个十。

师:

验证一下看可以吗?

生画。

师:

画一画,圈一圈,上面的海鸥。

有几个十?

生:

两个。

师:

所以是(20)。

分计意图:

再次数海鸥,凸显了“10个一就是1个十”十进制的优越性,也体会出,数学学习可以让我们数数变的简单,数学的学习就是让生活变得简单,这样的理性精神。

四、辨析11,拨计数器,帮助学生建立数位,深刻感受位值制的妙处所在。

1.辨析两个完全一样的珠子能否表示11,引出数位,体会不同的位置上相同的数表示的意义不一样。

(1)故事还在继续呢,聪明的古人用一块大石头和一块小石头表示出多少(11).我们在古人的基础上,我们也有新的发现:

用一捆小棒,和一根小棒也表示出了11。

问题来了,快看,现在只剩这样两颗大小颜色一样的两个珠子,它们能表示出11吗?

(2)全班交流

(3)若孩子们回答不上来,降低梯度:

不同颜色的珠子,能表示11吗?

(3)继续交流,完全一样的珠子怎么表示11

关注的问题:

到底哪个珠子表示10,哪个珠子表示1呢?

师:

你看这两颗珠子确实一模一样,但是我们给他俩找好自己的位置置,从右边开始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一个珠子在个位上,那他就表示1个一,这个珠子在十位上他就表示一个十,1个十盒1个一合起来就是(11)。

现在能表示11了吗?

有个自己的位置,这叫数位,个位、十位,两个完全一样的珠子表示的意义就不一样了。

会写吗?

会11,你是1,我也是1,咱俩还一样吗?

(不一样)我站在十位上表示(1个十),那我站在个位上,表示(1个一)。

【设计意图:

通过辨析两个珠子能否表示11,学生深刻体会到,位值对数字意义的影响,这也培养了孩子发现事物的本质,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正是孩子理性精神的体现。

2.计数器再数,形象具体地拨1到20,深化感受满十进一和位值制。

孩子们你来看他是不是和你带来的这个新的工具一样啊,这叫做计数器。

(1)在计数器上拨出1到9.

(2)9+1怎么拨?

(10,10个一是1个十,用十位的一个珠子代替,这样各位就又有珠子了)

(3)计数器上拨出11。

(4)一边数一遍拨一直拨到19。

(5)19+1=?

各位上满十了,是10个一,10个一就是1个十,就可以用十位上的一个珠珠代替它,那20里面有

(2)个十。

【设计意图:

1.计数器在这里是孩子们第一次在课堂上使用,所以1到9的计数器上拨显得尤为必要;9到10这个过程既体现了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满十进一”,又体现了“位值制”原则,为后面19到20做好铺垫,让孩子在拨19到20时更加有理有据。

2.如果直接从11开始拨,没有9到10这个过程,孩子们在后面19到20也很难想到,这个过程正体现了以孩子的思维为导向,这也学生主体地位的的体现。

五、大数结尾,初步感受更大数产生的方式,对数系向左继续延伸做好铺垫。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通过绘本古人计数,有借助小棒,计数器,这么快的就学习了11到20各数,那你看看这是多少呢?

这又是多少呢?

很多同学好像有很多话想跟我说,今天啊咋就到这里,可是数字大家族还有很多很多的数字和故事等待着大家慢慢去学习去研究呢。

【设计意图:

11到20是数概念的一个重要节点,它的结构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它是一样,即计数单位“百”是“一”“十”的产生方式的继续迁移,“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所以这个结尾初步感受大数的结构,对知识的生发和延伸更加有意义了。

板书:

教学总结

上述“学习序”可归纳为以下路径,即:

数海鸥(带着“怎样一眼才能看出多少只海鸥?

”这样的问题入课,让学生学习有的放矢)——古人计数导入(从最初的数概念的源头出发,在历史源头发生过程中,学生产生思维碰撞,初步感知新的计数单位“十”产生的意义)——第一次数小棒(感受不方便,引发按群计数的必要性)——第二次数(感受按群计数的好处,引出“单根满十就成一捆”新约定)——第三次数(揭示十进制本质)——第四次数(深化“满十进一”十进制关系)——辨11(感受数位产生的意义,揭示位值制本质)——再次数海鸥(感受十进制优越性)——拨计数器(深化十进制,位值制)。

这样的“学习序”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知识方面从概念本源出发,回归数学本质;在德育方面,古人计数里“15块石头表示14只羊,为什么?

”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

借助小棒,计数器理解“位值制”“十进制”培养了学生借助工具用数学的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用数学的语言表达数的本质和数的组成。

整个过程孩子们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善于思考、严谨求实,这也是我们数学理性精神的体现。

学情分析

“11——20各数的认识”是“10以内数认识”的延续,也是认识更大自然数的基础,是学生数概念形成过程的一次突破,也是认识数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根据课前对学生调研发现,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对11——20各数有了不少的经验,他们能够一一对应的数数,对数的顺序也有了比较好的认识。

那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课堂上对学生渗透些什么。

于是笔者对本节课有以下几点思考:

1.11——20各数的认识这节课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数学本质?

2.教学时与10以内的数的认识有什么区别?

3.教学的重难点该定位在哪里?

4.需要对后续数的认识做哪些铺垫?

等问题

《海鸥回来了》效果分析

一、调查基本情况本次调查对象为本节课上课学生。

此次听课人数为46人,主要从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方面展开调查,并就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二、调查结果:

第一题:

46人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