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与家庭教育方式的相关研究Word下载.docx
《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与家庭教育方式的相关研究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与家庭教育方式的相关研究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美国心理学家鲍德温采用家庭拜访和观察家庭互动的基本频率的方法,重点研究了父母的宽容民主对幼儿社会化的作用,他发现:
采用宽容教养方式的家长,一般受教育程度较高,幼儿在这种家庭中成长会形成爱憎分明的社会行为,如亲社会的攻击行为和领导行为,求知欲高、好奇心强并极具创造性,而限制和不宽容家庭中的幼儿则表现与此完全相反的特点。
②美国心理学家鲍姆林特也采用观察研究的方法,研究了处于不同家庭环境中的限制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她认为:
父母对幼儿的限制应分为“严格合理的限制”和“惩罚性的限制”,由此提出了三种影响较大的父母教养方式,即权威型、宽容型和专制型。
她认为权威型父母认为自己在孩子心目中应有权威,但这来自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来自他们经常与孩子的交流和对子女的帮助;
宽容型父母很少向孩子提出要求,他们给孩子最大的行动自由,把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放在首位,甚至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
宽容型父母与子女的沟通和交流比较好,在子女需要帮助时他们愿意提供帮助;
专制型父母要求孩子绝对服从自己,孩子的自由是有限的,父母希望他们按照自己为其设计的发展蓝图去成长,希望对孩子的所有行为都加以保护监督;
他们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是“管”与“被管”的关系,因此两代人之间的沟通是不好的,虽然家长的心是好的,但往往不能向孩子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他的研究表明:
权威型的家庭中的孩子,具有被试的选择本调查的被试是在东北育才幼儿园中随机抽取三岁、四岁、五岁幼儿及其家长,共150对。
本次调查发出问卷150套,收回有效问卷142套,其中女孩、男孩各半为71套。
材料与工具1.理论构想:
根据前人的研究和对幼儿家庭教育方式的阐述,初步把幼儿家庭教育方式划分为严厉权威型、梦想补偿型、自然宽容型、绿色健康型四种类型。
针对目前不同家庭教育方式,对不同家庭孩子的基本特点进行了简单的概括。
2.问卷:
问卷一:
“幼儿社会性发展内容调查问卷”,用于调查家长对幼儿社会性行为的评价。
“幼儿社会性发展内容调查问卷”分为“情绪情感”、“社会认知能力”(第6~10题)、“社会交往能力”、“个性心理品质”。
量表采用5分制评价方法,“从来”不计1分,“难得”计2分,“有时”计3分,“常常”计4分,“一直”计5分。
“幼儿社会性发展内容调查问卷”中分数越高,表明幼儿社会性程度越高。
“家庭教育方式调查问卷”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测试“严厉权威型”,第二部分(第6~10题)测试“梦想补偿型”,第三部分测试“自然宽容型”。
其中第1、4、7、9、13、17题目是用于测试“绿色健康型”。
每部分为五道题目,与“幼儿社会性发展内容调查问卷”采用相同的评价方法。
哪一部分总得分最高就属于哪种家庭教育类型。
这两份问卷分别由20个题目组成。
问卷发放150份收回145份,在其中选取142份。
先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又在小范围内与幼儿家长座谈,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整理,初步编制出调查问卷,并请专家鉴定,经过预测和修改,形成正式问卷此两张问卷由家长作答。
(三)具体方法与步骤1.方法:
采用问卷法、访谈法、评价法等综合方法。
2.步骤:
发放问卷与回收问卷:
两张问卷各发放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45份,男孩、女孩各半,所以选取有效问卷142份,男孩、女孩各71份。
访谈:
对家长及教师进行访谈设计了“幼儿在幼儿园社会性发展观察记录”。
时间为一个月,到月底作出评估分析,为我们做出教育对策建议提供参考依据。
在调查过程中,为家长作了与幼儿社会性相关的专题讲座,内容分别为“幼儿家庭教育新概念”、“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8条原则”。
同时,通过每周一次的家长教育反馈,家长开放日及周末家长接送孩子时的随访,个别访谈的形式,对幼儿的家庭教育环境、家长的教育方式等情况有了基本了解,结合《幼儿园指导纲要》中的社会目标、指导要点。
针对目前部分家庭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有片面曲解的情况,提出我们相关的教育对策建议。
修正问卷与再测信度:
根据预测的计算结果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修正问卷。
利用周末家长反馈时间让家长填写问卷。
为了保证问卷的信度,一个月以后,让家长再一次填写相同的问卷,这样运用再测信度计算出问卷的信度,确保问卷的有效性。
统计:
计算出幼儿社会性各个方面得分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并将幼儿社会性的各个方面的得分划分为高分组、中分组、和低分组。
对量表信度进行检验。
根据问卷结果对家庭教育类型进行总结、分析,根据计算结果总结幼儿社会性与家庭教育方式之间的相关程度,最后进行分析结论。
数据收集与统计1.培训主试主试由我本人和东北育才幼儿园的部分老师担任。
在施测前,进行集体讨论,说明自己的方法和目的,统一使用指导语,并对有关的问题进行解释。
2.预测与施测选取15名幼儿进行预测,然后全面施测。
对幼儿社会性的评定分别有两位班主任老师担任评定者,能用统一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对家庭教育方式情况的调查各个班主任采取灵活的施测方式,分别在各个班级进行。
3.数据整理与统计根据问卷的特点,将结果分类收集,填入事先制好的表格。
再用计算器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果。
首先求出各年龄组所有儿童在社会性的各个方面得分的平均数及标准差。
其次,依据幼儿社会性的某个方面的得分把幼儿划分为高分组、中分组、低分组。
分组的方法是:
就某种社会性方面而言,根据正态分布的原理,得分在+以上者占总体25%,我们把它们作为高分组;
得分在-以下者占总体的25%,作为低分组;
得分在±
之间占总体的50%,作中分组。
具体情况见表2-2。
在分别求出各组家长的家庭教育方式得分进行F检验。
根据检验结果作定量分析,从而得出家庭教育方式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为改善幼儿社会性提供帮助。
三、结果分析修正量表根据预测的计算结果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出“家庭教育方式问卷”中的个别题目不符合测试要求,还有题目的顺序有所改变,所以将预先设想的维度“严厉权威型”“梦想补偿型”“自然宽容型”“绿色健康型”修改成:
“追求完美型”“圆梦补偿型”“顺其自然型”“绿色健康型”。
这样问卷的统计结果更为有效,更具有可信性。
对量表信度检验本研究以量表信度为评价指标。
本文我采用再测信度的方法对量表信度进行检验。
从下表所显示的数据可以了解到,两份量表的信度均在左右。
这个结果说明,本研究所获得的量表信度指标是符合心理测验要求的,家长运用该量表评价幼儿的社会性和评价家庭教育方式是可靠的。
家庭教育方式类型总结分析表根据问卷的调查内容,将家庭教育类型进行总结分析。
(如表3-3)
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与家庭教育方式的相关
1.幼儿情绪情感发展水平与家庭教育方式的相关(见表3-4)幼儿情绪情感水平的差异与家庭教育方式有相关。
从表5中可知:
家庭教育方式追求完美型、顺其自然型、绿色健康型均不因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高低而表现出显着差异,F值分别为:
、、,而圆梦补偿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却因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的不同在水平上表现出显着差异,F值为。
幼儿的社会性水平越高,圆梦补偿型的家庭教育方式越明显。
幼儿在情绪情感方面越高,越多出现比较紧张的家庭关系。
孩子学习被动,家长失望;
孩子逃避,家长替孩子选择,孩子缺少自信。
2.幼儿社会认知能力发展水平与家庭教育方式的相关根据表6的计算结果可看出:
家庭教育方式追求完美型、圆梦补偿型、绿色健康型均不因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高低而表现出显着差异,F值分别为:
、、,而顺其自然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却因幼儿认知能力的差异在水平上表现出显着差异,F值为。
对顺其自然型的家庭教育方式而言,低分组幼儿的家庭教育最多表现出顺其自然型,即当幼儿的认知能力越差,其家庭越容易出现顺其自然的家教方式。
顺其自然型家庭教育方式中成长的孩子个性较强,是非能力判断较差,责任感不强。
3.幼儿社会交往与行为发展水平与家庭教育方式的相关从问卷可知,分数越高,幼儿的社会交往与行为就越好。
从表7可以看出:
顺其自然型、绿色健康型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因幼儿社会交往与行为的差异表现出明显差异,F值分别为:
、,而追求完美性和圆梦补偿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却在水平上表现出很显着的差异,其F值分别为:
、。
对追求完美型的家庭教育方式而言,低分组幼儿家庭教育方式最追求完美,中分组幼儿家庭教育方式比高分组幼儿家庭教育方式追求完美的程度更高。
追求完美的家庭教育方式中成长的孩子很懂道理,但是压力过大,容易撒谎,直接影响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圆梦补偿型的家庭教育方式情况与追求完美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基本相同。
4.幼儿个性心理品质发展水平与家庭教育方式的相关幼儿的个性心理品质水平的不同与家庭教育方式有着不同程度的相关。
据表8可看出:
追求完美型、圆梦补偿型、绿色健康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均不因幼儿个性心理品质发展水平的不同表现出显着的差异,其F值分别为:
、、,而顺其自然型却表现需显着差异,其F值为。
其变化趋势是:
高分组的幼儿家庭教育方式顺其自然倾向越高,越突出;
低分组的幼儿家庭教育方式比中分组更倾向顺其自然。
幼儿的个性心理品质越高,其家庭越容易出现顺其自然的家教方式。
这样家庭的孩子很任性,个性较强,但处事比较灵活。
四、讨论家庭教育方式研究方法在现有的对家庭教育方式的研究已经有很多,一般分为权威型、宽容型和专制型。
研究表明:
权威型家庭中的幼儿,具有我通过对东北育才幼儿园142名幼儿社会性发展与家庭教育方式的研究,认为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不同水平与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很高的相关。
对3~5岁的幼儿而言,社会性高的幼儿家庭关系和谐,孩子与家长能够互相尊重。
幼儿社会性一般的家庭拥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有主见,灵活,但有时也很任性。
幼儿社会性很差的家庭关系紧张,这样的孩子不会选择,缺少自信,易撒谎。
所以说,家庭教育方式的选择与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相关,家长应该根据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改善家教方式,尊重幼儿个性特点。
六、建议心理与教育研究表明:
社会性发展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
幼儿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个体社会性的发展与其将来社会性交往、行为、情绪情感、人格、个性、社会适应性及事业成就、智力发展等密切相关。
然而,这一重要性往往被许多幼教工作者和家长忽视,造成幼儿心理健康的片面发展。
如:
不少幼儿的计算、语言表达、绘画、唱歌能力较强,但又存在着自私、任性、缺乏同情心、坚持性、自信心及社会适应能力差等问题。
⑥幼儿社会性发展情况调查反映了幼儿心理发展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得家庭教育方式不同。
反过来说,家长是幼儿社会交往的第一个对象,又是幼儿认识自己、他人、社会的导师,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必然会产生直接、重大的影响。
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水平同时是影响家庭教育方式选择的重要中介,家庭教育方式又是家庭内外众多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们对于家庭教育方式的选择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的不同直接影响家庭教育方式选择出现差异,因此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的社会性发展水平,通过建立健康的家庭教育方式来改善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现状。
现在,由于家长的某些心理障碍及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片面认识,导致教育上的失误。
他们普遍重视幼儿的生理卫生保健,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卫生保健;
重视智力开发,而忽视社会性培养。
导致在幼儿身体健壮、智力发达的背后隐藏着缺乏同情心、自尊心、自信心、坚持性、情感淡漠、任性自私、依赖性强、社会适应能力差等问题。
要知道:
人的健康是生理和心理健康的统一,幼儿的心理健康又是心理过程和社会性发展的统一。
有人说:
人的社会性有效发展是其获得成功的一条“高速公路”。
因此,我们提倡不要过多地保护孩子,要放飞孩子,还孩子一片任意翱翔的蓝天,让孩子在与伙伴交往的过程中健康成长。
孩子在与伙伴交往的过程中互相交流知识、经验和技能;
在与伙伴的交往中认识自己、了解他人,体验各种欢乐与痛苦,从而培养其诸如同情、分享、合作、友爱等良好的社会情感和行动。
那么,结合《纲要》精神,家长应该树立现代家庭教育的新观念。
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资源,现在应强调把家庭教育的重点放在家庭教育中资源的创设及合理地使用这些有效的资源上。
比如:
如何创设和谐的家庭氛围,如何亲密亲子关系,如何建立民主、平等、积极向上的家庭精神环境,这样才能为孩子一生的健康提供最充分、最优质的资源平台,拓展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有利于孩子社会性的发展。
再次,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这有利于创设条件,对孩子进行个别化教育。
对胆小的孩子,可以扩大孩子的交际面,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及自信心;
对于任性的孩子通过立规矩以及让孩子参加感兴趣的活动来帮助他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对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孩子,可以引导他将结果转移到过程上来,形成健康心理,使他的社会性得到健康发展。
注释①杨丽珠,吴文菊.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1—16②,Theeffectofchildrenonparents.TheHaworthpress(page67-78)③&
(1996)ParentingStyleascontext(page45-46)④关颖.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心理发展与教育》,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105-112⑤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发展研究综述.《当代中国心理学》,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2-5⑥李丹.《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89-92参考文献1.任宝玉,王小波.家庭教育环境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调查研究.2002年版2.幼儿气质与母亲教养方式的选择.《硕士学位论文集》.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3.黄人颂,季诚钧.《学前教育学》.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4.张雨清.教师用儿童量表的结果与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上海:
华东师范大出版社,1994年版5.方晓义.《怎样做父母》.福建:
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6.夏利民.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研究概述.《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版7.寥建东.《家庭教育社会学》.南京:
南京师大出版社,1992版8.梁雅珠.给孩子一个绿色的家庭.《学前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9.刘剑玲.幼儿家庭教育新观念.《幼儿教育》,2003年版10.李丹.《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11.关颖.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心理发展与教育》,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12.黄悦勤,王玉凤,刘宝花.父母养育方式与幼儿感觉统合关系的初步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4)13.邬佩霞,陶沙,曾琦.2-6岁儿童气质特点与父母教养困难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年,第3期14.杨丽珠,杨春卿.幼儿气质与母亲教养方式的选择.心理科学,1998年,第21卷15.简.斯特里劳.《儿童心理学》.阎军译,韩进之校.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