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孙权劝学》中考真题阅读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54455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孙权劝学》中考真题阅读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完整版《孙权劝学》中考真题阅读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完整版《孙权劝学》中考真题阅读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完整版《孙权劝学》中考真题阅读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完整版《孙权劝学》中考真题阅读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孙权劝学》中考真题阅读试题含答案.docx

《完整版《孙权劝学》中考真题阅读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孙权劝学》中考真题阅读试题含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孙权劝学》中考真题阅读试题含答案.docx

完整版《孙权劝学》中考真题阅读试题含答案

《孙权劝学》2004-2011年中考真题阅读试题

1(永州市·201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

(13分)

《论语》十则(节选)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温故而知新   新:

新的理解和体会

B.学而不思则罔 罔:

迷惑

C.及鲁肃过寻阳 过:

D.但当涉猎     涉猎:

全面广泛地阅读

10.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           ③结友而别

②安陵君其许寡人           ④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A.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11.请你至少写出出自以上选文的三个成语。

(2分)

                                              

12.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蒙辞以军中多务。

                                                    

13.孔子提倡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孙权认为,学习“但当涉猎”。

关于学习,你又有怎样的体验?

请简要述说你的观点及理由。

(3分)

                                                                           

答案:

9.D(粗略地阅读) 10.C 11.不亦乐乎温故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 择善而从 吴下阿蒙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待)(写出“刮目相看”也可)12.(“愠”1分,省略成分补出1分)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恨,不也是君子吗?

  (“辞”1分,句式1分)吕蒙拿军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

13.(开放题,能陈述自己的观点,语句通顺即可)

示例:

我的体验是,既要广泛涉猎,也要学思结合。

对一般文章要广泛涉猎,才能拓展知识面,开阔视野;对文化经典要边读边思,认真品味,才能领会其中精要。

这样,才能做到学有所获。

 

2、2010年湖南省衡阳市阅读下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6.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蒙辞以军中多务    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    B.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宋何罪之有              D.肃遂拜蒙母               遂与外人间隔

7.文章中隐含的两个成语是:

________,_______。

(2分)

8.谈谈你对“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这句话的理解。

(2分)

 

9.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

(2分)

答案:

6.(2分)D

7.(2分)刮目相待,吴下阿蒙。

8.(2分)这句话的意思是:

我难道是要你去阅读经书当博士吗?

我只不过是叫你应当多读点书,熟悉一些历史罢了。

这句话写出了孙权对读书目的的看法,揭示了读书并不仅仅是为了求取功名,更重要的是为增长见识阅历。

9.(2分)用自己读书的切身体会来劝吕蒙学习的。

3、2010福建省泉州市阅读《孙权劝学》一文,完成5—8题。

(15分)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5.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以  蒙辞以军中多务               B.若   孰若孤

      或以钱币乞之                          若毒之乎

C.过  及鲁肃过寻阳                 D.见   见往事耳

      人恒过,然后能改                      有时见日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卿今当涂掌事(古代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称谓)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代王侯的自称)

C.非复吴下阿蒙(在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味道)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古代对自家兄长的尊称)

7.简答(不得直接摘抄原文句子)(6分)

(1)孙权劝吕蒙读书的原因是什么?

                                                                                        

(2)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吕蒙学有所成?

                                                                                     

8.从文中找一个成语形容吕蒙的变化。

吕蒙的变化给你什么启示?

(3分)    

成语:

                                                                                                                 

启示:

 

答案:

5.(3分)A

6.(3分)D

7.(6分,每题3分)示例:

(1)因为吕蒙现在掌管权事,不可以不学习。

(2)鲁肃与吕蒙交谈讨论,大吃一惊说:

“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在吴县时的阿蒙啊!

8.(3分。

成语1分;启示2分)成语:

刮目相待 启示:

示例:

要多读书,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见识。

(凡言之成理即可)

4、2010广西省玉林市、防港市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8~10题

伤 仲 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

“泯然众人矣!

8、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未尝识书具/尝射于家圃

B、并自为其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C、传一乡秀才观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从先人还家/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今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译文:

金溪县百姓方仲永,祖祖辈辈以耕种为生。

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译文:

从此,(大人)指着东西让他作诗,他立刻就能完成。

C、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译文:

天天让仲永去拜访同县的人。

D、泯然众人矣

译文:

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

10、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题目《伤仲永》中的“伤”是“为……感到悲伤”的意思,流露出作者对方仲永才华泯灭的悲伤之情。

B、“即书诗四句”、“邑人奇之”这些语句,充分表现了儿童时代的方仲永的神奇。

C、“父利其然也”“不使学”,方仲永父亲这种急近功利的行为,是他才能衰退直到泯灭的最主要原因。

D、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重视后天的学习,也会变得平庸。

答案:

8、A 9、C 10、A

5、2007·南京市

【古文阅读】

【甲】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

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

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

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①之而不为报。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帝每叹日:

“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

                                                    《北史·傅永列传》

   注:

①[让]责备。

   ②[露布]公开的文告。

7.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蒙辞以军中多务    不辞而别         B.自以为大有所益   精益求精

 C.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    寻根问底   D.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品学兼优

8.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B.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C.策之不以其道            D.愿陛下亲之信之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分)

 

(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2分)

10.根据文章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

(1)

(2)两题任选一题作答,第(3)题必答。

(4分)

 

(1)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

(2分)

                                                    

 

(2)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

(2分)

                                                   

 (3)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2分)

                                                   

答案:

7.(2分)D   .

8.(2分)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