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赤壁赋》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54028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赤壁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赤壁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赤壁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赤壁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赤壁赋》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赤壁赋》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赤壁赋》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赤壁赋》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赤壁赋》Word文件下载.docx

  第二段鉴赏点:

  萧声之美:

描写箫的声音连用了六个比喻,渲染箫声的幽咽哀怨: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怨”“慕”“泣”“诉”四字抓住了箫声的特点,也写出了“哀”的特点。

“呜呜然”,直接描摹洞箫的声音。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是形容洞箫的感情色彩,意思是洞箫声既有哀怨又有眷恋,似乎有人像哭泣,似乎又有人在倾诉。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则是描写这一曲奏完以后,余音尚在婉转的传扬,渐渐减弱,犹如一根细丝柔游,又软又细。

“舞”“泣”两个动词都是使动用法。

“使幽壑潜蛟起舞,使孤舟嫠妇哭泣。

”这是用夸张的手法来形容洞箫声的动人效果。

意象选择新奇,将声音感受转化为视觉想象,营造了声色俱美的音画世界。

  美人喻:

根据经验,美人一诗的理解是学生容易漏读的,教师可以设一问:

文中由乐转悲的原因是客的箫声,还是苏轼歌中的“美人”二字本身就蕴含着悲意?

  对个问题的理解可以结合课下注解理解并提醒学生联系已有的学习经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人喻现象。

屈原《离骚》一诗中,“恐美人之迟暮”“众女嫉余之娥眉兮”,就是运用了美人喻。

可见苏子在对美人的歌咏中是寄托了自己在政治理想上的追求和苦闷的。

联系苏轼当时处境,正处在政治上失意,行动上不自由,生活困苦,心情极其苦闷的时期。

他在《书《前赤壁赋》后中说:

“轼去岁作此赋,未尝轻以示人,见者盖一二人而已。

钦之(傅尧偷的字)有使至,求近文,遂亲书以寄。

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

”这段跋语,可以了解作者当时深受压抑的心境。

那么倚歌而和的箫声的悲凉就不是一个突兀的插入,它不仅与上一段“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是一个呼应,更是作者心境的不自觉的流露。

难怪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赤壁赋》:

“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

”当然,这种理解,也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思路。

并不是唯一答案。

  第三段鉴赏点:

  形象美:

  这一段是触景生情。

追怀曹操的部分写得雄浑霸气。

状千年之景如在眼前。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作者极言水师之盛、军容之壮衬托了曹操当时志得意满、壮怀激荡、指挥若定的英雄气度。

  声韵之美:

  结合诵读,由于这里有4个4字句连用,学生容易感受到短促的语句、明快的节奏、连贯的气势对塑造的曹操的形象所起的作用。

所以文赋的音韵美可以在这里提出,并结合全文做一个了解。

  对比之妙用:

  当学生赞赏此处对曹操描写之精彩时,教师可以追设一问:

  赤壁一游,苏轼对曹操的追忆赞美,想表达什么的情感?

如何解读出来?

  注意“而今安——在——哉?

”一句的在情感充分蓄势后的折落寄慨。

“安在”倒装句,即“在安”,“在哪里”之意,结合朗读音调的处理,理解“固一世之雄”与“而今安在哉?

”之间巨大的情感落差,理解从中传递出的人生虚无、壮志难酬的悲慨。

  提示学生回忆《念奴娇·

赤壁怀古》一词,就可以更明确被命运无情的抛到黄州赤壁的苏轼,为什么会毫不顾及赤壁的真假,一而再、再而三的抒发对赤壁一役英雄的赞叹追慕。

实际上,横槊赋诗的曹操、英姿勃发的周公瑾,正寄寓了作者报国疆场的热望,也引出了壮志难酬的苦痛。

其实是怀古而伤今。

  接着用“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麇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一句将现实的苦闷悲伤推到眼前,与上文追怀历史人物的举首高歌、逸怀浩气形成强烈对比,正如赤壁词中写公瑾“谈笑间,樯撸灰飞烟灭”与“早生华发”的对比,都蕴含了深痛的悲慨。

(“况”,何况。

退一步的说法,渔樵,作动词,打鱼、砍柴;

侣、友为意动词,以鱼虾为侣,以麇鹿为友)

  清人金圣叹曾评:

“游赤壁受用现今无边风月,乃是此老一生本领,却因平平写不出来,故特借洞箫呜咽,忽然从曹公发议,然后接口一句喝倒,痛陈其胸前一片空阔了悟,妙甚!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如匆匆过客。

  而他是多么想使自己同大自然融为一体,使人生永驻,岁月常在,甚至获得永恒: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然而,“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这是理想与现实之冲突的悲哀。

  对于一个已经四十四岁的人来说,时间是多么宝贵,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摆脱这种困境,“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写出了在有所悟得之后的惆怅。

宇宙永恒与人生短暂的矛盾。

“哀”“羡”二字是作者情感的直接体现。

  第四段鉴赏点:

哲理之美

  这是难点。

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视具体情况做充分的导引。

带领学生理解作者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道出内心的痛苦挣扎,并在极度痛苦中进行自我救渎,得出宇宙人生变与不变的哲思之美,体现面对生活苦难精神困境能自我超越的超逸旷达情怀。

  上段因景而议。

本段苏轼的反驳,也是借着景物来表明道理,叫做借景明理。

  教师设问:

本段与上一段有什么联系?

末段“客喜而笑”,喜的原因是什么?

  从苏轼对水和月的短暂与永恒的辨证的看待上,得出人生变与不变是相对的哲理之思,以“而又何羡乎?

(倒装句)”“对上文的“羡长江之无穷”作出了正面的回应,又以“且夫”一词宕开一层阐述,回应上段客期盼“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的大可不必,道出人应以宽大的胸襟尽情领受“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大自然的馈赠的旷达情思。

  教师再设问:

那么苏轼何以能化悲怨为旷达,对宇宙人生有了一种通明洞达的观照呢?

  这里就要用到知人论世的方法。

  显然传统儒道释思想给予苏轼以强大的精神支持。

苏轼年少读《庄子》时,就曾说过:

“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

”他觉得《庄子》所讲的道理,是自己一向心中所想的。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这两句话本身就是从《庄子》里边来的。

庄子《德充符》“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

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庄子看待人生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与自然是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整体,由此派生出天人合一等死生齐寿夭的思想观。

苏轼以老庄的思想为武器,作到“进退得丧齐之矣”“此心安处是吾乡”。

  凭借这样一种通达的反思,他终于走出了人生的困境,找到了与自然的乃至与自我心灵的和谐,获得了内心的圆满宁静。

  这里当然有与世无争、自我宽慰的成分。

但苏轼的精神却从天上回到了人间,从幻想回到了现实,从出世转向了入世。

无疑是人生困境中的积极而乐观的应对。

  最后一段写到“客喜而笑”。

千年以来,苏子的阅读者谁不发出会心的微笑?

  纵观全篇,从写景角度,从月出写到月落,使全文写得浑然一体。

从抒情角度,从“饮酒乐甚”写到“托遗响于悲风”,再写到“客喜而笑”。

人物的感情,经历了乐、悲、喜这样三个阶段和两次转变。

第2段写悲,是对第1段乐的否定;

第3段写喜,又是对第2段的否定。

经过这样否定之否定,人物精神终于得到升华,内心矛盾也得到了解决。

  为了更好的理解苏轼的旷达情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联系学过的诗词来思考。

  如可以联系赤壁一词的结尾,“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里一样有自嘲、自笑,但诗人终于在悲慨中找到超脱,“一尊还酹江月”含蓄道出一种跟高远的天地,跟江水与明月的一种结合。

同样,《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在收尾处也发出了既知“此事古难全”后,由己及人的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123下一页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赤壁赋》

  如果说上阙的“一蓑烟雨任平生”仍不免带着另一种形式的抗争之意“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句则找到了苦难中心灵的平和宁静,回归了生命的恬静自如,找到了生命的真谛。

  清朝张伯行在《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八)写读《赤壁》一文:

凭吊江山,恨人生之无寄;

流连风月,喜造物之无私。

一难一解,悠然旷然。

  当然,教师要允许学生对苏轼在其中流露的虚无消极的情绪有不同的看法,并引领学生在课外对苏轼做更深入更丰富的解读。

  三、小结:

  纵观全篇,我们不仅可以领略文学之美,可以体悟哲学之理趣,还可以感受苏轼旷达淡定的人生态度。

作品虽然流露了一些虚无消极的情绪,曲折反映了他对坎坷命途的愤恨,但更主要地表现了他追求自我救渎自我超越的精神。

作为一位中国的知识分子,特别是具有中国文化传统的文人,大致都会有儒家式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天下之志,苏轼在经历一场生与死的磨难以后对人生、生命、功业的顿悟,是人生境界升华的产物,在《赤壁赋》里他将这种顿悟的深邃哲理与诗意的境界、无垠绵亘的时间长河,与浩渺茫然的空间四维,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赢得千年不衰的魅力。

  四、作业:

印发两篇文章给学生,以做拓展阅读。

  1.阅读《后赤壁赋》一文,在景物描写和思想内容上与《前赤壁赋》可做一比较。

(《后赤壁赋》文略)

  清批评家金圣叹在《天下才子必读书》中评到:

“前赋是特地发明胸前一段了悟,后赋是承上文从现身现境一一指示词一段真实了悟“”又说“若无后赋前赋不明,若无前赋后赋无谓”可见在学习了赤壁的一词一赋后,如果能了解后赋,无疑是有益的。

  2.阅读下文,以“也说苏东坡”为话题写一篇随笔。

字数不限。

  喜欢苏东坡(节选)

  方方

  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名垂青史的文人多如牛毛,被后人格外喜欢的诗人亦不计其数。

但往往诗文作得好的,可人不可爱;

人品相当不错的.,诗文却不过尔尔。

而像苏东坡这诗文书画和人品道德都趋于完美都富于魅力者实在也是凤毛鳞角。

所以,我总觉得自从有了苏东坡后,除去李白之外的其他中国文人都在他的光照对比下显得黯然失色。

  喜欢苏东坡当然最先是由他的诗文开始。

对于苏子诗文,用什么样的溢美之词都不觉得有过。

在中国,如若游历名山名水,如若中秋月下饮酒,人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提到苏东坡仿佛离了苏东坡,山、水、月、酒都会大为逊色。

历史上最具文化意义的山是庐山,将庐山写得最有韵味的诗是苏东坡("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最具文化意义的水是西湖,将西湖写得最为传神的诗也是苏东坡("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而中秋,自有了苏东坡大醉而作的"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后,其他便都"

余词尽废"

无论苏东坡是在思亲,或在怀旧,无论他自品孤傲,或自作潇洒无论他心情畅快,或清苦闷,总而言之,但凡他有所作,其作品都几乎可列人同类作品"

之最"

当年神宗陛下每逢"

举箸不食"

时,人们就知道他必是在读苏东坡的文章;

学者章元弼家有美妻,可因大爱苏子诗文,每日读之不肯放手,其妻难以忍受,章便为苏而休了妻。

一个人的才华到了这种地步实在是让人除却佩服和仰慕,再无话可说。

  苏东坡之让无数的后人崇敬和偏爱.除了他的才华盖世,还因为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所致。

他的性格色彩层次丰富,太具魅力,人们不由自主地为他倾倒。

他的人生经历也算是够坎坷的了,因为才华太出众而一生受小人陷害:

坐牢于京城,遭贬于黄州,浪迹于天涯,最后还上了个"

元佑党人碑"

,累及子女。

观其一生,其实他并没有过多少太平宁静的日子,然而他也并没有因了这些而整日里蓬头垢面哀哀切切,见人便"

痛诉革命家史"

困惑虽有过,烦恼也有过,但这些到底也还是如同烟云从他悟性非凡的心里只作穿行而从不停滞。

他依然我行我素地热爱着生活,乐观着人生,使他的天才横溢一生;

他一戏墨,就创立了中国文人画;

他一写字,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古;

他一好吃,就传出东坡肉"

、"

东坡饼"

诸类佳肴;

他一穿戴,就使"

东坡帽"

东坡屐"

民间长存;

他一说笑,就让和尚成为名僧……如此等等,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

一个人能活得如此举足轻重,那该是件多么有趣的事。

中国的文化倘若将苏东坡连根须带枝蔓地挖取出来,我相信整个中国文化史都会因之而失重。

正是有了苏东坡的存在,有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精神的存在,才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天才诗人。

什么叫做大家气度。

  我喜欢苏东坡有些入迷,甚至听不得别人不喜欢苏东坡。

如有听之,便一定是红下脸来,意欲一争高低。

这种态度,使得我家先生一次不由得问:

如果你同苏东坡活在同一时代,你是不是会嫁给他?

只要苏东坡肯娶我的话。

回答自然是肯定的。

他不知道,能成为世上第一个阅读苏东坡诗文的人,能一天到晚听到苏东坡谈笑风生的人该是怎样的幸福!

  七、教学反思

  课程改革首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必须是一个孜孜不倦的学习者、研究者,在教学的生涯中不断的充实自己、提升自己,这样,教师才有可能立足新课程改革给自己提供的广阔的舞台,跳出自己的舞蹈。

在设计这样一堂阅读课时,由于课堂是完全开放的,学生会从各个角度提出他们极具个性的问题,教师知识储备的丰富与否,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在课堂之外必须作足功课,本设计力求在有限的篇幅里体现这一想法。

同时,在课堂上,教师不仅是一个师长,还必须是学生的同伴、朋友,是学生最好的倾听者,最后,才可能是他们最信赖的引领者。

那么,营造一个平等的和谐的课堂环境也是上好一堂鉴赏课的必备条件。

最后,在课程目标制约下的阅读教学,学生是学习阅读,通过一次次探寻文本的意义来提高阅读能力,虽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这个共性就是文本的原意,文本的价值取向。

所以鉴赏要紧扣文本,引导学生在探寻文本意义的同时,体现个性化阅读,不能颠倒。

  八、点评

  本设计努力体现了课程改革思想,在具体的阅读鉴赏教学过程中擅长构建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也为自己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阅读对话教学平台。

正如作者所说课程改革首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要不断的充实自己、提升自己,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左右逢源、应对自如,才能在新课程的舞台上跳出符合“标准”的舞蹈。

对《赤壁赋》这一文本的研究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是本设计的一个亮点。

教学中能够处理好文本的作者意义与阅读者的个性理解这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处理好多元与一元、个性与共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既不离开文本又能有所延伸拓展,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情感储备,在对《赤壁赋》的见仁见智的鉴赏交流中,学生对苏轼及其作品的兴趣得到激发,共同分享了审美乐趣,受到情感熏陶,加深了对《赤壁赋》的理解和体验,还能引发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再一次验证了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最终指向的总是对人类心灵的关怀的观点。

  苏轼《赤壁赋》2首赏析

  《前赤壁赋》赏析

  无端受屈、含冤入狱的苏轼,在"

乌台诗案"

结案后不久,就被贬谪为黄州团练副使。

所幸的是黄州地方官吏钦慕他的为人与俊才,非但不加管束,还常常任他在管区内纵情游山观水,而情豪兴逸的苏东坡则每游一地必有诗文纪盛,《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就是这一时期留下的不朽名篇。

作者并不着意写景,而是以阐明哲理,发表议论为主。

借题发挥,借景立论的独特风貌贯串于字里行间。

《前赤壁赋》就是这种新型游记的一篇代表作。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也就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年初秋,他与朋友驾一叶小舟,来到黄冈赤壁下的长江中赏月游玩,明月一轮映于波平浪静的江面,凉爽的清风徐徐吹来,茫茫白露布满大江,水光山色与中天夜月相辉映,主客对酌于舟中,酒酣耳热后和着凄怆的洞箫声扣舷而歌,然后又从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中引出客人思古之幽伤和对人生如寄的慨叹,文章也就此由情入理,由感情的抒发到哲理的畅达,进而以苏子的对答把全文的主旨表露出来,"

变"

与"

不变"

的理论和"

物各有主"

的观点好似一剂"

愀然"

的灵丹妙药,使客人终于"

喜而笑"

  《赤壁赋》通篇以景来贯串,"

风"

和"

月"

是主景,"

山"

水"

辅之,全文紧扣风、月来展开描写与议论。

以风、月之景开卷,又于文中反复再现风、月形象。

歌中的"

击空明兮溯流光"

则是由景入论的转折。

客的伤感起于曹操的"

月明星稀"

,终于"

抱明月而长终"

托遗响于悲风"

的悲哀,仍然不离"

二字。

苏子的对答,亦从清风、明月入论: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

起始时写景,是作者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

"

扣舷而歌之"

则是因"

空明"

流光"

之景而生,由"

乐甚"

向"

的过渡;

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

最后仍是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释了心中的感伤。

景物的反复穿插,丝毫没有给人以重复拖沓的感觉,反而在表现人物悲与喜的消长的同时再现了作者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最终达到了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

  之所以说《赤壁赋》是苏轼散文的代表作,是因为这篇文章几乎包揽了苏文的主要风格特点。

宋元明清以来,不少文人纷纷指出,苏文的风格是"

如潮"

、是"

博"

,也有的说是"

汗漫"

,是"

畅达"

一泻千里、纯以气胜"

,确实都很有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确切。

从《赤壁赋》来看,苏文的风格乃是一种自由豪放,恣肆雄健的阳刚之美。

文中无论说理,还是叙事、抒情,都能"

随物赋形"

、穷形尽相,写欢快时可以羽化登仙、飘然世外;

述哀伤时,又能拿动蛟龙、泣嫠妇作比;

而苏文的舒卷自如、活泼流畅,在《赤壁赋》中也不难发现,像"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这样的句子真是一气呵成,如同“行云流水”,挥洒自如。

至于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就更是可以在文章中信手举来,毫不费力。

“徘徊于斗牛之间”的“徘徊”;

“渺沧海之一粟”的“渺”,都是一字千钧,读来似铿锵作金石声。

《赤壁赋》一文还充分体现了苏轼散文自然本色、平易明畅的特色,那种纯真自然之美给古往今来的无数读者带来了多么难忘的艺术享受。

  《后赤壁赋》作品赏析

  前后赤壁赋虽都以秋江夜月为景,以客为陪衬,但后赤壁赋重在状景,而前赤壁赋意在借景抒怀,阐发哲理。

本文第一段,作者在月明风清之夜,与客行歌相答。

先有“有客无酒”、“有酒无肴”之憾,后有“携酒与鱼”而游之乐。

行文在平缓舒展中有曲折起伏。

第二段,从“江流有声,断岸千尺”的江岸夜景,写到“履巉岩,披蒙茸……”的山崖险情;

从“曾日月之几何而江水不可复识”的感叹,到“悄然而悲,肃然而恐”的心情变化,极腾挪跌宕之姿。

第三段,借孤鹤道士的梦幻之境,表现旷然豁达的胸次和慕仙出世的思想。

  《后赤壁赋》是《前赤壁赋》的续篇,也可以说是姐妹篇。

前赋主要是谈玄说理,后赋却是以叙事写景为主;

前赋描写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后赋则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时间也移至孟冬;

两篇文章均以"

赋"

这种文体写记游散文,一样的赤壁景色,境界却不相同,然而又都具诗情画意。

前赋是"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后赋则是"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不同季节的山水特征,在苏轼笔下都得到了生动、逼真的反映,都给人以壮阔而自然的美的享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