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运行维护管理办法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53957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7.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电缆运行维护管理办法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电力电缆运行维护管理办法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电力电缆运行维护管理办法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电力电缆运行维护管理办法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电力电缆运行维护管理办法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力电缆运行维护管理办法Word格式.docx

《电力电缆运行维护管理办法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电缆运行维护管理办法Word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力电缆运行维护管理办法Word格式.docx

③电缆线路路径的协议文件。

⑶直埋电缆线路必须有详细的敷设位置图样,比例尺一般为1:

500,地下管线密集地段为1:

100(甚至更大),管线稀少地段,为1:

1000。

平行敷设的电缆线路,尽可能合用一张图纸,但必须标明各条线路相对位置,并标明地下管线剖面图。

⑷电缆线路必须有原始装置记录:

准确的长度、截面积、电压、型号、安装日期、线路的参数,中间接头及终端头的型号、编号(参考附件1中表1、2)。

⑸沿电缆线路如有特殊结构,如桥梁、隧道、人井、排管等,应备有特殊结构的图样。

⑹电缆的接头和终端头的安装及检修,都应具有相应的工艺标准和设计装配总图;

总图必需配有详细注明材料的分件图。

⑺电缆线路必须有运行记录:

事故日期、地点及原因以及变动原有装置的记录(参考附件1中表1、2)。

⑻电缆线路发生事故或预防性试验击穿等,都必须做好调查记录:

部位、原因、检修过程等,据此制订反事故措施计划。

调查记录应逐年归入各条线路的运行档案。

⑼电缆线路上的任何变动或修改,都应及时更正相应的技术资料,保持资料的正确性。

3电力电缆线路的管理

3.1电力电缆线路保护区的管理

⑴地下电缆保护区为电缆线路地面标桩两侧各0.75米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

⑵在电缆线路保护区内,禁止进行临时性建筑或修建仓库,必须修建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⑶在直埋电缆线路保护区内,禁止重型机械或重型汽车在非道路电缆线路保护区内作业或通过。

⑷在直埋电缆线路保护区内,禁止堆放下列物品

①易燃、易爆品

②对电缆有害的腐蚀品

③临时加热器具

④建筑器材、钢锭等重型物品

⑤积土、垃圾等杂物

3.2电缆标志的管理

⑴电力电缆室内、外终端头要有与母线一致的黄、绿、红三色相序标志。

⑵电缆沟、井、隧道及配电室的出入口电缆,需要明显的标志。

⑶直埋电缆线路在拐弯点,中间接头等处需埋设标桩或标志牌,在直线区段每隔50米埋设标桩一个。

⑷电缆通过墙壁、建筑物等应涂刷红色标记和标识,电缆房应有明显的标志牌。

⑸电缆标志牌一般应注明以下内容

①电缆线路的名称、号码

②电缆的根数、型号、长度

③穿越障碍物用的红色“电缆”标志牌

④电缆管理单位,联系电话等。

3.3电缆线路机械损伤的防止

⑴各分公司必须了解和掌握全部电缆线路上的挖土情况,并经常督促有关单位切实执行《电力线路防护规程》或当地政府所颁布的有关保护地下管线的规定。

在市郊挖土频繁地段的电缆线路,应设有明显的警告标志。

⑵凡因必须挖掘而暴露的电缆,应由电缆专业人员在场守护,并应告知施工人员有关施工的注意事项,办理书面交底手续和施工安全协议。

⑶对于被挖掘而全部露出的电缆,应加护罩并悬吊。

悬吊间的距离应不大于1.5米,单芯电缆不允许用铁丝绑扎悬吊;

多芯电缆用铁丝悬吊时,必须用绝缘托板衬护。

⑷挖土工程完毕后,守护人员应检查电缆外部情况是否完好无损,安放位置是否正确,待回填盖好电缆保护板后,才可以离开。

⑸电缆守护人员,应将各种挖土记录详细记入在监护记录簿内(施工监护日志),并签名。

⑹松土地段的电缆线路临时通行重车,除必须采取保护电缆措施外,应将该地段详细记入监护记录簿内。

4电缆绝缘过热和导线连接点损坏的防止

4.1正常运行时电缆的允许温度和载流量

4.1.1电缆导体的长期允许工作温度(℃)。

不应超过表1中所列的数字(若与制造厂规定有出入时,应以制造厂规定为准):

表1电缆导体的长期允许工作温度(℃)

额定电压(千伏)

电缆种类

3及以下

6

10

20-35

天然橡皮绝缘

65

 

粘性纸绝缘

80

60

50

聚氯乙烯绝缘

聚乙烯绝缘

70

交联聚乙烯绝缘

90

4.1.2电缆正常运行时的长期允许载流量,应根据电缆导体的工作温度,电缆各部分的损耗和热阻,敷设方式,并列条数,环境温度以及散热条件等加以计算确定。

附件2列出了部分常用电缆的长期允许载流量供参考。

4.1.3电缆原则上不允许过负荷,即使在处理事故时出现的过负荷,也应迅速恢复其正常电流。

4.2系统短路时电缆的允许温度和允许短路电流

4.2.1重要的或检修困难的电缆线路,除了应按允许温度确定电缆允许电流外,对没有熔丝保护的电缆线路,应验算其在短路情况下的热稳定性。

当热稳定性不足时,应增大电缆截面直至能适应为止。

4.2.2供电系统短路时,电缆导体的最高允许温度不宜超过下列规定:

⑴电缆线路中无中间接头时,按表2规定;

绝缘种类

短路时导体最高允许温度(℃)

天然橡皮绝缘

150

10千伏及以下

20~35千伏175

120

140

交联聚乙烯绝缘

铜导体230

铝导体200

充油纸绝缘

160

表2:

电缆线路中无中间接头时最高允许温度

⑵电缆线路中有中间接头时:

①锡焊接头120℃;

②压接接头150℃(但在表2所规定的温度中低于150℃的电缆仍按表2的规定);

③电焊或气焊接头与无接头时相同。

4.2.3供电系统短路时,电缆的允许短路电流可参考下列公式计算:

I={√[(Cv/(αkρ20))×

[ln(1+A(θs-20))/(1+A(θ0-20))]}×

√t×

10-3千安

式中A——电缆导体的截面,平方毫米;

Cv——电缆导体的热容系数,焦/厘米3·

℃;

(铜导体3.5,铝导体2.48);

k——20℃的导体交流电阻与直流电阻之比;

t——短路时间,秒;

α——导体电阻系数的温度系数,1/℃;

(铜导体0.00393,铝导体0.004);

θs——短路时导体或接头的允许温度,℃;

θ0——短路前导体的运行温度,℃;

ρ20——20℃时导体的电阻系数,欧·

毫米2/米;

(铜导体0.0184,铝导体0.031)。

4.3电缆温度的监视

4.3.1测量直埋电缆温度时,应测量同地段的土壤温度。

测量土壤温度的热偶温度计的装置点与电缆间的距离不小于3米,离土壤测量点3米半径范围内,应无其它热源。

4.3.2电缆同地下热力管交叉或接近敷设时,电缆周围的土壤温度,在任何时候不应超过本地段其它地方同样深度的土壤温度10℃以上。

4.3.3检查电缆的温度,应选择电缆排列最密处或散热情况最差处或有外界热源影响处。

4.3.4测量电缆的温度,应在夏季或电缆最大负荷时进行。

4.4导线连接点损坏的防止

4.4.1电力电缆的导体可参照表3的方法进行连接,并注意下列事项:

表3:

电力电缆的导体连接方法

导体材料

铜-铜

铝-铝

铜-铝

压接

电焊或气焊

注○推荐;

△可用;

●推荐,但必须用铜铝过渡接头。

⑴铜-铝导体连接宜采用铜铝过渡接头,如采用铜压接管其内壁必须镀锡。

⑵两种不同截面积的铝导体压接时,必须用纯度高于L1级的铝棒特制加工成相适应截面积的压接管。

⑶只要压接工具的压力能达到导线的蠕变强度,不论点压或围压,都可采用。

4.4.2短路电流不大或者要求抗拉强度不大的电缆线路,铜导体间的连接,可以用锡焊法,但铝导体间的连接,禁止使用化学反应的钎焊法。

4.4.3铝导体和其它设备的铜件连接或铜导体和其它设备的铝件连接,应该用铜铝过渡接头,如闪光焊铜铝接头,摩擦焊铜铝接头以及铜铝压接过渡接头。

只有在电流密度或者短路电流不大的室内连接点,才允许铝和铜件直接用机械法连接。

但两者的接触面间应夹以镀锡的铜片过渡。

4.4.4重要电缆线路的户外引出线连接点,需加强监视,一般可用红外线测温仪或测温枪测量温度。

在检修时,应检查各接触面的表面情况。

5电缆的巡查

5.1巡查周期

5.1.1电缆线路及电缆线段的巡查

⑴敷设在土壤中、隧道中以及沿桥梁架设的电缆,每三个月至少巡查一次。

根据季节及基建工程特点,应增加巡查次数;

⑵电缆竖井内的电缆,每半年至少巡查一次;

⑶配电所的电缆沟、隧道、电缆井、电缆架及电缆线段等的巡查,至少每三个月一次;

⑷对挖掘暴露的电缆,按工程情况,酌情加强巡视。

5.1.2电缆终端头,由现场根据运行情况每1年停电检查一次。

污秽地区的电缆终端头的巡视与清扫的期限,可根据当地的污秽程度予以决定。

5.2巡查的主要注意事项

5.2.1对敷设在地下的每一电缆线路,应查看路面是否正常,有无挖掘痕迹及路线标桩是否完整无缺

5.2.2电缆线路上不应堆置瓦砾、矿渣、建筑材料、笨重物件、酸碱性排泄物或砌堆石灰坑等。

5.2.3对于通过桥梁的电缆,应检查桥堍两端电缆是否拖拉过紧,保护管或槽有无脱开或锈烂现象。

5.2.4对于电缆的备用排管应该用专用工具疏通,检查其有无断裂现象。

5.2.5人井内电缆铠装在排管口及挂钩处,不应有磨损现象,需检查衬垫是否失落和完好。

5.2.6安装有保护器的单芯电缆,在通过短路电流后,或每年至少检查护层保护器有无击穿或烧熔现象。

5.2.7对户外与架空线连接的电缆和终端头应检查终端头是否完整,引出线的接点有无发热现象,靠近地面一段电缆是否被车辆撞碰等现象。

5.2.8多根并列电缆要检查电流分配和电缆外皮的温度情况。

防止因接触点不良而引起电缆过负荷或烧坏接触点。

5.2.9隧道内的电缆要检查电缆位置是否正常,接头有无变形,温度是否异常,构件是否失落,通风、排水、照明等设施是否完整。

特别要注意防火设施是否完善。

5.2.10应经常检查临近河岸两侧的水底电缆是否有受潮水冲刷现象,电缆盖板有否露出水面或移位。

同时检查河岸两端的警告牌是否完好,了望是否清楚。

5.3巡查结果的处理

5.3.1巡线人员应将巡视电缆线路的结果,记入巡线记录簿内。

分公司应根据巡视结果,采取对策消除缺陷。

5.3.2在巡视检查电缆线路中,如发现有零星缺陷,应记入缺陷记录簿内,据以编订月度或季度的维护小修计划。

5.3.3在巡视检查电缆线路中,如发现有普遍性的缺陷,应记入大修缺陷记录簿内,据以编制年度大修计划。

5.3.4巡线人员如发现电缆线路有重要缺陷,应立即报告分公司主管人员,并作好记录,填写重要缺陷通知单。

分公司主管人员接到报告后应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缺陷。

6电缆的预防性试验

6.1直流耐压试验

6.1.1重要电缆每年至少应试验一次;

其它电缆,至少每三年试验一次。

电缆的预防性试验,最好在土壤中水分饱和时进行。

6.1.2新敷设的有中间接头的电缆线路,在投入运行3个月后,应进行试验一次,以后按一般周期试验。

6.1.3根据试验结果被列为不合格、但经过综合判断允许在监视条件下投入运行的电缆,其试验周期应较标准规定缩短。

如果在不少于6个月的时期内,经过三次以上的试验,其缺陷特性没有变化,则可以按规定周期试验。

6.1.42千伏以上橡塑电缆的直流试验电压:

2-35千伏为2.5倍额定电压。

试验电压的升高速度约为每秒1-2千伏。

到达试验电压以后持续时间为5分钟。

6.1.5在耐压试验中,如发现泄漏电流不稳定或泄漏电流值随试验电压急剧上升或随试验时间增长有上升现象时,应查明原因。

如纯属电缆线路的原因,则可提高试验电压及延长试验时间。

6.1.6电缆连接于其它设备时,应尽可能分开作耐压试验。

6.1.7三芯电缆试验时,在一相上加电压,其它两相应与铠装一同接地。

铠装一端接地、另一端装有护层过电压保护器的单芯电缆,在试验时,该端铠装应临时接地。

6.1.8电缆在每次作耐压试验后,必须通过0.1-0.2兆欧姆的限流电阻放电三次以上,然后直接接地。

6.1.9停电超过一个星期但不满一个月的电缆,在重新投入运行前,应用摇表测量绝缘电阻。

如有疑问时,须用直流高压试验,检查绝缘是否良好。

停电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的,必须用直流高压试验,其试验电压为第6.1.4条所规定的一半电压,时间为一分钟。

停电超过试验周期的,则必须作标准预防性试验。

6.1.10电缆预防性试验不宜使用交流。

6.1.11对护层有绝缘要求的电缆线路,应每年测试一次绝缘电阻。

6.2泄漏电流的测定

6.2.1测量泄漏电流数值,应在加标准试验电压持续一分钟后读取,交流耐压试验前后均应测量读取泄漏电流值,以作比较。

6.2.2电缆经过交流耐压后的泄漏电流,应不大于耐压前的数值。

除塑料电缆外,泄漏电流的不平衡系数应不大于2;

但6千伏及以下电缆的泄漏值小于10微安时,10千伏电缆的泄漏值小于20微安时,不平衡系数不作规定;

泄漏电流值只作为判断绝缘情况的参考,不作为决定是否能投入运行的标准。

当不平衡系数大于2时,必须将连接电缆的三个相的尾线全部拆去后重新再测量读取不平衡系数。

6.2.3不长的电缆线路,如中间无接头,也可用兆欧表作绝缘电阻试验,测得绝缘电阻数值的不平衡系数如第6.2.2条规定。

兆欧表的电压应用1000伏及以上的,读取60秒的绝缘电阻值。

6.2.4电缆线路的试验结果,必须填写在如附件3中表1所示的电缆试验记录单上,并归入该电缆线路的运行档案。

7电缆的故障分析

7.1故障的判定

7.1.1无论何种电缆,均须在电缆与电力系统完全隔离后,才可进行鉴定故障性质的试验。

7.1.2鉴定故障性质的试验,应包括每根电缆芯的对地绝缘电阻,各电缆芯间的绝缘电阻和每根电缆芯的连续性。

测量的结果应记入测量报告书中。

7.1.3对有绝缘要求的电缆金属护套,外护层的绝缘应予监视,如有损坏,可参照附件4测出损坏点并及时修理。

7.1.4鉴定故障性质可用兆欧表试验。

电缆在运行中或试验中已发现故障,兆欧表不能鉴别其性质时,可用高压直流来测试电缆芯线间及芯线与铠装间的绝缘。

7.1.5电缆二芯线接地故障时,不允许利用另一芯线的自身电容作声测试验。

7.1.6电缆故障的测寻可参照附件4的方法。

测出故障点距离后,应根据故障的性质,采用声测法或感应法定出故障点的确切位置。

7.1.7电缆或接头故障地点经测定后,其现场位置应与电缆线路图仔细核对。

如缺少线路图时,可用感应法测定;

两旁有其它电缆的,应核对其相对位置。

7.1.8电缆或接头露出后,应检查其型式及位置是否与原始记录中的装置资料及电缆线路图上横断面所指示的位置相符。

7.1.9电缆或接头故障不明显,在测定范围内已经露出而尚不能发现故障点或对该电缆和接头位置有疑问时,应使用感应法或声测法辅助判定之。

7.1.10电缆故障测寻的资料,应妥善保存于该电缆线路的运行档案内。

7.2故障的处理及原因分析

7.2.1发现电缆故障部分后,应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规定采取好安全措施后,再开始进行电缆故障处理工作。

7.2.2清除电缆故障部分后,必须进行电缆绝缘的潮气试验和绝缘电阻试验。

检验潮气用油的温度为150℃。

对于橡塑电缆则以导线内有无水滴作为判断标准。

7.2.3电缆故障修复后,必须核对相位,并作耐压试验,经合格后,才可恢复运行。

7.2.4电缆无论为运行或试验故障,其故障部分经发现割除后,应妥慎保存,进行研究并分析原因,采取防止对策。

如故障属于制造缺陷的,应提出证实缺陷资料及报告,以便必要时交制造厂。

7.2.5修理电缆线路故障,除更改有关装置资料外,必须填写故障测试记录及修理记录,见附件3中表2-3,并分别存档。

8运行前电缆线路设备的验收

8.1安装中的电缆线路设备的验收

8.1.1电缆线路在敷设的过程中,运行部门应经常进行监督及分段验收。

8.1.2在验收安装中的电缆线路时,施工安装机构应具备下列资料:

⑴电缆线路的设计书;

⑵实际线路路径的平面图。

此图应根据路径区域内网络发展情况,用1/200或1/500的比例尺绘制;

在房屋内及配电所附近的路径用1/50的比例尺绘制;

⑶电缆线路路径的协议文件及城市电缆规划走廊资料详图;

⑷电缆的制造厂试验合格证;

特殊电缆应附必要的技术文件;

⑸建筑工程和隐蔽工程的图纸资料;

⑹敷设后电缆线路的试验资料。

8.1.3敷设的电缆较原设计有变更时,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并取得有关单位许可后,方可进行。

8.2竣工后的电缆线路设备的验收

8.2.1电缆线路竣工后的验收,应由电缆运行部门,设计和施工安装部门的代表所组成的验收小组来进行。

8.2.2在验收时,施工安装部门应将第8.1.2条内所列的全部资料交给运行部门。

8.2.3分公司对参加运行前的电缆进行电气验收的项目如下:

⑴电缆各芯导体必须完整连续,无断线情况;

⑵按运行需要,测量电缆敷设后的参数:

电容、交直流电阻及阻抗;

⑶电缆两端终端头各相的相位,应与电力系统的相位相符合;

⑷单芯电缆的护层绝缘电阻及保护器的残工比(残压与工频承受电压之比);

⑸电缆应按“电气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标准”的规定进行试验,并全部合格。

附件1电缆线路装置记录的格式

附件1表1(正面)电缆线路装置记录

表1:

线路名称________千伏地下电缆路程_______电站编号_______

长度(米)

路线

制造厂

出厂盘号

截面积

(毫米2)

电压(伏)

型式

每芯电阻

每公里电容

已用年数

装置日期

图样编号

芯与芯间

芯与地间

总长_______单芯总电阻__________总电容________

终端匣

电缆历史

地点

所在地

日期

技工

备注

摘要

附件1表1(反面)故障记录

次数

技工姓名

故障部分

故障类别

故障原因及所在地

修理情况

故障

修理

附件1表2接头及终端盒装置记录_______伏电缆名称________

编号

图样

技工姓名

备注

技工

姓名

装置

日期

附件2电缆长期允许载流量及其校正系数

附件2表1铝芯纸绝缘、聚氯乙烯绝缘铠装电缆和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长期允许载流量〔直接埋在地下时(25℃),土壤热阻系数为80℃·

厘米/瓦〕

导体

截面

长期允许载流量(安培)

1千伏

3千伏

6千伏

10千伏

20~35千伏

二芯电缆

三芯电缆

四芯电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