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536464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教学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学会用联系的方法分析问题,强调“整体性”观念。

3、让学生认识到调整人类行为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4、树立因地制宜开发自然和人地协调的观念。

5、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和人地协调的观念。

四、教材重点和难点

重点:

导致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荒漠化的治理

难点:

荒漠化的成因

五、课时安排:

两课时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方法

1、计算机辅助教学:

制作地理课件,将文字、图形、动画等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情景,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2、提问导学法: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增强学生自己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3、视频录象:

通过沙漠化、石漠化、居延海等几段视频,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西北荒漠环境的认识,加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4、读图探讨法: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

5、案例分析论证法:

通过沙坡头建带状草方格沙障保护包兰铁路一例,让学生阅读教材,进行分析、总结。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投影“土地荒漠化”的图片,投影“次生盐渍化”图片,那么:

什么叫荒漠化?

【活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回答,教师投影“荒漠化的概念”图片,分析归纳。

【活动】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运用下列关键词解释荒漠化的含义。

土地退化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因素人类活动沙漠化

【提问】从荒漠化的含义来看,导致荒漠化的因素有哪些呢?

【回答】学生回答。

【提问】从荒漠化的形成因素来看,我国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中哪个地区容易出现荒漠化呢?

【讲授新课】

【板书】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

【承转】西北地区为什么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

这与它的自然地理特征:

位置、地形、气候等因素有没有关系呢?

我们先看“西北地区的位置”图,知道西北地区的范围。

【板书】一、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的范围、地形特征:

【提问】投影“西北地区的范围和地形”图:

1、请学生说出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和地形特点,教师归纳。

2、指出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

【分析】西北地区干旱的成因:

由于海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和地形(高原面积大、高山环绕盆地、青藏高原隆起)共同作用,导致奔去成为全球同纬度降水最少的地区之一,干旱成为本区最大的自然特征。

【板书】2、西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干旱

【提问】投影“西北地区降水和植被的变化”景观图,思考:

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水分条件与植被景观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并分析原因。

[提问]投影“绿洲”图,思考新疆的绿洲分布有什么特点?

请联系水源和地形条件解释原因。

[分析]绿洲主要分布在内陆盆地的边缘,或高大山脉的山麓地带。

因为那里有高山冰雪融水汇集而成的河流,或是渗入地下形成的泉水,这对干旱地区农业生产极为重要。

山麓地带还是土壤较为肥沃的洪积扇,绿洲大多分布在洪积扇中部的平原上。

[活动]投影“天山中部降水量随高度的变化”图,思考两个问题:

1、天山北坡降水量随高度分布有何特点?

2、估算在海拔2000米处,天山南北坡的降水差异。

为何有这样的差异?

[分析]1、天山北坡降水量刚开始随高度增加在上升,但到了一定高度,降水量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2、在2000米高度上,天山北坡降水约580毫米,而南坡降水约250毫米,也就是说北坡降水比南坡多,因为天山北坡面向准噶尔盆地,该盆地西部的缺口,有来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进入,产生较多的地形雨。

[小结]干旱是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并影响到其他环境特征。

投影一幅表格,对贺兰山以东、以西的降水、载畜量、自然景观、干湿状况、农业特色进行小结。

[分析]干旱是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干旱影响西北地区的气候(大陆性强、干燥少雨、日照强烈、风力强盛)、水文(多内流河、河流稀少、发育不好)、地貌(风蚀地貌、风积堆积地貌广布)、植被(草原、荒漠为主,东西差异明显)、人们的生活生产(畜牧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等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板书]4、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

(1)干旱是荒漠化发生的潜在因素

[分析]干旱的气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投影相关图,分析荒漠化发生的潜在因素:

基本条件——干旱多沙漠、戈壁,

物质条件——平地多疏松沉积物,

动力因素——大风多且集中。

[板书]

(2)气候异常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讲述]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投影一幅图,分析讲解。

西北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的变率大。

多雨年份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若多年持续干旱,导致地表植被受损,就会加剧荒漠化进程。

[活动]投影“荒漠化效应和水-气-生相互作用”图,分析荒漠化过程中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从图中可以看出,植被、降水、径流、气候是个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整体,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发生变化,尤其是地表植被遭到破坏,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承转]我们已经了解到了自然因素对荒漠化形成的影响,那么人类活动对荒漠化的发生发展有没有影响呢?

[板书]三、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1、荒漠化的自然和人为因素

[讲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气候变异为荒漠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人类活动则大大加速了这一过程的发展。

在荒漠化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往往起决定作用。

在西北地区现代荒漠化土地中,有90%以上是人为因素所致。

[板书]2、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讲述]我们从形成荒漠化的根源上探讨的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人口激增对环境带来的压力;

二是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板书]3、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讲述]我们来探讨造成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具体表现上哪几个方面。

投影“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图,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有: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板书]

(1)过度樵采

[讲述]通过投影两幅樵采图,了解在干旱缺乏能源的地区,人们樵采天然植物作为解决燃料问题的主要手段;

一些牧民为增加收入,无计划、无节制地在草原地区采挖发菜、药材等,对所在地区环境造成破坏。

[板书]

(2)过度放牧

[讲述]通过投影“过度放牧”图,了解牧民为求得短期的经济利益,过度放牧,导致草场破坏,草场产草量下降,载畜量下降,这又会形成新一轮的超载放牧,加速草原退化和沙化的进程。

[板书](3)过度开垦

[讲述]通过投影“风蚀弃耕地”图,我们知道在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区边缘从事农业生产,在缺少防护林保护的情况下,沙质土壤极易遭受风蚀,土壤肥力逐年下降,作物产量业逐年下降,终因经济效益差而弃耕,继续遭受风蚀而变成流沙地。

灌溉措施不当,又会出现另一种荒漠化现象——次生盐渍化。

[小结]将荒漠化的三个人为因素所在典型地区及危害,用图表进行归纳小结。

人为因素

典型地区

主要危害

过度樵采

能源缺乏地区

植被遭到破坏

过度放牧

草原牧区

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的进程

过度开垦

沙区边缘

使土壤风蚀沙化及次生盐渍化

[活动]对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我们通过投影几幅图片来进行分析了解。

[小结]荒漠化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于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结果,它受干旱程度和人畜对土地压力强度的共同影响。

其中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变异是产生荒漠化的必要条件,它对荒漠化的形成过程是极其缓慢的,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则使土地荒漠化进程加快。

不管是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还是非洲的萨赫勒地区的荒漠化,总的来看,荒漠化并非只是现代的产物,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荒漠化的程度有所不同。

[课堂巩固练习]

设计几个选择题,对荒漠化的概念、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方面的知识进行巩固。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问题在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在不同历史阶段和自然条件下,人类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活动,对荒漠化的形成和发展都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我国西北地区不同历史时期荒漠化的情况如何?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大家已经知道荒漠化的危害严重,有没有什么方法来遏制荒漠化蔓延的趋势呢?

这节课我们就具体来研究这两个问题。

[讲授新课]

[板书]四、我国西北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

1、古代:

[讲述]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问题在历史上就时有出现,如古代的河西走廊地区,人们利用祁连山冰雪融水和山麓地下水发展农业,人口也很密集。

但后来由于三方面原因:

对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开垦、战争、瘟疫,大部分古绿洲相继被迫放弃。

[活动]投影“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丝绸古道”图片,思考以下问题:

(1)途中河流分布的特点、水量变化特征和主要补给方式是什么?

(2)古城和古遗址分布有什么特点?

(3)古今道路的变化说明什么问题?

(4)这样发展下去结果会是什么?

[分析]

(1)河流大都发源在盆地南北两侧的山地,并向塔里木盆地中心流动,流量变得越来越小,成为季节性河流。

河流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2)古城和古遗址分布在现今沙漠的腹地。

(3)古代的丝绸之路位于现今沙漠腹地,现代公路干线更贴近昆仑山山麓。

这充分反映出“沙逼人退”的局面。

(4)这样下去,由于人类活动的足迹和不合理的开发,荒漠化的范围会越来越大。

[板书]2、近代:

[讲述]北方农牧过渡地带,在清代初年,人口激增,大规模移民开垦,使秦汉以来自然形成的农牧界限向西北推进了几十到几百千米。

[板书]3、20世纪50年代以来:

[活动]投影“甘肃民勤”资料,了解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导致沙进人退的现象。

[讲述]由于人口的压力和管理失误,荒漠化趋于严重。

虽经过治理,个别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但从总体看,特别在旱农垦区和草原牧区,荒漠化仍在蔓延。

[板书]五.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讲述]人与自然的协调是荒漠化防治的核心。

“人与自然的协调是荒漠化防治的核心”这一结论依据的是荒漠化形成与发展的客观规律。

荒漠化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于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结果。

自然因素形成的荒漠化过程是极其缓慢的,而人为因素在加速荒漠化进程,加重着荒漠化的严重程度,并且人类活动在其发生与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只有根据自然规律规范人类的行为,才能达到防治荒漠化的目的,因此“人与自然的协调是荒漠化防治的核心”。

[板书]

(一)荒漠化的防治可以概括为:

“三项内容、两条原则和一个重点”

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

[活动]投影“荒漠化防治的内容”

三项:

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板书]2、荒漠化防治的原则

[讲述]投影图片,荒漠化防治的原则是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

[板书]3、荒漠化防治的重点

[讲述]投影图片,荒漠化防治的重点是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整治。

[板书]

(二)荒漠化防治的具体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讲述]投影图片,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

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生长

干旱的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流水资源

[活动]播出“居延海”视频,居延海是北京沙尘暴的源地之一,它原是湖泊,后来变成沙漠,现在又开始有水了,这是人们对水资源进行了合理调配的结果。

[板书]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讲述]投影图片,生物措施:

外围沙漠边缘——封沙育草

绿洲地区前沿地带——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

内部——建农田林网

[讲述]投影图片,工程措施:

在缺水源的地区,可利用柴草、树枝或其他材料,在流沙地区设置沙障工程,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阻挡沙丘前移。

[板书]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讲述]投影图片,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为:

现有林地——作为防护林

绿洲边缘的灌草林带——发展林业、牧业

已荒漠化的地方——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板书]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

[讲述]投影图片,了解解决能源的途径:

开源——营造薪炭林;

新建沼气池;

利用风能、太阳能。

节流——推广省柴灶

[板书]5、控制人口增长

[讲述]投影图片,了解控制人口增长的途径: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利于防治荒漠化

[板书]六、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现状

[讲述]投影图片。

西北人民有丰富的防沙治沙经验。

现科研人员建立了防治荒漠化实验推广站,创造出生物固沙、沙地飞播造林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等许多成功的治理措施。

政府一直十分重视西北地区的生态建设和荒漠化防治。

现在,恢复西北生态环境,再造秀美山川的努力,正在艰难而又坚定地进行。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已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已由过去的“沙进人退”转变为“人进沙退”。

[活动]分析前苏联垦荒区土壤风蚀的潜在自然背景和人为的因素,了解采取的综合防护措施,探讨在我国的哪些地区可以借鉴。

[小结]这节课了解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

防治荒漠化应以人与自然的协调为核心,采取因地制宜的治理措施,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我们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努力学习,为把西北地区建成一个山川秀美的环境而做出自己的贡献。

 

[板书提纲]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

一、荒漠化的概念(第一课时)

1、概念:

2.荒漠化形成过程:

3、荒漠化危害的严重性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的范围:

2、西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3、西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干旱

4、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

(1)干旱是荒漠化发生的潜在因素

(2)气候异常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三、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2、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3、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1)过度樵采

(2)过度放牧

(3)过度开垦

四、我国西北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第二课时)

2、近代:

3、20世纪50年代以来:

五.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一)荒漠化的防治可以概括为:

2、荒漠化防治的原则

3、荒漠化防治的重点

(二)荒漠化防治的具体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六、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现状

“沙进人退”转变为“人进沙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