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易错知识点及生物学史知识总结归纳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531427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必修一易错知识点及生物学史知识总结归纳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易错知识点及生物学史知识总结归纳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易错知识点及生物学史知识总结归纳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易错知识点及生物学史知识总结归纳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易错知识点及生物学史知识总结归纳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必修一易错知识点及生物学史知识总结归纳Word下载.docx

《高中生物必修一易错知识点及生物学史知识总结归纳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必修一易错知识点及生物学史知识总结归纳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必修一易错知识点及生物学史知识总结归纳Word下载.docx

在鉴定还原糖的时候斐林试剂甲和乙为什么要混合均匀?

分开不行?

实质而言,斐林试剂就是新制的Cu(OH)2悬浊液,斐林试剂甲和乙混合均匀后生成Cu(OH)2悬浊液

双缩脲试剂A和B分别按先后加如有它的什么道理吗?

解释.混合加又为什么不行?

蛋白质在碱性条件下和Cu离子反应生成紫色物质,所以先加Na(OH)2,后CuSO4

胞内酶的形成为什么不需要经过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其实胞内酶合成是需要核糖体的,但这核糖体不全是内质网上的核糖体,需要的大多数是游离在细胞质上的核糖体。

一般合成胞内酶只要游离核糖体→高尔基体加工就成了,线粒体供能。

核孔是核与细胞质进行频繁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主要孔道。

这句话错在哪里?

核孔是大分子出入细胞核的通道。

小分子不必都从核孔通过。

仁增大的情况一般会发生在哪类细胞中(D)。

A.分裂的细胞B.需要能量较多的细胞

C.卵原细胞或精原细胞D.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核仁的功能合成核糖体用,核糖体用于合成蛋白质用。

所以选D。

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这句话为什么不对?

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但能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

该课题组用紫色洋葱做完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后,又用此装片观察细胞分裂,结果发现似乎所有细胞均处于细胞分裂间期,为什么?

洋葱表皮细胞是分化成熟的细胞,而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分裂。

另:

成熟的不分裂的活植物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

与多糖合成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有?

线粒体供能;

植物:

叶绿体合成淀粉,高尔基体合成纤维素;

动物:

内质网参与合成糖原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胆固醇的方式是什么?

需要消耗ATP吗?

脂质是大分子有机物吗?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胆固醇的方式自由扩散;

不需要消耗AT;

脂质不是大分子有机物。

含磷脂和胸腺密啶的细胞器是是?

不含磷脂说明没有膜,不含胸腺嘧啶说明没有DNA,线粒体和叶绿体有DNA,液泡、线粒体、叶绿体有膜,所以为核糖体与中心体

哪些细胞器可以产生水?

①在叶绿体的暗反应过程产生水;

②在线粒体中通过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水;

③核糖体上氨基酸的脱水缩合产生水;

④植物高尔基体上合成纤维素产生水

激素的合成与内质网有关吗?

请说明原因.

有关,因为性激素属于脂质,而内质网的作用就是合成脂质。

另外内质网还有加工蛋白质等作用。

下列物质和离子通过细胞膜的转运的方式是?

1是自由扩散----因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载体2是协助扩散-----因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载体3是主动运输----因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载体则4是自由扩散----因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载体

有哪些常见的物质是主动运输、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有葡萄糖、氨基酸和无机盐离子。

就目前中学教材讲过的协助扩散只有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按新课标精神,需要有相应的载体(通道),不需消耗能量的就是协助扩散,如神经细胞外的钠离子通过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内就是协助扩散。

水进入细胞是自由扩散还是协助扩散?

水进入细胞膜需要"

水通道"

(蛋白)那是协助扩散吗?

水进入细胞膜需要"

(蛋白)是协助扩散。

水直接通过脂质双分子层的扩散是自由扩散.现在发现了水可由"

(蛋白)进出,但不等于水都是由"

(蛋白)进出.

植物细胞均具有全能性,这句话为什么不对?

1、只有离体情况下植物细胞才有可能表现全能性2、细胞必须是活细胞,而有些细胞如导管细胞是死细胞

“离体的植物细胞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后,细胞的分化程度降低,但全能性增大。

”请问这句

话是否正确?

为什么?

可认为正确。

经脱分化形成的愈伤组织和原来的离体的植物细胞相比,细胞的分化程度降低了.分化程度低的细胞易表现出全能性

试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血浆中无机盐含量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确定人的生理盐水的浓度。

适当浓度的无机盐含量能维持红细胞正常形态.在血液中加入抗凝剂,红细胞沉淀后,滤去血浆,只要红细胞;

将红细胞分为同量的三组[置3试管中],分别加入同量清水/0.8%浓度生理盐水/10%浓度盐水,静置一定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就能确定无机盐含量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的功能体现了细胞膜的什么功能?

下列哪项对NH4+离子进入根毛细胞影响最小?

A载体B、ATPC酶D细胞内外NH4+浓度差选D为什么?

NH4+进入根毛细胞是主动运输,主动运输和浓度无关,不管高或低只要需要都可运输,所以选D

1、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在线粒体内经过代谢产生CO2和水。

2、经过光合作用,最终生成的ATP可以直接共给新陈代谢。

这两句话对吗?

第一句正确。

呼吸作用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一分子葡萄糖分解产生两分子丙酮酸。

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最终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

第二句不对。

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只为暗反应直接提供能量,不直接供给其它代谢。

提取完整线粒体和叶绿体悬浮液,分别加入盛有丙酮酸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的两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给与充足的光,都会产生气泡。

若将上述两试管移入黑暗的环境,保持温度不变,两支试管产生的气泡量的变化如何?

装线粒体的瓶继续产生气泡,量不变,呼吸作用不需要光;

装叶绿体的瓶不再产生气泡,光合作用光反应需要光,无光,则不能进行光反应。

这是因为丙酮酸在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了CO2,而叶绿体是通过光反应产生O2。

光照强度、CO2供应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合成的产物(CH2O)运输受阻,则C3、C5的含量如何变化?

答:

产物积累,会抑制相应反应速度,则C3增多,C5会减少

绿体的类囊体膜和基质中均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这句话错在哪里?

应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和基质中均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只有叶绿体的类囊体膜有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基质中无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

用一束光照射叶绿体色素的溶液,透射过去的是什么光,反射回来的是什么光?

透射过去的是绿光,因为色素主要吸收红橙光和蓝紫光。

反射回来的是红光,因为色素分子受光子激发,由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会放出磷光,其频率在红光范围内,且光子由向光面射出。

化能合成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水吗?

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分两个阶段1)NH3+O2→HNO3或HNO2+(化学能)2)6CO2+12H2O*───→C6H12O6+6O2*+6H2O与光合作用不同;

合成有机物的能量来自化学能。

已分化的细胞不可逆.(细胞全能不就可逆了吗?

花粉离体培养是有性生殖吗?

细胞分化是不可逆,这是指在生物体内.有的题目却说是可逆的,这是指在离体条件。

2、花粉离体培养是有性生殖

高度分化的细胞基因表达的特点是什么?

凋亡的细胞在形态上有什么变化?

高度分化的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凋亡的细胞在形态上最明显的变化是细胞核内染色质浓缩,DNA降解成寡聚核苷酸片段,这与某些特异蛋白的表达有关。

“细胞的畸形分化与癌细胞产生有直接关系”这句话对吗?

正常的细胞是有寿命的。

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就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细胞的正常分裂、分化后会衰老、死亡,在正常分裂和正常分化时,原癌基因都处于被抑制状态。

如果由于某些原因,细胞畸形分化,原癌基因被激活,细胞就会无限分裂,成为不死的癌细胞。

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细胞内的__________,使正常细胞演变为癌细胞。

答案是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怎么解释啊不是被激活吗怎么是突变啊

细胞中既有原癌基因,又有抑癌基因,其中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抑癌基因则主要是阻止组织细胞不正常的增值。

致癌因子使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从而导致正常细胞畸形分化为恶性增值细胞,即癌细胞。

为什么病毒是生物?

(是不是因为其能生长繁殖?

病毒被认作生物主要并不是因为能新陈代谢,恰恰相反病毒单独存在时不具备生物活性,不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

病毒被认作生物的主要原因是其能够进行增殖(产生后代并可遗传性状)

艾滋病病毒(HIV)、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流感病毒、非典冠状病毒的结构及遗传物质都是什么?

艾滋病病毒(HIV)、烟草花叶病毒、流感病毒、非典冠状病毒遗传物质是RNA。

其它如噬菌体等大多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高中生物学史知识点整理

一、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必修一第10页)

1、维萨里:

比利时人,从人体解剖入手研究,发表了巨著《人体构造》,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

2、比夏:

法国人,他指出器官由低一层次的结构——组织构成,并把组织分为21种。

3、虎克:

英国人,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1665年,他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成为cell——细胞。

4、列文虎克:

荷兰著名磨镜技师,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对红细胞和动物精子等活细胞进行了精确的描述。

5、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19世纪30年代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论证生物界的统一性(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1838年施莱登提出细胞是构成植物的基本单位,施旺发现研究报道《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一致性的显微研究》(★)

6、耐格里:

德国人,用显微镜观察了多种植物生长点上新细胞的形成,发现新细胞的产生原来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7、魏尔肖:

德国人,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1858年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二、蛋白质的探索历程

1、英国科学家桑格经过10年努力,终于在1953年测得牛胰岛素全部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2、1965年我国科学家完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全部合成。

三、细胞结构的探索历程

1、美国细胞生物家克劳德摸索出采用不同转速对破碎的细胞进行离心的方法,将细胞内的不同组分分开。

——定性定量分离细胞组分的经典方法

2、比利时的德迪夫发现了溶酶体

3、罗马尼亚的帕拉德,改进了电子显微镜,发现了核糖体和线粒体结构,1960年,帕拉德向人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细胞“超微活动图”。

形象地揭示出分泌蛋白质合成并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

四、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必修一第65页)

1、欧文顿:

1895年他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地上万次的试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

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于是他提出了膜由脂质组成的假说。

2、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并分析其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3、1925年,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细胞膜中提取脂质,铺成单层分子,发现面积是细胞膜的2倍。

提出假说:

细胞膜中的脂质是双层的。

4、罗伯特森:

1959年他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了生物膜结构的“单位膜”模型,所有生物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静态模型)。

5、1970年,科学家通过荧光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提出假说: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6、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在“单位膜”模型基础上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强调膜的流动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

为多数人所接受。

(★)

7、1988年美国科学家阿格雷成功地将构成水通道的蛋白质分离出来。

8、1998年美国科学家麦金农测出了钾离子通道的立体结构。

五、酶的发现史(必修一第78页、第81页)

1、斯帕兰札尼:

意大利人,生理学家。

1783年他通过实验证实胃液具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2、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菌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

3、德国化学家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是由于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4、毕希纳:

德国人,化学家。

他从酵母细胞中获得了含有酶的提取液,并用这种提取液成功地进行了酒精发酵。

他将酵母细胞中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酿酶。

5、萨姆纳:

美国人,化学家。

1926年,他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到脲酶的结晶,并用多种方法证明脲酶是蛋白质。

荣获1946年诺贝尔化学奖。

6、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有生物催化作用。

六、光合作用的发现史(★)(必修一第100页、第101页)

1、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通过实验证实植物可以更新因蜡烛燃烧或小白鼠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但是他没有发现光在植物更新空气中的作用。

2、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J.Ingenhousz)发现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但不了解植物吸收和释放的究竟是什么。

3、1817年,两位法国科学家首次从植物中分离出叶绿素。

4、1845年,德国的梅耶,提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5、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6、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格尔曼,利用好氧细菌和水绵进行实验,证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并发现光合作用主要是利用红光和蓝紫光。

7、1939年,美国的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

8、20世纪40年代,美国生物化学家,植物生理学家卡尔文及其合作者用小球藻做实验,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14C标记CO2追踪,经9年左右的研究,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碳的途径,这一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

附:

1958年,美国科学家斯图尔德,取胡萝卜韧皮部的一部分细胞,放入植物激素、无机盐等物质的培养液中培养,这些细胞旺盛地分裂和生长,形成细胞团块——根、茎、叶——植株。

七、遗传基本规律的发现史(必修二第2—33页)

1、孟德尔:

奥地利人,遗传学的奠基人。

他进行了长达8年的豌豆杂交实验,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发现了生物遗传的规律(假说—演绎法)(★)。

1866年他发表论文《植物杂交试验》,提出了遗传学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遗传因子学说。

但未引起任何反响。

2、1900年,三位科学家重新发现孟德尔的工作,人们开始认识到孟德尔提出的理论的重要意义。

3、1909年,丹麦植物学家约翰逊,1909年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重新起名为“基因”,并提出了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念。

4、德国动物学家魏斯曼预言:

在精子和卵细胞成熟的过程中存在减数分裂过程,后来被其他科学家的显微镜观察所证实。

5、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1903年他用蝗虫细胞作材料,研究精子和细胞形成过程,研究中发现孟德尔假设的一对遗传因子即等位基因分离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常相似,并由此提出了遗传因子(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学说。

(类比推理法)(★)

6、英国科学家摩尔根利用果蝇为实验材料,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假说—演绎法)(★),为现代遗传学奠定了细胞学基础,摩尔根被称为染色体遗传理论的奠基人,他还发现了基因的连锁互换律,人们称之为遗传第三定律。

7、18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兼物理学家道尔顿,第1个发现了色盲症,也是第1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

八、遗传物质的发现史(★)(必修二第42页)

1、1928年,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用小鼠为实验材料,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提出:

已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2、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通过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上述“转化因子”为DNA,也就是说DNA才是遗传物质。

3、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同位素标记法,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在噬菌体中,亲代和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再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4、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证明RNA也是遗传物质。

——所以说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九、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的发现史(必修二第47页)

1、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为沃森和克里克提供了DNA的X射线衍射物图谱。

2、查哥夫,发现DNA分子中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C)的量,为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3、1953年,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共同提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模型构建法)。

(★)之后不久,又发表了另一篇论文,提出了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假说。

4、1958年,科学家利用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运用同位素标记法,实验证实了DNA的半保留复制。

5、1957年克里克预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提出中心法则。

6、尼伦伯格和马太成功破译了第一个遗传密码。

十、育种相关:

袁隆平他是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第一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十一、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史(必修二第110页)

1、拉马克,法国人,博物学家,生物进化论的先驱。

最先提出了生物进化的学说,认为生物是不断进化的,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2、达尔文,英国人,博物学家,生物进化论的主要奠基人。

1859年,他出版了科学巨著《物种起源》,在书中提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

书中充分论证了生物的进化,并明确提出自然选择学说来说明进化机理。

他创立的进化论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生物学的范围,它给予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以致命的打击,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3、美国人生态学家斯坦利,提出了“收割理论”来说明捕食者在进化中的作用。

十二、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发现(必修三第8页)

1、贝尔纳,法国人,,曾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1857年,他提出“内环境”的概念,动物生活需要两个环境——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和整个有机体生活的外环境。

并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2、坎农,美国人,生理学家。

1926年,他提出了“稳态”的概念:

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并提出了稳态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

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3、目前普遍认为: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十三、促胰液素的发现(必修三第23页)

1、沃泰默,法国人,生理学家。

他通过实验发现,把通向狗的上段小肠的神经切除,只留下血管,向小肠内注入稀盐酸时,仍能促进胰液分泌。

但是他却囿于定论,认为这是由于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去干净的缘故。

2、斯他林和贝利斯,在小肠黏膜提取液中发现了促使胰液分泌的物质——促胰液素(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1905年,他们提出了“激素”这一名称,并提出激素在血液中起化学信使作用的概念。

3、巴甫洛夫:

俄国人,生理学家,现代消化生理学的奠基人,他和他的学生们随后也得出斯他林和贝利斯结论。

1891年开始研究消化生理,在“海登海因小胃”基础上,他制成了保留神经支配的“巴甫洛夫小胃”,并创造了一系列研究消化生理的慢性实验方法,揭示了消化系统活动的一些基本规律。

为此,他荣获19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世纪初,他的研究重点转到高级神经活动方面,建立了条件反射学说。

十四、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史(★)(必修三第46页)

1、1880年,达尔文根据向光性实验推出:

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影响(物质),当这种影响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向光性弯曲。

2、1910年,鲍森·

詹森,丹麦人,植物生理学家。

他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3、1914年,拜尔,匈牙利人,植物生理学家。

他通过实验证明: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4、1928年,美籍荷兰人,植物生理学家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影响确定是一种化学物质。

温特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

5、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从植物中提取出吲哚乙酸――生长素。

6、1946年,人们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并确认它就是吲哚乙酸(IAA)。

十五、种群与生态系统(必修三第67页、95页)

1、生态学家高斯,,通过实验发现草履虫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

2、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通过对一个结构相对简单的天然湖泊——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的定量分析,发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两个特点,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

3、1952年,我国生态学家马世骏,提出从系统的整体调控着眼,运用“改治结合,根除蝗害”的战略,一方面通过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降低蝗虫密度,一方面改造飞蝗发生地。

他提出了“生态经济学”设想,“生态工程”以及“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等一系列新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