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2期电子版免费阅读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52866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出血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2期电子版免费阅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脑出血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2期电子版免费阅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脑出血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2期电子版免费阅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脑出血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2期电子版免费阅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脑出血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2期电子版免费阅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脑出血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2期电子版免费阅读Word文档格式.docx

《脑出血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2期电子版免费阅读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出血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2期电子版免费阅读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脑出血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2期电子版免费阅读Word文档格式.docx

保持患侧肢体良姿位以干预病理模式的形成:

仰卧位时患侧上肢置于软枕上,使患肢保持轻度外展,手略高于心脏位置;

患侧肩关节下垫小枕,预防肩关节下坠后缩;

在下肢外侧放置毛巾卷、沙袋等支持物防止髋关节的外展、外旋;

膝关节下方垫小枕,以维持膝关节轻度屈曲;

脚上方避免放置重物,以免踝关节出现跖屈、内翻;

为防止上肢屈曲模式和下肢伸肌模式,足底不放置任何支撑物,手不抓握任何物品。

体位变换:

为了预防压疮,应每隔2小时变化1次体位,患者可采取仰卧位、侧卧位。

关节被动活动:

每日2次,每个关节运动模式做5~10遍。

手法要平稳,速度宜缓慢,全身各关节的各种运动模式均应实施,但肩关节早期不得超过全关节活动范围的50%。

对昏迷、肌肉瘫痪的患者要充分考虑到肌肉对关节控制能力下降的问题,防止出现超出关节活动范围的活动,以免造成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

在被动运动同时,配合意念运动,增加感觉输入体验,促进心理向健康方向发展。

  渐进性训练:

侧翻训练:

向患侧辅助翻身,患者仰卧,令患者健侧上下肢抬起并伸向患侧,同时躯干向患侧旋转;

向健侧辅助翻身,患者仰卧,将健足置于患足下方,双手十字交叉,双侧上肢左右摆动,利用躯干的旋转和上肢摆动的惯性向健侧翻身。

坐位平衡训练:

当患者坐位平衡差时,应坐在一个固定的矮床上,双脚着地,练习前后左右移动。

坐位平衡训练分别在长坐位和端坐位下进行,训练应循序渐进,防止患者精神紧张加重痉挛。

站立及行走训练:

站立训练时应预防膝关节屈曲。

当患者具备了独立维持平衡30天,双下肢能独立完成重心转移时可练习行走。

行走时应先在护士的搀扶下进行训练,逐渐过渡到独立行走。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可对患者进行进食、洗脸、穿脱衣服、穿脱袜子等训练,鼓励患者尽量独自完成,提高自理能力。

  强制性运动疗法:

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是由美国Alabama大学神经科学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实验而发展起来的治疗上神经元损伤的一种训练方法。

CIMT是在生活环境中限制脑卒中患者使用健侧上肢,强制性反复使用患侧上肢。

具体方法包括两方面:

限制健侧使用,用休息位夹板或吊带将健侧上肢固定,每天在清醒时的固定时间不少于90%,持续2周。

强制使用患侧,每天6小时,每周5次,持续2周。

共10天的治疗。

经典的CIMT强调的是限制患者健侧肢体的运动,强制患者使用患侧肢体完成日常功能活动。

  讨论

  脑出血后遗症的症状:

脑出血最常见的后遗症是偏瘫,具体表现为一侧肢体肌力减退、活动不利或完全不能活动,常伴有同侧肢体的感觉障碍如冷热、疼痛等感觉减退或完全不知。

有时还可伴有同侧的视野缺损。

脑出血后遗症的其他症状还有:

头疼、眩晕、恶心、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耳鸣、眼花、多汗、心悸、步伐不稳、颈项酸痛疲乏、无力、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痴呆、抑郁等。

  以神经肌肉促进技术为主的综合运动疗法是脑卒中患者康复中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方法,早期康复训练可以通过改变脑部受损区域某些蛋白的基因表达而促进新生突触的侧支发芽,激发在正常情况下处于潜伏状态的突触,形成新的神经通路以重建轴突联系,并增强健侧大脑半球相应皮质的代偿作用,从而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

本文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同时对患者陪护进行相关康复知识的培训与指导,让患者及家属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将康复知识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很好地促进了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健康宣教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作用

  马健苏东峰刘艳芳

  735100甘肃嘉峪关市酒钢医院内科

  

评价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病人的管理作用。

对105例糖尿病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

105例糖尿病患者及家属不同程度地掌握了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及自我监控的方法。

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不仅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提高病人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能提高病人及家属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度和自我监测能力。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自我管理

  doi:

10.3969/j.issn.1007-614x.2010.22.249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代谢性疾病,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糖尿病一旦被确诊,只能控制,不能根治[1]。

我科于2007年始对在我院住院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健康宣教活动”,给患者提供了连续、完整、系统的治疗、护理、康复指导,为糖尿病患者能够有效的提高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2007年至今收治患者105例,经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糖尿病患者,其中男47例,女58例。

年龄37~78岁,平均51.26岁。

文化程度:

中专以上43例,中学以上28例,中学以下34例,<

60岁78例,占74.28%;

≥60岁27例,占25.72%。

1型糖尿病患者19例,2型糖尿病86例。

健康教育是对每个患者及家属都必须进行的。

健康教育包括糖尿病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并发症的早期表现及预防、饮食治疗原则、营养素的补充、药物治疗及其不良反应、糖尿病的自我监测及自身保健措施等。

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手段,使患者及家属认识到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危害[2],自觉配合治疗,遏制该病的流行,减轻对个人、家庭和社会所造成的危害。

具体措施:

建立患者档案,主管护士负责登记患者详细情况;

制订自我管理宣教册,内容包括科室电话、主管医师护士联系电话、自我监测血糖的方法、胰岛素注射方法、饮食指导、用药指导、运动疗法、自我保健、复查时间等等。

嘱患者按卡片内容进行自我管理,并嘱家属督促患者;

每患者糖尿病知识手册1本;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对策。

  血糖监测:

治疗初期每天监测血糖,包括空腹(1次)及餐后2小时血糖(3次)。

血糖相对稳定后改为每周1次。

  药物治疗: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根据检测患者血糖结果不断调整治疗方案。

其中,单纯使用口服降糖药57例,同时使用口服降糖药及注射胰岛素的31例,单纯注射胰岛素的17例。

除了严格控制患者血糖外,还要严格控制患者血压、血脂、体重等危险因素,降低或延迟心、脑等多种并发症发生率。

  随访:

每周电话随访病人。

主要是对患者进行督导,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特别了解患者的服药情况、体育锻炼、饮食情况以及血糖、血压检测情况。

  结果

  从结果可看出,经过健康宣教后患者血糖控制理想占37.14%,血糖控制较好占60.95%,总有效率98.09%。

见表1、2。

  近年来世界各国2型糖尿病患病率均有增加的趋势,是造成全世界糖尿病总数剧增的主要原因。

我国糖尿病患者伴有慢性并发症相当普遍,患病率已达相当高的水平,已成为我国糖尿病患者致残率、致死率、危害最大的慢性病,所以,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社会卫生问题[3]。

  糖尿病是慢性疾病,目前尚不能治愈,患了糖尿病需长期治疗,而防治糖尿病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严格地控制病情,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的治疗是长期且细致的工作,必须结合患者的病情、生活环境、工作条件、性格及经济情况等制定切实可行的有效治疗及监督方案,才能达到最终延长患者寿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最终治疗目标。

而治疗效果的好坏需要糖尿病患者的积极配合,因此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宣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糖尿病健康宣教前患者普遍缺乏自我管理的知识,通过糖尿病教育和个性化指导治疗,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水平得以提高,信心得到加强,经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及自我监测等方面的行为调整,有效地降低了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血糖波动幅度。

糖尿病自我管理中定时监测血糖是主要手段之一。

可系统地记录患者日常的血糖波动范围,这些数据可使医生为患者选择和确认最佳的治疗方案,及时调整患者的治疗程序,如胰岛素的使用量或饮食结构等[4]。

  通过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增加了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总之,糖尿病健康教育实现了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服务,为患者提供连续性、综合性、个体化和人性化的医疗保健,有助于患者树立正确的对待疾病的态度,改正不良生活习惯。

长期实施饮食自我管理和治疗,科学用药,定期监测有关糖尿病的各项指标,以及合理的心理调适和适宜的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措施。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不仅提高病人及家属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度和自我监测能力,提高病人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而且为临床医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何品雅,徐国琴.浅谈糖尿病健康教育指导.中华内科杂志,2006,3(4):

368.

  2许樟荣.老年患者糖尿病教育.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1999;

1

(2):

10-13.

  3马学毅.现代糖尿病诊断治疗学.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9:

69-70.

  4李清华,李清红,等.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饮食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0,35(9):

532.

全脑血管造影围手术期护理

  杨春林马彩云

  730050甘肃省中医院(兰州)

  关键词脑血管造影术全脑血管造影围手术期护理

  脑血管造影是一种崭新的X线检查新技术,通过电子计算机辅助成像为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

2009年7月~2010年3月经股动脉行脑血管造影术26例。

患者经精心护理、护理配合,全部成功完成脑血管造影术,脑血管造影术成功率为100%,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本组26例全部采用Seldinger法股动脉穿刺插管途径行全脑血管造影。

男11例,女15例,年龄48~72岁,平均52.3岁,DSA检查结果颅内动脉瘤3例,脑动静脉畸形(AVM)6例,颈动脉海绵窦瘘5例,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6例,未发现明显病变5例。

检查时患者均无严重颅内压高血压症状,无脑膜刺激征及意识障碍。

患者平卧,用利多卡因局麻腹股沟区动脉搏动最明显区域,用穿刺针扎进股动脉,插入导丝及插入血管鞘,然后用4F或5F的造影管,先后进入左右两侧颈总动脉或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和椎动脉,在DSA监视下行全脑血管造影。

  护理

  术前护理:

①术前心理疏导:

全脑血管造影术是一种创伤性检查,虽然操作简单安全,但由于采用局部麻醉,患者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手术,术中有一定的痛苦,难免产生顾虑和恐惧心理,易造成血压升高或脑血管痉挛,影响造影效果。

因此,术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并让病人了解为他作造影的医师,及简明扼要的操作过成,逐个步骤的方式全部解释给病人,以及可能出现的异常感觉、注意事项、手术结果和手术可能发生的危险;

消除患者及家属的顾虑,以取得其良好的配合,使手术顺利进行。

②术前常规检查:

术前做好血、大小便常规,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血糖及心电图等各项检查,以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排除造影剂的禁忌证。

③术前体位训练:

手术体位采取平卧位,造影时患者必须保持不动,否则会影响到成像的清晰度;

术后术侧肢体应伸直制动12小时。

护士应向患者讲述此卧位的重要性,让患者练习床上排便,伸髋平卧24小时翻身方法,教会患者术后咳嗽、排便时需用手紧压伤口,避免腹压增加,以减少手术并发症[1]。

④术前1天的准备:

术前1天做好碘剂(欧乃派克)、青霉素皮试,做好双侧股动脉区术野皮肤的准备,测量血压及肢端动脉搏动情况,以便手术后对比。

嘱患者术前更衣,术前禁食6小时,禁饮4小时。

留置导尿管。

⑤术前用药:

术前应准备好造影剂、肝素、生理盐水、罂粟碱及各种急救药品,对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术前可给予相应药物稳定病情,同时应协助医生备好各型穿刺针、导管、导丝等手术用品。

术前30分钟遵医嘱给予鲁米那钠0.1g肌注,并于插管的对侧肢体建立留置针静脉通道。

  术后护理:

①术后患者平卧,穿刺点应压迫15~20分钟后加压包扎,用纱布绷带沿血管走形压迫穿刺部位12小时,制动24小时。

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及皮下瘀血。

如有渗出,及时更换敷料,保持穿刺部位干燥,防止感染。

指导患者多饮水以利造影剂尽快排出;

术后4小时给予低盐、低脂、易消化、不含高维生素K的饮食。

②24小时监护,手术是在全身肝素化的情况下进行,术后注意观察有无颅内出血的发生。

严密观察神经系统症状如神志、生命体征、瞳孔及肢体活动等,如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发热等反应,常产生焦躁、痛苦心理,所以护理人员应尽力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特别要重视与患者建立信赖关系,医护人员的语言是良好的安慰剂,应耐心诚恳地回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使他们对战胜疾病充满信心。

③穿刺部位血肿是血管内穿刺插管最常见的合并症,出血量大时,可引起压迫症状。

术后应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和血肿。

④密切观察下肢末梢血运情况是及早发现股动脉栓塞及明确栓塞程度的重要依据。

每30~60分钟巡视病房1次,观察足背动脉有无减弱或消失,皮肤颜色是否苍白及温度是否下降,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是否延长,穿刺侧下肢有无疼痛和感觉障碍,若趾端苍白,小腿疼痛剧烈,皮温下降,感觉迟钝,则提示有股动脉栓塞的可能,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相应治疗,如疼痛难忍时可酌情给予安慰剂或镇痛剂,但需观察分析并及时报告医生。

  脑血管造影检查是将含碘造影剂通过导管注入到血管内,使血管显影,通过DSA机快速连续摄片和相片处理清晰显示脑血管的形态以诊断脑血管疾病的方法。

这是现代最先进的脑血管诊疗方法,是脑血管疾病诊断的金标准。

脑血管造影按给药部位不同,临床上分颈动脉造影、椎动脉造影、全脑造影和静脉窦造影等。

脑血管造影既可以显示血管本身的形态改变,如扩张、畸形、痉挛、狭窄、梗死、出血等,又可根据血管位置的变化,确定有无占位。

近年来,随着CT的广泛应用,和CTA的发展,一些颅内占位性病变和周围血管病变均采用CT检查。

但CT检查在很多方面仍不能代替脑血管造影检查。

如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常是由于颅内动脉瘤或血管畸形所致。

为了明确诊断和考虑手术,需要作脑血管造影。

经脑血管造影就可以明确是属于颅内动脉瘤或是血管畸形。

同时,还能确定动脉瘤的部位、大小、数量;

或血管畸形的部位、形状、供血及侧支循环情况等。

发现问题还能及时做出相应的治疗。

但脑血管造影是一种创伤性检查,对于某些人不完全适用。

因此,应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慎重从事。

  全脑血管造影不但能清楚地显示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颅内大血管及大脑半球的血管图像,还可测定动脉的血流量,所以,目前已被应用于脑血管病检查,特别在神经科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诊疗检查,对于某些神经科疾病,如脑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对于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定性定位诊断。

因此,要求护士应适应新技术的发展,熟悉检查的过程和必要性,做好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使检查更加安全可行。

本组26例患者通过精心细致的护理,手术成功率达100%。

笔者认为护士在手术前准备的妥善与否,关系到手术能否顺利进行,而术中密切的配合、术后准确及时地观察病情并完善各项护理是减少及降低并发症的有效保证。

  1安妮G.奥斯本.脑血管造影诊断学,2001,2:

3.

 突发群体伤急诊救治护理的探讨

创新医学网----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22期电子版免费阅读

  冯文萍张莉史秀娥83000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急诊科(乌鲁木齐)

  摘要如何提高突发群体伤的急诊救治护理能力和效果,最大限度的挽救伤员的生命安全,为伤员进一步治疗赢得宝贵时间。

急诊科通过制订有针对性的《突发事件救治应急预案》,并及时启动“三级一体”的应急体系,在急诊救治和护理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突发群体伤急诊救治护理探讨

  2009年7月5日发生的“打砸抢暴力事件”中,根据平时制订的《突发事件救治应急预案》,及时启动“三级一体”应急体系,紧急救治部分群体伤员,落实各项急诊救治护理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临床资料

  本院虽然不是“事件”的中心地带,但是从2009年7月5日晚20:

00左右,急诊科120急救车收治第一位伤者开始,至7月6日早晨11:

00左右止,在不到14个小时的时间内共收治群体伤员134例,创我院急诊科救治急诊伤员之最。

伤员大多为颅脑外伤,其次为面部伤,四肢外伤骨折,腹部背部刀刺伤、血气胸。

伤情呈现危、急、重特征。

  急诊救治护理措施与效果

  按照“平时与突发相结合”的救治思路,根据《突发事件救治应急预案》,紧急启动了“三级一体”的应急体系。

急诊科迅速响应立即实施急诊救治护理的各项措施。

  根据《突发事件救治应急预案》的相关内容急诊科医护人员在现场对群体伤员采取了如下紧急救治护理措施:

①保持伤员呼吸道畅通,清除分泌物,吸痰,吸氧,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

②立即清创、缝合包扎、止血、固定骨折部位,防止损伤神经血管,根据对应伤应急预案处理。

③呼吸心跳停止者,实施心肺脑复苏。

④建立静脉通道,交叉配血、升压、止血、强心、补充血溶量、维持生命体征。

⑤对症治疗,监测生命体征,做好记录,完善相关检查,心电图、拍片、CT等。

⑥做好心理疏导,安抚患者、家属激愤情绪。

⑦做好患者安全防护,躁动者使用约束带。

⑧转入相关科室继续治疗。

  其他措施:

①组织协调:

院领导以及护理部、医务部、后勤科的负责人均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由院长负责,现场办公,发布指令,紧急处理不可预见的问题,组织协调有条不紊,急救措施逐一到位。

②信息的采集、建档与传递。

指定专人负责伤员信息的采集与管理。

并采取了“一问、二查、三记、四传、五建”的信息采集处理措施。

“一问”是对神志清醒的伤员采取面对面的询问方式;

“二查”是对陷入休克或昏迷的伤员检查其手机、证件随身携带物品或询问相关人员;

“三记”是由分诊护士在现场对伤员采取使用腕带区别患者的方法:

红→危,黄→重,绿→轻,黑→死亡,同时要求每位分诊护士详细认真的填写伤员登记卡和标贴。

并对查出的伤员信息在反复核实的基础上,进行登记、建卡;

“四传”是指急诊救治措施实施后,急诊科将信息备份后转科时将信息随伤员一同转入相关科室;

“五建”是指建立突发群体伤急诊救治护理临床资料档案,以备日后分析评估。

③充分发挥“三级一体”应急救治体系的作用。

从日常状态迅速转变为双轨应急状态,各科室、各部门通力协作,各种医护资源集中调配,医生、护士以及内部管理人员自觉响应已有的应急预案,明确自己的专业职责和医护责任,实践证明,医护一体,各科互动的“三级一体”应急体系是突发群体伤急诊救治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取得成效的关键。

  风险评估及合理化建议

  环境因素:

当遇突发事件时,大批量伤病员在短时间内迅速进入急诊科,医护值班人员有限,就诊秩序混乱,而影响医院的正常抢救工作,应立即协调保卫科工作人员做好家属安抚工作,维持正常工作环境。

  急诊护士素质培养:

急诊科护士除了掌握一般的护理技术外,还必须掌握危重患者的动态病情观察与分析,为现场评估病情,迅速做出判断,给予及时有效的抢救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提高抢救成功率[1]。

  保持绿色通道的畅通:

由主管急诊科副院长主要负责,在急诊科原有医护人员和医疗资源的基础上,根据突发群体伤急诊救治护理的特殊性,指定各科室相关医护人员作为预备人员,平时在各自科室,突发群体伤发生时,预备人员迅速在急救中心集中,围绕紧急救治护理开展工作。

  进一步强调组织协调能力和强化“三级一体”应急体系,将“医护一体、各科互动、全院参与”的大局意识作为医院文化贯穿急诊救治护理工作的始终[2]。

  1李明风.急诊护理质量与临床实践[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

(2):

91-92.

  2姜扬.借鉴国外护理经验谈医院应对突发事件的管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

(2):

91-92.

  社区管理中对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杨静慧陈铁梅

  150040东北林业大学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指导社区内糖尿病病人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及通过健康教育消除治疗和控制饮食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对21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在糖尿病基础知识、饮食、心理、运动、用药、自我监测、预防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指导。

患者对糖尿病基础知识的认知程度明显提高。

健康指导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明显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关键词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

  随着我院社区工作深入开展,为慢病建档时发现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呈年轻化态势,男性多于女性,我院社区的糖尿病患者215例,其中男125例、女90例,年龄在35~67岁;

同时患高血压5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3例,神经病变2例;

文化程度大专及本科以上142例,中等学历73例。

患者均未受过系统的糖尿病健康教育。

  存在的误区

  社区内部分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控制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总结如下:

①控制主食的摄入就等于饮食控制,吃得越少对病情控制越有利。

②咸的食品或含甜味剂的糖尿病专用食品不用控制摄入量。

③多吃了食物只要加大降糖药剂量就可以消化掉。

④植物油比动物油要好,因此只要不吃动物油,就不需要控制植物油的摄入。

⑤少吃一顿,就不用再吃药了。

⑥膳食纤维对于控制血糖有利,因此每日吃粗粮不吃细粮。

⑦采用胰岛素治疗后就不需再控制饮食。

⑧山楂可以降糖,不用限制。

⑨吃馒头比吃米饭升血糖较高。

⑩不吃糖,但可以吃蜂蜜。

  另外,药物治疗过程也普遍存在口服降糖药方法简单,容易被接受,但大部分患者及家属由于对注射胰岛素的认知程度和心理准备不足,认为注射胰岛素如同吸毒,会成瘾从而拒绝应用的误区。

这些误区多产生于错误信息的获得,因此适时进行糖尿病知识的宣教是消除心理障碍的最有效措施。

  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在现代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人们缺乏的不是健康的知识,而是不把健康知识或不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