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52564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常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苏省常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苏省常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苏省常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苏省常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常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

《江苏省常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常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常州市中考物理试题.docx

江苏省常州市中考物理试题

常州市2019年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以下四个增大压强的情境中,所用方法与另三个不同的是

A.盲道上有凸起的小圆点B.菜刀刀刃很锋利

C.压路机的碾子很重D.注射器的针头很尖

【答案】C

【解析】

【详解】A.盲道上凸起的圆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B.菜刀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C.压路机的碾子很重,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D.注射器的针头很尖细,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综上分析,只有C选项所用方法与另三个不同。

2.中国南极泰山站采用轻质材料装配而成,为避免被南极强横风吹得移位,其独特的支架悬空形状发挥了作用.泰山站的悬空形状接近于下列图中的

A.B.C.D.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为避免被南极强横风吹得移位,应使风吹过时,上方压强大于下方压强,根据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知,泰山站的悬空形状应为下方凸起,上方为平面,这样横风吹过时,下方空气流速大于上方空气流速,上方压强大于下方压强,形成向下的压强差。

 

3.夏天,向盛有牛奶的杯内充人少量液态氮,可以快速制成一杯看似“热气腾腾”的冰激凌,贸然食用易冻伤食道,看似“热气腾腾”,其实是

A.液氮汽化后形成的氮气

B.液氮凝固后形成的固态氮

C.冰激凌中的水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气

D.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后形成的小水滴

【答案】D

【解析】

【详解】AD.夏天,向盛有牛奶的杯内充人少量液态氮,液态氮迅速汽化,吸收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后形成小水滴。

故A错误,D正确。

B.液氮发生的是汽化,不是凝固,故B错误;

C.冰激凌中的水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故C错误。

年,美国驻古巴的外交官声称:

在房间内遭到“声波武器”的袭扰,科学家发现这是某种蟋蟀发出的声音如图所示为他们在房间内记录的声音和在野外记录的四种蟋蟀声音(横坐标单位为10-1s).经对比,“声波武器”来自()房间内蟋蟀声

A.B.

C.D.

【答案】A

【解析】

【详解】经对比可知,四种蟋蟀声音中只有A与房间内记录的蟋蟀声频率、振幅、波形都相同,故A正确。

年5月,无人货运飞船“龙一2”号升空前,工程师使用液态异丙醇清洗电路板上夹杂金属粉末的污垢.升空并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后,站内宇航员很快闻到异丙醇刺鼻的气味用液态异丙醇清洗电路板、宇航员闻到异丙醇气味,表明

A.异丙醇绝缘性好,其分子间有空隙

B.异丙醇绝缘性好,其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C.异丙醇导电性好、其分子间有空隙

D.异丙醇导电性好、其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工程师使用液态异丙醇清洗电路板上夹杂金属粉末的污垢,说明异丙醇绝缘性好,否则会造成电路短路,宇航员闻到异丙醇气味,说明异丙醇分子在无规则地运动,属于扩散现象,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故B正确。

6.甲、乙两个轻质小球相互排斥.把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甲球时,甲球与玻璃棒相互吸引,则乙球

A.一定带正电B.可能带负电,可能不带电

C.一定带负电D.可能带正电,可能不带电

【答案】C

【解析】

【详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甲、乙两个轻质小球相互排斥,说明甲、乙带同种电荷,把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甲球时,甲球与玻璃棒相互吸引,说明甲球带负电,故乙带负电,故C正确。

7.如图所示,斜面高2m、长4m,小明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将重400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拉到顶端,已知拉力F=250N.对此过程,下列结果中正确的是()

A.有用功为1000JB.总功为1600J

C.额外功为200JD.机械效率为60%

【答案】C

【解析】

【详解】A.小明对物体做的有用功:

W有=Gh=400N×2m=800J.故A错误;

B.小明对物体做的总功:

W总=Fs=250N×4m=1000J;故B错误;

C.小明做的额外功为:

W额=W总W有=1000J800J=200J;故C正确;

D.斜面的机械效率:

η=×100%=×100%≈80%.故D错误。

8.前行的公交车内,某时刻悬挂在横杆下的拉手突然向公交车的右侧飘起,公交车正在

A.直行急加速B.直行急刹车

C.向左急转弯D.向右急转弯

【答案】C

【解析】

【详解】车、拉手一起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车向左急转弯时,由于惯性,拉手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进,所以拉手向右摆动,故ABD错误,C正确。

9.北京世园会上,车身离地30cm高的电动无人扫地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前进并将地面上的落叶吸入车内.此过程中,扫地车整体的

A.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大

C.动能变大,重力势能不变D.动能变大,重力势能变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无人扫地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前进,车的高度不变,速度不变,将地面上的落叶吸入车内,车的总质量增加,因此动能变大,重力势能变大。

故D正确。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S,灯L1、L2都发光,一段时间后,有一盏灯突然熄灭,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电路故障可能是()

A.L1短路B.L1断路C.L2短路D.L2断路

【答案】D

【解析】

【详解】两个电灯并联,电压表测量并联后的电压,也是电源电压,电流表与L2串联,测量L2的电流,若一盏灯灭了,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还能与电源相通,L2中没有电流,故L2断路了。

11.宇航员麦克莱恩进入空间站四个月后,她发现无法穿上从地面带去的宇航服,原因是她在失重环境下长高了.如图所示,这四个月她长高了()

A.5cmB.C.D.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刻度尺分度值为1cm,宇航员麦克莱恩在地球上的身高为,进入空间站四个月后身高为,这四个月她长高了故B正确。

12.如图所示,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调节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撤去眼镜片,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

A.是凹透镜,属近视眼镜B.是凹透镜,属远视眼镜

C.是凸透镜,属近视眼镜D.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

【答案】D

【解析】

【详解】当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光屏上的像是清晰的,撤去眼镜片,稍微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知开始时的像距太小;

说明该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此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

故D正确。

13.水平台面上有两个同规格烧杯,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分别放入两杯中静止时如图所示,甲、乙液面刚好相平此时,设A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浮A甲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为p甲;B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浮B,乙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为p乙,则

A.F浮A=F浮B,p甲>p乙B.F浮A=F浮B,p甲

C.F浮Ap乙D.F浮A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A、B漂浮,所以根据漂浮条件可知两球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各自的重力,由于两个物体是相同的,重力相等,所以FA浮=FB浮=G。

由于A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B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

ρ甲>ρ乙,

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ρ甲>ρ乙。

且两烧杯中液面相平即h甲=h乙,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可知:

p甲>p乙。

故A正确。

14.科考队员在南极惊奇地发现长方体冰山,边缘齐整宛如人工切割测得长方体冰山露出海面的高度为4m,冰山在海面下的深度为(ρ冰=×103kg/m3,ρ海水=×103kg/m3)

A.18mB.22mC.36mD.40m

【答案】A

【解析】

【详解】冰山漂浮在海面,浮力等于重力,即F浮=G冰,

F浮=ρ海水gV排=ρ海水gSh下=ρ海水gS(hh露)=ρ海水gS(h4m);

G冰=ρ冰gV=ρ冰gSh

ρ海水gS(h4m)=ρ冰gSh,

解得:

h=22m,

则冰山在海面下的深度为:

h下=h-h露=22m-4m=18m,

故A正确。

15.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灯泡L的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R0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x的规格为“20Ω”闭合开关S,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电压表V2的示数为U2,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至B端,U2与U1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当滑片P滑到B端时,灯L恰好正常发光.下列结果中正确的是()

A.电路中最大电流为1AB.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16Ω

C.灯L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40ΩD.灯L的额定功率为24W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当滑片P滑到B端时,阻值为0,L和R0串联,此时电压表V2测电源电压,由图知电源电压为36V,电压表V1测R0的电压,由图知R0的电压U01=24V,灯L恰好正常发光,则灯L的额定电压为:

UL额=36V24V=12V,

A.当滑片P在A端时,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且Rmax=20Ω,此时电压表V2的示数为16V,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

UR=36V16V=20V,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

Imin===1A,

故A错误;

B.当滑片P在A端时,电压表V1的示数U02=12V,则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

R0===12Ω,

故B错误;

C.当滑片P滑到B端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I===2A,

灯L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RL===6Ω,

故C错误;

D.灯L的额定功率为:

PL=UL额I=12V2A=24W.

故D正确。

二、填空作图题

16.如图所示为防滑工具盘“Grypmat”,其底部有序排列吸盘和柔软毛垫,吸盘通过______增大摩擦,柔软毛垫通过_______增大摩擦

【答案】

(1).增大压力

(2).增加粗糙程度

【解析】

【详解】[1][2]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有关,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吸盘利用大气压增加对底部的压力,从而增大摩擦力;柔软毛垫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力。

17.家用轿车常用汽油机驱动,汽油机在______冲程将__________能转化为机械能.汽车行驶过程中,油箱内汽油越来越少,汽油的热值__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变大”)

【答案】

(1).做功

(2).内(3).不变

【解析】

【详解】[1][2]汽油机有四个冲程,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在做功冲程将汽油燃烧释放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汽油的热值与汽油的多少无关,汽油越来越少,汽油的热值不变。

18.如图所示,向右移动金属杆,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右偏转,这是_____现象______(选填“电动机”或“发电机”)就是利用该现象制成的.若向左移动金属杆,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将向______(选填“左”或“右”)偏转

【答案】

(1).电磁感应

(2).发电机(3).左

【解析】

【详解】[1]向右移动金属杆,金属杆切割磁感线,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右偏转,说明电路中有电流产生,这是电磁感应现象;

[2]发电机就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

[3]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导体的运动方向有关,导体的运动方向改变时,感应电流的方向随之改变;因此若向左移动金属杆,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将向左偏转。

1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R0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电流表A的示数_____,电压表V1的示数_____电压表V2的示数______(均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答案】

(1).变小

(2).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