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高考调研测试化学doc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52490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2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海口市高考调研测试化学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海南省海口市高考调研测试化学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海南省海口市高考调研测试化学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海南省海口市高考调研测试化学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海南省海口市高考调研测试化学doc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南省海口市高考调研测试化学docWord文件下载.docx

《海南省海口市高考调研测试化学doc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海口市高考调研测试化学doc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南省海口市高考调研测试化学docWord文件下载.docx

C.某无色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D.某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一定是CO2

5.若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3.6g重水含有的电子数为2NA

B.常温常压下,22.4升氯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NA

C.常温常压下,活泼金属从盐酸中置换出1molH2,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D.在1L2mol/L的硝酸镁溶液中含有的硝酸根离子数为2NA

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Al+2OH-=AlO2-+H2↑

B.碳酸钡中加入过量盐酸:

CO32-+2H+=CO2↑+H2O

C.偏酸铝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

AlO2-+4H+=Al3++2H2O

D.铁粉加入到FeCl3溶液中:

Fe+Fe3+=2Fe2+

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0分;

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

7.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O2、O3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压强相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气体的质量相等 

 

B.两种气体的密度相等

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 

D.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8.一定量的稀H2SO4与过量铁粉反应时,为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A.将铁粉改为铁片

B.向稀H2SO4中加入少量的CuSO4溶液

C.向稀H2SO4中加入少量的CH3COONa固体

D.向稀H2SO4中加入少量的NaOH固体

9.2008年北京奥运会所用火炬燃料为丙烷,悉尼奥运会所用火炬燃料为65%丁烷和35%丙烷。

已知丙烷的燃烧热为:

2221.5kJ·

mol-1,正丁烷的燃烧热为:

2878kJ·

mol-1,异丁烷的燃烧热为:

2869.6kJ·

mol-1。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奥运火炬燃烧时的能量转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

B.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3H8+5O2==3CO2+4H2O△H=-2221.5kJ·

mol-1

C.相同物质的量的正丁烷和丙烷分别完全燃烧,前者需要的氧气多,产生的热量也多

D.异丁烷比正丁烷稳定

10.已知HCN的电离常数K=6.2×

10-10。

用物质的量都是0.1mol的HCN和NaCN混合后配成1L溶液,经测定溶液呈碱性。

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c(CN-)>c(Na+)B.c(CN-)<c(HCN)

C.c(HCN)+c(CN-)=0.2mol·

L-1D.c(CN-)+c(OH-)=0.1mol·

L-1

11.对于常温下pH为4的醋酸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的c(H+)为1×

10-4mol·

B.该溶液lmL稀释至100mL后,pH等于6

C.向该溶液中加入等体积、pH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

D.该溶液中醋酸电离出的c(H+)与水电离出的c(H+)的比值为106

12.25℃时,向AgCl的白色悬浊液中依次加入等浓度的KI溶液和Na2S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出现黄色沉淀,最后生成黑色沉淀。

已知有关物质的颜色和溶度积如下表:

物质

AgCl

AgI

Ag2S

颜色

Ksp(25℃)

1.8×

10-10

1.5×

10-16

10-50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溶度积小的沉淀可以转化为溶度积更小的沉淀

B.若先加入Na2S溶液,再加入KI溶液,则无黄色沉淀产生

C.25℃时,AgC1固体在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aCl2溶液中的溶度积相同

D.25℃时,AgC1固体在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aCl2溶液中的c(Ag+)相同

第Ⅱ卷(64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13题~第1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18题~第2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三、必考题

13.(8分)有①~⑧八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②、⑦、⑧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且元素②所处主族的位置为所有主族的正中间。

(1)元素②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周期族;

②、⑦、⑧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

②、⑦、⑧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用化学式表示)。

(2)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均为①~⑧中某些

元素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反应a为置换反应,

反应b为化合反应(反应条件已略去),单质

乙与单质丙所含元素位于同一主族,任写一个

符合条件的反应a的化学方程式:

14.(9分)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A(g)+2B(g)C(g)+D(g)

在不同温度下,D的物质的量n(D)和时间t的

关系如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800℃时,0—5min内,以B的浓度变化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2)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

是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A)不变

c.2v正(B)=v逆(D) 

d.A、B、C、D四者共存

(3)该反应的正反应为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判断的理由是。

(4)若最初加入1.0molA和2.2molB,利用图中数据计算800℃时的平衡常数K(要求有计算过程)。

15.(9分)由硫可制得多硫化钠Na2Sx,x的值一般为2~6。

当x=2时,多硫化钠称为过硫化钠。

Ⅰ.过硫化钠加入盐酸中有硫沉淀析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还原产物是。

Ⅱ.某些多硫化钠可用于制作蓄电池。

下图是一种正在投入生产的大型蓄电系统的原理图。

放电

充电

电池中的左右两侧为电极,中间为离子选择性膜,在电池放电和充电时该膜只允许钠离子通过。

电池充、放电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Na2S2+NaBr3

Na2S4+3NaBr

(1)电池中的左侧“电极”的电极名称是(填

“正极”或“负极”)。

(2)放电过程中钠离子从(选“左到右”或“右

到左”)通过离子交换膜。

(3)写出充电过程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16.(9分)为测定碳酸钙纯度(设所含杂质为SiO2),同学们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方案:

【方案I】

(1)组装发生并测定生成气体体积的实验装置,并检验气密性;

(2)称取碳酸钙样品Wg;

(3)加入过量盐酸;

(4)收集并测定生成的气体体积VmL。

问题I—1:

如果称量样品时,砝码底部有一处未被实验者发现的残缺,那么测定的碳酸

钙的纯度会(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问题I—2:

在方框中画出测定生成的气体体积的装置简图。

【方案II】

(1)称取碳酸钙样品Wg;

(2)在锥形瓶中用Cmol/L盐酸VmL(过量)溶解样品;

(3)加入甲基橙作指示剂,再用浓度为C1mol/L的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过量的盐酸,用去氢氧化钠溶液V1毫升。

(已知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pH=3.1~4.4)

问题II—1:

未滤去不溶物SiO2,对测定结果是否有影响?

(填有或无);

理由是。

问题II—2:

碳酸钙纯度表达式。

【方案评价】

你认为以上两个方案中,最好的方案是,

另一个方案不够好的理由是。

17.(9分)有机物A、B、C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A的分子式为C3H4O2,A可与Br2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1molA能与1molNaHC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B所含元素种类与A相同,相对分子质量为46,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52.2%,氢的质量分数为13%。

(1)A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

(2)B的分子式为,B的同系物D的相对

分子质量为60,则D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3)A与B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反应。

(4)A、B的混合物共1mol,无论二者以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时下列量始终为定值的是。

a.消耗氧气的量b.生成水的量c.生成二氧化碳的量

四、选考题(请考生在第18、19、20三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卷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18.(20分)

(I)多项选择题(6分)

莽草酸是一种合成治疗甲型H1N1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

鞣酸存在于苹果、生石榴等植物中。

下列关于这两种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种酸都能与溴水反应

B.两种酸遇三氯化铁溶液都显紫色

C.鞣酸分子与莽草酸分子相比多了两个碳碳双键

D.等物质的量的两种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量相同

E.等物质的量的两种酸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消耗氢氧化钠的量相同

(II)(14分)

近年来,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化学家的重视,其研

究成果已应用于有机合成。

(一)二茂铁[Fe(C5H5)2]是铁的一种金属有机化合物,结构如右图

(E表示铁),其中氢原子的化学环境完全相同。

但早期人们却错误

地认为它的结构为:

核磁共振法能够区分这两种结构,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正确的结构有种峰,错误的结构有种峰。

(二)Grignard试剂是镁的一种金属有机化合物,它的合成方法是:

RX+Mg

RMgX(Grignard试剂)

生成的卤代烃基镁与具有羰基结构的化合物(醛、酮等)发生反应,再水解就能合成各种指定结构的醇:

现以2-丁烯和必要的无机物为原料合成3,4-二甲基-3-己醇,进而合成一种分子式为C10H16O4的具有六元环的物质J,合成线路如下:

(提示:

H的一氯代物只有3种)

请按要求填空:

(1)3,4-二甲基-3-己醇的结构简式是,它是图示中的哪种物质(填A~J的符号)。

(2)C+D→E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F→G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有机物请用结构简式表示):

A→B:

(4)图示中的二元酸的名称是;

I和该二元酸除了能反应生成J外,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聚物。

试写出此高聚物的结构简式。

19.(20分)

CH3+、CH3-、CH3-都是重要的有机反应中间体,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均由甲烷去掉一个氢原子所得

B.它们互为等电子体,碳原子均采取sp2杂化

C.CH3-与NH3、H3O+互为等电子体,几何构型均为三角锥形

D.CH3+中的碳原子采取sp2杂化,所有原子均共面

E.两个CH3-或一个CH3+和CH3-结合均可得到CH3CH3

(II)(14分)

锌是一种重要的金属,锌及其化合物有着广泛的应用。

(1)指出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周期,族,区。

(2)葡萄糖酸锌[CH2OH(CHOH)4COO]2Zn是目前市场上流行的补锌剂。

写出Zn2+基态电子排布式;

葡萄糖分子中碳原子杂化方式有。

(3)Zn2+能与NH3形成配离子[Zn(NH3)4]2+。

配位体NH3分子属于(填“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

在[Zn(NH3)4]2+中,Zn2+位于正四面体中心,N位于正四面体的顶点,试在左下图中表示[Zn(NH3)4]2+中Zn2+与N之间的化学键。

(4)右上图表示锌与某非金属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晶胞,其中Zn和X通过共价键结合,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该化合物的晶体熔点比干冰高得多,原因是。

20.(20分)

关于化工生产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产普通玻璃的原料是石灰石、石英、纯碱,在玻璃熔炉中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B.工业上合成氨没有采用更大的压强是从设备和动力要求方面考虑的

C.加热法只适用于软化暂时硬度的硬水

D.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铝生产金属铝

E.用高纯度焦炭与石英砂反应可制得纯度达到9个9的单晶硅材料

工业上制取硝酸铵的流程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1909年化学家哈伯在实验室首次合成了氨。

2007年化学家格哈德·

埃特尔在哈伯研究所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示意如下:

图①

、、分别表示N2、H2、NH3。

图⑤表示生成的NH3离开催化剂表面,图②和图③的含义分别是、。

(2)在合成氨的设备(合成塔)中,设置热交换器的目的是;

在合成硝酸的吸收塔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3)生产硝酸的过程中常会产生一些氮的氧化物,可用如下两种方法处理:

催化剂

碱液吸收法:

NO+NO2+2NaOH===2NaNO2+H2O

NH3还原法:

8NH3+6NO2=======7N2+12H2O(NO也有类似的反应)

请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分析两种方法的优劣:

(4)某化肥厂用NH3制备NH4NO3。

已知:

由NH3制NO的产率是96%、NO制HNO3的产率是92%,则制HNO3所用去的NH3的质量占总耗NH3质量(不考虑其它损耗)的 %。

(5)硝酸铵是一种常用的氮肥,在贮存和使用该化肥时,把应注意的事项及理由填入下表。

注意事项

理由

参考答案

1—6题每题2分,7—12题每题14分

1—5DADBC6—7CC

8.AC9.B10.BC11.AD12.D

13.(8分)

(1)二、IVA(2分)CClS(2分)

高温

HCl4H2SO4H2CO3(2分)

(2)2Na-2H2O=2NaOH-H2↑或2C+SiO2Si+2CO↑(2分)

14.(9分)

(1)0.12mol·

L-1·

min-1(2分)

(2)ab(2分,漏一个扣1分,错选不得分)

(3)吸热;

(1分)温度高,D的含量大,依据勒夏特列原理,升温有利于吸热反应。

(1分)

(4)1.8(列出各物质的平衡浓度1分,写出平衡常数表达式1分,计算结果1分)

15.(9分)

I.Na2S2+2HCl=2NaCl+H2S↑-S↓(2分)(1分)

II.

(1)正极(2分)

(2)右到左(2分)

(3)3NaBr-2e-=NaBr3+2Na-(2分)

16.(9分)

问题I—1偏低(1分)

问题I—2;

(2分)

无(1分)甲基橙变色时,溶液呈弱酸性,

此时SiO2不会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1分)

0.05(CV-C1V1)/W(2分)

方案II(1分)

测量生成的CO2的体积操作较繁琐,误差较大;

计算时还需将其折算成标准状况时的体积,比较复杂。

17.(9分)

(1)碳碳双键、羧基(2分)

(2)

(1分);

、(2分)

浓H2SO4

(3)

酯化(或取代)(3分)

(4)a(1分)

(I)(6分)BCE

(一)13(4分)

(二)

(1)

F(3分)

(2)加成反应,消去反应(2分)

(3)(2分)

(4)(3分)

乙二酸(草酸)

(说明:

此缩聚物要注明端基,左端为H-,右端为-OH)

(I)(6分)CDE

(1)(3分)四,ⅡB,ds

(2)(4分)1s22s22p63s23p63d10或[Ar]3d10;

sp2、sp3

(3)(3分)极性分子

(4)(4分)ZnX该化合物是原子晶体,而干冰是分子晶体。

(I)(6分)ABC

(1)N2、H2被吸附在催化剂表面;

在催化剂表面,N2、H2中化学键断裂(2分)

(2)利用余热,节约能源;

可使NO循环利用,全部转化成HNO3(2分)

(3)碱液吸收法要消耗大量的NaOH,同时产生有毒的NaNO2。

NH3还原法不消耗贵重原料,且产物无污染,N2又可做合成NH3的原料气。

(4分)

(4)53 

(5)①不能与碱性肥料混施硝酸铵溶液呈碱性;

②不能剧烈撞击硝酸铵易爆炸;

③不能在雨水较多的地区使用硝酸铵吸水性强,易流失

(上述原因答出任意两条即可。

4分)

18(I)、19(I)、20(I)的评分标准是:

每答对一个答案得2分,只要答错一个答案即为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