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52279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6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Word下载.docx

《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Word下载.docx

A.材料充分,理解正确,结论正确B.材料不充分,理解不正确,结论不正确

C.材料充分,理解不正确,结论不正确D.材料不充分,理解正确,结论正确

9、1919年,北京学生发表宣言,“山东亡,是中国亡矣。

我同胞处此大地,有此山河,岂能目睹此强暴之欺凌我,压迫我,牛马我,而不作万死一生之呼救乎。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②体现了中华民族意识的苏醒

③说明爱国主义是五四运动的主旋律④表明中国无产阶级已经登上历史舞台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0、清末自强运动时,恭亲王有一段话,颇能反映其主张与做法,兹录於下:

“中国所当学者,固不止轮船,枪炮,即以轮船枪炮而论,雇买以应其用,计虽便而法终在人……一则权宜之计,一则久远之谋。

”请问恭亲王的“法”及“久远之谋”各指何而言?

()

A.法指轮船、枪炮,久远之谋指建立造船厂与兵工厂

B.法指典章、规则,久远之谋指建立国会,实施宪政

C.法指国际公法,久远之谋指设立总理事务衙门,推展外交

D.法指知识、学问,久远之谋指设立学校,学习西学

11、下图反映的是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它对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所产生的影响有()

①使中国的社会矛盾复杂化;

②使中国社会的性质特殊化;

③使中国革命斗争长期化;

④使中国社会的政治力量多元化;

⑤使资产阶级成为近代史上近代化的主导力量;

⑥使中国近代化举步维艰

A.①②③⑤⑥   B.①②③④⑥    C.②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⑥

12、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

这一理想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

在他逝世后,人们秉承他的遗志,拟订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制度。

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

A.民本思想 B.民族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 D.民生主义思想

13、有人说洪秀全和曾国藩的斗争是“耶稣与孔子的斗争”。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B.洪秀全拜上帝教,曾国藩中体西用

C.曾国藩建成了一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D.曾国藩使汉人重掌地方大权

14、某思想家在1925年提到世人对他的评价:

“自戊戌以来,旧则攻吾太新;

新则攻吾太旧。

”该思想家是()

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胡适

15、现代学者柳士同在《重温“打倒孔家店”》中说:

“当年的‘打倒孔家店’打倒的只是统治人们、独此一家别无它号的‘店’——这‘店’其实就是胡适要打的‘鬼’,这‘鬼’也就是鲁迅说的‘吃人’的专制与礼教。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认为对儒家思想批判不彻底

B.正确评价了“打倒孔家店”

C.肯定“打倒孔家店”思想解放作用

D.新文化运动的先贤们并未全盘否定儒家思想

16、新文化运动是下列哪些要求在文化上的反映()

①反对复辟帝制②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③反对封建军阀的统治④宣传马克思主义

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③

17、新三民主义最能体现时代潮流的是

A.提倡科学、民主、平等、博爱

B.把资产阶级革命与人民革命、世界革命结合起来

C.它倡导的道路最终归属是社会主义D.增加了明显的反帝内容

18、下列关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国内政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全国各省均已宣布独立B.清朝皇帝已宣布退位

C.革命派掌握了各省的政权D.袁世凯已掌握了清政府的实权

19、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孙中山在思想主张上重要变化有①要求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②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反对帝国主义③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度④民生主义涉及工农的普遍要求()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④D.②④

20、国民革命与近代前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相比,其突出的新特点是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②采用武装斗争的形式③群众基础的扩大④反帝反封建相结合()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21、17世纪上半,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李贽否定孔子“天生圣人”;

19世纪末,康有为则把孔子奉为变革的“先师”;

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提出要“打倒孔家店”,这三种观点在本质上

A.是自相矛盾的B.都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C.都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D.李贽进步,康有为反动,陈独秀偏激

22、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

“有人说‘清室推翻后,民族可以不要。

’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人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在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

”这番话表明孙中山

A仍然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B仍然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C在反帝的问题上模糊不清D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要求

23、下列有关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历史的认识,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历史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 

先后发生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等革命事件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

③ 

在思想和学术领域一度出现较为宽松的局面

④国共进行第一次合作推动中国革命向前发展

①②④ 

①②③④ 

②③④ 

③④

24、下列各项中不能反映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

A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斗争目标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C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D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

25`1897年,上海举办中国国内首次大型舞会,一些报纸评论:

“西人光明磊落,男女聚会跳舞乐而不淫,与中国烧香赛会男女混杂大有天壤之别。

”这反映当时中国

A人们基本上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B政府公开赞成西方生活方式的推广

C西方舞会娱乐与传统习俗无法融合D开明人士已经认同西方生活方式

26.秦朝设立丞相,明朝废除丞相,下列对这种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体现权力互相制衡的原则B.因为相权威胁皇权

C.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君主专制的需要

27.十七世纪某西方人认为“(中国)这一制度提供了这样一种保障,即政府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而非欧洲那样——为世袭权力所支配,故该制度不失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制度。

”该制度是指

A.分封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28.有史料曰:

“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

由此可见该制度

A.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B.使土地、政权和血缘结合

C.确立了中央集权制D.扩大了国家疆域

29.吴起治楚,规定“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废公族疏远者”;

商秧治秦,规定“奖励军功,按军功受爵,贵族无军功不再受爵。

”下列史实发扬了这一做法的是

A.封国制B.科举制C.恩荫制D.旗人制

30.北宋后期,科举考试采取南北分卷的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单独录取,以维持南北地区间取士人数之大体均衡。

其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重文轻武B.北方长期战乱

C.南方经济、文化发展迅速D.吏治腐败

31.商鞅变法、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A.加强了君主专制B.缓和了阶级矛盾

C.打破了世袭特权D.促进了民族融合

32.梁启超在论及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指出“盖权臣之消长,与专制政体之进化成比例,而中国专制政治之发达,其大原因有二,一由于教义之浸淫,二由于雄主之布划。

”材料中“教义之浸淫”指的是

A.统治者利用宗教大力维护自己统治B.宗教使人民丧失了反抗精神

C.儒家思想成为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D.中国专制意识根深蒂固

33.有学者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指出:

“传统中国的帝制为西史所未有,其独特即在君主专制一切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巧妙结合。

”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政制“柔性”一面的是

A.世袭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

34.明朝曾经出现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的情况。

也曾出现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内阁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的情况。

以上材料可以说明

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B.明代内阁属于决策机构

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D.制度设计与实际执行未必相符

35.下列关于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设在皇宫内部,体现出从属皇权的性质

B.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C.明朝内阁能参与决策,清朝军机处则不能

D.都加强了君主专制

36..东汉时期的民谣说:

“举秀才,不识书;

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直如弦,死道边;

曲如钩,反封侯。

”材料反映了

A.察举制的沿革B.察举制的弊端

C.科举制的兴起D.出身门第成为选才唯一标准

37.清末御史张瑞荫的一份奏折中说:

“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

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

若内阁,则权属于臣。

”这说明军机处

A.防止了大臣专权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削弱了内阁的权力D.扩大了统治基础

38.经文献资料和考古证实,西汉长安城周长25公里多,城内有8条主要大街,均与城门相通。

其中贯穿南北的一条大街长达5公里多,整个街面宽约50米。

长安商业繁荣,从事商业交易的有九个市。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坊市界限被打破,商业活动分散在城中

B.是研究西汉城市与商业发展的素材之一

C.统治者推行重商政策,促进商业的繁荣

D.青花瓷的热销给许多店铺带来丰厚利润

39.下列表述能正确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是   

A.全国经济重心南移B.寺院经济衰落

C.城市中出现了柜坊 D.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40.唐代长安城设立市坊制度,宋代东京城打破市坊界限,这种变化主要有利于

A.市民的生活B.文化的交流C.对人民的统治D.商业的发展

41.临淄的地理位置重要,交通便利。

汉武帝时主父偃称:

“齐临淄十万户,市租千金,人众殷富,巨于长安。

”这反映了当时的临淄

A.农业发达B.商业发达C.牧业发达D.资本主义萌芽

42.某班同学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题目,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孔子办学:

谱写古代教育新篇章》B.《诸子百家:

铸就中华民族的精神》

C.《铁犁牛耕:

一场静悄悄的革命》D.《商鞅变法:

开创大秦帝国的百年基业》

43.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

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A.众人集体生产B.田庄规模生产C.个体农户耕作D.官府募民耕作

44.唐朝前期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

可以作为其直接证据的是

A.“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B.“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

C.“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45.隋唐时期我国城市的发展明显具有从西向东,由北向南的趋势,东南地区的城市越来越进步,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经济重心南移速度加快B.海外贸易的兴盛

C.东南交通的发展D.北方外族的入侵

46.日本人斯波义信指出:

“划分官方指定市场区域的边界并将其与居住区分离开来的管理瓦解了。

……有形的分区壁垒已彻底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种更为自由的街道模式。

”斯波义信所述的这一现象可能出现于

A.汉代长安B.北魏洛阳C.唐代长安D.宋代临安

47.下面是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均田制新探》以及日本岩波书店出版的《均田制的研究》的封面,这两本书研究不可能涉及的主要朝代应该是

A.北魏B.三国

C.隋朝D.唐朝

48.杜牧《上李太尉论江贼书》记载“(江贼)水劫不便,逢遇草市,泊舟津口,便行陆劫。

……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

自十五年来,江南江北,凡名草市,劫杀皆便,只有三年再劫者,无有五年获安者。

”从上述材料中可以提取的信息有

民间集市在江淮出现

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草市税是国家重要收入

交易者财货缺乏安全保障

A.

B.

C.

D.

49.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

这反映了

A.生活习俗改变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官府鼓励经商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50.宋代租佃制的普遍流行所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A.生产力的发展B.土地兼并的加剧

C.雇佣关系的发展D.农耕经济的发达

51.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

“(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

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

奉旨允行,几三十载”。

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52.《清文献通考》卷33载,“(顺治四年)户部议复两广总督佟养甲疏言:

‘佛朗西国人寓居濠镜澳,以其携来番货与粤商互市,盖已有年。

后深入省会,至于激变,遂行禁止。

今督臣以通商裕国为请,然前事可鉴,应请仍照前明崇祯十三年禁其入省之例,止令商载货下澳贸易可也。

’上从之”。

这段记载充分说明

A.明末对外封闭政策在清初得到延续B.清朝认识到开放澳门市场可以“裕国”

C.清廷中开放派的主张得到暂时推行D.清朝前期只准许在澳门与外商贸易

53.“在天之变,日月薄蚀。

四十二月一蚀。

五十六子月亦一蚀。

蚀有常数,不在政治。

百变千灾,皆同一状,未必人君政教所致。

”下列观点与材料所体现的思想一致的是

A.“道法自然”B.“因果报应”“生死轮回”

C.“天行有常”D.“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54.“少年上人号怀素,……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悦悦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此句描述了

A.隶书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B.楷书的字形方正,规矩严整

C.草书的变化丰富,奔放跃动D.行书的工整清晰,飞洒活泼

55.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实质上是

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C.前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56.宋人邢昺上疏称:

“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之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

”这说明

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D.儒学得到了广泛传播

57.孔子开始由凡入圣的标志性事件是

A.君权神授思想的提出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推行

C.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D.三纲五常思想的提出

58.李贽强调“人即道,道即人”,顾炎武认为“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

上述言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B.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

C.理学“灭人欲”的影响D.思想专制的影响

59.下了几组词汇符合文明史观的是

A.原始社会、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B.石器时代、铁器时代、机器时代

C.游牧时代、农耕时代、工业时代D.古代时期、近代时期、现代时期

60.有位学者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历史家”、“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史学家因其个人立场、文化背景不同,因而对历史的解释会不同

B.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历史学家,可以不凭借史料而加以说明、解释

C.历史著作的编撰,其客观性、科学性是否存在和真实而令人怀疑

D.历史学家凭其掌握的资料,阐释历史事件因果而重建历史的真相

二、非选择题(共3大题,共40分)

6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

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

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考之则不然。

东西律例,以法为宗。

今按法国律例,民律第三百七十一条云:

“凡一切子女,无论其人何等年岁,须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

”……第二百一十三条云:

“凡为妇者,应为其夫者所管属。

——康有为《与朱一新论学书》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中国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学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

陈独秀尖锐地指出:

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社会的进步。

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

……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马尚斌等《中国近代史教程》

材料四:

放眼将来,具有儒家特色的现代性,在东亚出现的可能性极大。

其实,“东亚现代性”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而已,(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

在塑造东亚传统方面起过决定性作用,长达数世纪的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

                    ——杜维明《儒学创新的契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儒家思想对封建统治所起的作用,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说明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

(2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资产阶级维新派对儒家思想的认识和目的。

(4分)

(3)依据材料三,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共和运动的深入,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是如何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的?

(4分)

(4)依据材料四,如何认识儒家传统在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6分)

62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20年代末,近80年间,上海地区才完成了从传统交通工具到近代交通工具的变迁。

轿夫、纤夫的呼号,小车的吱咛,大车的转动,汽笛的鸣咽,火车的轰鸣及飞机的长啸声等相交织,合奏出一支中国传统交通运输工具向近代化交通运输工具变迁的共鸣曲。

(1)近代中国出现了哪些新式的交通工具?

(5分)

(2)近代新式交通工具与传统交通工具比较,有何进步之处?

(6分)

材料二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

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

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3)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式交通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9分)

6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与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

高三历史答题页

二非选择题

61.

(1)

(2)

(3)

(4)

62.

63.

高三测试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A

D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25BDBBD26-30DDBBC31-35CCDDB

36-40BABDD41-45BDCBA46-50DBCDB

51-55CACCA56-60CBBCA

61题

(1)作用: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构成官僚集团的行为规范;

使封建政府关注百姓的生计。

(2分)地位:

自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2分)

(2)认识:

维新派认为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三纲五常”与西方的法律精神是一致的。

目的:

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

(4分) 

(3)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认为,儒家伦理道德阻碍了民主科学的实现,儒家思想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必须摧毁儒家旧道德。

(4)东亚现代化进程不是照搬西方模式,儒家传统在现代化进程中仍然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4分)评价:

学生无论对此观点肯定或否定,只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即酌情给分。

62题

1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电车等。

2牵引动力的变化:

由人力、畜力、风力转向机械力;

速度更快;

运力更大;

费用更为低廉;

更有利于国计民生。

3影响:

加强了各地的联系;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信息的交流;

有利于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63题

(1)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