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51754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西安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陕西省西安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陕西省西安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陕西省西安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陕西省西安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西安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陕西省西安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西安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省西安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陕西省西安市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陕西省西安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俨然(yǎn)阜盛(bù)伺候(cì)两靥(yè)

B.谬种(miù)放诞(dàn)簇拥(cù)宫绦(tāo)

C.敕造(chì)烟霭(ǎi)嫡亲(dí)监生(jiān)

D.蹙缩(cù)模样(mó)忖度(cǔn)朱拓(tà)

2.下列句子中,加点短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上面五间大正房,鳞次栉比,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比贾母处不同。

B.小说中祥林嫂的婆婆是一个精明强干的女人,居然在儿子死后把儿媳卖到深山野墺里赚钱。

C.在《祝福》中,我虽然早已不是少不更事的年轻人,但是对祥林嫂的问题却作了含糊的回答。

D.他不忍朝死鱼多看一眼,因为它已经给咬得残缺不全了鱼给咬住的时候,他真觉得感同身受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______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_____竟如所料的事,____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______很恐怕这事也一律。

果然,特别的情形开始了。

傍晚,我竟听到有些人聚在内室里谈话,仿佛议论什么事似的,但不一会,说话声也就止了,只有四叔且走且高声的说:

“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个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A.因为最终却于是

B.总是未必于是所以

C.因为未必却所以

D.总是最终于是却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除了驾驶员要有熟练的驾驶技术、丰富的驾驶经验之外,汽车本身的状况,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

B.我国重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目的是用更严格的监管、更严厉的处罚、更严肃的问责,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被称为“最严食品安全法”。

C.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出租车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样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

D.帮助家境不好的孩子上大学,是我们应该做的,况且这孩子各方面都很优秀,我们一定要帮助她圆大学梦。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从叙事的角度说,《红楼梦》特别令人赞叹的是其中真实而丰满的细节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细节描写往往失之简陋、夸张②充分显示了曹雪芹对现实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③因为中国古代小说从魏晋小说的“粗陈梗概”,到宋元说书的矜奇尚异④这些“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不但真实可信,而且内涵深刻⑤具有以小见大的艺术容量⑥而《红楼梦》则不然,它完全是以丰富的生活细节构成了小说叙事的主体

A.②③①⑥⑤④B.③①⑥④⑤②

C.④③①⑥②⑤D.③⑤⑥②④①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两首《西江月》似贬实褒,表面上是用世俗观念批判贾宝玉,而实际上却是贾宝玉叛逆性格的真实写照。

B.情节、人物和环境是小说的三个要素。

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是展现人物性格、行为、思想、感情和心理状态的重要手段。

C.《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一个艺术高峰,其复杂的人物塑造、高超的情节结构、独特的叙事手法都令人叹为观止。

D.海明威的代表有《老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其中《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是“硬汉性格”的典型。

《老人与海》的主题是海明威所提倡的“硬汉精神”,即“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给打败的”。

除了推崇一种“硬汉精神”外,它还给我们第二个启示:

善待海洋,和平相处!

二、古诗文阅读(共30分)

(一)文言文阅读(7~9题每小题2分,第10题8分,共14分)

颜衎,字祖德,兖州曲阜人。

少苦学,治《左氏春秋》。

梁龙德中擢第,解褐授北海主簿,以治行闻。

后唐天成中,为邹平令。

符习初镇天平,以书告属邑毋聚敛为献贺。

衎未领书,以故规行之,寻为吏所讼。

习遽召衎笞之,幕客军吏咸以为辱及正人,习甚悔焉,即表为观察推官,且塞前事。

长兴初,召拜太常博士,习力奏留之。

习致仕,衎东归养亲。

未几,房知温镇青州,复辟置幕下。

知温险愎,厚敛多不法,衎每极言之,不避其患。

晋祖入洛,知温恃兵力偃蹇,衎劝其入贡。

知温以善终,衎之力也。

知温诸子不慧,衎劝令以家财十万余上进。

晋祖嘉之,归功于衎。

俄迁都官员外郎,充东都留守判官,改河阳三城节度副使,知州事。

居半岁,得家问,父在青州有风痺疾,衎不奏弃官去侍疾,不复有仕宦意。

岁余,父疾不能起,衎亲自掬矢,未尝少倦。

晋祖闻之,召为工部郎中,连使促召至阙,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以本官奉朝请。

逾年,上表请还侍养,授青州行营司马。

丁父忧,哀毁甚。

俄召为驾部郎中、盐铁判官。

以母老恳辞,有诏止守本官。

开运末,授左谏议大夫,权判河南府,召拜御史中丞。

丧乱之后,朝纲不振,衎执宪颇有风采。

尝上言:

“才除御史者,旋授外藩宾佐,复有以私故细事求假外拜,州郡无参谒之仪,出入失风宪之体,渐恐四方得以轻易,百辟无所准绳。

请自今藩镇幕僚,勿得任台官;虽亲王、宰相出镇,亦不得奏充宾佐。

非奉制勘事,勿得出京,自余不令厘杂务。

”诏惟辟召入幕如故,余从其请。

复抗表求侍养,改户部侍郎。

衎又坚乞罢免,诏书褒许,即与其母东归。

汉乾祐末,丁忧。

服除,诏郓州高行周津遣赴阙,衎辞以足疾,不至。

周广顺初,起为尚书右丞,俄充端明殿学士。

太祖征兖州,驻城下,遣衎往曲阜祠文宣王庙。

城平,以衎权知州事。

归朝,权知开封。

时王峻持权,衎与陈观俱为峻所引用。

会峻败,观左迁,衎罢职,守兵部侍郎。

显德初,上表求解官,授工部尚书,致仕还乡里,台阁缙绅祖饯都门外,冠盖相望,时人荣之。

建隆三年春,卒于家,年七十四。

(《宋史·列传二十九》)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

B.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

C.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

D.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褐,“褐”粗布或粗布衣服,“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缙绅,缙,也写作"搢",插。

绅,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带子。

原意是插笏(古代朝会时官宦所执的手板,有事就写在上面,以备遗忘)于带,旧时官宦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

B.奉朝请,给予闲散大官的优惠待遇。

古代诸侯春季朝见天子叫朝﹐秋季朝见为请。

因称定期参加朝会为奉朝请。

冠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

C.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表示相同意思。

因年老、身体等原因主动请求退休,称为“乞骸骨”“填沟壑”。

祖饯,古代饯行的一种隆重仪式,祭祀祖先后,在路上设宴为人送行。

D.丁忧,亦称丁艰,即遭遇父母丧事。

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必须离职。

“权知开封”中的“权知”是“暂且管理”的意思。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颜衎曾因向符习进献贺礼而受到笞刑,但事后符习很后悔,又上表推荐他做观察推官,暂且搪塞前面所做的事。

B.颜衎曾因王峻的引荐而被重用,后又受到王峻的牵连而被罢官。

最后退休回家,临行时朝内官员争相为他送行。

C.父亲去世后,颜衎因母亲年老需要侍候,上表辞官,不许;后又两次上疏请求,最终得到皇帝褒奖,与母亲回家了。

D.颜衎担任都官员外郎时,收到家信,得知父亲生病,没有奏报就弃官回家侍候老人,最后不再有当官的想法。

10.把原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句4分,共8分)

①衎未领书,以故规行之,寻为吏所讼。

②服除,诏郓州高行周津遣赴阙,衎辞以足疾,不至。

(二)诗词名句默写(每句1分,共10分)

11.依照情景提示,默写相关句子。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飞湍、瀑流、山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

(2)杜甫《登高》中写自己漂泊他乡,见秋而悲,拖着多病的身体登台远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琵琶行》中,在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爆发出一阵雄壮铿锵、激越昂扬的强音,将全曲推向高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琵琶行》在第二次音乐描写中表达音乐间歇时诗人主观感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商隐《锦瑟》中,诗人从“追梦”中醒来,知道那梦已经远去,并且当时就不太分明,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情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

(6分)

泗州除夜雪中黄师是送酥酒二首(其一)

苏轼

暮雪纷纷投碎米,春流咽咽走黄沙。

旧游似梦徒能说,逐客如僧岂有家。

冷砚欲书先自冻,孤灯何事独成花。

使君半夜分酥酒,惊起妻孥一笑哗。

12.这首诗的首联采用了哪些手法?

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请简要分析。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两个版本的《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完成后面的14~18题。

(共14分)

“程乙本”相关段:

这里凤姐儿来至三间一所抱厦内坐了,因想:

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执,临期推委,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

此五件实是宁国府中风俗,

别了族中诸人,自入抱厦来,按名查点,各项人数,俱已到齐,只有迎接亲友上的一人未到,即令传来。

那人惶恐,凤姐冷笑道:

“原来是你误了!

你比他们有体面,所以不听我的话!

”那人回道:

“奴才天天都来的早,只有今儿来迟了一步,求奶奶饶过初次。

”正说着,只见荣国府中的王兴媳妇来了,往里探头儿。

凤姐且不发放这人,却问:

“王兴媳妇来做什么?

”王兴家的近前说:

“领牌取线,打车轿网络。

”说着将帖儿递上,凤姐令彩明念道:

“大轿两顶,小轿四顶,车四辆,共用大小络子若干根,每根用珠儿线若干斤。

”凤姐听了数目相合,便命彩明登记,取荣国对牌发下,王兴家的去了。

凤姐方欲说话,只见荣国府的四个执事人进来,都是支取东西领牌的,凤姐令他们要了帖念过,听了一共四件,因指两件道:

“这个开销错了,再算清了来领。

”说着将帖子摔下来。

那二人扫兴而去。

凤姐因见张材家的在旁,便问:

“你有什么事?

”张材家的忙取帖子回道:

“就是方才车轿围子做成,领取裁缝工银若干两。

”凤姐听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