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分级分类管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51427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血压分级分类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血压分级分类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血压分级分类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血压分级分类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血压分级分类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血压分级分类管理.docx

《高血压分级分类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血压分级分类管理.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血压分级分类管理.docx

高血压分级分类管理

高血压分类分级管理培训资料

高血压分级分类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高血压已逐步成为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高血压是导致心脏病、脑血管病、肾脏病发生和死亡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全球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病。

我国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增长,估计现患高血压2亿人。

心脑血管病死亡居我国居民死亡原因首位,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

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死亡一半以上与高血压有关,控制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关键。

高血压是可以控制的,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治疗。

当前,我国高血压防治的首要任务是提高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因此,高血压的检出、诊断评估、治疗和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一、高血压的检出高血压通常无自觉症状,俗称“无声杀手”。

建议正常成年人至少每两年测量1次血压,利用各种机会将高血压检测出来。

(一)血压测量

1.血压测量的重要性血压值是高血压诊断和疗效评估及考核的主要指标,因此测量的血压值应当准确。

2.血压测量要点

(1)应使用合格的水银柱血压计或符合国际标准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2)规范血压测量操作程序,如实记录血压数值。

(3)测压前被测者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被测者取坐位,测压时安静、不讲话、肢体放松。

(4)袖带大小合适,紧缚上臂,袖带与心脏处同一水平。

(5)听诊以柯氏音第一音为收缩压,以柯氏音第五音为舒张压。

(6)两次血压测量间隔时间1~2分钟。

(7)使用水银柱血压计测量,测血压读数取偶数,读数精确到2mmHg,避免尾数“0”偏好;使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时,以显示的血压读数为准。

(8)提倡高血压患者在家庭自测血压,如血压达标且稳定,一般每周自测血压1次;血压未达标或不稳定,则增加自测血压次数。

二、有计划的测量成人血压有计划的测量辖区内全部成年人的血压,建议正常成人至少每2年测量血压1次。

三、机会性筛查

a)在日常诊疗过程中检测发现血压异常升高者。

b)利用各种公共活动场所,如老年活动站、单位医务室、居

委会、血压测量站等测量血压。

c)通过各类从业人员体检,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进行

基线调查等机会筛查血压。

d)利用各种公共场所安放半自动或自动电子血压计,方便公众自测血压。

四、重点人群筛查

a)在各级医疗机构门诊对35岁以上的首诊患者应测量血压。

b)高血压易患人群(如血压130~139/85~89mmH、g肥胖)筛查,建议每半年测量血压1次。

五、初次发现血压增高的评估

对首次发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者应进行评估处理,如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者g,立即考虑小剂量药物治疗并建议加强随访检测血压,应在2周内多次测量血压;如怀疑高血压急症,即转上级医院。

如收缩压140~179mmHg和(或)舒张压90~109mmHg者,建议随访观察,至少4周内隔周测量血压2次。

六、高血压筛检方案

高血压的筛检对象是高危人群高血压高危人群的确定标准为:

具有以下1项及以上的危险因素的个体:

1.收缩压介于120-139mmH之g间和/或舒张压介于80-89mmHg之间;

2.超重或肥胖,即体质指数(BMI)≥24kg/m2

3.高血压家族史(一、二级亲属)

4.长期过量饮酒(每日饮白酒≥100ml,且每周饮酒在4次以上)

5.长期膳食高盐

筛检周期

对血压正常的人建议定期测量血压,年龄在20~29岁,每两年测量一次;30岁以上人群和高危人群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类别

收缩压

舒张压

正常血压

<120

<80

正常高值

120~139

80~89

高血压

≥140

≥90

1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90~99

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

七、按患者的心血管绝对危险水平分层

1.影响预后的因素-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1)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1~3级)

(2)男性>55岁;女性>65岁

(3)吸烟

(4)血脂异常:

TC≥5.7mmol/L(220mg/dL)

或LDL-C>3.6mmol/L(140mg/dL)

或HDL-C<1.0mmol/L(40mg/dL)

(5)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

一级亲属,发病年龄<50岁

(6)腹型肥胖或肥胖

腹型肥胖*WC男性≥85cm;女性≥80cm

肥胖BMI≥28kg/m2

(7)缺乏体力活动

(8)高敏C反应蛋白≥3mg/L或C反应蛋白≥10mg/L

(9)糖尿病:

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L)

餐后血糖≥11.1mmol/L(200mg/dL)

LVMI);

≥0.9mm

2.影响预后的因素--靶器官的损害

(1)左心室肥厚: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左室质量指数(或X线

(2)动脉壁增厚:

颈动脉超声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

或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超声表现(3)血清肌酐轻度升高:

男性115~133mol/(1.3~1.5md/dL女性107~124mol/L(1.2~1.4mg/dL)

(4)微量白蛋白尿:

尿白蛋白30~300mg/24h

白蛋白/肌酐比:

男性≥22mg/g(2.5mg/mmol)女性≥31mg/g(3.5mg/mmol)3.影响预后的因素--并存的临床情况

(1)脑血管病:

缺血性卒中、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2)心脏疾病:

心肌梗死史、心绞痛、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充血性心力衰竭

(3)肾脏疾病: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受损(血清肌酐)男性>133mol/L(1.5mg/dL)女性>124mol/L(1.4md/dL)蛋白尿(>300mg/24h)

4)外周血管疾病

5)视网膜病变:

出血或渗出视乳头水肿

按危险分层,量化地估计预后

其它危险因素

和病史

血压(mmH)g

1级高血压

SBP140~159

或DBP90~99

2级高血压

SBP160~179

或DBP100~10

3级高血压

SBP≥180

9或DBP≥110

Ⅰ无其它危险因

低危

中危

高危

Ⅱ1~2个危险因

中危

中危

高危

Ⅲ≥3个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或并存的临床情况

高危

高危

高危

八、高血压的随访管理

一级管理:

血压1级,危险分层属于低危的高血压患者

二级管理:

血压1级,高血压危险分层属于中危的高血压患者;或血压2级患者

三级管理:

血压2级以上,或合并3个以上其它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或合并靶器官损害,存在相关疾病的,高血压危险分层属于

高危的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防治参考方案

危险分组

防治措施

控制目标

低危组

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小剂量或常规剂量利尿剂或钙拮抗剂或ACEI/ARB或β受体阻滞剂

3个月随诊1次检测血压,危险因素

BP<140/90无新增危险因素

中危组

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常规剂量利尿剂或常规剂量钙拮抗剂或常规剂量ACEI/ARB或常规剂量β受体阻滞剂

小剂量利尿剂+小剂量钙拮抗剂或+ACEI/ARB适量二氢吡啶钙拮抗剂+ACEI或ARB,或+小量β受体阻滞剂

2个月随访1次检测血压、危险因素

BP<140/90无新增危险因素

高危组

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利尿剂+钙拮抗剂或+ACEI或+ARB氢吡啶钙拮抗剂+ACEI或ARB,或+β受体阻滞剂小剂量利尿剂+钙拮抗剂+ACEI或ARB1~2周随访1次,病情恶化及时随诊检测血压、危险因素

BP<140/90无新增危险因素

高血压管理培训考试试卷

姓名:

单位:

得分:

分一、选择题(50分):

1、人群高血压健康教育主要评估指标是:

()

A.宣传栏更换次数B.讲座咨询次数

C.健教资料发放户数D.俱乐部活动次数

2、工作规范要求高血压患者检出率不低于:

()

A.6%B.7%C.8%D.9%

3、高血压诊断须至少非同日次反复测量血压,次血压均高于正常

值的可诊断为高血压患者。

()

A.二一B.二二C.三二D.三三

4、某男,56岁,身高1.68米,体重80公斤,不吸烟,不饮酒,最近确诊高血压,血压水平165/85mmH,g无其他靶器官损害和并存临床情况,属于危险分层,进行管理。

()

A.低危一级B.中危二级C.中危三级D.高危三级

5、高血压患者管理级别原则上调整一次。

()

A.每月B.每季度C.每半年D.每年

6、高血压患者“规律用药”是指当年及以上时间坚持服用1种及以上降

血压药物治疗。

()

A.7个月B.8个月C.9个月D.10个月

7、血压控制效果群体评估采用年度血压监测值。

()

A.首次B.末次C.任一次D.平均

8、某女,65岁,建议适宜运动心率为:

()

C.109~132次/分

D.132

187次/分

9、男性腰围超过

厘米,女性腰围超过

厘米为中心性肥胖。

()

 

A.8075B.8580

C.9085D.9590

10、脑卒中发生和死亡监测报告病种不包括:

()

A.蛛网膜下腔出血B.脑出血C.脑栓塞D.一次性脑缺血发作

、填空题(50分):

1、高血压全人群管理包括

2、一般人群管理以为重点。

3、首诊概念是指

4、疑似高血压患者是指

5、普通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以下,老年高血压患者收缩

压应控制在以下,合并糖尿病、脑血管病、冠心病或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以下。

欢迎您的光临,Word文档下载后可修改编辑.双击可删除页眉页脚.谢谢!

你的意见是我进步的动力,希望您提出您宝贵的意见!

让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学无止境.更上一层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