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阳区防洪总体预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51079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旌阳区防洪总体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旌阳区防洪总体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旌阳区防洪总体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旌阳区防洪总体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旌阳区防洪总体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旌阳区防洪总体预案.docx

《旌阳区防洪总体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旌阳区防洪总体预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旌阳区防洪总体预案.docx

旌阳区防洪总体预案

旌阳区防洪总体预案

第一章 总体预案的编制

一、定义

防洪预案是指防御江河洪水灾害、山地灾害(山洪、泥石流、滑坡)台风暴潮灾害、冰凌洪水灾害以及突发性洪水灾害的统称,是在现有工程设施条件下,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洪水灾害而预先制定的防御方案、对策和措施,也叫防御洪水方案。

防洪预案是各级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门实施指挥决策和防洪调度,抢险救灾的依据,是抗洪非工程措施方案。

本预案是针对我区江河、水库、重点内涝的防御方案。

二、编制依据

为切实搞好我区防洪工作,为防洪指挥决策、调度和抢险救灾提供科学手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四川省河道管理实施办法》、《水库大坝安全条例》、《德阳市防洪总体预案》、德阳市“五大江河”防洪规划、新制定的防汛警戒水位,保证水位成果,以及工矿企业、交通、重要设施国颁防洪标准和地方性法规,编制本预案。

三、编制目的、原则

编制防洪预案遵循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减轻财产损失为主要目的。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全力抢险”的防汛工作方针,落实行政首长责任制,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贯彻行政首长责任制,分级、分部门负责;突出以人为本、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防抢结合、全面部署、保证重点;统一指挥、服从大局;快速反应,提高效力;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全面调动全社会力量抗洪救灾。

四、建立反映灵敏的信息平台,形成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

区指挥部办公室是全区防汛信息中心,为确保防汛信息收传及时、准确,应尽快建立完善信息接收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防汛信息快捷、有效收传,更多地争取防汛主动;同时改善办公条件,提高工作效率,加强防办人员培训,提高思想和业务素质,以适应防汛工作的要求。

第二章 江河概况及洪涝灾害

一、江河概况

经我区境内两江一河(凯江、石亭江、绵远河),凯江属涪江水系,石亭江、绵远河属沱江水系。

凯江:

发源于茂县龙门山脉,经安县、罗江县汇入我区通江镇,于金螺桥以下入中江县。

通江镇境内河长13.05公里,左、右岸共长26.1公里。

解放后,凯江曾出现过几次较大洪水,其中1954年洪水和1955年洪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和次大洪水,根据罗江水位观测数据推算,在我区通江境内流量1300m3/s左右。

凯江在通江境内,由于地处深丘,基本没有固定堤防工程。

石亭江:

发源于什邡市龙门山脉的九顶山,左岸经绵竹市进入我区天元镇,经八角井镇后出境入广汉市。

上段两支流马尾河、射水河由绵竹市进入我区孝泉镇、天元镇。

马尾河、射水河在孝泉两河村汇合后于天元亭江村入石亭江干流。

我区孝泉、天元、八角井,均处于以上河流左岸。

境内马尾河岸长4.25公里,射水河岸长4.17公里,石亭江岸长16.85公里。

建国以来,石亭江超过2000m3/s流量的洪水出现过7次,其中1987年据调查推算宝成铁路桥为3180m3/s。

石亭江(包括马尾河、射水河)在区境内经上世纪97、98、、99、2000年连续治理后,已建成标准堤防19.58公里,标准堤防均按30年一遇洪水设计(2650m3/s)。

目前,尚有5.69公里旧沙砾堤未改造,主要分布在孝泉马尾河上段,天元射水河中段,八角井尾段。

绵远河:

为沱江正源,发源于绵竹市九顶山东麓,经绵竹市进入我区,流经柏隆镇、黄许镇、城北、东湖乡、市区、八角井镇,出境入广汉市。

区境内河长30.22公里(不包括市区段13公里),两岸岸长51.33公里(不包括市区段)。

建国以来,绵远河超过2000m3/s流量有3次,最大一次出现在1999年,流量为2620m3/s。

我区于1991、1992年对绵远河进行了综合治理,建成标准堤防34.98公里。

标准堤防均按20年一遇洪水设计(1800m3/s)。

目前尚有16.35公里堤防未改造,其中旧沙砾堤8.91公里,主要分布在柏隆渔场、黄许绵河、八角井下段;无堤段7.44公里,分布在黄许镇宏恩村、红台村、新原村及龙安村。

参看表一《旌阳区江河堤防基本情况统计表》。

二、洪涝灾害

我区历经德阳县——市中区——旌阳区,解放以来,共发生较大洪涝灾害11次。

涝灾以2001年“9.19”最甚,2001年9月18日20时至9月19日14时区境内8个乡镇降雨达到200毫米以上,最大降雨377.7毫米(东太)。

此次特大暴雨雨力之强,面积之广为我区历史之最,造成大面积内涝,成片农作物被淹,房室倒塌,毁坏堤防,毁坏水库,冲毁公路,倒杆断线,淹没场镇,围困人员等。

据统计,暴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380万元。

其次1961年涝灾,6月15日起连续降雨12天后,7月11日各地又普降大到暴雨,造成大面积内涝,粮食减产2812万斤,损坏34万斤,倒塌房屋7233间,伤亡人员60余人,死猪、牛103头,损坏堤防上百处,6座水库土坝沉陷,渠道受损十分严重,内涝使处于困难时期的经济、生活雪上加霜。

洪灾以1964年最甚,7月21日上游降大暴雨,汉旺水文站实测最大流量2020m³/s,洪水来势汹涌,在沿途支水、鱼包、弯道、滩槽作用下,左右捣腾,袭夺两岸,多处河床改道,冲毁埝头、堤防、渠道、房屋。

据统计,全县(德阳县)有30个村,80个社受灾,淹没土地3000亩,冲毁土地1000余亩,冲倒房屋1000余间,一些民埝埝头、引水渠道、桥梁、截流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洪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0余万元。

第三章 江河分类防洪预案

江河防洪态势分析:

我区两江一河,凯江通过双东镇,属深丘地带,沿岸无重要工业,人口相对稀疏,洪水危害较小。

每年汛前当地政府只要按照防洪要求,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各项措施布置、落实到位,安全度汛是有保障的。

但要重视防洪宣传,增强群众自我保护意识,避免汛期人、畜溺水伤亡事故。

同时,对危房、滑坡、泥石流要引起高度重视,防止暴雨引发灾害造成人畜伤亡。

我区江河防洪重点在绵远河、石亭江。

由于绵远河、石亭江地处川西北,河道比降较大,主要洪水是山区暴雨洪水,洪水来势汹涌,陡涨陡落。

而绵远河、石亭江穿越我区人口稠密和经济较发达地带,洪水虽然来去匆匆,但高水位洪水在短期内就可能造成较大损坏和灾害。

一般中小洪水,由于河道弯道多,滩槽交错,水流归槽,顺堤足走水或顶冲堤足,往往造成堤前河槽冲刷,基础悬空,致使堤足塌陷,坡面损坏。

我区绵远河在综合治理规划的设防标准为20年一遇,石亭江为30年一遇。

在设防标准及以下洪水,出现洪灾的可能性小,即使是未建堤的段落,也能通过,但可能造成一些段落堤足冲空。

超标准洪水(绵远河1800m3/s以上,石亭江2650m3/s以上),旧堤和无堤段出险的可能性很大,需要加强巡查。

有险即抢;如遇特大洪水(绵远河2400m3/s以上,石亭江2800m3/s以上),沿岸低洼地带应及时疏散人员、物资,尽量保证无人员伤亡和减少财产损失。

一、江河警戒水位以下的防御

江河发生常年性洪水,绵远河、石亭江流量达1200m3/s,凯江流量达500m3/s(水文站电报值)且临近警戒水位,我区两江一河沿途要加强巡视,特别对各险工堤段要落实专人观察,发现堤防或河岸出现险情时,及时组织抢险队伍、物资实行加固或封堵,防止险情扩大。

防办领导到岗,加强与上级防办、水文气象部门的联系,随时掌握雨、水情。

警戒水位以下洪水的调度、指挥由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有特别情况及时向指挥部主要领导汇报,根据领导决策执行。

洪水过后,沿河乡镇要组织人员沿河认真检查,对隐患部位要及时处理,并根据洪水退后的滩槽变化分析水势,预防今后洪水因流势变化可能造成新的险情。

二、超警戒水位且在保证水位以下洪水的防御

江河洪水超警戒水位,且在保证水位以下,即绵远河、石亭江流量达1500m3/s,凯江流量达700m3/s(水文站电报值),局部会出现不同程度险情,特别绵远河旧堤和无堤段容易出现险情,沿河乡镇在获知水情后,要组织好抢险队伍、物资,一旦出险,立即行动。

对险情严峻的地段,人力无法控制时,应及时采取疏散方案。

各单位抢险人员、车辆、物资原地待命,随时听众区指挥部调度。

洪水过后,要组织人员沿河认真检查,发现隐患或水毁应及时采取必要措施。

三、超保证水位洪水防御

我区境内江河无蓄、滞洪区,当江河洪水超过保证水位,即绵远河流量达2000m3/s以上,石亭江流量达2600m3/s以上(水文站电报值),洪水在无其它出路的情况下,局部段(特别旧堤、无堤段),洪水可能出现翻堤、毁堤造成淹没。

特别在上游水文站已超保证水位,区间降水较大的情况下,洪水急剧上涨,组织护堤、封堵已没有意义,也不可能。

区防汛指挥部根据具体情况,发布部分地段或全区进入紧急防汛状态。

各级、各部门应将抢险队伍、基干民兵组织起来,帮助群众疏散,以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安排好疏散群众的生活。

参看表二《德阳市旌阳区二○○七年重点险要河段渡汛方案表》、表十三《防洪指挥调度程序一览表》。

江河在出现不同量级洪水时,区防汛指挥部将根据上游暴雨、水情发布汛情通告,各有关部门应根据各自职责,协助沿河乡镇搞好防洪、抢险、救灾。

参考表三《旌阳区指挥部成员单位分工职责表》、表四《旌阳区防汛指挥部成员责任区安排表》。

第四章 水库防洪调度方案

一、水库概况

我区境内有水库十九座,分布于丘陵九个乡镇,其中小

(一)型二座,小

(二)型十七座,除齐家堰水库是连锁闸外,其余大坝均为均质土坝。

部分水库存在隐患,大同水库无溢洪道,青山水库在溢洪道上设有拦水堰等。

二、水库调度方案

水库在出现险情时,水库管理人应及时将险情种类上报区防汛指挥部,区防汛指挥部根据险情种类,及时下达调度命令。

1、发生溃坝、决口、管涌,启动放水设施,降低水库水位。

2、地震:

将水库水位降至死库容。

3、恐怖事件:

将水库水位降至较安全位置。

4、地质灾害:

在发生泥石流,库岸滑坡等情况时,将水库水位降至调洪能力范围内。

5、超标准洪水:

水库水位超过限蓄水位时,根据上游来水和降雨情况,降低至限蓄水位或以下。

在发生上述险情时,如降低水位时效难以保证,应及时疏散下游人员、财产。

三、工程险情种类及应急措施

1、渗漏抢险:

利用土工膜、粘土、土袋等截堵,同时背水坡挖导渗沟等。

2、漏洞抢险:

发生后及时用较软性材料堵塞,导水导渗。

3、塌坑抢险:

翻填夯实,堵塞封填。

4、管涌、流土抢险:

背水面反滤导渗,控制涌水,给渗水留出路。

5、裂缝抢险:

开控回填,横墙隔断。

6、滑坡抢险:

上部削坡减载,下部固脚压重。

上述险情,往往不是单一发生。

在出现险情时,水库管理人员应及时上报,降低水库水位,并根据险情采取综合有效措施。

四、预警应急通讯措施

为减少水库发生险情时对下游造成严重损失,建立必要的预警通讯措施,充分利用有线电话,无线电话和广播,按照分级管理原则,由乡镇人民政府,水库所在地村委会,水库管理单位建立一个三级预警通讯系统,确保通讯畅通。

报警形式:

1、利用锣、鼓等由水库管理人员在险情出现预兆的第一时间内通知下游群众。

2、利用村广播站由村委会向全村发布险情警报。

3、逐级上报。

五、人员转移应急措施

为确保水库在出现险情时人员安全,须对下游危险区内群众及其财产进行疏散转移。

1、转移安置方案:

一旦水库出现重大险情,须对下游群众及财产进行转移时,由水库所在乡镇人民政府、村委会和周围群众共同组织抢险队伍,紧急转移群众,并就近安置到安全地带。

2、转移安置的组织措施:

水库发生险情须转移群众及其财产时,由当地乡镇村组成转移安置领导小组,并报区人民政府。

参考:

参看表五《旌阳区二○○七年小型水库安全渡汛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名单》、表十二《水库防洪应急指挥机构及分工》。

第五章重点内涝防御方案

我区平坝地区低洼地带遇本地暴雨,容易产生内涝,造成淹没。

其中比较突出的区域是宝成铁路以西黄许大坝,孝感、孝黄公路以北黄许和德新部分地带。

形成内涝的主要原因一是暴雨面宽、量大、历时长;二是铁路沿线涵洞偏小,孝黄公路在改造时涵洞与路两边渠道错位联接,造成排水不畅。

由于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