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 马说》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 马说》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 马说》练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________________④其真无马邪?
8.给下列句中加点的“食”字注音并释义。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③食不饱,力不足。
()()④食之不能尽其材。
()()
9.归纳第一段文字的主要意思。
它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10.第二段文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起什么作用?
11.找出全文的主旨句,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①食之不能尽其材()②一食或尽粟一石()③才美不外见()④不以千里称()⑤其真无马邪()⑥祗辱于奴隶人之手()⑦骈死于槽枥之间()
2、解释加点的词①一食或尽粟一石或:
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
③策之不以其道道:
④安求其能千里也安:
3、本文选自《》,作者是朝的家和家(人名),他和、、、、、、一起称为“唐宋八大家”。
4、“说”是一种文体,可以也可以但都是为了。
5、点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骈死于槽枥之间:
两马并驾,并列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
通“饲”,喂养C、策之不以其道策:
用鞭子打D执策而临之临:
靠近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B、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既克,公问其故。
8、从文章中可以看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
9、把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文。
10、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1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①是马也()②食马者()③策之不以其道()④一食或尽粟一石()
12、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一组是()
A、虽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千里也B、其真无马邪策之不以其道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环而攻之而不胜D、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学而时习之
13、本文托物寓意,文中“千里马”喻指人才,“伯乐”喻指,而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
14、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匹骨瘦如柴的老马拉着盐车上山坡,气直喘,汗直流,竭尽全力还是拉不上去。
赶车的人吆喝着,用鞭子狠狠的抽打它……
这时一个路过的相马人看见了,心疼得流下了眼泪,急忙脱下衣裳披在瘫倒在地的老马身上。
老马睁开眼,看到相马人,眼睛一亮,长嘶一声而逝。
请你展开想像,写出老马临死前想对相马人说的话。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6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
7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
8全文的主旨句是:
9有一位名人曾说过:
“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
10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
11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
12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
13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
14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
15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写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
17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
18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
5.本文采用“_______”的写法。
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喻指“千里马”指______;
“伯乐”指___________;
“食马者”____________。
6.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二段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10.第三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11.第三段中通过哪些语言来体现食马者的浅薄愚妄?
12.第三段中哪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14.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15.本文中“伯乐”“千里马”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
16.作者以千里马喻人才,从文中千里马的遭遇来看,人才展现才华最需要的是什么?
17.对对联。
上联:
无才难做千里马下联:
有志可成万里驹
18.分别概括123的层次:
第一层(第1段)说明伯乐对手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第二层(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第三层(第3段)总结全文。
表现作者对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
19.“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排比句式。
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2020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的?
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
21.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
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
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
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23*马说答案
一、1.piá
ncá
olì
sù
xià
nsì
zhǐ2.①只是②并列而死喂牲口用的食器③可是3.①退之唐文学昌黎先生集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4.①表示肯定语气,肯定“食马者”的无知。
②表示句中停顿,提醒读者注意“食马者”的无知给千里马带来的严重危害。
③表示反诘语气,凝聚着作者愤慨之情。
④表示感叹语气,其间既有痛切之感,更有对“食马者”的辛辣嘲讽。
⑤表陈述语气,但流露出无限痛惜之情。
二、
(一)5.①有时②它,代千里马③等同,一样6.①见现显露(或表现)②材才才能食饲喂③邪耶吗,表疑问7.①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②又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③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
④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
8.①shí
吃②sì
喂sì
喂③shí
吃④sì
喂9.指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作论证的反面论据。
10.排比、引用、设问
将“食马者”的愚妄写得淋漓尽致
,点明全文主旨:
11.其真不知马也。
对统治者有眼不识英雄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猛烈地抨击,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之情。
参考答案:
1、①材cá
i:
同“才”②石:
dà
n十斗为一石;
③见:
xià
n同“现”;
④称:
chēng称号⑤邪:
yé
同“耶”;
⑥祗:
zhǐ同“只”;
⑦骈:
piá
n两马并驾,2、①或:
有时②等:
等同,一样③道:
方法④安:
怎么3、《昌黎先生集》唐文学家哲学家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轼、苏洵、苏辙、曾巩4、记叙议论
说明一个道理5、其真不知马6、D7、B8、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或:
其真不知马也)9、日行千里的良马,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
10、①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11、①此、这②同“饲”,喂养③鞭打(驱使)④有时12、C13、能识别人才的人食马者14、能从诉说自己的怀才不遇,谴责赶车人的愚昧粗暴,感激相马人的知遇之情等角度展开合理想像均可。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祗辱有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6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
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
执策而临之,曰:
”8全文的主旨句是: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食或尽粟一石。
祗辱有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5.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
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喻指“千里马”指人才;
“伯乐”指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食马者”愚妄无知,平庸浅薄封建的统治者。
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
是,强调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
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进一步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无法施展才华。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不是天下无千里马,而是不识马。
“策之不以其道……天下无马”
“其真不知马也”这个结句,点明了中心。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
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伯乐即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千里马即人才。
在讲究“素质”的今天,一匹真正的千里马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中,适应环境,发挥潜能是最重要的.没有遇到伯乐,怎样才能避免”骈死于槽枥之间”,最终能以”千里称也”?
首先,马必须调节自身的尽是与跑步情况的比例,尽可能在吃不饱的情况下,跑出与常马等的水平,自己呢利用食马者偶然的”加餐”,跑出更胜一筹的速度。
千里马最终成功了.显然,策不以道,食不尽材,鸣不通意的境况,才是真正考验千里马的素质。
《马说》练习
1、给下列加点的注音
①祗辱()②骈死()③槽枥()
④一食或尽粟一石()⑤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或尽粟一石:
②虽有千里之能:
③才美不外见:
④且欲与常马:
3、翻译:
4、《马说》是一篇,作者(朝代)(姓名)。
文章短小精悍,通篇运用手法。
阅读语段,答文后题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
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5、下列加字的含义不同,请加以分辨。
①之不能尽其材()一或尽粟一石()
②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临之()
③之不以其道()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6、“以”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不以千里称也”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A、策之不以其道B、以丛草为林C、以至鸟兽木石D、不以善小而不为
7、用“/”标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8、文章借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封建统治者比作“”,将人才比做“”,而伯乐喻指,
集中抨击的社会现象是。
9、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作者借此表达了的心情。
10、对文章的中心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无马。
B.其真无马邪?
C.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D.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1、这篇文章托物寓意,抨击统治者的错误行为。
但作者没有正面阐明该怎么做。
参照最后一节,你认为他主张怎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
训练2
1.下列句子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食之不能尽其材B.才美不外见
C.其真无马邪D.安求其能千里也
2.下面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A.祇辱于奴隶人之手B.执策而临之
C.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D.骈死于槽枥之间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义的一项是( )
A.“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马说》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表达强烈的愤慨。
B.《马说》围绕着“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
开头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中间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最后总结全文。
C.《马说》第二自然段中四个“不”有力地谴责“喂马人”的无知。
D.“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
4.第一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5.因为没有伯乐,千里马往往遭受到“”的命运。
6.怎样才能使千里马充分发挥其日行千里的才能?
(整理文中有关句子回答)
7.由本文内容引申开去,简要谈谈你对“人尽其才”的看法。
训练3
⒈给加点字注音。
骈死(
)
槽枥(
)(
粟(
外见(
食马(
祗(
)
⒉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②骈死于槽枥之间(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⒊本文中韩愈说明庸者"
不知马"
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
,
。
⒋本文中有五个"
也"
字,请对其所表达的语气分别作出解说。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③安求其能千里也
④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⑤不以千里称也
⒌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③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⒍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和意义。
①才美不外见
通
含义: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通
③其真无马邪
⒎翻译下面的句子。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安求其能千里也?
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其真无马邪?
⒏给下列句中加点的"
食"
字注音并释义。
)(
③食不饱,力不足。
④食之不能尽其材。
⒐归纳第一段文字的主要意思。
它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⒑第二段文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起什么作用?
⒒找出全文的主旨句,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给加点字注音。
骈死()槽枥()()粟()外见()食马()祗(
)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②骈死于槽枥之间()()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填空。
①韩愈,字__________,________代著名__________家,他的著作收在《___________》里。
他和、、、、、、、一起称为“唐宋八大家”。
②“说”是一种文体,可以也可以但都是为了。
③本文中韩愈说明庸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中有五个“也”字,请对其所表达的语气分别作出解说。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____
②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_________
③安求其能千里也__________
_
④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__________
⑤不以千里称也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一食或尽粟一石()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1才美不外见_____通__________含义:
________________
2食之不能尽其材____通___含义:
_______________通____含义:
_____
3其真无马邪_____通_____含义:
______________
7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一食或尽粟一石()()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食不饱,力不足。
4食之不能尽其材。
()()
9.归纳文章第2段文字的主要意思。
10.第3段文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1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骈死于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