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结构计算分析课件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50831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结构计算分析课件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隧道结构计算分析课件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隧道结构计算分析课件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隧道结构计算分析课件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隧道结构计算分析课件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隧道结构计算分析课件Word格式.docx

《隧道结构计算分析课件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结构计算分析课件Word格式.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隧道结构计算分析课件Word格式.docx

采用隧道与地层共同作用的地层-结构模式,模拟分析施工过程地层和结构的受力及变形特点。

计算模型所取范围是:

水平方向取隧道两侧3倍洞跨,而竖直方向,仰拱以下地层,以洞跨的3倍为限,即从仰拱至地层下3倍洞跨深度范围,隧道拱顶以上地层:

V级围岩取至地面,IV、III级围岩根据计算高度取值。

计算中地层及初期支护(初衬喷砼及钢架除外)采用了DP材料的弹塑性实体单元模拟,而初衬(钢架喷砼)、二次衬砌采用弹性梁模拟,为使点和点之间位移协调,初衬和地层之间用约束方程联系、初衬和二衬之间用只传递轴向压力的链杆连接。

ANSYS程序中,采用单元的“生”(KILL)、“死”(ALIVE)来模拟衬砌和临时支撑的施作和拆除过程,当单元“死”时,受力体系不受其影响,“死”单元的应力、应变不计(即内力为0),而后被激“活”的单元不计以前自身应变,也就是说,“活”的单元只对以后应力发生变化时产生作用。

2、计算荷载

模拟开挖过程中,先计算初始应力,每开挖一步形成“毛洞”时,释放一部分初始应力,施作支护时释放余下的初始应力。

有限元计算中,采用莫尔—库仑屈服准则对结构的开挖过程进行弹塑性分析。

也即采用Drucker-Prager(DP)模型计算结构非线形的变形特性。

其等效应力为:

式中

—材料的内聚力,MPa;

—材料的内摩擦角。

屈服准则为:

计算时将地层以岩性和地质特点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别,各层计算时围岩的物理力学指标依据施工图中《地质详勘报告》加以选取。

具体如表1所示。

有限元计算围岩物理力学参数

表1

围岩

级别

密度ρ(g/cm3)

弹性抗力系数K(MPa/m)

弹性模量

(静态)E(Mpa)

泊松比

μ

内摩擦角φ

粘聚力

C(MPa)

1.85

120

12

0.40

22

0.03

2.10

350

600

0.30

37

0.15

2.50

700

12000

0.25

45

0.5

五、内力计算及分析

采用ANSYS有限元通用程序对竹篱晒网隧道结构的计算分析,取得有代表性的结果如下:

1、出洞段KY2+760(V级围岩,采用双侧壁法施工)

1)施工开挖过程中,隧道初衬的最大弯矩为97KN.m,对应轴力650KN,初支满足承载要求。

2)施工开挖过程和终态中,隧道二衬的最大弯矩、轴力如下表2:

隧道内力(标准值)及配筋表表2

部位

弯矩(KN.m/m)

轴力(KN/m)

剪力(KN/m)

配筋率

ρ(%)

裂缝宽ω(mm)

二衬拱顶

234

-1158

0.32

/

二衬侧墙

-115

-1133

-156

二衬仰拱支座

-357

-1415

354

二衬仰拱跨中

219

-1250

经检算,二衬满足承载要求,设计图中二衬配筋满足强度和裂缝要求(本结构不受裂缝控制)。

3)施工开挖过程拱顶的最大沉降为31mm,对应地面沉降为27mm。

从沉降图中可以看出,地表的最大沉降为拆除其余临时支撑、施做二衬时,比拆除支撑前变化较大,因此,拆除支撑为控制地表沉降的关键,经初步检算,纵向间距8m拆除一道临时支撑时,满足沉降要求。

4)从沉降图中看出,由于两隧道相距较近(最小有15米),地层较差,两隧道施工时产生一定的相互影响,故在V级围岩中,两侧隧道施工时应该错开一定距离,同时应该加强监测,及时调整施工工序。

4)施工开挖过程中最大应力为887KPa,洞周最大应力为211KPa,满足地层承载要求。

2、洞身段KY2+480(IV级围岩,采用环形台阶法施工)

1)施工开挖过程中,隧道初衬的最大弯矩为50KN.m,对应轴力445KN,初支满足承载要求。

59

-858

0.31

-45

-736

-59

-214

-1110

30

-1101

经检算,二衬满足承载要求,设计图中二衬配筋满足强度和裂缝要求(本结构不受裂缝控制,仰拱跨中不配筋)。

3)施工开挖过程中拱顶的最大沉降为10mm,对应地面沉降为9mm,满足沉降要求。

同时从沉降图中看出,两隧道施工相互影响很小,可不考虑。

4)施工开挖过程中洞周最大应力为221KPa,满足地层承载要求

1)施工开挖过程和终态中,隧道二衬的最大弯矩为48KN.m、对应轴力215KN,二衬可不需要配筋。

2)施工开挖过程中地面的最大沉降很小(在图中不显示),沉降满足规范要求。

同时两隧道施工的相互影响很小。

六、计算结果附图(施工开挖详见相关图纸)

1、出洞段KY1+100(V级围岩,采用双侧壁法施工)

模型图

开挖步骤及结构模型图

开挖第一步时地面沉降图(m)

开挖第二步时地面沉降图(m)

开挖第三步时地面沉降图(m)

开挖第四步时地面沉降图(m)

开挖第五步时地面沉降图(m)

施作左侧隧道二衬,隧道变形

开挖第六步时地面沉降图(m)

开挖第六步时初支弯矩图(KN.m/m)

拆除左洞临时支撑,施做二衬时地面沉降图(m)

开挖第七步时地面沉降图(m)

开挖第八步时地面沉降图(m)

开挖第九步时地面沉降图(m)

开挖第十步时地面沉降图(m)

开挖第十一

步时地面沉降图(m)

开挖第十二步时地面沉降图(m)

开挖第十二步时初支弯矩图(KN.m/m)

拆除右洞临时支撑,施做二衬时地面沉降图(m)

拆除右洞临时支撑,施做二衬时初支弯矩图(KN.m/m)

拆除右洞临时支撑,施做二衬时初支轴力图(KN/m)

拆除右洞临时支撑,施做二衬时二衬弯矩图(KN.m/m)

拆除右洞临时支撑,施做二衬时二衬轴力图(KN/m)

拆除右洞临时支撑,施做二衬时二衬剪力图(KN/m)

应力图(KPa)

地面沉降图(m)

二衬弯矩图(KN.m/m)

二衬轴力图(KN/m)

3、洞身段KY1+500(III级围岩,采用台阶法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