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杜甫诗三首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50694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杜甫诗三首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初中杜甫诗三首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初中杜甫诗三首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初中杜甫诗三首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初中杜甫诗三首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杜甫诗三首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初中杜甫诗三首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杜甫诗三首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杜甫诗三首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塞上”,即巫山。

“兼”、“接”二字,写出浑莽之象。

(3)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秋菊两度盛开,使我再次洒下往日流过的眼泪;

一叶孤舟靠岸系绳,始终都牵动着我的故园之思。

这一联是全篇诗意所在。

“丛菊两开”,指诗人于永泰元年(765)离开成都,原

打算很快出峡,但这年留居云安,次年又留居夔州,见到丛菊开了两次,还未出峡。

故对菊掉泪。

“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随之开。

孤舟本来只能系住自己的行踪,却把诗人的思乡之心也牢牢地系住了,故见舟伤心,引出故园之思。

(4)尾联--------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我清晰地听到,砧声四起,傍晚时分,在白帝城楼的高处,是那么的急促。

妇女们正拿着裁尺和剪刀,为在外的亲人赶制着御寒的衣服。

“催刀尺”,即催动刀尺。

“白帝城”,旧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的白帝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

“急暮砧”,黄昏时分捣衣的砧声很紧。

“砧”,捣衣石,这里借指捣衣发出的声音。

古人裁衣前,先将衣料放在砧上,用杵捣软,使之平整光滑。

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征人制作寒衣,因此捣衣声是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客子的愁绪。

在这黯淡萧条的秋景和暮色中,诗人更平添了一许孤独、忧伤之感。

5、理解情感

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首联描写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了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

颔联想象远眺的巫峡景象:

骇浪滔天,乌云滚滚。

前句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

下句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

颈联倾诉思乡情怀,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表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凄伤。

尾联在一派秋风、一片捣衣声的环境中,抒发了无家可归的惆怅凄凉。

紧承上文的“故园心”,暗扣题目,结束全诗。

全诗以描绘秋景为线索,抒发了诗人的悲愁之情。

6、小结本诗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

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

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7、写作特点

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

首联描写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的伤悲;

而笼罩在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气,则似乎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

颔联描绘江间波浪、塞上风云,它们“兼天涌”,“接地阴”,有意强调了其动荡不安和阴暗不明的国家及诗人自身的惊魂不定和忧思不散。

颈联书写思乡之情,却用了“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来生动地显现诗人的故园心。

最后两句,貌似写景,实际是写苍凉的暮色秋声,使人隐约感受到仿佛就是诗人阴沉苍凉的心情。

整首诗就是这样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三、鉴赏《登高》

1、背景介绍

大历二年(767)的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

夔州,长江边。

大风凛冽,万木凋零。

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尽是衰败、枯黄的树叶。

江水翻腾,急剧向前。

凄冷的风中,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

这时,杜甫朝山上走来。

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步履蹒跚,跌跌撞撞。

他已经满身疾病,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郁闷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

此时此事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这首即景伤怀的七言律诗。

2、诵读指导

(1)理性的把握:

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走进作者内心,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感性的表现:

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3、赏析全

(1)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

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

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

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

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

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

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

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

展开想象,用想象来填充作者给我们留下的空白。

总之,这不是一只欢乐的鸟,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2)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颌联只写了两种景物:

落木、长江。

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

诗人看到落叶飘零,想到自己像树一样,老了,已经到了生命的晚秋。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

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

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诗人感到有些无可奈何。

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

这是一种必然规律。

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3)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做客”是客居他乡、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

作者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一直在外漂零。

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登台,是重阳节的一种习俗。

古人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而且是全家一起去,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家乡。

杜甫呢?

是独自一人,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

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双倍的愁。

“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

(4)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

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诗人两鬓斑白了。

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

苦,是极度的意思。

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

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

这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

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

“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

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

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

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

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

杜甫特别爱喝酒,但是现在却不能喝酒了。

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还因为穷困,不一定能够有酒喝。

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

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4、总结全诗

这首诗“悲”是核心,贯穿全诗。

诗的脉络是,内心伤悲:

登高遣悲----触景生悲----借酒消悲----倍增新悲。

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起笔,悲情落笔。

5、问题探究

诗的三、四两联是抒情,哪些字眼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情感?

万:

表明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

常:

表明离家万里,流浪他乡的时间之久。

作客:

客居他乡且时间之久。

多:

感叹年老多病,精神疲惫不堪。

独:

感叹独自登台,形单影只,万分凄凉。

恨:

感叹过分的愁苦和愤恨,以致两鬓过早地斑白了。

停:

感叹因穷困潦倒没酒可喝,只好停下酒杯,郁积在胸中的愁闷得不到渲泄。

苦:

表明极度。

万里,地之远也;

秋,时之凄惨也;

作客,羁旅也;

常作客,久旅也;

百年,齿暮也;

多病,衰疾也;

台,高迥处也;

独登台,无亲朋也。

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宋罗大经)

四、诗歌鉴赏方法

1、重现情景――结合知人论世,结合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把握,重建诗人写诗的情景,设身处地,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2、感知意象――作者的感情是通过一组(个)寄寓了作者情感的景物表现出来,这景物就是诗歌的意象。

3、梳理意脉――把握诗歌的情景语,以及诗句语言的相互照应关系,分析意象,理解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课外赏析《咏怀古迹(其三)》

1、整体感知

(1)诗体:

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

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

借古迹古人抒发漂泊之感和思念故乡之情。

2、鉴赏要点

(1)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

(明显不是)写什么?

(写景)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群山万壑赴荆门”,雄伟的图景!

山群山起伏,连绵不绝;

水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

“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2)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引出歌咏对象--------昭君。

(3)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不同意。

常言道:

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能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

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

在作者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

强性格的奇伟女性。

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

(4)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

有何效果?

“一去”与“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

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

“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

“连”对“向”,“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

“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

它是那样的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为什么?

青冢有恨啊!

一年年、一天天,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

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

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5)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

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

据《后汉书》记载:

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

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

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6)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

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

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待。

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

(7)“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

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

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

怎不伤心?

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8)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

“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

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

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

3、本诗小结

首联:

引出歌咏对象入题

颔联:

写昭君悲剧的一生铺垫

颈联:

揭示昭君悲剧根源铺垫

尾联:

点明昭君之怨高潮

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借昭君遗恨绝域,寄寓思乡之情,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失遇无路,才不得用的感慨。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这三首诗,并尝试默写。

2、找出诗中的对偶句,并分析其特点。

【篇三:

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

5杜甫诗三首

总体设计

教材概述

杜甫,作为唐代诗坛上的又一颗璀璨明星,与李白并称为“双子星座”。

韩愈曾推崇说: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这决非过誉。

杜甫的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语言极其精练,尤长于古体诗和律诗。

这篇课文选取了杜甫的三首律诗,都是他的后期作品,写于他寄寓夔州(今重庆奉节)时期。

《秋兴八首(其一)》是一首借景抒怀之作,感情强烈。

《咏怀古迹(其三)》是歌咏王昭君出塞之作,沉郁苍凉。

《登高》是诗人抒发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慨之作。

学习这几首诗歌,要善于把握景与情的交融关系,要善于把诗人的悲欢愤激之情同当时战乱的时局联系在一起,逐步深入地感知诗中的意境。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的熏陶而有所感悟,从而引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培养潜心涵泳的鉴赏习惯。

思路方法

本课教学在感受、品味诗歌意境时,应引导学生明确意境的准确定义,可回顾意象的知识,明确意境与意象的关系,逐步引导学生进入诗的境界。

由于作者生活年代与我们今天相距甚远,教学难点当定位在对作者隐晦的情感的把握上。

要让学生在诵读和理解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情境,教师也应该通过各种手段为学生创造情境。

如何有效地创设情境,主要的解决办法如下:

1.指导朗读,强化背诵。

建议学生课前完成三首诗的背诵任务,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诗意,

以便较快进入对诗作的理解,将教学重点放到把握、分析意境方面。

2.提出问题,重视体悟。

精读课要解决四个问题:

诗中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这样写的好处。

联想和想象是填补艺术空白、品赏意境的好办法。

就这一点,教师在精读课上要做出示范。

3.补充史料,做好总结。

论世知人,有利于理解诗歌。

教师可提供适当的背景资料。

课时安排:

3课时

三维目标

1.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诗歌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

2.背诵三首诗歌,赏析并积累一些名句。

3.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感受诗人的愤激之情。

4.把握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熟悉律诗的格律知识。

5.了解杜甫“致君尧舜上”的抱负与忧国忧民的情怀,品味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情景导入

杜甫曾评价李白的诗歌时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其实他自己的诗歌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著名评论家胡应麟就曾称赞杜甫的诗说“气象雄盖宇宙,法律细入毫芒”。

那么今天我们就通过他的律诗来体会一下沉郁顿挫的风格,品味诗歌的意境。

诗词导入

在他的笔下,多少辛酸苦累倾泻而出,多少的忧国忧民积郁其中。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杜甫。

文本解读

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诗人杜审言的孙子。

唐玄宗开元中,他南游吴越,北游齐赵,过着“裘马清狂”的生活。

天宝五年(746),他到长安,进取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小官。

安史之乱起,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

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不久又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乾元二年(759),他弃官西行,度关陇,客秦州,寓同谷,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浣花溪畔。

曾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永泰元年(765),他打算离蜀东去,途中留滞夔州二年。

大历三年(768),携家出峡,漂泊鄂、湘一带,后死于赴郴州途中。

有《杜少陵集》。

2.基础积累

(1)认读字音:

(2)理解词义:

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萧森(萧瑟阴森)兼天(连天)系(指系舟上岸)寒衣(指冬天穿的衣服)催刀尺(指赶裁新衣)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

砧,捣衣石)

3.文学常识

古体诗又叫古风,形成于汉魏六朝,在句数、字数、平仄、用韵、对仗方面均较自由。

近体诗是与之相对的概念,也叫今体诗,唐代诗人在梁陈诗人对诗律研究和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律诗和绝句这两种新诗体。

律诗分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末联(或尾联);

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每句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

凡偶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中间两联须对仗。

近体诗的绝句,也称律绝,每首两联,平仄和押韵同律诗一样,只是不一定对仗。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常以意境的高下来衡量作品的成败。

什么叫意境?

意,即情感、意绪,即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

境是境况、境界,即诗中所描绘的客观生活图景,它是广义的,不单指景,还指诗人所见所历之事。

意与境交融在一起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就是意境。

意境由意象组成,意象包括在意境中。

意象着眼于某种物象中的主观意向,而意境则是由艺术形象所表露出来的整体境界。

读者运用想象和联想,进入诗的意境,就能在思想感情上与作品产生共鸣。

信息筛选

一、介绍写作背景(请选看下文课堂建议补充资料)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4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结束了5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也促使他决计买舟东下,“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把

回家的梦想付诸现实。

第二年春天,杜甫携家来到夔州(今重庆奉节)暂居。

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时间,杜甫开始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或追忆往昔似水年华,或感叹时事如棋局反复,或借古遣怀,或悲伤衰老。

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是作于这个时期。

《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766)年秋天。

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

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

《秋兴八首》就是在这样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

八首诗各自独立而又互相勾连,一脉相通,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新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

二、熟读诗歌,掌握内容

1.请学生吟诵诗歌,感受音韵和节奏。

注意节奏,如: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节奏由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一字尺”构成。

2.结合背景,明确感情基调。

明确:

孤独抑郁的感情。

3.掌握诗歌内容。

(1)先让学生串讲每联的大体意思。

第一、第二联形象描绘了巫山巫峡的秋色秋景,第三联由眼前丛菊的开放联系到“故园”,第四联写追忆“故园”的沉思又被白帝城黄昏的砧声所打断。

(2)概括主要内容。

这首诗歌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景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