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麻醉学论文精选热门范文10篇文档格式.docx
《临床麻醉学论文精选热门范文10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麻醉学论文精选热门范文10篇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由护士为患者提供麻醉服务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麻醉护理最早出现于美国【2】.1989年,国际麻醉护理联盟(the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NurseAnesthetists,IFNA)正式宣告成立,旨在促进全球麻醉护理的交流,建立麻醉护理实践及教育的国际性标准,提升麻醉护士的专业能力,从而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麻醉护理服务.参考IFNA的资料,蒋莉莉等对美国、法国、英国、奥地利、韩国等国在麻醉服务提供者、麻醉护士在麻醉服务中的参与程度、麻醉护理教育的完善程度和麻醉护士临床自主性等方面的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关国家均有国家层面的麻醉护理教育机构或项目,参与或申请教育的对象为本科毕业的注册护士,并具有临床工作经历和至少1年的急诊相关工作经历;
经认证的注册麻醉护士不断充实临床,满足麻醉服务的需求,他们在提供麻醉服务时有不同程度的自主性。
目前,美国麻醉护士的教育是研究生水平的硕士及博士学位教育,预计到2025年,经认证的注册麻醉护士的教育水平将提升至博士水平.
2国内麻醉护理发展现状
2.1麻醉科独立对麻醉护理发展的影响
1989年原卫生部(89)第12号文件发布了关于将麻醉科改为临床科室的通知,麻醉科被列入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医院一级临床科室,结束了麻醉科作为医院医技辅助科室角色的时代。
随着麻醉科作为独立科室的发展,早期一部分由中专学历护士转型的"
护士麻醉士"
在历史舞台上慢慢隐退,他们有的继续深造成为了麻醉医师,有的转到其他护理领域从事护理工作,也有的留在麻醉领域从事麻醉相关的辅助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事麻醉相关辅助工作的人员不断减少。
但同时,各医院手术量不断递增,麻醉服务内涵不断拓展,麻醉服务工作量不断提升。
知网学术热点趋势显示,2000年后,对麻醉护理的相关研究和讨论成为麻醉领域的一个热点。
麻醉医学专家呼吁有必要改变"
医、护、工"
一条龙的落后局面,麻醉科应配备专业的麻醉护士;
同时,部分麻醉医学专家也担忧麻醉护士的出现是否会使工作模式回到"
的旧时代。
因此,麻醉专家在舆论界呼吁不走老路,要走现代化的中国麻醉护士发展之路;
并认为护理单元是构成一个完整麻醉科的重要一环。
2.2专科护理发展推动了麻醉护理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不少医疗机构中,患者麻醉期间的部分麻醉护理工作由手术室护士来完成。
随着麻醉技术的发展及麻醉领域的拓展,麻醉服务已经从手术室拓展到手术室以外的领域;
同时,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手术室护理也形成不同的亚专科护理方向,并不断持续发展。
原国家卫计委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已经将建立专科护理岗位培训制度、建立包括手术室在内的6类护理专业培训基地作为护理事业发展的阶段性重点任务之一;
并提出"
十二五"
期间应为全国培养2.5万名临床专科护士。
时隔5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再一次提出发展专科护士队伍、提高专科护理水平的要求,提出应选择部分临床急需、相对成熟的专科护理领域,逐步发展专科护士队伍.可见,发展专科护理已成为顺应临床需求的学科发展趋势。
自1993年徐州医学院麻醉学系和南京六合卫校联合在国内开设了第1个3年制麻醉与护理专业(中专)后,部分医院麻醉科出现少量护士。
2004年,徐州医学院组织了麻醉护理专业方向的学术论证会,并于同年率先开展了麻醉护理本科教育。
2009年,卫生部医政司护理管理处的郭燕红处长在太原举办的麻醉护理讨论会上提出,一定要把麻醉护理工作纳入到麻醉学科的整体发展工作中,可采取先行试点、取得经验,然后推广的方式.2015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获批IFNA麻醉护理培训基地,成为中国第一个IFNA培训基地。
2017年,南京明基医院也通过了IFNA的麻醉护理培训基地认证。
2017年12月12日,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医疗机构麻醉科门诊和护理单元设置管理工作的通知,为麻醉护理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希望。
2.3相关研究的开展带动了麻醉护理的发展
知网学术热点显示,2010年全国麻醉护理相关研究数量已达到2000年的7倍。
蒋莉莉等于2010年运用Delphi法进行了麻醉领域护理工作范畴的研究,针对麻醉界争论并担忧的"
麻醉护士"
是否会替代麻醉医师的问题,用学术的视野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提出包含4个维度、54个条目的麻醉专科护士工作范围;
并通过调查26所上海市三级医院麻醉护理的开展情况,梳理了存在的问题,明确了麻醉护理发展的内涵。
在此基础上,胡嘉乐等聚焦麻醉护理核心工作内涵,研究了麻醉护士的核心能力。
吴隽彦等在麻醉护理核心能力研究的基础上,结合IFNA相关内容,开发了麻醉护理核心课程。
相关研究从麻醉护士的工作职责及服务范畴定位,到与之匹配的核心能力确立,再到核心课程开发,完成了一系列专科发展的基础工作,也为麻醉专科护士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3对我国麻醉护理发展的思考
麻醉护理如何在国家政策鼓励下健康发展,并形成专科护理发展的良好生态,是需要护理人不断思考和努力的课题。
3.1以教育促进临床护士麻醉护理能力提升
(1)加强职后护理教育。
麻醉服务领域是一个高风险地带,需要从业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够沉着操作、严谨沟通等。
目前,无论是大专还是本科毕业的护理专业学生,在职前教育阶段对麻醉护理领域的相关知识接触甚少,毕业后如直接进入麻醉科工作,会增加相关护理风险。
因此,医院有必要针对通用知识和专科能力建立相应的培训制度,建立岗位胜任力标准,确立经护理岗位培训合格后使用人才的机制,以满足当下临床对麻醉护理人员的急迫需求,降低临床护理风险。
(2)发挥行业学会或协会等机构的培训职能。
卫生行政机关或护理学(协)会等机构,可通过设立麻醉护理培训项目及培训基地,使麻醉科护理人员能较为系统地学习麻醉护理相关知识和技能、麻醉护理管理和跨学科沟通技能,以解决临床麻醉护理人员相关知识短缺的困境。
(3)开展高层次专业护理教育。
麻醉护理学是麻醉学与护理学交叉而形成的新型学科,需要对相关知识系统把握才能有效运用。
国外申请攻读麻醉护理专业硕士学位的前提条件是:
完成护理学本科教育,并经过1~2年的临床实践,再经过至少1年的急诊护理技能或重症护理技能训练。
有研究认为,系统地学习麻醉护理相关知识需要1年的时间;
而在临床实践中,因为参加培训的护士多为非脱产,故实际需要更长的时间。
美国麻醉护士的专业教育年限为24~36个月不等,法国麻醉护士培训项目时间跨度为2年,且本科毕业后再学习的时长与专业硕士时长相仿。
只有当社会形成良好的麻醉护理教育生态系统,护理人员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结构,临床麻醉护理工作及科研才能有序进行,麻醉护理人员的资格认证才能得到有效落实。
3.2以先进管理理念优化麻醉护理管理
临床中应结合实际建立麻醉护理管理系统。
根据系统理论,麻醉护理管理系统与其他护理管理系统都是护理管理的子系统。
护理管理系统又是医院管理系统的子系统,受医院管理体系的制约。
在医院管理中,医疗系统中的院、科两级管理是医院职、权、利有效管理的方法之一。
受医院要素划分制约,医院护理管理系统有两种模式:
(1)院科两级管理。
即护理人员主要由科室管理。
护理最高管理机构则可体现其管理职能部门的职责,包括建立科室管理制度、规范相关标准、完善护理流程、制订人力资源开发策略、督导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等,形成科室自主运营的管理体制。
(2)护理部垂直管理。
即将护理系统独立于科室外。
与科室自主运营模式相比,护理最高管理机构的其他职能依然存在,而将护理人力成本纳入医院大运营的管理体制。
从科室微观管理体系而言,麻醉护理与麻醉医疗是两个各自独立又互相依存的学科,当麻醉学科发展迅猛,就会更期待麻醉护理学科的发展;
相反,如麻醉学科发展迟缓,其理念上接受麻醉护理可能还是一个问题。
因此,在各专业学科不断发展的今天,如何提升、转型与如何融合、发展同等重要。
这就需要相关学科带头人有强大的使命感,在不断进取的过程中,带领学科团队共同成长。
3.3以科学思维指导临床麻醉护理实践
麻醉护理作为一个新型学科,除要求相关人员学习麻醉护理相关知识和技能外,在实践中运用科学思维审视麻醉护理内涵显得尤为重要。
2018年,邓金莹等对近4年国外麻醉护理研究文献的共词聚类分析显示,国外麻醉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
麻醉护理教育、术后疼痛的治疗护理与管理、术后麻醉并发症的控制和护理以及患者安全等。
从麻醉护理学科发展伊始,我国麻醉护理已经过10年的探索,通过科学研究的方法推动了共识的形成。
如何发挥护理学和麻醉学的学科交叉特点,在借鉴国外麻醉护理研究的基础上,发展和提升国内麻醉护理实践,更好地运用循证证据指导临床护理,发展出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结构的麻醉护理队伍、使护士重新走进麻醉服务领域,是国内麻醉护理人需要思考和努力的。
同时,建立不同层次的麻醉护理学术团体或分支机构也是运用科学思维指导临床麻醉护理实践的有力保障。
相关团体或机构可以作为临床麻醉护士思考、总结、再学习和研究的催化平台,促使麻醉护理的持续发展。
4小结
麻醉护理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在专科护理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有接受挑战的勇气;
在麻醉服务过程中,不断向先进的医学学习,向护理相关的心理学、社会学学习;
跨出护理边界,参与医疗、心理、社会交流;
跨出国门,参与国际交流;
在国际麻醉护理联盟组织中争取更多的话语权,让中国的护理对世界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GARDEJF.Thenurseanesthesiaprofession.Apast,present,andfutureperspective.NursClinNorthAm,1996,31(3):
567-580.
【2】STEWARTMResearchnews:
Nurseanesthesia.JPerianesthNurs,2011,26(3):
176-178.
CAULKR,MAREESM.Anewbeginning:
the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NurseAnesthetists.AANAJ,1990,58(3):
158-164.
蒋莉莉,阮洪,王骏。
麻醉护理的发展与研究现状.护理研究,2009,23(11A):
2829-2831.
FAINJA,ASSELINM,MCCURRYM.TheDNP.Whynowseveralbroadscalehealthcarefactorsinfluencednursingpolicymakerstorolloutthedoctorateofnursingpracticedegreeinthemidstofanationalshortage.NursManage,2008,39(7):
34-37.
顾泳,王潇。
麻醉医生困局.解放日报,2015-04-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关于印发《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的通知..http:
//wwnhc.gov.cn/zwgk/wtwj/201304/ac6fe42b61fb4f7dbd0fa17d892ea754.shtml.
医政医管局。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http:
//wwnhfpc.gov.cn/yzygj/s3593/201611/92b2e8f8cc644a899e9d0fd572aefef3.shtml.
晁储璋,张文生,王子申,等。
创建中国特色的麻醉专科护士教育体系//第十四届全国高等麻醉学专业教育研讨会论文集。
天津: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09:
15-19.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医疗机构麻醉科门诊和护理单元设置管理工作的通知.http:
//wwnhfpc.gov.cn/yzygj/s3593/201712/251fb61008bc487797ed18a3a15c1337.shtml.
蒋莉莉,阮洪,姜虹。
明确麻醉专科护士工作范围的研究.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3B):
408-411.
蒋莉莉,阮洪,王惠芬,等。
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麻醉护理的现状调查研究.上海护理,2010,10(6):
21-24.
胡嘉乐,姜虹,王惠芬,等。
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立麻醉专科护师核心能力.护理研究,2013,27(8B):
2541-2544.
吴隽彦。
麻醉专科护师核心能力课程的研究.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2015.
ListofrecognizededucationalprogramsbyCouncilonAccreditationofNurseAnesthesiaEducationalPrograms.AANAJ,2002,70(6):
482-493.
邓金莹,张广清。
近4年国外麻醉护理研究文献的共词聚类分析.护理研究,2018,32(18):
2937-2940.
临床麻醉学论文精选热门范文10篇之第二篇:
我国麻醉专科护理发展现状
麻醉科护士(CertifiedRegisteredNurseAnesthetists,CRNA)是指具有护士资格证,接受过教育和培训,能协助麻醉医师进行麻醉的准备、维持、监测并管理麻醉患者的护士.随着临床麻醉工作量的增加及护理专科化的发展,麻醉科护士的发展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麻醉科护士可以减轻麻醉科医师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为手术提供便利和支持【2】.目前我国麻醉科护士工作范围局限、人力资源不足、从业人员学历水平不高、无继续教育规范等问题的存在使我国的麻醉护理与世界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麻醉科护士在中国的发展现状,探讨目前麻醉科护士在中国发展的方向,为中国麻醉护理的发展提供思路和参考意见。
资料来源与方法
研究方法
在数据库中检索发表年限在2001~2015年的相关文献。
在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采用题名或关键词为检索字段,在中国知网(CNKI)采用主题检索字段,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采用关键词字段,检索词均为麻醉护士或麻醉专科护士或麻醉护理或麻醉科护理。
在WebofScience所有数据库(包括MEDLINE)中采用主题为检索字段,在PubMed数据库中采用自由词+主题词的检索字段,在CINAHL数据库中采用摘要检索字段,检索词为nurseanesthetistORanesthesianurse,地区限定为China,ORPeoplesRepublicofChinaORTaiwan.
纳入标准:
(1)描述中国麻醉护理发展相关的文献;
(2)语言为中文或英文;
(3)纳入同行评议文献,纳入原始研究论文,公开发表的学位论文,会议文摘,以及综述;
(4)发表年份为2001~2015年。
排除标准:
(1)行动研究、书评、新闻、资料及需要电话或纸质索取、非公开发表或校正等类型文献;
(2)排除只描述国外麻醉护理发展的文献;
(3)排除针对某一病种或某一麻醉方式的麻醉护理的文献;
(4)排除只介绍自身的心得体会、只介绍工作流程与工作常规、只介绍转科与实习人员的培训的文献。
研究结果及质量评估
通过检索,初步获得相关文献1099篇,其中中文文献915篇,英文文献184篇。
最终纳入研究的文献共80篇,其中76篇中文文献,4篇英文文献。
在中文文献中有18篇调查研究,42篇讨论文章,1篇干预性研究,1篇学位论文,13篇综述,1篇量表的编制。
数据整合及结果
NOTARI是文本文献资料分析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采用描述性的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表达。
本文从以下四个主题对中国麻醉护士的发展进行综述:
(1)学科形成与发展;
(2)教育与培训;
(3)角色定位与工作职能;
(4)人力资源与管理。
我国麻醉专科护理发展现状
学科形成与发展
麻醉护理起源于美国也繁荣于美国,被公认为最古老的高级护理专业,其起源最早可追溯到美国国内战争时期-护理人员在外科医师手术过程中为患者提供专一的照护且不受其他手术活动的干扰.到19世纪,麻醉护理转向病情观察、临床症状判断以及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护理。
在我国麻醉学发展的早期,麻醉护理工作基本上由麻醉医师"
一肩挑"
或由手术室护士兼顾.为了给患者提供专一的照护、保障患者安全,麻醉护理逐步兴起,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麻醉工作的安全有序进行。
近年来,麻醉专科护理已成为医学发展必不可少的专业,麻醉科护士也成为医疗服务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但目前我国麻醉专科护理尚处于刚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发展。
教育与培养
1993年徐州医学院与南京六合卫校联合开设第一个麻醉与急救护理中专班,后逐步发展到高等职业教育。
近年来麻醉科护士向本科教育迈进,已初步形成了"
专科-本科(四年制或五年制)-硕士"
的培养模式,但尚不系统,仍需进一步完善.其中本科课程设置均采用了前期公共课加基础课,后期专业课的模式,且麻醉护理课程很大部分是麻醉学课程的压缩。
美国已形成"
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
的培养模式,美国麻醉护士教育理事会(CouncilonAccreditation,COA)规定到2015年,AANA要求所有的注册麻醉护士项目开始由硕士生培养项目转变为博士生培养项目,且必须在2025年之前完成.
目前,国内各医院麻醉科护士大多数是由未进行过麻醉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组成,各医院培养方式主要以师带徒方式或安排麻醉科护士学习进修,或两种方式混合,院校教育不足5%.以学校为主的培训主要是先学习护理学基础知识后进行麻醉专科分化及培训,医院培训主要是根据职称和工作资历进行6~12个月的专科培训,主要包括:
麻醉专业理论、临床专业技术和技能的规范化培训.麻醉科护士的毕业后再教育大多数由麻醉医师担当,而麻醉科护士本身资质不一,培训方式效果不佳.美国则要求注册麻醉护士每两年至少要完成850个小时的临床实践和40个继续教育学分,并且进行资格再认证.与之比较,我国麻醉护理人才基础水平尚有不足,且专科培训不足,培训方式有待改进。
总之,目前我国麻醉专科护士的培训仍处于探索阶段,培养的麻醉科护士还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主要依靠各医院继续教育、临床实践培训,没有统一的培训内容及培训模式,更没有考试和资质评定,优秀师资缺乏,缺乏正规的教学培训基地。
麻醉护理工作专业性强,不能生搬硬套其他专科护士的培养模式,应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设具有专业特色、有助于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与麻醉专科护士资格认证体系,完善麻醉专科护士培养。
同时,进一步加强高层次麻醉专科护理人才的培养,建立临床师资培训,优化师资队伍,重视临床培训,提高麻醉护理人员的总体学历层次及专业水平,促进麻醉护理专科健康稳步发展。
角色定位与工作职能
在我国麻醉学发展的早期阶段,出现过一批"
护士麻醉师"
其无医师执照、工作与麻醉医师相似,后由于国家规定无医师执照者不能实施麻醉,逐步从临床工作中消失.随着医疗专科化的发展,麻醉专科护理的需求不断增加,1984年,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人民医院开展麻醉护理工作,并于2001年正式成立我国最早的麻醉护理单元,工作内容在之前的基础上增加了麻醉前准备,协助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麻醉配合、镇痛泵配制和镇痛随访及恢复室患者监护等.目前,我国麻醉科护士工作职能主要在临床配合方面,包括手术期间与麻醉医师的配合,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为患者提供关于麻醉的信息,消除疑虑;
围术期收集病患疾病相关信息,为提供参考;
麻醉实施前后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协调患者、麻醉医师、病区护士及其他人员的关系,临床麻醉药品设备的管理.国内麻醉科护士的麻醉工作必须在麻醉医师的指导和监督下执行,没有统一标准,管理上主要是麻醉环境、药物、仪器与设备的管理,教育上主要指临床带教和参与麻醉护理人员培训。
美国麻醉护士的培养目标为毕业生能围绕麻醉护理主题进行相关的计划、组织、实施和评价,能够设计、实施及评价个体化的围麻醉期护理,同时将评价性思维纳入持续的专业实践,将与患者及他人进行有效及跨文化的交流融入实践,为职业行为承担职责.
目前我国麻醉科护士的工作职责未能体现麻醉护理的专科性,其工作缺乏约束监管,也缺乏法律保护,不利于麻醉专科护士对工作的认同,更容易对麻醉工作质量和安全造成隐患,也不利于麻醉护理专业和麻醉专科护士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卫生管理部门应尽早出台相应法律法规明确麻醉专科护士的角色定位与工作职能,相关学者也应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讨我国麻醉专科护士的角色定位与工作职能,为我国麻醉护理专业的专科发展奠定基础.
人力资源与管理
目前我国的麻醉科护士多为手术室护士或者其他科室经过临床短期培训后的护士。
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相继成立了麻醉护理协会,台湾目前有麻醉科护士2100名,麻醉医师与麻醉专科护士的比例达到1∶4.我国《麻醉专科护士职责与工作细则(草案)》建议:
三甲医院麻醉科护士与手术台数的比例为0.60~0.80∶1,与麻醉复苏室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