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的乘法口诀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501613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34的乘法口诀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34的乘法口诀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34的乘法口诀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34的乘法口诀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34的乘法口诀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34的乘法口诀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

《234的乘法口诀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4的乘法口诀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34的乘法口诀模板Word文件下载.docx

3节呢?

4节呢?

小组合作,算一算把表格填完整

车厢的个数 

人  数 

1个4  2个4相加  3个4相加  4个4相加乘法算式怎么列?

板书:

1=4,4×

2=8,4×

3=12,4×

4=16

交流:

你可以编出4的乘法口诀吗?

(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4=      2×

4=    3×

4=  

口算说说你想的是哪一句口诀?

试一试

1=       1的乘法口诀是怎样的?

你会编吗?

一一得一。

二、形成应用

读读2、3、4的乘法口诀。

课本第75页“想想做做”。

第1题

让学生先动手摆一摆小棒,然后独立完成。

第2题

你能看图列出两道乘法算式吗?

它们用是是哪一句口诀?

让学生领会到依据一句口诀能列两道乘法算式。

第3、4题学生独立完成,注意辅导差生。

游戏

找朋友。

小朋友手中拿有1-4的乘法算式,老师拿出一张口诀卡,拿着相关算式的同学站起来,就是它的好朋友

三、小结

同学们你们今天玩得高兴吗?

那么在游乐园里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呢?

说说你对今天的表现满意吗?

(鼓励学生相互评价,筧评价)

四、课堂作业

课本第75页1、2、3、4题。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第二册第50页。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2.知道物品价格的表示形式。

(二)能力目标:

通过购物活动,培养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情感目标:

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并知道爱惜人民币,同时在教学中渗透孝敬老人等人文教育。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个学生准备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习用具和玩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人民币。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你们喜欢的好朋友,请看是谁?

生:

聪聪、明明(掌声欢迎)

他们有一些问题不太明白,想问问大家,你们愿意告诉他们吗?

1.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

按质地分为哪两类?

2.1元=( 

)角 

1角=( 

)分

3.一张1元币可以换( 

)张5角;

可以换( 

)张2角……

指名让学生回答,教师给予鼓励。

【评析:

在教学上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声形并茂呈现给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人物,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不知不觉中复习了旧知,又很自然地把学生带进新课堂。

二、结合情境,自主学习:

1、情境对话,提出问题:

聪聪:

明明,你拿那么多的硬币去干啥去?

明明:

奶奶来了,我拿了12角钱,想去买一包小吃给奶奶。

拿那么多硬币,要是丢了一个,怎么办?

那怎么办?

你们能帮帮我吗?

【评析:

创设情境对话,以此来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交流学习,解决问题:

我们该怎样帮明明呢?

大家有什么好办法?

生:

可以去换钱。

那该怎样换呢?

学生讨论后发言:

生1:

可以换成六张2角的纸币。

生2:

可以换成两张5角,一张2角。

生3:

可以换成12张1角的纸币,不容易掉。

生4:

我可以帮他换成一张1元和2张1角。

生5:

多了,多了,还是换成一张1元和一张2角的最方便。

为什么?

因为10角=1元,所以12角就是1元2角呀。

教师带头鼓掌

哦!

原来12角=1元2角,谢谢你们。

3、我们帮明明解决了问题,聪聪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帮忙,大家愿意吗?

出示:

3元8角=( 

6元4角=( 

)角

26角=( 

)元( 

78角=(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

4、换钱游戏:

4人合作,利用学具互换,老师指导。

根据儿童争强好胜、乐于助人的特点,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大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和实用性。

5、认识物品价格的表示方法:

明明拿着换好的钱走进了“超市”。

(课件出示)

杨梅干 

葡萄干 

冬瓜条 

  

花生 

糕点 

1.50元 

  3.00元 

1.20元 

 2.00元 

0.80元 

明明看见这么多的食品,不知道该买什么好?

有谁能帮助他?

学生交流后发言:

买一包花生,很香,

我反对,花生比较硬,奶奶吃不动,我认为还是买一包杨梅干好,它比较有味。

我不同意,杨梅干虽然比较有味,但是明明带的钱不够。

教师对此学生的回答,故作惊讶:

“哇!

你怎么知道不够?

上面有标价。

学生得意地说道。

教师笑道:

“你很善于观察!

依你看,明明买什么好?

我认为买冬瓜条好,它也比较好吃。

同学们讨论一下,他的建议是否合适?

学生汇报:

一包冬瓜条要12元,太贵了。

“是吗?

不对,我认为一包冬瓜条是1元2元。

学生一哄而笑。

我认为冬瓜条是1元2角,因为1.20元就是1元2角。

教师夸奖:

你真棒!

教师说明:

1.20中有一个小圆点,圆点的左边表示元,圆点右边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所以1.20元就是1元2角,这就是物品价格的表示方法。

下面我们来看其它一些物品的价格(课件重出)

学生说出物品价格后,随机出示相对应的物品价格读法:

 花生 

1元5角 

3元 

1元2角 

2元 

8角

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渴望,希望得到同伴、老师的认可。

教师及时捕捉学生思维的亮点,给以热情的表扬、鼓励,营造了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

学生在竞争意识的促动下,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个性发挥的淋漓尽致。

5、简单的计算:

(播放录音)聪聪:

“明明的奶奶生病了,我也想拿着我的零花钱来买一些东西送给他们。

我想买一包冬瓜条和一些糕点要多少钱?

小朋友,你们会算吗?

谁来计算一下?

1元2角+8角=2元(板书)

谁来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因为1元2角是12角,12角加8角等于20角,20角可以换成2元,所以1元2角加8角等于2元。

教师点头。

2角加8角是1元,1元加1元是2元,所以1元2角加8角等于2元。

教师竖起大拇指。

老师有5元钱,我想买一包葡萄干,够吗?

够。

一包葡萄干是3元,老师有5元,还要找回2元钱。

5-3=2(元)

谢谢大家!

你们表现真棒!

6、小结:

以学生为主,教师给予补充。

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

你有什么收获?

7、出示课题——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三、实践活动,感悟数学:

小朋友,你们想用手中钱去买一些礼物,送给爷爷、奶奶吗?

选四名售货员,学生自由购物。

要求买东西时要有礼貌地说:

“阿姨或叔叔,你好!

我要买一包花生。

”买完后要说:

“谢谢!

阿姨或叔叔再见!

教师指导操作。

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给学生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在活动过程中,体现了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的精神。

同时也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品德教育。

四、总结知识,反馈信息:

(课件出示)聪聪、明明:

小朋友,今天你们可真棒!

下次我们还向大家学习知识,好吗?

好!

聪聪、明明再见!

五、课后延伸,体味数学:

到商店去调查物品的价格,同时拿自己的零花钱去买一、两样物品,并做好一些记录。

布置课后实践作业,既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又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宽知识面,同时也为下一节课做好了准备。

总评: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这节课是数学新课程改革中一个新的知识。

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不仅参与面广,热情高,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以及乐于助人的精神。

反思整个过程,我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

教师能从学生实际出发,力争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方法、找答案。

从而引导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时培养综合能力,也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

一、面向问题——使学生有主动参与的热情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

在本节课中,教师想方设法创设“融洽”的问题情境,激起矛盾,让学生带着具体问题进入“角色。

”如“明明带了这么多钱,要是掉了一个怎么办?

”学生提出“换钱”这一好办法。

这一情境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依据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不难得出答案,但更多的是产生了:

“咦,这也是数学?

”这样一个疑问。

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引入一种参与问题探索的情境中,使学生有主动参与的热情,让其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激发学生探索动机。

二、面向生活——使学生有主动参与的舞台。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帮聪聪、明明换钱购物活动的问题情境,为他们搭设一个生活的“舞台”,为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自己的方式给“聪聪、明明”提供了丰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学生在这节课中热情高涨,可想他们得到的不仅仅是那么一点数学知识和技能,而更多的是懂得了如何经济合理地支配自己的零花钱,懂得了要孝顺老人等“人文”的东西,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

三、面向合作——使学生有主动参与的体验。

新课标要求教师提供学生广阔的合作交流空间。

学生在“帮明明挑选物品,认识物品价格的表示方法,”时,所有的同学都投入到激烈的讨论中去。

对于他们的每一种想法,教师都及时启发、引导和鼓励,同学们在交流中对同一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

从而使得每个学生都有所发现,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体现了新课标精神。

总之,本课为学生搭设了自主探索的舞台,很好地把握了学生主动思维的契机。

宽松的教学时空,到位的师生角色,使课堂充满了情趣、机智,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一)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初步知道相加的两个数,调换位置,得数不变.

(二)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的加法和6减几的减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能正确计算6以内的加减法.

难点:

看一幅图列两个算式.

课前准备

(一)教具:

实物图(梨、公鸡、母鸡)点子图、方块图.

(二)学具:

小方块、红、粉小圆片各6个.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看卡片说数的组成和分解:

2.看图列式计算:

3.看卡片口算:

3+1=

0+5=

5-2=

5-4=

4-3=

3+2=

2+3=

3+0=

5-3=

(二)学习新课

启发谈话: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大家会用5的组成和分解来计算,算得又对又快.今天我们来学习6以内的加、减法.比一比,看谁学得最好.板书课题:

6的加法和6减几.

1.教学6的加法.

例1:

(1)出示梨图:

师问:

左边盘子里有几个梨?

右边盘子里有几个梨?

一共有几个梨?

怎样列式?

5+1=6.

再问:

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算式中各数都表示什么?

(2)师说:

现在老师把这两盘梨调换一下位置.(边说边调换)还是求一共有几个梨?

应该怎样列式?

指名说算式:

1+5=6.

质疑:

为什么这两道题都等于6?

指名说:

因为相加的两个数是一样的,都是5和1,5加1等于6.调换加数的位置,1加5也等于6.

师说:

我们来找一找这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好吗?

四人一组进行议论、指名发言.

小结 这两道题的相同点都是求一共有几个梨、两个加数都是5和1、得数都是6;

不同点是两个加数的位置不一样,一道是5加1、一道是1加5.

(3)说计算方法:

我们不看图,怎么想5加1等于几?

(想5和1组成6,5加1等于6)计算1加5时怎么想?

(想1和5组成6,1加5等于6)还可以怎么想?

(还可以想5加1等于6,1加5也等于6)

你们想法都很好.只要能计算得又对又快,什么方法都可以.

例2

(1)摆一摆:

请同学们拿出4个绿方块摆在桌子的左边,再拿出2个黄方块摆在桌子的右边.边摆边口述摆的过程.

看图说算式:

自己小声说,指名说:

4+2=6.

你们能根据4+2=6这个算式再想出一道新的加法算式吗?

2+4=6.

(2)练一练:

①指导看书上小朋友摆小棒图:

谁能把这幅图的意思说一说?

指名说.

由于两个小朋友的位置不一样,看小棒写出了两个不同的算式.从这里我们知道了相同加数调换位置,得数不变.

下课后,你们也可两人一组用实物摆一摆算一算.

②看△图把算式填完整:

指名说算式,老师板书

还能列一道加法算式吗?

(不能)为什么?

(因为两个加数都是3)

对,因为两个加数相同,所以只能列一道加法算式.

齐读:

5+1=6

4+2=6

3+3=6

1+5=6

2+4=6

2.教学6减几.

例3

(1)出示母鸡、公鸡图:

图上有几只母鸡?

几只公鸡?

一共有几只鸡?

(一共有6只鸡)

母鸡和公鸡一共是6只.要从6只鸡里去掉1只公鸡, (随手画虚线)还剩几只母鸡?

(还剩5只母鸡)怎样列式?

6-1=5.

①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②算式中各数各表示什么?

③我们不看图,怎么想6减1等于几?

(想:

6可以分成1和5,6减1等于5)

④要从6只鸡里去掉5只母鸡(用手势演示)还剩几只公鸡?

(还剩1只公鸡)

⑤怎样列式?

6-5=1.  ⑥不看图,怎么想6减5等于几?

(2)找一找这两个算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结 这两道题的相同点:

都是有6只鸡、都是求还剩几只、都是用减法计算;

不同点:

一道是从6只里减去1只、一道是从6只里减去5只,所以减法算式不一样.

例4

请同学们拿出4个绿方块,再拿出2个黄方块,边摆边口述摆的过程.

你们能看图列出两道减法算式吗?

自己小声说、两人一组悄悄说、最后指名说:

6-2=4,6-4=2.

这两道算式表示什么?

老师贴出方块图,要求学生看图说.

(2)师生共同演示:

6减2,你们用手盖住2个(老师用手盖住方块图上的2个)看到还剩几个?

(4个)6减4,你们用手盖住4个,看到还剩几个?

(2个)

如果没有图,你怎么想6减2等于几,6减4等于几?

(3)看△图把算式填完整:

6-1=5

6-2=4

6-3=3

6-5=1

6-4=2

小结 同学们,我们又学习了6的加法和减法.学会看一幅图列两个算式,还知道了用6的组成和分解来计算6的加、减式题.你们学得很认真.

(三)巩固反馈

1.每人在课桌上按老师要求摆出6个圆片:

每次盖住一部分,说一个减法算式(盖住一个,说6减1等于5)

你们每次说的减法算式,减号前面的数都是几?

(都是6)

对,都是6,也就是说,都是6减几的题.

(3)猜一猜:

猜一猜,红花后面的得数是几,谁猜对了红花送给他.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学习6的加法和6减几.课堂设计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层次清楚,先讲加法,再讲减法,共设计四个例题.在教学6的加法时,侧重于让学生学会看图列两个加法算式.通过看图、演示、摆一摆使学生理解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在教学6减几时,侧重于让学生弄明白每道题从那个数里去掉一部分.通过看图、演示、动手操作让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

二、每讲完有关两道减法题之后,让学生看图说一说“这两道算式各表示什么.”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两个算式之间的联系.

三、这节课重点体现让学生熟练掌握用数的组成和分解来正确迅速地计算.

四、巩固练习题的安排,也是围绕重点进行的.一个重点是看图列出加、减算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一个是通过口算比赛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板书设计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教学目标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学会比较两个100以内数的大小;

让学生在游戏中感悟数学知识,掌握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挂图(见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33页例7的图表)、计数器、纸卡、粗线笔。

教学过程

一、自主活动,感受数的顺序

同学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请同桌同学相互从1数到100,看谁数得又对又快。

同桌同学相互从1数到100。

同学们翻开书第33页,请做例7。

认真填表,思考题中所提的问题。

(同时,老师准备好例7挂图,请一位同学把挂图中的表填好。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同学们填得对不对。

共同反馈,加强对100以内数的顺序的记忆。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例7中的三个问题。

同学们讨论。

师:

从表里我们可以看到哪些有趣的排列?

第一列数个位上的数字都是1,十位上的数字从第二位起,分别是1、2、3、4、5、6、7、8、9。

每个数都比它上边的数大10。

最后一列上的数分别是10、20、30、40、50、60、70、80、90、100,每个数都比它上一行的数大10。

……

刚才我们共同学习了例7。

现在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拍手掌,从100数到1:

“100、99……”。

二、小组活动,探索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

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做游戏。

与老师出示的75相邻的两个数都是75的好朋友,请同学们帮助老师找出来,写在你手中的纸卡上。

全班同学们在纸卡上写数字。

请同学们把75、74、76这三个数按照数的顺序写出来。

然后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谁大,谁小,谁最大,谁最小,为什么?

并且用不等号表示它们的大小关系。

同学们写出三个数的顺序后,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对三个数大小的见解。

请小组派代表汇报你们组的结论。

全班学生反馈。

76比75大l,75比74大l,76最大,74最小。

48、40、49谁大?

谁小?

谁来说说。

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74、75、76与40、48、49这两组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怎样比较这样一组数的大小?

请小组讨论。

讨论出这两组数的共同特点是:

十位上的数相同,即有相同的几十个。

因此,比较大小时,只要比较个位上的数字的大小即可。

得出:

比较十位上数字相同的数的大小,只要比较个位上的数字的大小,个位上数字大的数大。

老师出示数30,比它小的整数十数都是它的好朋友,请同学们在纸卡上帮助老师写出它的好朋友。

写出数10、20。

请同学们把30、10、20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然后在小组内相互说说这三个数谁大,谁小,谁最大,谁最小,为什么?

写出数的顺序,并在小组内交流10、2O、30大小关系。

请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10、20、30大小的关系。

因为两个10的和是20,所以20大于10;

又因为20加10得30,所以30大于20,大于10。

30最大,谁最小。

请同学们在纸卡上写出比50大的整十数。

并在小组内说说谁比谁大几十,谁比谁小几十。

小组活动,完成老师提出的要求。

请同学们把黑板上的小人手中的卡片放在正确的位置上。

学生填卡片,然后师生再共同反馈。

同学们做得都挺好,但38<45,有的同学做错了,为什么38小于45,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议一议。

小组议论。

谁能说一说为什么38小于45

38比40小2,而40比45小5,因此38比45小。

38是三十多个,而45是四十多个,四十多个比三十多个大。

所以38小于45。

拨计数器,也可以得出38比45小。

边拨计数器边说。

请同学们在○中填上“<”或“>”号。

28○9642○3837○84

解答。

这三组数有什么特点?

怎么比较这样数的大小,小组内讨论。

它们的十位上的数字不同,比较这样数的大小,只看十位上的数字,哪个数的十位上的数字大,这个数就大。

请同学们做书上第34页的“做一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