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区域地面沉降国内外研究现状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49223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讨区域地面沉降国内外研究现状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探讨区域地面沉降国内外研究现状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探讨区域地面沉降国内外研究现状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探讨区域地面沉降国内外研究现状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探讨区域地面沉降国内外研究现状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探讨区域地面沉降国内外研究现状文档格式.docx

《探讨区域地面沉降国内外研究现状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讨区域地面沉降国内外研究现状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探讨区域地面沉降国内外研究现状文档格式.docx

第八届国际地面沉降会议也拟定于2010年10月在墨西哥举办。

总之,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地面沉降研究,对政府及相关机构及时发现潜在隐患、拟定合理的防治措施、保障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国内外地面沉降研究现状

地面沉降作为一种普遍存在且有由来已久的地质灾害,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重视,由此开展了大量有关地面沉降监控理论及技术的科学研究工作,使得部分区域的沉降生长得到有效控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学科的进一步融入以及一批高新技术的出现,区域地面沉降研究从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较大的推进,目前主要集中在地面沉降的成因机制、地面沉降的监测技术(特别是卫星测量及雷达干涉测量的应用)、地面沉降的模拟及预测、地面沉降灾害评价、地面沉降治理及缓解措施等重要方向。

2.1地面沉降的成因机制

地面沉降发育是受多重因素综合影响的复杂过程。

如上海市城市建设的沉降影响约占地面沉降总量的30%,是上海地面沉降另一重要制约因素[7]。

天津地区的构造沉降基本年速率为1.3—2.0mm是一个背景性的长期性的过程[8]。

人们将这种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地面沉降称为广义地面沉降[9,10],但考虑到自然沉降在沉降总量中的微弱比重,实际研究中多只分析人为地面沉降。

2.1.1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世界上广泛存在因超量开采地下水资源而引发的地面沉降现象。

据调查,美国80%以上已确定的地面沉降是人类抽取地下水的结果[11],我国因抽水而导致的地面沉降已遍及17个省市,总沉降面积达七万平方公里[12]。

监测显示地面沉降量与地下水位下降幅度呈高度正相关,地面沉降分布范围与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基本吻合,而且地面沉降发育和生长的过程与地下水的开采过程基本保持一致或滞后一个时段。

一般而言,地面沉降的发展都经历过缓慢沉降、显著沉降、急剧沉降等几个阶段,与同期地下水少量、大量、超量开采几个阶段相对应。

在开展压缩开采量、人工回灌等治理措施之后,随着地下水位逐步恢复,沉降速率减小。

特别是人工回灌地下水,可能引起地面在一段时间内回弹。

地面沉降是渗流场变化和地层应力重分布的过程[13]。

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引起松散地层大量释水,造成含水层水位下降,孔隙水压力减小,同时含水层水位的下降也会影响相邻弱透水层水场的稳定,引起弱透水层水位下降,从而弱透水层孔隙水压力也减小。

根据太沙基的有效应力原理,在土体总应力不变的情况下,这部分减少的孔隙水压力必然转化成土骨架承担的有效应力。

故最终有效应力增加,引起土层压密,表现出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量主要来源于弱透水层(黏性土层)压缩变形和含水砂层压缩变形,对弱透水层和含水砂层变形特征的研究是抽水地面沉降机理研究的重要内容。

黏性土的变形具有塑性变形和蠕变的特点,而砂性土的变形特征较为复杂。

薛禹群等试验表明,不同的砂性土在不同的应力条件下会有不同的表现,有的表现为弹性变形,有的表现为非线性变形,压缩变形以塑性变形为主并包含有蠕变是它变形的基本特点[5,12,14]。

所以砂土层变形也存在迟后效应。

发生地面沉降的地区一般都是由岩性不同的多种土层(如砂土层、黏质土层等)组成,各土层的沉降量不仅与土层自身特性(如压缩性)有关,还与土层的厚度以及地下水的采灌格局有关。

压缩性小的砂性土层如果厚度大,也会引起较大的沉降。

抽采和回灌水的状况影响地下水位的变化,导致土层经历不同的应力路径和应力历史,进而使土层表现不同的变形特征。

薛禹群等研究了上海土层在5种地下水位变化模式下的变形特征[15]。

对于大面积区域性地面沉降,由于水文地质背景复杂,各土层的变形特征不可一概而论。

研究区域性地面沉降的成因机制需要将不同的水文地质单元分离出来分别研究,试验证明相同的水文地质单元在不同的时期由于地下水位的不同也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变形特征[5]。

2.1.2地面建筑荷载引起的地面沉降

近20年来,城市建筑物高层化和密集化趋势明显,地面荷载急剧增大,逐渐成为城市地面沉降新的重要制约因素。

研究发现,大规模城市建设使上海1989-1995年间的平均沉降率比1972-1988年间的平均沉降率增长3倍[7]。

城市建设的规模及其增长速度直接导致工程性地面沉降的同步增长,且建筑密度越大,容积率越高,地面沉降越明显[16]。

在地面建筑荷载的作用下,土体产生附加应力,导致持力土层变形并伴随瞬时沉降,这一般发生在施工阶段瞬时完成。

之后运营期间,土体的超静水压力迫使土中水产生流动的渗流(形成了水头差),土的孔隙比改变。

随着时间推移,土的应力应变关系不断改变,土的固结逐渐趋于稳定。

故饱和土体在外荷载作用下的沉降过程包含有瞬时沉降和固结沉降。

通常,单体建筑荷载引起的基础变形是浅部的和局部的,历时时间较短,危害性也有限。

但对于高群体集中建筑物荷载,由于在基底一定深度处产生附加应力的叠加,其对地面沉降的影响也表现出相邻建筑的单体基础变形的相互叠加,因此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可能诱发大面积区域性地面沉降[17]。

针对上海城市建设对地面沉降的影响,沈国平、王莉(2003)通过对典型地区调查研究认为地面沉降与建筑规模、建筑容积率、集中建设或分散建设、新增建筑等均存在关联关系。

介玉新等(2007)提出了等效影响荷载的概念,并据此较好的分析和解释了上海大面积建筑荷载引起的地面沉降的现象。

唐益群等(2007)对密集高层建筑物群诱发的地面沉降叠加效应及其影响范围展开了初步研究,为防治因密集建筑荷载引发地面沉降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2.2地面沉降监测技术长期、连续地进行地面沉降监测是准确把握地面沉降生长趋势及时空分布规律的前提与根本。

常规地面沉降监测主要依靠重复水准测量,同时设置基岩标、分层标以掌握不同深度地层的变形情况。

常规方法测量精度高,且实施灵活,在范围较小(<8km的城市地面沉降监测中十分受用,但在进行大面积区域性地面

沉降监测时,因作业周期长、实时性差、资源耗费大等固有缺陷而显得效率低下。

随着空间测量技术的发展,地面沉降监测手段日益先进,使得准确、迅速、大面积监测地面沉降成为可能。

2.2.1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

GPS测量技术具有高精度、全天候、自动化监测的优势。

自20世纪90年

代开始,各国都相继开展了利用GPS大地高变化量反映地面沉降的研究,如美国于1992年在加利福尼亚州莫哈韦沙漠的Antelope山谷建立第一个地面沉降GPS监测网,用以确定水准桩标的沉降变形,伊朗也于1998年开始运用GPS技术对Rafsanjan平原抽水引起的地面沉降状况进行评估。

早期的地面沉降GPS监测多用来快速、粗略确定沉降地区,以方便后续精确的连续测量[11]。

随着GPS数据处理方法研究的加深以及相关软硬件的升级,GPS高程分量

精度已大幅度提升至毫米级。

实验表明,在技术适当的条件下,GPS测定的大地高的精度可稳定在土2mm左右,对地面沉降的分辨率可以达到3mm[18]。

这证明了GPS监测地面沉降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目前GPS精密定位技术已经逐步取代区域性水准测量而得到普遍应用,是区域性地面沉降监测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各沉降区域(如墨西哥Aguascalientes[19]、意大利Venice[20]、印尼Jakarta[21]、中国上海[18]、天津[22]、西安[23]等)的地面沉降研究工作积累了大量具有高精度高时间分辨力特征的基础数据资料。

2.2.2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SyntheticAperture

Radar,InSAR)

InSAR技术具有全天候、高精度和一定的对地穿透力等特性,且具有极高的空间分辨力,能获取连续地表位移的详尽空间信息。

另外InSAR作为一种空基遥感探测技术,无需布设地面观测站,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全新对地观测方法。

InSAR技术以传统监测手段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迅速获得各国地面沉降学者的广泛亲睐。

基于InSAR而发展起来的差分干涉测量(DifferentialInSAR,D-InSAR)主要是利用发生地面沉降前后的两景(或多景)重复轨道SAR复数图像来提取

仅与地面形变有关的差分相位信息,在消除干涉相位的地形因素影响后,理论上可以监测毫米量级的地面沉降[24]。

目前,基于D-InSAR的地面沉降监测已取得许多成功应用:

JinBaek等运用JERS-1卫星1992-1998年间获取的23景干涉图像对韩国Samchuk煤矿地面沉降进行了分析,显示该地区发生显著地面沉降,最大沉降量为22cm.[25];

V.Akbari等对ENVISAT卫星2004-2007年间伊朗Mashhad山谷的17景SAR影像数据进行差分干涉测量处理,获取了该地区地面沉降的时间演化信息[26];

此外,我国上海[27]、苏州[28]、天津[29]、西安[30]等地也都相继开展了地面沉降D-InSAR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由于D-InSAR方法受时间去相关和空间基线去相关导致的干涉相位噪声以及大气延迟等因素的干扰会造成干涉质量下降,为弥补其不足并提高精度,近几年又发展起来了一种高级D-InSAR方法——基于永久散射体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lnSARBasedonPermanentScatters,PS-lnSAR),其基本思想是在一组时间序列的SAR图像上识别出在长时间间隔内仍保持高相关性的PS点,这些离散

的PS点可构成一个“天然的GPS监测网”,经过消除大气干扰和DEM误差影响后可以在这些PS点上高精度地估算时间序列的地表形变量[24]。

PS-lnSAR的发展与应用是大面积、高精度监测地面微弱变形的技术革命,在区域性地面沉降监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不可替代的优势。

当前我国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31,32]。

目前,地面沉降监测手段呈现多极化综合发展的趋势,各种监测方法相互补充、相互检核,保证监测成果丰富、可靠。

我国长江三角洲以及华北平原等区域都已布设区域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包括地面沉降监测水准网、地面沉降GPS监

测网以及地下水位(水量)动态监测网,当然lnSAR作为一种重要监测方法已经进入实用阶段,这些丰富的监测手段提供了大量的多源观测数据,为进一步研究和掌握区域地面沉降成因机理以及时空演化规律提供有力可靠的数据支持。

GPS/lnSAR融合技术,由于综合了二者优良性能,前景诱人[33-35]。

2.3地面沉降模拟及趋势预测

地面沉降模型是地面沉降研究的重要内容,抽水引起地面沉降的过程模拟及趋势预测是当前模型研究的重要方面。

国内外很多学者针对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采灌状况,提出了许多不同的地面沉降模拟预测方法,概略分类为:

确定性模型、随机统计模型、人工智能模型。

2.3.1确定性模型

确定性模型基于抽水引起地面沉降的成因机制,描述水的渗流情况(渗流场模型)、土的变形特性(应力场模型)以及土与水的相互作用(二者耦合)。

通常确定性模型又称为土水模型。

1渗流场模型:

要求有再现地下水系统的能力,能真实刻画实际地下水系统中发生的物理过程[36]。

该模型主要分为经验模型、二维模型、准三维模型、三维模型。

其中准三维模型将含水层的地下水作水平渗流,粘土、亚粘土层中的水流作一维垂向渗流处理。

我国上海[37]和天津[38]早期所建立的地面沉降模型均为此类模型。

三维模型由于将含水层和弱透水层中的地下水均作三维渗流处理,可较好地刻画地下水流场的真实状态,但数据参数要求高。

2应力场模型:

根据土层的固结特征,应力场模型简单分为线弹性模型、非线性弹性模型和流变模型。

线弹性模型简单认为土层的应力应变关系符合胡克定律,计算量较小,应用较多[37,38]。

非线性弹性模型和流变模型分别考虑到了土层固结的非线性及蠕变特性,较符合实际土体非线性、非弹性及各向异性特征。

在土的固结过程中,流固耦合效应会导致土中孔隙比变化及渗透系数变化,进而影响地下水的渗流和土体的固结,所以地面沉降数值模拟必须考虑渗流场和应力场间的耦合模式。

按照渗流场和应力场结合方式,地面沉降模型可分为:

两步计算模型、部分耦合模型和完全耦合模型[36]。

①两步计算模型:

先由渗流场模型求出水位或水压,作为应力场模型的边界条件,在进行沉降计算。

两步模型计算原理简单,所需参数少,但它只限于计算一维垂向变形,且不考虑抽水过程中土层渗透性和贮水性的改变。

我国上海、天津建立的地面沉降模型都采用此耦合方式[37,38]。

②部分耦合模型:

在两步基础上,考虑到土体的固结导致土中孔隙比、土的压缩性及透水性的动态变化。

如冉启全和顾小芸1998年建立的三维渗流与一维固结部分耦合地面沉降模型[39]。

3完全耦合模型:

完全耦合模型基于著名的比奥(Biot)固结理论,考虑孔隙水压力的变化对土体变形的影响以及土体变形对孔隙水压力的影响,将渗流场模型和应力场模型统一于相同的物理空间[40]。

该模型的地下水流和土体变形既可以是一维的,也可是二维、三维的,不仅反映地面沉降,也能反映土层的水平位移。

如骆祖江等建立的吴江市浅层地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控制三维全耦合模型

[41]。

完全耦合模型涉及的参数复杂,计算量大,目前在大面积区域性地面沉降数值模拟和预测中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2.3.2随机统计模型

地面沉降是多因素影响下松散土层压缩固结的结果,其发育生长亦表现出随机性、趋势性及周期性。

当确定性模型难以准确建立时,构建基于大量监测数据的随机统计模型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常用的随机统计模型有回归分析模型、时间序列模型和灰色模型。

回归分析模型采用拟合数学关系式表达输出变量与(多个)输入因子间的相关关系,其拟合和预测精度与样本容量大小有关。

Mizumura和Kazumasa运用回归方程模型研究了地面沉降量与历史沉降量、地面水位及降雪量间的关系,并对日本强降雪地区未来1-2月的地面沉降生长趋势进行预测,取得了良好效果

[42];

潘云等建立了天津市区地下水开采量-沉降量、地下水位-沉降量的线性回归方程,并预测了以后9年的地面沉降发展情况,结果显示可靠[43]。

回归分析模型计算简单,无需确定沉降区域的水文地质参数,但该模型的准确建立需要立足于大量监测数据之上,且所建模型不能反映地下岩土介质的本构关系。

时间序列分析通过时间序列的历史数据揭示现象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将这种规律用数学模型加以表达,通过模型将这种规律延伸到未来,从而对对象的未来状态作出预测。

XiaLinyuan等研究显示运用ARMA模型模拟和预测工程引起的地面蠕变具有较好的适用性[44]。

焉建国等利用自回归模型对上海地面沉降进行了拟合和推估,结果显示

AR(4)模型能较好地反映上海地面沉降的变形趋势[45]。

灰色模型提供了贫信息情况下解决系统问题的新途径。

它根据各因素之间发展态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来衡量因素间的关联程度,无需太多样本量和典型的分布规律。

该模型已经运用于上海[46]、天津[47]、台湾[48]、苏州[49]、洛阳[50]等地的地面沉降预测当中。

2.3.3人工智能模型

广义上讲,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就是用计算机模拟和

再现人类的某些智能行为[5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工智能模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取得重大突破,并在处理大规模复杂系统中出现的组合爆炸、非线性、高维、多峰值、不连续、非凸性及带噪声等难解问题时,表现出常规统计模型无可比拟的通用、稳健、简单、并行处理等优越性能[52]。

目前运用较广泛的人工智能模型有:

以大规模非线性、并行分布式处理为特色的人工神经网络、擅长于自适应全局优化的遗传算法及擅长于模拟智能行为的模糊计算。

鉴于人工智能模型的优越性,地面沉降学者已经将其用来研究地面沉降的生长趋势,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为地面沉降的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Hung-ZiCHEN等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台湾Pei-Kang地区的地面沉降进行预测,结果显示预测误差可达到1cm[53]。

王忠忠、钱为民构建了上海高桥地区的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并对1990-2010年的地面沉降进行了预测[54]。

李红霞等建立了基于混沌优化BP神经网络的地面沉降预测模型,结果显示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和较强的泛化能力[55]。

2.4地面沉降治理及减缓措施

地面沉降是一种累进式的地质灾害,严重障碍人类经济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地面沉降治理及减缓措施防止其恶性生长。

早期的地面沉降防治措施多趋向于从社会经济角度出发,如压缩或限制地下水开采量、调节地下水开采层次和人工回灌(固体或液体)等。

随着地面沉降的不断发育及区域性扩展,人们越来越注意到地面沉降必须从技术、行政、社会、经济、法律、政治等多方面进行系统综合考虑[1]。

上海2006年颁布了《上海市地面沉降防治管理办法》,使地面沉降治理及减缓工作上升到行政高度。

技术措施是开展地面沉降综合治理工作的理论依据,近年来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如上海和苏锡常地区逐步建立起统一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加强了各种监测资料的交流和共享,这对了解区域地面沉降整体分布规律和生长趋势以及提出综合、协调的治理措施相当有利[5]。

此外,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全民节约水资源及保护地质环境的意识也是地面沉降治理工作的重要方面。

3结语

区域地面沉降作为一种全球普遍存在的重要地质灾害,国内外许多学者已经对其进行了大量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为地面沉降综合防治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

本文对当前国内外地面沉降研究中的成因机制、监测技术、模拟及预测模型、防治措施等4个重要方向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述。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当前对区域地面沉降的研究多是针对抽水(引起)地面沉降而展开的,对于其它次要因素如动静荷载、工程建设以及土体自重应力等引起地面沉降的成因机制及数学模型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深入。

参考文献

[1]郑铣鑫,武强,侯艳声,等.关于城市地面沉降研究的几个前沿问题

[J].地球学报,2002,23(3):

279-282.

[2]崔振东,唐益群.国内外地面沉降现状与研究[J].西北地震学报,2007,29(3):

275-278.

[3]刘毅.地面沉降研究的新进展与面临的新问题[J].地学前缘,2001,8

(2):

273-278.

[4]郑铣鑫,应玉飞,等.21世纪我国沿海地区地面沉降防治问题[J].科技导报,2002(9):

47-50.

[5]ShiXiaoqing,XueYuqun,WuJichun,等.Characterizationof

regionallandsubsidenceinYangtzeDelta,China:

theexampleofSu-Xi-ChangareaandthecityofShanghai[J].HydrogeologyJournal,2008,16(3):

593-607.

[6]张阿根,刘毅.国际地面沉降研究综述[J].上海地质,2000(4):

1-7.

[7]龚士良.上海城市建设对地面沉降的影响[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8,9

(2):

108-111.

[8]董克刚,周俊,于强,等.天津市地面沉降的特征及其危害[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7,18(01):

67-70.

[9]方露.城市地面沉降监控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

河海大学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2009.

[10]朱海生.苏锡常地区地下水禁采后地面沉降响应研究[D].南京:

河海大学水文学与水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