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培训教材最新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49057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培训教材最新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消防培训教材最新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消防培训教材最新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消防培训教材最新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消防培训教材最新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防培训教材最新文档格式.docx

《消防培训教材最新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培训教材最新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消防培训教材最新文档格式.docx

为了更好地把握灭火原理,第一应该了解物质燃烧的条件。

任何物质发生燃烧,都有一个由未燃烧状态转向燃烧状态的进程。

燃烧进程的发生和进展,必需具有以下三个必要条件:

可燃物、氧化剂(助燃物)、着火源(温度)。

人们老是用“燃烧三角形”来表示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

只有在上述三个条件同时具有的情形下可燃物质才能发生燃烧,三个条件不管缺少哪个,燃烧都不能发生。

可是,进一步研究说明,用“燃烧三角形”来表示无焰燃烧的大体条件是超级确切的。

而对有焰燃烧,因燃烧进程中存在未受抑制的游离基作中间体,因此燃烧三角形需增加一个坐标,形成“燃烧四面体”。

因此燃烧的发生需要四个必要条件:

可燃物、氧化剂、温度(引火源)、未受抑制链式反映。

(1)可燃物:

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映的物质。

从化学的角度上讲,可燃物都是未达到其最高氧化状态的材料。

一种特定的材料可否被进一步气体,决定于它的化学性质。

(2)氧化剂:

能帮忙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

(3)温度(引火源):

供给可燃物与氧或助燃剂发生燃烧反映的能量来源。

(4)链式反映:

当某种可燃物受热时,它不仅会汽化,而且该可燃物的分子会发生热链解作用,即他们在燃烧前会裂解称为更简单的分子。

二、燃烧的充分条件

具有了燃烧的必要条件,并非等于燃烧的必然发生。

在各必要条件中,还有一个“量”的概念,这确实是发生燃烧的充分条件。

燃烧的充分条件是:

必然的可燃物浓度,可燃气体或蒸汽只有达到必然浓度,才会发生燃烧或爆炸;

必然的氧气含量,各类不同的可燃物发生燃烧,均有本身固定的最低含氧量要求;

必然的点火能源,各类不同的可燃物发生燃烧,均有本身固定的最小点火能量要求;

未受抑制的链式反映,关于无焰燃烧,以上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彼此作用,燃烧就会发生。

而对有焰燃烧,除以上三个条件外,燃烧进程中存在未受抑制的游离基,形成链式反映,使燃烧能够持续下去;

亦是燃烧的充分条件之一。

以上论述的是燃烧所需要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所谓防火和灭火的大体方法确实是去掉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条件,使燃烧不致发生或不能持续。

三、火灾的概念及分类

一、火灾:

在时刻和空间上失去操纵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二、火灾分为A、B、C、D四类:

A类火灾:

固体物质火灾。

如木材、纸张、棉、毛、麻等。

B类火灾:

液体火灾和可溶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如汽油、乙醇、沥青、石蜡等。

C类火灾:

气体火灾。

如煤气、天然气、甲烷、氢等。

D类火灾:

金属火灾:

如钾、钠、镁、铝镁合金火灾等。

四、热传播的几种途径:

一、热传导:

热量通过直接接触的物体,从温度较高部份传递到温度较低部份的进程。

二、热对流:

热通过流动介质,由空间的一处传播到另一处的现象。

3、热辐射:

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热量的现象。

热传播是阻碍火灾进展的决定性因素;

热对流是阻碍初期火灾进展的最要紧因素;

热辐射是火灾处于进展时期时要紧的热传播方式。

五、灭火的大体原理

一、灭火:

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反映终止的进程。

二、灭火的大体原理:

冷却、窒息、隔离和化学抑制。

前三种灭火作用主若是物理进程,化学抑制是一个化学进程。

3、冷却灭火:

关于一样可燃物固体,将其冷却到其燃点以下;

关于可燃液体,将其冷却到闪点以下,燃烧反映终止。

4、窒息灭火:

通过降低氧浓度,稀释氧浓度来灭火的方式。

五、隔离灭火:

把可燃物与引火源和氧隔离开来,燃烧反映就会终止。

六、化学抑制灭火:

能够有效地抑制自由基的产生或能够降低火焰中H、OH、O等自由基的浓度,燃烧机遇终止。

燃烧与爆炸的大体概念

一、闪燃及闪点

闪燃:

在液体(固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火焰的燃烧现象。

也确实是说,液态可燃物表面会产生可燃蒸气,因态可燃物也因蒸发、升华或分解产生可燃气体或蒸气,这些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混合而形成可燃性气体,当遇明火时会发生一闪即灭的火苗或闪光的现象。

闪点:

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液体(固体)表面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闪点是衡量物质火灾危险的重要参数。

一、闪点的测定:

闪点可用标准仪器测定。

二、液体的闪点:

物品名称

闪点(℃)

乙醚

-45

乙醛

-17

甲苯

4

丙酮

-10

松香水

松节油

32

乙醇

10

汽油

3、固体的闪点:

松木

240

桂木

270

柏木

253

冷杉木

4、闪点在消防建审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1)、闪点是生产厂房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的重要依据。

(2)、闪点是贮存物品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的重要依据。

(3)、以甲、乙、丙类液体的分类为依据规定了厂房和库房的耐火品级、层数、占地面积、平安疏散、防火间距、防爆设置等。

(4)、以甲、乙、丙类液体的分类为依据规定了液体储罐、堆场的布置、防火间距,可燃和助燃气体储罐的防火间距,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布置、防火间距等。

二、燃点、自燃及自燃点

一、燃点:

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液体(固体)能发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

(一切可燃液体的燃点都高于闪点)

燃点(℃)

16

煤油

86

69-76

木材

250-300

蜡烛

190

烟叶

222

橡胶

129

棉花

210-255

二、自燃:

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明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烧并蓄热所产生的自行燃烧现象。

自燃点:

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

自燃点(℃)

物品

名称

樟脑

70

硫黄

207

纸张

130

200

无烟煤

280

麦草

3、可燃物自燃的机制

(1)、氧化发烧:

好煤、金属等;

(2)、分解放热:

如硝化棉等;

(3)、聚合放热:

指低分子单体聚合成高分子聚合物的反映,释放出热量;

(4)、吸附放热:

因吸附空气中的氧而发生自燃。

如:

活性碳、还原铁。

(5)、发酵放热:

如稻草、树叶、玉米芯等;

(6)、活性物质遇水:

碱金属、碱土金属;

(7)、可燃物与强氧化剂的混合。

三、爆炸及爆炸极限

一、爆炸:

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映,使温度、压力增加或使二者同时增加的现象。

爆炸可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

物理爆炸:

由于液体变成蒸气或气体迅速膨胀,压力急速增加,并大大超过容器的极限压力而发生的爆炸。

如蒸气锅炉、液化石油气瓶等。

化学爆炸:

因物质本身起化学反映,产生大量气体和高温而发生的爆炸。

如火药、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爆炸等。

二、爆燃:

以亚音速传播的爆炸称为爆燃。

3、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产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浓度。

通常以体积百分数表示。

可燃性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能使火焰传播的最低浓度,称为该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燃烧下限)。

可燃性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能使火焰传播的最高浓度,称为该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上限(燃烧上限)。

爆炸下限为可燃气体分类:

<

10%的气体为甲类,≥10%的气体为乙类。

4、爆炸极限的测量(略)

五、阻碍爆炸极限的因素:

要紧有初始温度、初始压力、惰性介质及杂质、混合物中的含氧量、点火源等。

六、爆炸极限的计算:

依照闪点计算:

L下=100(P闪/P总)。

L下-液体蒸气的爆炸下限,P闪-闪点温度条件下液体的饱和蒸气压,P总-混合气体总压力。

四、粉尘爆炸:

一、粉尘爆炸的条件:

(1)粉尘本身必需是可燃性的;

(2)粉尘必需具有相当大的表面积;

(3)粉尘必需悬浮在空气中,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极限范围内的混合物;

(4)有足够的点火能量。

二、阻碍粉尘爆炸的因素

(1)颗粒的尺寸

(2)粉尘浓度

(3)空气的含水量

(4)含氧量

(5)可燃气体含量

3、粉尘爆炸的特点

(1)多次爆炸

(2)最小点火能量较高。

一样在几十毫焦耳以上。

(3)与可燃气体爆炸相较,粉尘爆炸压力上升较缓慢,较高压力持续时刻长,释放的能量大、破坏力强。

可燃物的燃烧特点

一、气体的燃烧特点

一、可燃气体的燃烧不需要象固体、液体那样需要经熔化、蒸发进程,所需热量仅用于氧化或分解,或将气体加热到燃点,因此容易燃烧,速度也快。

二、燃烧方式:

(1)扩散燃烧-可燃气体从喷口喷出,在喷口处与空气中的氧边扩散混合、边燃烧的现象。

(2)、预混燃烧(动力燃烧)-可燃气体与氧燃烧之前混合,并形成必然浓度的可燃混合气体,被火源点燃所引发的燃烧,这种燃烧往往造成爆炸。

二、液体燃烧的特点

一、特点:

可燃液体的燃烧事实上是可燃液体蒸气的燃烧。

二、燃烧的一些现象(略)

3、突沸现象和沸溢油品(略)

4、液体的分类:

是依照其闪点来划分品级的。

甲类(一级易燃液体)<

28℃:

汽油、苯、甲醇等

乙类(二级易燃液体)28~60℃:

煤油、松节油、樟脑油等

丙类(可燃液体)>

60℃:

柴油、润滑油、机油等

三、固体的燃烧特点:

固体可燃物必需通过受热、蒸发、热分解,固体上方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燃烧极限,才能持续不断地发生燃烧。

二、固体可燃物由于其分子结构的复杂性、物理性质的不同,其燃烧方式也不同:

有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和阴燃四种。

燃烧产物及毒性

一、燃烧产物:

由燃烧活热解作用而产生的全数的物质。

如燃烧生成的气体、热量、可见烟。

二、典型的燃烧产物中,CO2最要紧的生理作用是刺激人的呼吸中枢,致使呼吸急促,烟气吸入量增加,而且还会引发头痛、神志不清。

CO是火灾中致死的要紧燃烧产物。

其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气高出250倍,因此它能阻碍人体血液中氧气的输送,引发头痛、虚脱、神志不清。

几类灭火介质的灭火机理

一、水:

要紧依托冷却和窒息作用灭火。

在灭火时,由水汽化产生的水蒸气将占据燃烧区域的空间,稀释燃烧物周围的氧含量,阻碍新鲜空气进入燃烧区,使燃烧区内的氧浓度大大降低,从而达到窒息灭火的目的。

二、泡沫灭火剂

一、化学泡沫要紧用于灭火器中,它是用碳酸氢钠和硫酸铝的水溶液在泡沫发生器内反映产生的,组成泡沫的气泡为二氧化碳。

二、在灭火系统中利用的泡沫主若是空气机械烷基泡沫,按发泡倍数可分为:

低倍数泡沫,中倍数泡沫,高倍数泡沫。

3、泡沫灭火剂灭火要紧依托冷却、窒息作用。

三、干粉灭火剂

干粉灭火剂一样分为BC干粉和ABC干粉两大类。

如碳酸氢钠干粉和磷酸氨盐干粉。

干粉灭火剂要紧通过在加压气体作用下喷出的粉雾与火焰接触,混合时发生的物理、化学作用灭火。

一是化学抑制灭火,二是窒息灭火。

四、二氧化碳:

要紧依托窒息作用和部份冷却作用灭火。

五、卤代烷灭火剂:

在我国已大量利用的是卤代烷1211和1301灭火剂。

卤代烷接触高温表面或火焰时,分解产生的活性自由基,通过溴和氟等卤素氢化物的负化学催化作用和化学净化作用,大量扑捉、消耗燃烧链反映中产生的自由基,破坏和抑制燃烧的链反映,而迅速将火扑灭,是靠化学抑制作用灭火。

卤代烷灭火剂有破化大气臭氧层的作用,已慢慢别淘汰。

第二讲:

电气防火知识

电的应用超级普遍,若是在供电、用电进程中,治理不善或利用不妥、麻痹大意,不仅可能造成触电和电气设备损坏,而且还可能由此引发火灾、爆炸等重大火灾事故。

1990年1月10日,新疆奎屯商贸大厦因五金部私接电线起火,造成413万元的损失。

1993年11月19日,深圳致丽玩具工艺厂因楼内380伏高压动力线破损短路引发火灾,造成87人死亡,重伤22人,轻伤20人,直接经济损失260万克。

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火灾确实是由于7号光柱灯烤燃周围纱幕而引发的,造成325人死亡,130人受伤的特大恶性事故。

因此,增强电气平安防火工作是各单位法人、防火责任人一项常常性的重要任务。

电气火灾发生的特点

一、电气火灾形成的大体缘故

大量电气火灾的事实告知咱们,电气火灾形成的要紧缘故是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的选用不妥,安装不合理,操作失误,违章操作,长期过负荷等引发的电弧、电火花和局部发烧等引发的。

二、电气火灾发生的特点

一、电气火灾的时刻特点:

许多电气火灾发生在节假日或夜间。

二、电气火灾的季节性特点:

一样容易发生在夏、冬两季。

3、自然灾害引发的电气火灾。

电气线路的火灾缘故及防火方法

电气线路火灾是最多见的电气火灾之一。

缘故要紧有:

一、漏电、

二、短路、

3、过负荷、

4、接触电阻过大、

五、电弧和电火花等

电气线路的火灾预防

一、电气线路的防火方法

一、架工线路的防火方法(略)

二、屋内布线的防火方法

(1)、屋内布线多利用绝缘导线,绝缘导线的绝缘强度符合电源电压的要求,电源电压为380V的应采纳额定电压为500V的绝缘导线,电源电压为220V的应采纳额定电压为250V的绝缘导线.另外,屋内布线还必需知足机械强度和连接方式的要求。

(2)、导线类型的选择是依照利用环境确信,一样场所可采纳一样绝缘导线,特殊场所应采纳特殊绝缘导线。

(3)、由于三、四级耐火品级建筑物的闷顶内可燃建筑构件较多,有的还有易燃的保温材料,发生火灾时会讯速蔓延扩大,平常对闷顶内的线路进行保护治理也不方便,因此在闷顶布线时要用金属管爱惜。

(4)、采纳一样绝缘导线,应尽可能幸免温度较高的管道或设备的表面敷设。

二、特殊场所电气线路的防火方法。

(略)

经常使用电气设备的火灾缘故及防火方法

一、照明灯具的火灾缘故及防火方法。

一、照明灯具的火灾缘故:

(见书本)

二、照明灯具的防火方法:

(1)、严格依照环境场所的火灾危险性选用灯具。

(2)、应正确安装照明、装饰灯具。

(3)、各类照明供电的附件必需符合电流、电压品级要求。

(4)、合理操纵电气照明。

(5)、严格照明电压品级和负载量。

(6)、在宾馆、酒店、商场、车站、码头、影剧院及各类大型建筑物和重要工作场所中一样应当安装事故应急照明灯具,以备发生事故正常电力系统无法利历时能保证现场照明。

二、电热设备的火灾缘故及防火方法(略)

三、变压器的火灾缘故及防火方法(略)

四、电动机的火灾缘故及防火方法

一、电动机的火灾缘故

(1)、绕组短路。

(2)、超负荷。

(3)、三相电动机两相运行,俗称“缺相”。

(4)、转动不灵。

(5)、选用不妥。

(6)、摩擦生热。

二、电动机的防火方法:

(1)、依照利用环境的特点,选用相应的电动机。

(2)、电动机应安装在非燃烧材料的基座上。

(3)、电动机上必需装置独立的操作开关,安装适当的短路、过载、失压和控温等爱惜装置。

(4)、电动机所配用电源线靠近电动机的一段,必需作金属软管线或塑料套或塑料管爱惜。

(5)、电动机启动次数不能太多。

(6)、增强对电动机的治理监视。

五、电焊的火灾缘故及防火方法(口讲,引用2000年河南东都商厦火灾为例、死309人)

第三讲:

化学危险品防火

1993年8月5日深圳市清水河外贸仓库因干杂仓库违章改作化学危险品仓库及仓库内化学危险品寄存严峻违章造成15人死亡、数百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亿元的特大爆炸火灾事故。

概述

一、什么化学危险物品

凡具有各类不同程度的爆炸、燃烧、迫害、侵蚀和放射性等危险性,受到摩擦、震动、撞击、接触火源,日光曝晒、遇水受潮、温度转变,物性抵触等外界因素的阻碍而引发燃烧爆炸、中毒、灼伤、死亡等灾害事故,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化学物品。

二、化学危险品的分类:

一、爆炸品,

二、紧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3、易燃液体,

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五、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六、迫害感染性物品,

7、放射性物品,

八、侵蚀品,

九、杂类。

三、易燃易爆化学物品

第一、二、4、5类为易燃易爆化学物品。

化学危险物品贮存的消防平安

一、化学危险品仓库的火灾缘故

一、着火源治理不严:

(1)、外来火种;

(2)、内部设备不良,操作不妥引发的电火花,撞击火花和太阳能、化学能等。

二、性质彼此抵触的物品混存。

3、产品变质。

4、养护治理不善。

五、雷击起火。

六、违背操作规程。

7、着火扑救不妥,发生火灾时,因不熟悉化学危险品的性能和灭火方式,利用不适当的灭火器材反而使火灾扩大。

二、贮存化学危险物品的平安要求(口述)

一、石油产品的火灾危险性

一、易燃性。

二、易爆性。

3、静电荷集聚。

4、易沸腾突溢性。

五、热膨胀性。

六、流动性。

二、石油产品的火灾和爆炸缘故

一、维修不行,造成跑、冒、滴、漏。

二、电气设备过载运行,选型不妥,绝缘老化和质量不佳,致使电器设备发烧部份超过最高许诺温度。

3、金属撞击引发火灾。

4、动火作业不妥。

五、静电和雷电放电。

六、可燃物的自燃。

7、意外火灾的蔓延。

三、油库、加油站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要紧方法。

一、为了避免和减少火灾对油库(站)的危害,油库(站)在建造时必需符合防火标准。

二、严格遵守有关操作规程。

3、正确处置易燃物、可燃物。

4、操纵火源,幸免火与油料接触。

五、防雷击与静电起火。

四、石油库、汽车加油站的消防设施。

五、油罐清洗消防平安要求。

六、油库、加油站发生火灾的应急方法。

一、报警。

二、灭火。

(1)、冷却降温;

(2)、排除积水,避免喷溅。

(3)、筑堤拦坝、阻止流散。

(4)、启动固定灭火装置灭火。

(5)、覆盖窒息灭火。

(6)、水流切封灭火。

(7)、炮攻打火。

(8)、登罐强攻灭火。

(9)、消灭残火,预防复燃。

3、人员疏散和物质爱惜。

液化石油气库的防火防爆

一、液化石油气的火灾危险性

一、挥发性。

二、易燃性。

3、爆炸性。

4、膨胀性。

五、溶解性。

六、麻醉性。

7、静电集聚性。

二、液化石油气发生火灾和爆炸的缘故。

一、总角阀松动,引发大量漏气。

二、减压阀未上紧或拆装减压阀时胶圈脱落。

3、输气管老化漏气。

4、气瓶残旧,耐压强度下降,搬运时撞击,造成气瓶破裂漏气。

五、纵火。

六、用户擅自倾倒液化石油气残液。

7、用户将液化石油气倒气过罐引发大量漏气而引发火灾。

八、雷击或静电放电产生火花,引燃泄漏的液化石油气。

九、电气设备选型不妥。

10、金属撞击引发火灾。

1一、动火作业不妥。

1二、其他因制度不严、治理不善、违背操作规程、而造成的跑、冒、滴、漏。

三、液化石油气火灾和爆炸事故的预防方法。

一、、为了避免和减少火灾对液化石油气站的危害,站气在建造时必需符合防火标准。

二、液化石油气站应设有防雷和防静电爱惜装置,电气设备应采纳防爆型。

3、严格遵守有关操作规程,把握利用方式,避免跑、冒、滴、漏现象。

4、严格制定和执行平安防火制度。

五、禁止在气站内寄存电石、酸、碱、油漆、汽油等危险物品。

六、禁止在气站灌装台及瓶库内进行维修,严禁用铁器敲打贮气瓶罐及气瓶。

7、为了避免平安阀异样起跳。

八、按期检修,保护保养。

九、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

四、液化石油气库的消防设施。

五、液化石油气泄漏或着火的应急方法。

(重点口讲)

化学危险品公路运输的消防平安(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