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48790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73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斯大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斯大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斯大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斯大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斯大林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斯大林Word文件下载.docx

《斯大林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斯大林Word文件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斯大林Word文件下载.docx

“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米吃。

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

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这里批判的主要是

A.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B.苏联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只抓农业不抓工业

【解析1】B毛泽东的这段话是对苏联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的批判。

斯大林体制下,国家从农民身上拿走的太多,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解析2】C材料中的“母鸡”“马儿”是指苏联的农业,苏联利用牺牲农业的方式发展重工业,造成了国民经济的严重比例失调。

在毛泽东看来这是没有道理的事情。

6.(2007年广东省实验中学、华师附中、广雅中学高三水平测试卷)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中,对苏联的经济发展曾作过生动的评价“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米吃,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

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这段话所反映出的历史信息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中国要吸取苏联的教训

B.该比喻指的是苏联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

C该比喻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体现出发展经济要协调发展

【解析】C该比喻指的是苏联的斯大林模式。

它超越了苏联生产力的水平,在经济建设中,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7.(徐州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

”阿诺德·

汤因比的上述言论主要基于()

①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②政治危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遭到极大冲击

③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走进了死胡同

④与西方不同,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初步成果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A注意时间:

1931年,这个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经历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带来了严重的政治危机,资产阶级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也不能挽救经济政治危机,苏联30年代正在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迅速成为工业国,和西方的经济萧条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8.(济宁文综历史试题分析08年5月)列宁在1922年纪念十月革命五周年的大会上曾指出:

“要挽救俄国,单靠农业的丰收还不够,而且单靠供给农民消费品的轻工业的情况良好也还不够,我们还要有重工业……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

”到20世纪30年代,苏联迅速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现代化,这一成果主要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D.农业集体化运动

【解析】C本题以材料的形式切入,主要考查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

列宁的话只是创设了问题的情景,解题的关键是从时间“20世纪30年代”和中心词“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现代化”方面思考这一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

难度0.58。

9.(2007年深圳调研)在苏俄(苏联)实施的农业政策或措施中,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最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是

A.余粮收集制B.固定的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D.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解析】B。

A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C是斯大林模式的内容,D是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三者都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B是新经济政策内容,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正确道路。

10.(2008山师附中三模)据史料记载:

某一时期列宁格勒生产的一料纽扣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外的莫斯科的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崴的售价仍是1卢布。

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苏联(俄)实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计划经济体制

D.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C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定价并不考虑成本、原料、地区差异等各方面的因素,很显然是计划经济时代。

11.(2008胜利一中期中)苏联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不同之处在于()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轻重工业同步进行

C.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协调发展 D.由城市扩展到农村

【解析】A资本主义国家是从轻工业起步,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发明是轻工业,而苏联为了国防安全优先发展重工业。

12.(2007年泰安市高三期中试卷)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最大的区别在于()

A.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B.对工农联盟和农业发展的认识

C.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认识D.对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认识

【解析】A斯大林时期的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则允许自由贸易。

所以应该选A.

13.(2008年5广东考纲调研)1941年,希特勒发动袭击后,苏联只用了8天时间就征集了530万人人伍,仅用4个月就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基地。

这主要表明()

A.苏联对德国的侵略有充分准备B.苏联人民万众一心抗击侵略

C.斯大林模式具有很高的动员能力和组织效率D.斯大林模式产生于战争环境中

【解析1】C选项AD与史实不符。

斯大林体制有利于宏观经济调控。

它能够在人力、物力、财力极其有限的条件下,对资源进行集中使用、统一调度,确保实现国家主要的经济战略目标。

③它创造了不受西方经济危机干扰、大大超过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后来足以粉碎法西斯的强大工业基础。

【解析2】C.1936年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形成,即斯大林模式形成。

它在实行初期推动了苏联经济建设的进行。

在苏联卫国战争中,能有效地组织全国的人力、财力、物力反击德国法西斯,故在战争爆发之后,能很快的完成部署。

14.(07—08济宁高三文综第二次质检)观察下图,二者的本质相同点是

 

A.消灭农村的剥削阶级B.改变分配的方式

C.服从国家工业化需要D.改变所有制性质

【解析】D加入集体农庄和加入农业合作社,都是将农民的个体经营变成了集体所有制,土地的所有制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15.(淮安07—08高三第四次调研)在中国历史上,曾推动秦国走向强盛的重农抑商政策,到了清末却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中外历史上与此类似的经济政策还包括①美国实行的自由放任政策②列宁提出并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③斯大林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④中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解析】A自由放任政策虽然可以使社会经济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和自由,鼓励人的创造性,但资本主义制度的自身缺陷使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逐渐积累,最终酿成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斯大林体制在二、三十年代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后来却成了阻碍苏联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16.(2007揭阳二模)据统计,从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在苏联农村中,牛减少了20%,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的实施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强行实施D、为配合社会主义工业化

【解析】C结合题目,从1929到1930,故可排除A和B,而材料中实际是说明农业受到损害,结合农业集体化的影响,故选C

17.(’08广州二模)1931年初,苏联接受外国技术援助的项目已达124项,大部分是美、德两国提供的,同年,苏联向外国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设备总出口量的1/3。

当时苏联大量得到西方设备的有利外部条件是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B.西方放弃了对社会主义的敌视政策

C.苏联制定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D.西方国家普遍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解析】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产品相对过剩,这使得资本主义加大了对海外的商品输出,这是苏联的有利外部条件。

18.(’08韶关二模)1931年美国工人很羡慕苏联工人,60年后苏联工人反过来羡慕美国工人,他们各自羡慕对方的是

A.苏联工人的自由快活,美国工人的民主自由

B.苏联工人生活富足,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

C.苏联工人不用担心失业,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

D.苏联工人当家作主,美国工人民主与自由

【解析】C30年代苏联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企业没有自主权,工厂不能辞退工人,所以苏联工人不用担心失业,而30年代正是美国大危机时期,工人阶级出境艰难。

到了60年代,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的弊端日益明显,而美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双方工人的处境发生了逆转。

19.(2008年淄博市高三第三次模拟)右图漫画题为《片面的经济》,反映了20世纪三十年代苏联的国民经济状况。

该状况是

A.国民经济比例失调B.军事工业遥遥领先

C.民众衣食住行先进D.经济体制健康发展

【解析】A图片形象的反映了苏联国民经济的片面发展带来的恶果。

苏联通过牺牲农业轻工业发展重工业,带来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20.(2008海珠测试)苏俄(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不断开创新的发展模式,其中有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该体制的特点包括①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②运用多种所有制发展经济③实行指令性计划④按照“物质利益原则”进行利益分配

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③④D.②④

【解析】B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主要是在斯大林时期确立的,包括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指令性的计划经济,以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而赫鲁晓夫时期,尝试对此种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实行按“物质利益原则”进行分配,希望调动生产积极性,戈尔巴乔夫改革,运动多种所有制来发展经济,但是两个人的改革都没有使苏联摆脱困境,最终苏联解体。

因此答案只能够选①③。

21.(宿迁08第三次调研)这是流行于前苏联的一则笑话:

某主妇到食品店买肉,“有肉卖吗?

”“没有。

”“那牛奶呢?

”“我们只管卖肉,过街那家店才有牛奶卖。

”这则笑话()

A.表明了苏联人特别喜欢吃肉、喝牛奶B.说明了社会主义不能迅速发展生产力

C.讽刺了苏联的日用物资短缺问题D.赞扬了苏联人特别有幽默感

【解析】C题干的意思很清楚:

食品店没有卖肉,牛奶店没有卖牛奶的。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的恶果。

前苏联自20世纪30年代起,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虽曾经过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从题中食品店只卖肉而不卖牛奶可看出其体制的僵化,进而说明前苏联物资的缺乏。

22.(2007日照2月)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

“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

“它”是指苏联的

A.农业集体化道路 

 

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社会主义制度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解析】D20世纪3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经受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的打击,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摆脱经济危机提供借鉴。

故选D符合题意。

23.(08南师附中月考)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是()

A.用政府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B.权力高度集中,缺乏群众监督

C.忽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D.否定价值规律和商品市场关系

【解析】D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是计划经济,忽视价值规律。

24.(08南师附中月考)苏联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过程对我国的启示是()

A.用计划经济排斥市场经济B.大力发展生产力

C.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D.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解析】C根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不同背景,我们可以看出经济体制(即生产关系)必须适应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5.(08南师附中月考)“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是()

①受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②斯大林的个人因素

③受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④苏联国内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状况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C“斯大林模式”为很多社会主义国家仿效。

26.(07—08下山东昌乐县高一期末)右图是反映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与农民交谈的图片。

你认为交谈双方涉及的主要话题应该是

A.提高农业产量途径

B.扩大农业种植面积

C.压缩农业种植面积

D.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解析】A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提出农业集体化,目的是为了提高农业产量途径。

27.(07—08下山东省聊城市高一期末统考)下列一组苏〈俄〉联时期的宣传画,按时间先后排序应该是(  )

A.B.①③④②C.②①④③D.③①④②

【解析】C①是30年代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②是1918年开始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③是20世纪60年代苏联太空技术的成果;

④是指1946—1950年的第四个五年计划。

28.(07—08下山东沂水一中高一期末考)斯大林创建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形成的标志是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1937年二五计划的完成

C.1936年宪法的制定D.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完成

【解析】C 1936年苏联召开了第八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定新宪法,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工苏联的建立,也标志着斯大林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建立。

29.(苏州市07—08下高一期末考)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在经济上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A.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B.造成企业生产消耗大经济效益低

C.高度集权,破坏民主集中制D.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解析】C高度集权,破坏民主集中制这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在政治上的体现而不是经济上人的体现。

30.(07—08下抚顺市期末质检)下图传递的信息不包括()

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A.新经济政策逐步被取消B.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

C.为苏联工业化的实现创造了条件D.与当时农村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解析】D1927年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超越了苏联生产力的水平。

31.(07—08下东北师大附中高一期末)斯大林在苏联执政时期开创的经济建设模式,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

A.不属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模式

B.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实行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结合

C.在苏联经济建设上没有任何积极作用

D.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

【解析】D这种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

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

政府通过计划确定全社会的产、供、销和企业的人、财、物等。

32.(07-08下锦州市高一模块考试)下列不属于斯大林经济模式的基本特征的是              

A、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B、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C、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D、运用经济手段管理经济

【解析】D根据必修二学过的斯大林模式是计划经济,不是市场经济。

33.(07~08下泰州市高一期末联考)影响右图曲线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斯大林经济体制

【解析】D注意时间,斯大林经济体制是在20世纪30年代建立的。

34.(07-08下锦州市高一模块考试)这是前苏联的一段笑话:

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的回到家里和老婆说:

“看,我们有炸鱼吃了!

”老婆说:

“没有油啊!

”伊万说:

“那就煮!

”老婆说:

“没锅!

”伊万说:

“那就烤!

“没有柴!

”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

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

“斯大林万岁!

”该笑话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的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

C、农业集体化运动D、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解析】C从“斯大林万岁”、“鱼”得出农业集体化。

35.(宿迁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有学者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

”这一观点

A.充分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C.较客观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D.揭示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性

【解析】C材料信息体现的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客观评价。

斯大林模式是在俄国这样的一个落后的以小农经济为特征的国家,以牺牲农业为代价,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经济模式。

36.(2008年11月江苏省苏州五市三区高三期中)下图是30年代苏联全盘集体化时期的一幅集体农庄的宣传画。

结合你所学的知识,以下解渎中合理的是

①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不再依靠畜力②粮食实行义务交售制

③农庄中的农民进行大规模的集体劳动④农庄拥有大量拖拉机

A.①②③④B。

①②③C.①②d①③④,

【解析】B拖拉机不归农庄所有,归国家所有。

37.(2008年11月广东六校高三联考)下列对“斯大林模式”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其形成标志是苏联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②其形成与国内、外环境分不开③一

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④发挥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维系了政局

的稳定⑤随着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的形成,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也形成了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解析】D斯大林模式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工业化,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越往后就越阻碍发展。

38.(2008年11月镇江市高三调研)下列苏俄、苏联历史上的农业政策或举措超越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

①余粮收集制②固定的粮食税

③农业全盘集体化④大规模垦荒和种植玉米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解析】C④不是超越当时生产力,而是不符合客观的经济规律。

②固定的粮食税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①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③过急,过快。

39.(2009年1月济宁市高三期末质检)20世纪30年代苏联农业生产停滞落后的原因在于

①小农经济的大量存在,制约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②苏联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破坏了农业生产力③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妨碍了农业的正常发展④国家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损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B 由于苏联实行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小农经济已经消失。

40.(2009年1月济宁市高三期末质检)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

“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

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

”这表明他

A.是一个坚定的社会主义者B.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充满失望和忧虑

C.赞赏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D.认识到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解析】C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是1928-1932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按照预先编制的详细计划建设的开端。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国家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从材料中“它是发展中的事业”可做判断。

41.(2009年1月广州市高三调研)古比雪夫在《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

“正

是他(斯大林)的天才的预见以及对工人阶级斗争的

卓越领导,保证了提出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各种宏伟的、人类史上划时代的任务。

”这反映了

A.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B.苏联已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国

C.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重要性    D.斯大林模式已经形成

【解析】A材料高度赞扬了斯大林的领导作用,这反映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42.(2008年11月淄博市高三摸底)西方史学家认为:

“苏联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

”下列史实能支撑这一观点的是①苏联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二位②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③忽视消费品生产④长期僵硬的执行计划指令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A题干要求“不值得仿效的”。

43.(2008年12月山东省泰安市高三质检)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最大区别是

A.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认识B.对工农联盟和农业发展的认识

C.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D.对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认识

【解析】C列宁在新经济政策中运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而斯大林是运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44.(2009年1月福建高三质检)俄国(苏联)1913--1926年工业生产情况表

下列对表中信息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轻重工业发展相对均衡B.1926年的工业生产超过1913年水平

C.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解析】C1937年苏联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故C项解读不正确。

45.(2009年3月汕头市一模)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存在严重的“剪刀差”(工农业产品交换时,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所出现的差额),苏联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限制农村私有制的发展B.为工业化积累资金

C.保证社会主义公有制D.维护计划经济体制

【解析】B 苏联工业化的实现的作法是以牺牲农业为代表来保证工业的发展。

46.(2009年3月山东省淄博市一模)苏联的工业化和英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进程相比,不同之处在于①工业化首先从重工业起步②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③工业化影响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④工业化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20070315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A本题可用排除法。

随着苏联工业化的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