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钓鱼教案5篇可选.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48548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钓鱼教案5篇可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班钓鱼教案5篇可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班钓鱼教案5篇可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班钓鱼教案5篇可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班钓鱼教案5篇可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班钓鱼教案5篇可选.docx

《中班钓鱼教案5篇可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钓鱼教案5篇可选.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班钓鱼教案5篇可选.docx

中班钓鱼教案5篇可选

中班钓鱼教案(5篇可选)

  设计意图

  在幼儿的生活中时时能捕捉到数学的影子,幼儿对数学的感知也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为此开展了《小猫钓鱼》活动。

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教育的素材,有利于幼儿构建连续、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幼儿的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在贴近幼儿生活的数学教育中,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帮助他们对新知识进行同化和顺应,为幼儿学习数学提供广泛的基础;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教育的素材,有利于幼儿产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游戏目标:

  1、训练幼儿点数的能力以及知道在1的基础上添上1是2,再添上1是3,再添上1是4。

  2、训练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以及准确的判断力。

  游戏内容:

  1、家长先要准备好小猫钓鱼的玩具一套。

  2、家长告诉幼儿。

"你今天扮演小猫,看看你能钓多少条鱼?

"幼儿拿起钓杆开始钓鱼(这种玩具是一直转动的,而且鱼的嘴巴一张一合,可以锻炼幼儿)当幼儿钓到一条时,家长就问"钓到几条?

"幼儿会回答"1"条。

当幼儿再钓到一条鱼时,家长说"一条与再添上一条鱼是几条?

"幼儿回答"2条"。

第三条时引导幼儿说出"2条鱼再添上一条鱼是3条鱼"当幼儿钓到第4条鱼时,家长问幼儿:

一共钓了几条鱼?

并且让幼儿仔细数钓到鱼的个数,说出总数,"3条鱼加上1条鱼是4条鱼"。

  游戏指导:

  1、幼儿钓鱼时,家长要鼓励幼儿不慌不忙的钓鱼,锻炼耐心。

对于钓不到鱼的幼儿,家长可以手把手的帮助。

  2、幼儿在达到游戏目标时,若有兴趣,把鱼放在里面重新进行。

  教学反思

  活动中幼儿思维还是很活跃的,参与积极性比较高。

针对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和他们天真浪漫,爱说爱动,及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性。

活动关键在于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如果老师能够让孩子们一上学就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小培养起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对孩子们来说,将受益匪浅。

  数学活动“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幼儿的已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

数学活动中教师要能及时肯定他们在生活中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培养幼儿有一双“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

  中班钓鱼教案第3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磁铁和铁制品的关系。

  

(2)通过有趣的游戏认识磁铁能够吸住铁制品。

  (3)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幼儿的知识基础∶

  知道宠物—猫喜欢吃鱼。

  教材教具:

  猫头饰13个、鱼钩12个、2个塑料篮子、橡皮筋、回形针、铁制汽车、塑料鱼、鱼。

  环境布置:

  墙面布置(可爱的宠物、宠物的图片)

  语文角

  益智角

  图书角

  科学角

  教学步骤:

  

(1)引起动机∶

  老师将猫妈妈,小花猫的'头饰拿出来让幼儿猜猜今天玩什么游戏。

  

(2)中心内容∶

  1)老师告诉幼儿今天我们玩“花猫钓鱼”的游戏。

老师扮做猫妈妈,让幼儿做小花猫,带上头饰对幼儿说:

“今天,猫妈妈带你们去鱼塘钓鱼。

  2)老师带领幼儿来到鱼塘边对幼儿说:

“鱼池里有许多鱼,让我们快来钓鱼吧。

  3)老师把幼儿分成两组,请幼儿钓鱼,老帅鼓励幼儿,先钓完鱼的那组为胜。

  4)游戏结束后,老师再放入不一些鱼让幼儿再钓,结果,都钓不上来。

老师和幼儿一起讨论为什么这些鱼钓不上来,而第一次的却可以钓上来。

  5)在讨论中,幼儿知道钓上来的鱼身上都有回形针,而没有钓上来的鱼身上没有回形针。

鱼钩上因为贴上了磁铁,所以能将鱼身上有回形针的鱼钓起来,因此,磁铁能够吸住铁制品。

  6)老师将准备好的橡皮筋、回形针、铁制汽车、塑料鱼让幼儿再钓钓看,让幼儿进行试验,以巩固幼儿对磁铁能够吸住铁制品的概念。

  7)请幼儿分组的进入角落

  语文角

  益智角

  图书角

  科学角进行活动。

  (3)结束部分:

  老师放音乐让幼儿把角落收拾好回到大组。

老师总结,磁铁能够吸住铁制品。

让幼儿在轻松活泼中结束今天的课程。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

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

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中班钓鱼教案第4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

活动目标:

  1、能用回形针、吸管、雪花片测量小鱼的长度,尝试记录测量结果。

  2、了解物体的`长短是相对的。

  活动准备:

  课件、回形针、吸管、雪花片若干、卡片鱼、记录单若干。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图,引发幼儿测量的兴趣。

  

(1)出示课件。

  师:

夏天的池塘真热闹呀,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今天池塘里举行运动会,青蛙、大白鹅、小乌龟都来了,我们小朋友就做鱼宝宝也去参加吧!

大家想请我们小鱼作裁判,愿意吗?

  2、探索测量工具、测量方法。

  

(1)比赛开始前,先量一量鱼宝宝有多长吧!

  

(2)你准备用什么来测量?

从哪儿开始量?

  【活动实录:

幼儿一:

我想用铅笔。

  幼儿二:

我想用回形针、

  幼儿三:

我想用牙签。

  幼儿四:

用吸管。

从鱼头开始量······】

  【活动评析:

孩子们都能想到用自然物来测量,可能看到老师为他们准备的操作材料才想到说的,但这并不影响活动效果,孩子们的表现欲望特别强烈。

  3、幼儿操作

  【活动实录:

幼儿一:

把回形针一个搭一个连在一起量。

  幼儿二:

量鱼的周长。

  幼儿三:

虽然把回形针一个接一个,但没有按一条直线量。

  其余幼儿的方法基本正确。

  【活动评析:

本环节我没有把测量方法抛给孩子们,而是让他们自由探索测量方法,然后再纠正改错。

有的幼儿方法不正确在情理之中。

  4、请个别幼儿示范测量小鱼。

谁愿意来试一试?

让我们看他量的对么?

有没有从头开始量?

回形针之间连接的好吗?

  5、老师示范。

  6、继续操作

  教师:

瞧,青蛙和龙虾比跳远,大白鹅和乌龟比游泳。

比赛结果出来了,那谁是跳远冠军、游泳冠军呢?

请各位裁判,用吸管、雪花片量一量。

把结果记录下来。

  7、展示测量结果

  

(1)谁是跳远冠军、游泳冠军?

  

(2)为什么同样的长度,用不同工具量,结果不一样呢?

  小结:

同样的物体,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因为工具不一样长,所以结果就不一样。

  活动延伸:

  1、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手、脚或者身边的自然物作为测量工具,来测量活动室的面积、桌椅的高度。

  2、玩“量身高”的游戏。

请幼儿两两结对,互相为对方描画出身体的轮廓,然后再用回形针测量出各自的身高有多少个回形针的长度。

  中班钓鱼教案第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懂得做事要一心一意的道理。

  2、培养专心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词卡:

“三心二意”、“一心一意”。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自主阅读幼儿用书中的故事,通过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

故事里都有谁?

它们去小河边做什么呀?

你们猜猜故事内容是什么?

  2、幼儿阅读后回答。

  3、教师:

小朋友们你们能看着这个图来编一个故事吗?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图编故事。

  4、教师:

小朋友们变得故事可真精彩呀,可是我们书上的故事是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教师带领幼儿共同阅读故事《小猫钓鱼》,并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1、教师讲故事。

  2、教师:

小朋友可要认真听哦!

等下老师会提出问题考考你们的。

  教师:

故事中都有谁呀?

它们在做什么?

小猫开始钓到鱼了吗?

为什么没有钓到鱼?

  三、帮助幼儿理解“三心二意”和“一心一意”的意思。

  1、引导幼儿理解“三心二意”的意义。

  ①教师出示词卡。

教师:

你们知道什么是三心二意吗?

  ②幼儿分小组讨论后回答。

  教师小结:

“三心二意”就是形容做事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不专心,一会儿做这个,一会儿忙那个,结果什么事都做不好,什么事都完成不了。

就像有些小朋友上课的时候不认真听讲,上课做其他事,这样的小朋友就像小猫一样三心二意。

  2、引导幼儿理解“一心一意”的意义。

  ①教师出示词卡。

教师:

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一心一意”吗?

  ②幼儿分小组讨论后回答。

  教师小结:

“一心一意”就是形容一次只做一件事,做事很专心,不受其他事物的影响,注意力不集中,事情往往完成的比较好。

就像我们班很多小朋友一样上课认认真真的,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这样的小朋友就是一心一意的`。

  四、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做事的经历。

  1、教师:

小朋友们有没有像小花猫一样做事三心二意的经历呢?

结果是怎样的?

  2、教师:

你有没有像小猫一样做事一心一意的经历呢?

结果又是怎样?

  五、引导幼儿养成做事专心的好习惯。

  1、教师:

小朋友们,我们是学习小猫的“三心二意”还是学习小猫的“一心一意”呢?

  2、教师小结:

小朋友们说得对,我们以后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做到一心一意,只有专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完、做好。

  中班钓鱼教案第6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

设计意图:

  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工业的生产,人们都在充分地挖掘利用地球上的资源,以不断地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但也给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危害,因此,保护环境,拯救地球,是我们人类面临的一个挑战,泉港是我国六大石化基地之一,随着泉港石化港口的.不断建设,保护环境已成为泉港人民关注的问题。

所以,我觉得让幼儿从娃娃开始就应该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活动目标:

  让幼儿通过帮助"鱼宝宝"解决污染的生活环境,激发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并从小养成爱护环境,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电脑课件1个(污染的池塘中无力游动的小鱼和一个舒适、整洁的池塘中自由自在游动的小鱼)。

  2、布置"脏池塘"的场景(大盆中放入一些污染物品)。

  3、池塘污水背景若干幅。

  4、易拉罐、奶瓶、绿色水管、干树枝、皱纸等、剪刀、浆糊。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中的情景表演,让幼儿说说"鱼宝宝"哭的原因。

  1、师操作课件(屏幕上游出几只小鱼,边哭边游出来)。

老师连忙问:

"鱼宝宝,你们为什么哭?

"鱼宝宝不回答,游到礁石和海草里面去,继续抽泣着。

  2、师启发幼儿思考:

鱼宝宝为什么哭呢?

为什么不理我呀?

  3、师生一起小结使鱼宝宝哭的原因:

池塘里的水又脏又臭,鱼宝宝快死了。

  二、让幼儿帮助"鱼宝宝"寻找原因,并讨论怎样把家变干净、整洁。

  1、让幼儿观看"池塘边"的环境(大屏幕),师生一起小结出"工厂水流入池塘"、"工厂排放废气"、"垃圾倒入池塘"、"工地车往池塘倒沙土"等使池塘变脏变臭的原因。

  2、引导幼儿讨论:

怎样才能让"鱼宝宝"的家变干净。

  三、分组操作活动,提供多种材料,启发幼儿为"鱼宝宝"布置一个干净、舒适的家。

  A组:

找出池塘背景图中的有关污染环境的图片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