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越规尝试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484150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教育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越规尝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创新教育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越规尝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创新教育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越规尝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创新教育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越规尝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创新教育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越规尝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新教育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越规尝试Word文档格式.docx

《创新教育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越规尝试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教育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越规尝试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新教育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越规尝试Word文档格式.docx

教学中我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的教学顺序进行了调整,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讲“圆的认识”这一课时,教材编排顺序是先通过折叠、测量、比较等方法认识圆各个部分名称及其特征,最后教学用圆规画圆。

我在上这一课时,将画圆这一内容提前。

先用一根橡皮筋,将其一端固定在黑白上,拉着另一端点绕固定端点旋转,因橡皮筋时长时短没有画出圆形,让学生感到画圆要固定一个长度;

再用一根细绳拉着一端在黑板上转动画出又一个不规则图形,让学生明白绳长固定不行还要固定一个端点才能画圆;

然后让老师用细绳在定长、定点的基础上旋转一周画出一个圆形。

通过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充分感知到圆形的各部分及其特征,使什么叫圆心什么叫半径直径的概念教学得以顺利进行,而且用圆规画圆的三个步骤也渗透在刚才的过程之中,后面来学习画圆也就很容易了。

这样处理教材似乎是舍本逐末,其实正好相反,同时也体现了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用于实践。

当然这样处理,不仅在于为了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更重要地是用橡皮筋、细绳试图画圆到画成圆这一探索创造过程,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着显而易见的作用。

2、更新内容

聋生在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上都与健全学生有一定的差距,而数学本身又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如不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处理,聋生对其很难理解。

我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所提供的学习材料有不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进行了删减,并根据聋生实际补充了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学习材料,有意识地把现实问题数学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应用能力。

例如“两步计算应用题”一课。

教材安排的例题是“食堂原来有50袋粮食,吃了4天,每天吃8袋,还剩多少袋?

”这种教材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自然没什么兴趣,也谈不上什么应用意识的培养。

因此,在教学中对此教学内容进行了“艺术化”更新。

a、课前布置学生用一张10元的钱去商店购物,可以买一件、两件或同样的几件商品,选购的每件商品间隔要求是整元的。

(学生还没有认识小数)

b、汇报交流:

买了什么东西,每件价格是多少元?

付了多少钱?

找回多少钱?

教师选择几位同学的材料板书在黑板上。

如:

买一瓶娃哈哈1元钱,付了10元,找回9元。

买一本书4元钱,一支笔2元钱,付10元,找回4元。

买3盒笔芯,每盒2元,付了10元,找回4元。

……

c、选择其中的一题,补上情景,改为提出问题:

作为例题,然后师生共同分析、讨论并解答。

d、把另外几个学生提供的材料,处理成应用题,让学生进行练习,也可同桌相互出题练习。

e、最后老师提供这样一条信息:

嘉兴五芳斋粽子公司准备运85箱粽子去上海门市部,已经运了8车,平均每车装9箱,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帮五芳斋公司解决一些什么问题?

应用题的呈现无论是例题还是习题,我们都可以对题材进行更新,使其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而且最后的习题也没计成了似乎真的在帮助五芳斋公司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兴趣浓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以提高。

3、重新组合

现行教材中,许多教学内容因采用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往往过多地着眼于训练的梯度和密度,把一块知识分析得很细,一点点“喂”给学生,“小步子”前进,反复训练。

这样的内容组织固然有其有利的一面,但是因为没有紧紧抓住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教学这一条主线,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往往是会“模仿”的多,会“创造”的少。

所以,对于这样的教学内容,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心理实际,敢于调整重组教材内容,突出基本知识、基本观念、基本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再创造”的方法和能力。

如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把20以内的进位加法拆成9加几、8加几、7加几、6加几,共计36道题进行编排。

因为分得细,再加上反复操练,可能学生能熟练地记住各题的计算结果,但显然教学的效率偏低,也不利于学生的再创造。

我在教学中对此教学内容作了大胆的重组,把“20以内进位加法”看作一个整体,紧紧抓住“凑十”这个基本原理。

课上先通过9+3、9+5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凑十”的道理和方法,然后就让学生用这个方法自己“创造”出8加几的算法,之后又在练习中让学生通过迁移,“创造”出7加几,6加几的算法。

又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材共安排了4课时,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分两课时编排。

在教学实践中我抓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在关系,把两课时合为一课时,让学生在推导出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再创造”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该内容教学共用了3课时。

两个课例,都是应用“整体原理”重组教学内容,节省了教学时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当然,对于教学内容的处理、重组也要因人而异,不能绝对化。

如对于处理教材能力不强的新教师,应该在认真学习大纲、深入钻研教材的前提下,努力去领会教材编写意图、教学目标,按教材思路组织教学,对教学材料可作一些简单的调整、充实,用好教材。

对教材处理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教师,则应对教材的不足进行大胆的调整、充足,是教学内容更趋合理,从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有利于学生的科学意识、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初步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对教学形式进行“学生化”处理

教学形式“学生化”是指教师摒弃以讲为主、强行灌输的做法,还给学生“主人”的地位,给他们创造一个广阔的空间,让他们动手、动脑、相互讨论去完成教学任务,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在教学中我对教学形式进行了“学生化”处理,具体形式如下:

1、师生互动式

师生互动式就是由以前教师单纯的说教转化为师生互动的教学形式。

在课堂教学中我时时注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观,同学生共同探讨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敢于向教师提问题,形成师生互动式的课堂气氛,从而引发他们积极进去和自由探索的创新心理需求。

2、合作交流式

师生互动式虽说照顾了学生的个别差异,但各类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并不均衡,要促进聋生身心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中还必须努力优化学生的主体活动。

在创新教学实践中,我打破原来的“座位式”教学,组织“合作交流式”的教学活动,以小组为学习群体,开展有组织、有指导的互帮、互学、互教活动。

这种形式体现了聋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合作研讨、共同发现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聋生思维的发展,提高了聋生语言表达能力,弥补了过去教学活动中学生之间交往的不足,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真正活跃起来。

3、自学探索式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爆炸的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新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单靠他们学到的一点书本知识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许许多多的新知识要靠他们自己去学习。

因此,在教学中我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给予他们适合的学习内容,明确自学目标,教给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

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改变以往学生“被动跟从学”这种枯燥单一的学习形式,使课堂教学从以“教师→教材”为中心转化为以“学生→教材→教学”为中心,从而更能体现出教学形式的“学生化”。

三、对教学方法进行“多样化”处理

学生学习数学时极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并达到良好的效果,在教学中我尝试着采用“多样化”教学,活跃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个性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1、以游戏教学满足聋生好玩特点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恰好符合这一特点。

在数学教学中,有机结合教材内容,适当引入游戏的方式。

让学生在游戏中探索和应用知识。

在有关“数的计算”教学中,我采用“算术棋、数学扑克、打靶、数学接力赛、开火车”等游戏形式。

这些游戏形式灵活多样,可以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苦学为乐学,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2、以设疑质问满足聋生好奇特征

好奇是每个少年儿童特有的心理特征。

我利用聋生好奇好问的特点,把握学生知识和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创设问题情境,以疑激思、以疑激趣。

同时,我努力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给每一个学生自己提出新见解、发现新问题的权利,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质疑,善于进行发散思维,从而点燃起思维火花,激发其探索的欲望。

3、以操作训练满足聋生好动需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常常发现聋童在看到新奇的东西时,他们不仅仅满足于只看到它的外表,而更希望能动手摸一摸,拆开看一看,亲手做一做,以探究它们内在的奥秘。

根据聋童好动这一特点,我积极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操作情境,激发强烈的操作欲望,促使学生调动多种感管参与学习,这是认知的基础。

如教学“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为让学生深入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我放手让学生动手进行割补,让学生想方设法进行转化。

这一过程,学生饶有兴趣地数、割、补、拼、算,动手又动脑,亲身感受了探求知识的愉悦。

这样以学生自己动手为主的操作活动,学生会情绪高涨,学得非常投入。

4、以成功体验满足聋生好胜需求

心理学研究表明:

成功是每个人根深蒂固的需求,特别是聋生更具有好胜好强的个性特点。

教学中,我开展各类竞赛,改善教学环境,让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在竞争中获取成功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的兴趣及主动探索创新的精神,同样,在教学过程中,我还积极捕捉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促其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四、对教学评价进行“灵活化”处理

评价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始终,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等需靠正确的教育评价去引导、去激励和调控。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情绪、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的学习态度、主动探索新知和创新意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

特别是对聋生更应注意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多样化及激励性。

1、内容全面

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的过程。

因此在创新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既要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结果,又要评价学生参与、交流和探索的过程。

既要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正确性进行评价,又要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思维水平、参与程度、交流的主动性、所提出方法的新颖性和创造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既要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在学习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方法、策略的有效性、准确性、多样性和创新性等,又要评价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感情和态度。

2、形式多样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使对聋生学习的评价更加客观和公正,应采取多种方式,既应包括对学生局面作业情况的评价,也应包括通过观察、提问、交流等方式对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中表现进行评价。

要改变学生处于被评价的被动局面,采用教师对学生评价和学生之间的互评以及学生的自评相结合的形式,注重发挥评价目标的导向作用,在教师指导下开展互评和自评,充分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方式积极

学生学习数学只有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树立坚定的自信心才可能是成功的。

由此,对聋生学习的评价,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方式为主,要有利于使每聋生都有成功的的体验,有利于促进聋生的发展,有利于聋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有利于激发聋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

因此评价过程中要善待学生的思维成果,更多地关注聋生已掌握了什么,具备了怎样的能力,获得了怎样的情感体验,而不是首先关注他们知识和能力的不足。

要注重通过对聋生自身的纵向比较而进行评价,从而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