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模板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综合实践与应用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477967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申报模板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综合实践与应用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课题申报模板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综合实践与应用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课题申报模板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综合实践与应用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课题申报模板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综合实践与应用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课题申报模板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综合实践与应用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题申报模板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综合实践与应用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Word下载.docx

《课题申报模板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综合实践与应用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申报模板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综合实践与应用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Word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题申报模板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综合实践与应用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Word下载.docx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

课题类别:

专项课题

学科分类:

数学

研究类型:

预期研究成果:

立项号:

课题设计论证

 

一、本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当今课堂中已广泛使用,各地教师也大力开展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的研究和实践.但目前很多学校只是围绕整个小学数学学科进行多媒体技术的研究较多,其面较广,内容较泛。

“综合实践与应用”是新课程下新增设的学习版块。

它将前三个版块(“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学到的知识作为基础,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一些和生活紧密联系、又具有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指出:

“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这个内容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要求较高,利用信息技术环境进行教学有利于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的提高。

所以,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综合实践与应用”教育方法的研究有很重要实践意义与指导意义。

  目前,“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综合实践与应用’教学方法的研究”存在着这样的不足:

(1)对这个版块的研究只停留在典型课例或专题研究活动之上,较零碎,没有系统性;

(2)该内容考试分值极少,或没有。

老师重视程度或教材分析深度不够,制作课件的技术普偏欠缺,导致采用的教学方法不活,学生学习兴趣及效果不理想;

(3)教师缺乏对前三个版块学习知识点的概括,拓展到“综合实践与应用”上,教学存在着局限性;

(4)教师们独立研究及制作课件,不利于资源共享,浪费时间、人力、力等;

(5)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较少,更没形成一系列的教学方法指引及教学资源。

  本课题的研究把“综合实践与应用”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方法研究为目标,如何结合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与应用”的知识点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使它既能充分展示信息技术的优势又能彰显不同数学思想的重要性很有研究价值。

分析不同内容采用整合或课件辅助教学较适合,在对比研究中得出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并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设计、课件、课例供教师们参考,增强教学设计及其实施的针对性和预见性。

本课题的研究,将会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技能的提高及教学方式的改革,并与信息技术整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拓展教材内容,探索一套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创新之处

  1、本课题研究目标:

  

(1)探究出一套“综合实践与应用”不同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教学方法.

(2)构建有效支持“综合实践与应用”教学类型的专题学习网站。

  

(3)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改革课堂教学的能力和科研水平。

  

2、本课题研究内容:

围绕着目标,(1)通过研究小学一至六年级各册“综合实践与应用”的内容构建整合的学习方法;

(2)通过研究该知识的学习方法来搭建起网站资源及教学资源。

(3)通过前三个学习版块(“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开发有利于整合教学资源、开拓学生思维及应用的教学内容。

  3、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1、系统性新。

本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与系列性。

本课题所研究的“综合实践与应用”教学类型,是对比传统教材而新增设的重要内容,各地学校对本课题的研究比较少或比较零碎。

因此,开展此课题的研究对推进新课程的改革、新教材的实施、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等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

  2、切入点新。

本课题重点研究该类内容的教学方法的研究,通过整合课、计算辅助教学课或实践课等研究,摸索出一套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教学方法。

  3、拓展性新。

除了研究课本常规知识点外,我们还积极结合学生所学知识开拓新的研究内容,务求更好地发展学生思维。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一)研究思路

  先组织教师学习研究内容,整理好小学阶段“综合实践与应用”的内容体系,收集资料,综合分析所研究内容的特点及教学方法的初步选择。

然后,研究每个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分别以整合课及计算机辅助教学进行不同形式的教学设计及课件开发,探索“综合实践与应用”的创新教学方法,扎实开展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与应用”整合的实践探究,积累经验,带动我校各学科电化教育工作全面而深入地开展及推广,提供经验和借鉴。

(二)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和对比研究法等。

(三)技术路线

  我校多年来一直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信息技术课,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为开展信息技术整合提供前提保障。

老师们已参加电脑中级或高级培训,网页、flaxh等制作能力较强。

学校一直来都有进行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老师的课件、课例获全省、全市奖多近20项,为我们的研究提供很好的研究底蕴与技术支持。

我校于02年已完成校园网的建设,教师人手一部电脑,为每个教室配置了背投电视、电脑,同时拥有了两间55台计算机的多媒体机房(教学设备还有计划进行升级)。

实现了办公室、功能室、教室、软件制作室、多媒体机房、图书馆等校内重要场所24小时随时上网,形成了庞大的信息网络系统,为学校信息技术的深入开展及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实施步骤

 实验周期为三年,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2011年4月至6月):

  制订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对课题组教师进行现代教育理念和信息技术技能培训。

2、实施阶段(2011年9月至2014年2月):

(1)对准备阶段的各项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和补充,修改完善实验方案和实施细则。

(2)建立实验课题组档案,做到专人负责,定期将实验研究的进程资料进行整理和归档。

(3)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教师根据“综合实践与应用”教学内容,开展专题研究,积累经验,写出阶段总结、论文。

(4)分层落实实验研究计划,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实验研究活动。

①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实验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

②定期开展实验教师课堂教学研究成果展示活动。

③通过论文、教学设计、课件制作等多种形式进行专题研究与总结。

3、总结阶段(2014年3月至2014年6月):

整理资料,提炼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建好专题网站(资源库),推广成果及成果申报。

课题可行性分析

一、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主要参考文献

(一)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及社会评价

  我校已在本课题实践与探索中已取得了阶段性的初步成果,课题组成员三年来在省级书籍和刊物上发表论文4篇,1个部级教学创新成果一等奖,论文先后获得全国二等奖5篇,广东省创新成果奖2篇,东莞市科研成果奖5篇,东莞市年会论文5篇,学科论文8篇,教师所设计的教学设计获得省一、二等奖近10个,市一、二等奖10多个;

我校信息技术教学成绩突出,教师制作的课件在参加多媒体软件制作评比中获得广东省5个奖项,市8个奖项;

教师辅导的学生参加省市中小学各项信息技术竞赛活动中,获得省一等奖2项,省二等奖3项、市级奖11项。

教师指导的学生参加机器人比赛获得3次东莞市一等奖,获省第三名等。

教师和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受到了家长和上级领导的一致肯定、好评。

(二)主要参考资料

(1)《教育信息技术》 

ISSN1671-3176 

CN44-1529/G4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 

何克抗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与方法》 

李克东

(4)《网络环境的专题教学研究与教学设计》 

谢幼如

(5)《基于专题学习的资源建设》 

柯清超

二、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

  课题组负责人陈爱华,是学校校长,本科学历,小学数学高级教师,东莞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东莞市优秀教师,小学数学实验教科书实验工作优秀教师。

她教学能力、组织能力和教研能力较强。

带领学校数学科组两次获得“东莞市优秀科组称号”。

所撰写论文获广东省教育创新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市科研成果奖1项,三等奖3项,市论文奖多项。

曾获市小学数学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省市优秀教学设计一、二等奖;

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曾获市二等奖和省二等奖。

04年通过了电脑中级培训,05年参加了英特尔培训,多次参加广东省电教馆举行的数学骨干教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培训等。

课题组成员陈文红,中学高级老师,善长于教育信息化研究,对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很有研究体会及指导能力。

课题组成员陈小安,是数学组科组长,小学数学高级教师,大朗镇学科带头人。

善于培养青年教师,对数学教学有较深的研究。

课题组成员刘坚,小学数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镇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

她大胆创新数学课堂教学,所研究课题获东莞市科研成果三等奖。

课题组成员程马峰,本科学历,学士,小学信息技术高级教师,大朗镇学科带头人。

擅长FLASH制作、课件制作、网页设计、网站维护。

锐捷认证网络工程师(RCNA)。

撰写文章获省论文一等奖,市中小学信息技术论文奖3篇;

制作的多媒体软件获省奖10多项,获市10多项;

获市首届信息技术教师新课程教学能力评比市决赛一等奖;

数次指导学生参加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获得省和市多个奖项。

课题组成员王浩光、叶巧弟、蔡素云老师都曾被评为镇优秀教师,镇学科带头人或教学能手,教学能力突出,多篇论文和教学设计获市、镇奖。

  本课题组的成员既有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很强的学校领导及省电化教育馆的领导,又有经验丰富、具备一定信息技术和教研经验的一线数学教师,更有相当实力的多媒体软件制作和管理人才,这种组合对本课题组开展具有绝对的优势。

三、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我校先后曾被评为省一级学校、省第二批信息技术实验学校、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广东省英特尔未来教育示范学校。

 2、课题组力量雄厚。

课题成员有学校行政领导、省电化教育馆科员、市镇学科带头人、计算机教师等;

其中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市优秀教师3人。

课题组成员都通过计算机初级、中级、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

3位教师通过了电脑高级培训;

3人参加了广东省电教馆举行的数学骨干教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培训等。

 3、本课题研究资料充足。

学校有35,000多册藏书,50,000多册电子图书,订有《广东教育》、《教育信息技术》、《人民教育》、《福建教育》、《师道》、《中国教育报》等二十多种书报杂志。

3、实验设备充足。

我校是省第二批信息技术实验学校,建有千兆校园网,24小时与市教育网和省教育网连接;

每个教室和功能室都设置了一个教学平台(内设一台52寸的背投电视、一台实物投影仪、电脑),拥有两个55台计算机的多媒体机房、专用的软件制作室、电子阅览室,学校并为每位教师配置一台办公电脑。

学校共有电脑208台,生机比达到1:

4.5。

4、经费保障。

课题的申报立项、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培训、专家指导、材料收集、实验研究成果推广等本课题,学校负责;

保证课题组人员的研究时间,并能专项制定课题组的奖励机制。

预期研究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