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word格式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47243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word格式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word格式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word格式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word格式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一语文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word格式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word格式Word格式.docx

《高一语文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word格式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word格式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语文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word格式Word格式.docx

C.出生在改革开放年代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的成长环境、时代背景与其父辈相比已经有了翻云覆雨的变化,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人生价值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

D.当下养生成为潮流,一些所谓的“养生大师”就打起了歪主意,他们利用媒体大肆宣扬,称疑难杂症包治包好,加上托儿造势,引得周围群众围观进而慷慨解囊。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外交部发言人洪磊24日就朝韩交火事件答问时表示,中方强烈呼吁朝韩双方保持冷静克制,尽快进行对话接触,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B.自国际奥委会决定将2014年第二届青奥会的承办权授予中国南京市以来,当地政府着力建造地铁轨道交通,希望以此进一步整治老城的综合环境。

C.如今选择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由于国外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在教育理念、教学设施上比较先进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D.春季气温回升后,由于冷空气频繁入侵造成持续低温阴雨的倒春寒天气,这种天气容易影响北方冬小麦的正常生长。

5.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当一个七岁的小孩倒在血泊中时,___________的巴勒斯坦人们向以色列军警投掷大量的石块。

②南陵制药厂推出的这个新药的药方,是综合了几个流传的民间秘方___________而来的。

③四十年后再回此地,他___________的记忆被激活了,许多的人和事又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中。

A.激愤衍化淡薄B.激愤演化淡泊

C.激奋衍化淡泊D.激奋演化淡薄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

①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 ②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③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 ④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 ⑤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 ⑥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

A.⑤①⑥②④③B.⑤⑥①④③②C.⑥④③②①⑤D.⑥②③①④⑤

7.使用标点符号全都正确的一句是( 

A.既然是汉语,就与汉民族、中华民族紧密相联。

中学语文要不要突出民族传统?

是无须设问的。

B.台湾与大陆,同根同源、同文同种。

为了民族的利益,两岸应尽快携起手来。

C.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体现了朱自清心中追求的美好精神境界。

D.李煜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用“一江春水”比喻愁之多,愁之绵绵无尽,生动形象,概括性又极强。

8.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的纪年法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等。

“壬戌之秋”中的“壬戌”属于干支纪年法。

B.暮春:

春季的末一个月。

仲、孟、季表示每季月份的顺序,仲表示每季的第一个月,孟表示第二个月,季表示最后一个月即第三个月,如季春指春季的第三个月。

C.古代农历每月初一叫“朔”,十五叫“望”,月末一天叫“晦”。

“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指农历每月十六日

D.“修禊”是我国古老的流传民间的一种习俗。

人们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上巳日)到水边举行祓祭仪式,用香薰草蘸水洒身上,或沐浴洗涤污垢,感受春意,祈求消除病灾与不祥

9、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的一篇游记。

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B.“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

C.《荷塘月色》是中国著名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散文。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字佩弦。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共收诗305篇。

内容分为“风”“雅”“颂”,主要手法是“赋”“比”“兴”。

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

10、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新闻发言人说,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地区间的矛盾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不能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

B.赵老师参加工作刚一年,她对教学经验丰富的张老师说:

“在教学上我有许多不懂之处,请您不吝赐教。

C.兴汉路上一家手机经销店正在搞让利促销活动,我过去垂询了一下几款名牌智能手机的价格,发现并没有便宜多少。

D.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我校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文中提出了改进意见,并且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二、文言文(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小题。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

父让,王莽时为城门校尉,寓于北地而卒。

鸿时尚幼,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

后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

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

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

其主犹以为少。

鸿曰:

“无它财,愿以身居作。

”主人许之。

因为执勤,不懈朝夕。

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

于是始敬异焉,悉还其豕。

鸿不受而去归乡里。

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鸿并绝不娶。

同县孟氏有女,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择对不嫁,至年三十。

父母问其故,女曰:

“欲得贤如梁伯鸾者。

”鸿闻而聘之。

女求作布衣、麻屦,织作筐、缉绩之具。

及嫁,始以装饰入门。

七日而鸿不答。

妻乃跪床下请曰:

“窃闻夫子高义,简斥数妇,妾亦偃蹇数夫矣。

今而见择,敢不请罪。

”鸿曰:

“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

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

”妻曰:

“以观夫子之志耳。

妾自有隐居之服。

”乃更为椎髻布衣,操作而前。

鸿大喜,曰:

“此真梁鸿妻也,能奉我矣!

”字之曰德曜,名孟光。

居有顷,妻曰:

“常闻夫子欲隐居避患,今何为默默?

无乃欲低头就之乎?

“诺。

”乃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

后至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

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伯通察而异之,曰:

“彼佣以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

”乃方舍之于家。

鸿潜闭著书十余篇。

及卒,伯通等为求葬地于吴要离冢傍。

咸曰:

“要离烈士,而伯鸾清高,可令相近。

”葬毕,妻子归扶风。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愿以身居作

居作:

做佣人

B.鸿并绝不娶

并:

全部

C.简斥数妇

简:

直接

D.无乃欲低头就之乎

就:

投身、屈就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______ 

A.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 

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B.因为执勤,不懈朝夕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C.今乃衣绮缟,傅粉墨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以观夫子之志耳舞幽壑之潜蛟 

1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 

B.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 

C.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 

D.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 

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梁鸿曾在当时的最高学府中学习,博览群书,无所不通;

学成之后却因家境贫寒无法著述,只好在上林苑中放牧。

B.梁鸿为人正直耿介,他死后,人们都认为品性清高的他足以与坚守信念的吴要离媲美。

C.孟光貌丑而心慧,在刚嫁给梁鸿时用盛装丽服来试探梁鸿的品性,其实孟光早已有隐居的准备。

D.皋伯通发现佣工梁鸿之妻对丈夫十分敬重,因此断定梁鸿是一个非凡的人,于是安排他住在家里,使梁鸿得以闭门著书。

第Ⅱ卷(共118分)

三、古诗文阅读(19分)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

(5分) 

(2)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

(5分)

1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9分)

南歌子

贺铸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

阴阴夏木啭黄鹂。

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

日长偏与睡相宜。

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注】贺铸(1052~1125),字方回,北宋词人。

自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人,作者志向远大,才气纵横,但仕宦四十年,一直沉沦下僚

(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______ 

(4分)

A.“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采用了拟人手法,“见”“知”二字使池塘、襟袖也有了生命力。

B.“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

日长偏与睡相宜”写作者饮酒、下棋,乏累了便小憩,尽显内心的闲适,而“相宜”一词则更显惬意之感。

C.下片内容并不复杂,无非是一些文人的生活琐事,可是我们却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的孤寂和漂泊仕宦中对亲友的思念。

D.全词上片布景,下片抒情。

上片写景中其实也蕴含着情感,而下片的情感则通过日常生活的几件事来体现。

E.全词笔调疏快,风光如画,闲适之情见于笔端纸上,又有清幽静谧之感,字里行间也飘溢出一种孤寂和无奈。

(2)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

四、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是:

,。

(2)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隐喻作者想做官却没有途径的诗句是,。

(3)唐代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

由此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两句诗是,。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古渡头

叶紫

太阳渐渐地隐没到树林中去了,晚霞散射着一片凌乱的光辉,映到茫无际涯的淡绿的湖上,现出各种各样的色彩来。

微风波动着皱纹似的浪头,轻轻地吻着沙岸。

破烂不堪的老渡船,横在枯杨的下面。

渡夫戴着一顶尖头的斗笠,弯着腰,在那里洗刷一叶断片的船篷。

我轻轻地踏到他的船上,他抬起头来,带血色的昏花的眼睛,望着我大声说道:

“过湖吗,小伙子?

“唔,”我放下包袱,“是的。

“那么,要等到明天啰。

”他又弯腰做事去了。

“为什么呢?

”我茫然地,“我多给你些钱不能吗?

“钱?

你有多少钱呢?

”他的声音来得更加响亮了,教训似的。

他重新站起来,抛掉破篷子,把斗笠脱在手中,立时现出了白雪般的头发,“年纪轻轻,开口就是‘钱’,有钱就命都不要了吗?

”我不由得暗自吃了一惊。

他从舱里拿出一根烟管,饱饱地吸足了一口,接着说:

“看你的样子也不是一个老出门的。

哪里来的呀?

“从军队里回来。

“军队里?

……”他又停了一停,“是当兵的吧,为什么又跑开来呢?

“我是请长假的。

我妈病了。

“唔!

……”

两个人都沉默了一会儿,他把烟管在船头上磕了两磕,接着又燃第二口。

夜色苍茫地侵袭着我们的周围,浪头荡出了微微的合拍的呼啸。

我的心里偷偷地发急,不知道这老头子到底要玩什么花头。

于是,我说:

“既然不开船,老人家,就让我回到岸上去找店家吧!

”“店家,”老头子用鼻子哼着,“年轻人到底不知事。

回到岸上去还不同过湖一样的危险吗?

到连头镇去还要退回七里路。

唉!

年轻人……就在我这船中过一宵吧。

他擦着一根火柴把我引到船舱后头,给了我一个两尺多宽的地方。

好在天气和暖,还不至于十分受冻。

当他再擦火柴吸上了第三口烟的时候,他的声音已经和缓多了。

我躺着,一面细细地听着孤雁飞过寂静的长空,一面又留心他和我谈的一些江湖上的情形,和出门人的秘诀。

“……就算你有钱吧,小伙子,你也不应当说出来的。

这湖上有多少歹人啊!

……我欢喜你这样的孝顺孩子。

是的,你的妈妈一定比我还欢喜你,要是在病中看见你这样远跑回去。

只是,我呢?

……我,我有一个桂儿。

你知道吗?

我的桂儿,他比你大得多呀!

你怕不认识他吧?

外乡人……那个时候,我们爷儿俩同驾着这条船。

我给他收了个媳妇……”

“他们呢?

“他们?

那一年,北佬来,你知道了吗?

北佬打了败仗,从我们这里过,我的桂儿给北佬兵拉着,要他做壮丁。

桂儿,他不肯,脸上一拳!

我,我不肯,脸上一拳!

……小伙子,你做过这些个丧天良的事情吗?

……

“小伙子!

你看,我等了一年,我又等了两年,三年……我的儿媳妇改嫁给卖肉的朱胡子了,我的孙子长大了。

可是,我看不见我的桂儿,我的孙子他们不肯给我……他们说:

'

等你有了钱,我们一定将孙子给你送回来。

’可是,小伙子,我得有钱呀!

“结冰,落雪,我得过湖;

刮风,落雨,我得过湖……

“年成荒,捐重,湖里的匪多,过湖的人少,但是,我得找钱……

“小伙子,你是有爹妈的人,你将来也得做爹妈的。

我欢喜你,要是你真的有孝心,你是有好处的,像我,我一定得死在这湖中。

我没有钱,我寻不到我的桂儿,我的孙子不认识我,没有人替我做坟,没有人给我烧纸钱……我说,我没有丧过天良,可是天老爷他不向我睁开眼睛……”

他逐渐地说得悲哀起来,终于哭了,不住地把船篷弄得呱啦呱啦地响;

他的脚在船舱边下用力地蹬着。

可是,我寻不出来一句能够劝慰他的话,心头像给什么东西塞得紧紧的。

外面风浪渐渐地大了起来,我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他也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可是,第二天,又是一般的微风,细雨。

太阳还没有出来,他就把我叫起了。

他的脸上丝毫看不出一点异样的表情来,好像昨夜间的事情,全都忘记了。

我目不转睛的瞧着他。

“有什么好瞧呢?

小伙子!

过了湖,你还要赶你的路程呀!

捋着雪白的胡子,任情地高声朗唱着:

我住在这古渡前头六十年。

我不管地,也不管天,

我凭良心吃饭,我靠气力赚钱!

有钱的人我不爱,无钱的人我不怜!

……

(有删改)

18.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______(5分)

A、作品以抒情的笔调叙述了渡夫的人生遭遇和心灵世界,反映了动荡不安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B、渡夫不愿马上开船送我过湖,还教训我:

“年纪轻轻,开口就是'

钱”,有钱就命都不要了吗?

”这让我暗自吃惊,因为我担心他谋财害命。

C、渡夫没有让我回到岸上去,而是让我在他船里过一宵,因为他看我太年轻,怕我遇到不测,想告诉我一些江湖上的情形和出门在外的经验。

D、渡夫在船里把他儿子桂儿被北佬抓做壮丁的事情告诉我,这一方面表达他对我孝顺母亲的赞赏和羡慕之情,一方面表达他失子之后的孤独和忧虑。

E、第二天一早,我被渡夫叫起来之后,目不转睛地瞧着他,发现他的脸上没有什么异样的表情,想知道他为什么把昨夜的事情全都忘记了。

19.作品中的渡夫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20.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分)

21.作品为什么以渡夫的任情高歌为结尾?

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6分

六、语言文字运用(11分)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一处不超过15字(6分)

气候能够左右人的性情,其中有两个因素十分重要,①______。

南方常年气候温和、湿润,这使南方人头脑冷静,感情细腻,对外界变化敏感,并功于心计,②______;

北方冬季寒冷而干燥,导致北方人容易急躁,行为粗犷,对外界感觉不太敏锐,历史上多有将才武士以及草莽英雄。

另外,③______,例如江南一带多雨,年降水量有800毫米至1700毫米,这使江南人更加多愁善感。

23.如图是某校“地方传统文化研究”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七、写作(60分)

24.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诗人普希金说,那过去的一切都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画家黄永玉说,世上常有人放着前头的好景不看,转过身朝向过去,只认为过去的都好。

语文答案

1、【答案】CA项,愀qiǎo;

B项,挟xié

D项,潭柘寺(zhè

2、【答案】DA耳根清净;

B天朗气清;

C枉费心机

3、【答案】AA项,“金字招牌”,旧时店铺为显示资金雄厚而用金箔贴字的招牌。

现比喻高人一等可以炫耀的名义或称号,也比喻名誉好。

B项,“无时无刻”常与否定词连用;

C项,“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惯于玩弄手段;

D项,“慷慨解囊”,形容毫不吝啬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

4、【答案】AB项,“建造”和“交通”搭配不当。

C项,“由于”和“主要原因”句式杂糅。

D项,主语残缺,删去“由于”。

5、【答案】A“激愤”激动而愤怒,符合巴勒斯坦人民看见倒在血泊中的孩子时的神情;

“衍化”发展变化,符合新药方是综合几个民间秘方的成果;

“淡薄”因淡忘而模糊,符合四十年的漫长岁月留下的记忆状态。

6、【答案】C文段首句强调今天短暂,末句总结今天对于昨天和明天的意义,而选文内容正围绕今天和昨天、明天的关系来写。

因此第一空只能选⑥而不能选⑤,而⑥与④有关键词“接力”衔接,并自成一句。

③②是推论今天对于昨天的意义,①⑤是讲今天和明天的关系,文段最后一句正好是对这四句的总结,因此选C项。

7、【答案】CA项问号改为逗号;

B项顿号改为逗号;

D项去掉引文的句号,引号后可用逗号。

8、【答案】B孟、仲、季表示每季月份的顺序,孟表示每季的第一个月,仲表示第二个月。

9、【答案】B黄庭坚应为曾巩

10、【答案】BA.应用严肃庄重的书面语体,选项表述口语化;

C.“垂询”敬辞,不能用于自身;

D.“责成”一般用于上级要求下级做某项工作,这里说学生会“责成”学校领导,不当。

11、C简:

挑选.句子译为:

挑选斥退了几个女子. 

12AA连词,因为;

介词,把。

B介词,替、给;

C副词,竟然、却;

D的 

13、C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烧者”是“寻访”的宾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D.在这里“去”和“失”是一个意思,即“损失”的意思,不可断开,排除B

14、A原因是“而不为章句”,却不著述,并非因为家境贫寒. 

15、①耆老,老人;

恒,普通;

责让,责备;

长者,忠厚老实的人;

异,认^……奇特。

译为:

那家邻居的老人们看到梁鸿不是平常人,就都责怪那家主人,并称赞梁鸿忠厚老实。

从此那主人才敬佩梁鸿,觉得他很特别,把猪全部还给梁鸿。

②裘褐,穿粗布衣服;

衣,穿;

绮缟,绮丽的绢绸衣服;

傅粉墨,涂脂抹粉;

所愿,想要的东西译为:

我要的是穿粗布衣服,可以同我一起到深山隐居的人罢了.你现在竟然穿着绮丽的绢绸衣服,涂脂抹粉,这哪里我想要的东西呢?

16

(1)BC 

B项,“一词则更显惬意之感”错误,喝酒易醉;

下棋,对手难逢,这字里行间蕴含着的仍然是一种百无聊赖的心绪。

C项,无“对亲友的思念”。

(2)上片描绘出一幅闲适恬淡、生机勃勃的夏日风景图。

词人独立庭院,点点疏雨在池塘中留下了微微的涟漪,轻风拂面而来。

周围树木成阴,枝头上黄鹂婉转啼鸣,一只不知从何处飞来的白鹭,落在池畔,迟迟不愿离去。

词人观疏雨、沐轻风、听黄鹂、友白鹭,怡然自得,其乐陶陶。

17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3)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8.

(1)答A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C、E不给分。

B项,“这让‘我’暗自吃惊,因为‘我’担心他谋财害命”分析不当,更多的是“我”为渡夫说出那样的话而震惊.C项,“想告诉‘我’一些江湖上的情形和出门在外的经验”错误.他是为了保障“我”的安全.E项,“目不转睛地瞧着他,发现他的脸上没有什么异样的表情,想知道他为什么把昨夜的事情全都忘记了”错误.渡夫并没有忘记昨夜的事情,“我”看他主要是被他洒脱淡定的表情打动.

19.①热情坦诚,乐于助人,喜欢孝顺父母的子女;

②刚强不屈,不畏身心劳苦,靠自己的气力赚钱;

③坚韧不拔,不向命运低头,坚持自由自在的生活信念.

20.①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时间显得真实可信;

②以“钱”为话题,引入渡夫的故事,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③多用对话形式,以渡夫之口自述他的经历,使叙事更加集中;

④情景描写与渡夫讲述相结合,赋予渡夫的故事哀而不伤的诗意美.答出一点给2分。

21.①艺术结构上,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最后以歌声结尾,余韵悠长,耐人寻味;

②情感表现上,以渡夫的无表情代替哭泣,以任情高歌代替诉苦,强化了表现苦难的力度;

③人物形象上,既表现渡夫的洒脱豪放,也反衬他的现实痛苦之深,使渡夫的形象更加丰满;

④思想内容上,从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到表现渡夫追求自由生活的信念,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22.分别是气温和湿度;

历史上多有文人雅士及精明商人;

降雨量对人的情绪(或性情、性格等)也有影响 

23.本题是某校“地方传统文化研究”的初步构思框架,该框架图中显示的某校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发系列校本教材,校本教材包括地方传统文化和校园文化,其中地方传统文化研究包括地方传统文化和校园文化,地方传统文化包括地方青铜文化、地方剪纸文化和地方对联文化;

校园文化区包括书院文化和校园植物文化;

根据以上表述可运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

参考答案:

某校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系列校本教材研究,校本教材包括地方传统文化和校园文化,地方传统文化研究包括地方青铜、剪纸和对联文化;

校园文化包括书院文化和校园植物文化两部分;

文言参考译文

梁鸿的字叫伯鸾,是扶风平陵县人。

父亲让,王莽时候做城门校尉,寓居在北地,死在那里。

梁鸿那时年纪还小,因为遇上乱世,就用席子卷着把父亲埋了。

后来在太学读书,家境贫寒却崇尚独特的节操,饱读群书,没有不通晓的,却不著述。

完成了学业,就在上林苑放猪。

曾经不慎失火,蔓延到别的房屋,梁鸿就寻找到受灾的人家,问他损失了多少,把猪全部拿来做赔偿。

那家主人还认为太少。

梁鸿说:

“我没有别的财产,愿意用自己的身体做工来抵。

”那家主人答应了,梁鸿就给他们做杂务,早早晚晚从不懈怠。

从此那主人才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