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消防篇.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4709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博物馆消防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博物馆消防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博物馆消防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博物馆消防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博物馆消防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博物馆消防篇.doc

《博物馆消防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物馆消防篇.doc(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博物馆消防篇.doc

天津博物馆方案—初步设计说明书

第九章消防篇

9.1设计依据

9.2工程概述

9.3建筑消防设计

9.4给排水消防设计

9.5电气消防设计

9.6空调系统消防设计

第九章消防篇

9.1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2001年版)》GBJ19-87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91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1997年版)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大空间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DBJ15-34-2004

《IG-541气体灭火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DBJ/T15-40-2005

《细水雾灭火系统设计、施工、验收规范》DBJ01-74-2003(北京市地方性标准)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年版)

其它与本工程有关的国家及地方规范、规程

9.2工程概况

9.2.1天津博物馆场地位于天津文化中心南侧。

场地南侧为道路红线7米宽的文化中心内部道路;西侧为道路红线32米宽的越秀路;北侧为7米宽的景观步行道;东侧为7米宽的步行道。

整体用地是规则的长方形。

用地范围内场地平整。

建筑东侧临近天津美术馆,西侧临近天津自然博物馆(原天津博物馆)

9.2.2天津博物馆由主体和裙楼两部分组成。

主体长115.7米,宽115.7米,檐高30米,建筑檐高30.00米;裙楼在东侧和南侧突出主体15米,高8.5米。

建筑总面积(含地下一层):

63883m2(地上:

43039m2,地下:

20844m2)。

其中:

1.博、美、图公共地下空间分摊面积:

6027m2;2.本体建筑面积:

54888m2(其中地上:

40071m2,地下:

14817m2);3.架空层5936m2按1/2计算建筑面积为2968m2。

9.2.6建筑檐口高度高30米,架空层高从12.45米到3.95米不等,裙楼平台高8.50米,主体最大边长为115.7米。

建筑主体西侧和北侧直接落地,东侧和南侧有突出主体15米宽的裙楼。

9.2.7本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

9.3建筑消防设计

9.3.1总平面:

1防火间距

建筑物沿周边有道路围合。

具体退让道路红线指标如下,建筑主体和裙房退南侧文化中心内部道路红线分别为31米和16米;建筑主体退北侧道路红线32.86米;建筑主体和裙房与美术馆间距分别为55.95米和40.95米;建筑主体退西侧越秀路道路红线最小12.00米。

北侧后退空间形成集中的公共广场。

建筑与周其他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均大于13m。

建筑退缩与间距在满足规划设计要点的要求的同时,也完全满足消防间距的要求。

2环形消防车道

采用外部道路与基地内部通路结合成环的消防环路组织方式。

满足《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4.3.1条关于消防环路的要求。

3建筑登高面

建筑最大边长130.7米,西侧和北侧无群房,符合消防规范要求的消防车扑救作业面长度。

北侧入口广场作为消防扑救场地。

9.3.2防火分区及防排烟:

1天津博物馆地上建筑的防火分区及防排烟:

建筑在-1.300米和0.000米标高设7个防火分区;在3.30米标高设6个防火分区;在9.500米标高设4个防火分区;在14.000米标高设3个防火分区;在21.000米标高设4个防火分区。

其中展区和展览门厅防火分区面积按加喷淋后4000平方米为上限,其余各部位防火分区面积按加喷淋后2000平方米为上限,核心筒及疏散楼梯均匀布置,每个防火分区有两个独立安全出口。

2地下层的防火分区及防排烟:

建筑地下层数为一层,主要为博物馆库区、库区前区及设备用房区。

因库区平时库内无人,需要进入时人员很少,且均为熟悉环境的工作人员,且有严格的保安管理需要,博物馆地下室设置为单一消防分区,防火分区面积为14031m²,设5个独立安全出口直通室外,文物库区内最远点至库门距离86m。

该防火分区超出了现行规范条文的要求,需消防性能化设计。

地下室采取如下手段加强防火措施:

地下室虽然作为一个防火分区,但内部通过防火门和防火卷帘划分为相对独立的4个区。

在文物库房区,按储存文物火灾危险性的不同如织物、书籍、字画、陶瓷、金属制品等分区存放,并设置相应的自动灭火系统,气体、细水雾等。

各个库房在100m2~200m2之间,每个库房采用防火墙与其他库房进行防火分隔,库房的门采用甲级防火门。

地下库区内设置保持视觉连续的疏散指示标志,并提高应急照明的照度。

9.3.3安全疏散:

博物馆分为公共区(包括常规展览、临时展览、宣传教育等功能)及办公后勤区(包括办公、技术处理、书库、阅览室、文物库房、员工餐厅、后勤辅助、综合设备等功能)两大区域。

其中公共区接待游客按日常5000人/日,高峰日10000人/日,设计峰值为在馆人数5000人次,消防设计根据不同功能分区计算分区疏散宽度:

公共区:

1临时展厅的疏散:

临时展厅两个,分别位于建筑首层西北角和四层东侧。

人员密度为2.5平方米/人,因临时展厅已按高标准计算人数,故其相连交通厅不计算疏散人数,其疏散人员的计算公式为:

人数=展厅面积÷2.5=3020÷2.5=1208人

本设计中各分区的疏散宽度均保证大于等于计算值,完全能满足疏散宽度的要求,同时,保证房间内任一点到最近的安全出口直线距离不大于30米。

2宣教区的疏散:

宣教区位于建筑首层西南角。

人员密度为2.5平方米/人,其疏散人员的计算公式为:

人数=分区面积÷2.5=2009÷2.5=804人

本设计中各分区的疏散宽度均保证大于等于计算值,完全能满足疏散宽度的要求,同时,保证报告厅内任一点到最近的安全出口直线距离不大于30米,其余房间内任一点到最近的安全出口直线距离不大于15米。

3常规展厅及交通厅的疏散:

常展区峰值人数=5000-临展区人数-宣教区人数=5000-1208-804=2988人

人员密度为:

常展区总面积÷常展区峰值人数=21003÷2988=7.0平方米/人

各层展厅及交通厅最大疏散人员数量的计算公式为:

人数=分区面积÷7.0

根据以上公式可分别计算出常规展厅及交通厅各分区最大的疏散人数,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2.9条每层疏散总宽度按其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少于1.00米计算,本设计中各分区的疏散宽度均保证大于计算值,完全能满足疏散宽度的要求。

在公共区,部分展厅和交通厅疏散距离超出了现行规范条文的要求,需做消防性能化设计:

3层近代展厅、4层临展厅展具库、珍宝展厅和5层历代瓷器厅个别角位直线距离稍大于30米;交通厅局部位置距离超30米;逐渐上升的共享大厅只有首层有直通室外出口,4层有疏散楼梯,其余各层仅可通过借用相邻防火分区疏散。

公共展区采取如下手段加强防火措施:

共享大厅设有大空间灭火水炮和排烟设施,且仅作为交通使用。

展厅通过展品布置,消除最不利疏散部位。

公共交通空间加强疏散指示标志。

办公后勤区:

1办公、技术用房、贵宾、会议区的疏散:

办公区位于建筑基座南面的首、二层,技术区位于建筑基座二层中部,贵宾室位于首层西侧,会议区位于三层南面。

其人员密度按照6平方米/人,则人员密度计算公式为:

人数=面积÷6。

2餐厅的疏散:

员工餐厅位于建筑基座首层东北角。

其人员密度按照1.7平方米/人,则人员密度计算公式为:

人数=面积÷1.7。

3图书阅览区的疏散:

对内服务的图书阅览室位于建筑基座首层中部。

其人员密度按照2.5平方米/人,则人员密度计算公式为:

人数=面积÷2.5。

本设计中各分区的疏散宽度均保证大于等于计算值,完全能满足疏散宽度的要求,同时,保证房间内任一点到最近的安全出口直线距离不大于30米。

建筑物内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的位置:

建筑内共设9部防烟疏散楼梯,均匀布置在地上各层平面内,其中5部楼梯通往地下一层。

楼梯散宽度满足规范要求。

其中一部在三层经室外平台对外疏散,其它八部在首层经由门厅、走道等公共安全区对外疏散。

建筑内设4部消防电梯,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每个防火分区内应有两个安全出口。

9.3.4消防构造:

1疏散楼梯间的门为乙级防火门,设备用房的门为甲级防火门,各层的管道井上的检修门为丙级防火门。

防火门均向疏散方向开启。

上下层连通且需作分区分隔的位置均采用特级复合防火卷帘。

外立面上涉及到相邻两个防火分区处,局部必要的地方采用防火玻璃。

2与地下室合用的楼梯在首层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砖墙和乙级防火门相隔。

3建筑各不同防火分区间在外墙的处理上,窗间墙距离≥2m,当有内转角时窗距≥4m,实墙不足上述距离时用防火玻璃代替。

4疏散楼梯在首层与地下室出入口处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隔墙和乙级防火门隔开,并有明显标志。

9.3.5防火分区统计表:

详细每个防火分区的面积划分与疏散口设置,另见图纸中的防火分区示意图。

部位

防火分区

功能

面积(m2)

人数

计算指标

计算疏散宽度

设计疏散宽度

地下-6.50米层

F0-1

库房、库前区、设备用房

14031

20

0.2m

7.2m

地面±0.00米及-1.30米层

F1-1

临展

1080

432人

574人

2.5m2/人

5.74m

7.3m

交通

944

不计人数

贵宾

850

142人

6m2/人

储藏

254

不计人数

F1-2a

与1-2bc同区

共享大厅

1080

a+b+c=2528

360人

3.60m

5.75m

F1-3

饭堂

335

198人

340人

1.7m2/人

6m2/人

不计人数

3.40m

4.0m

办公

851

142人

储藏

203

F1-4a

与F1-4b同区

宣教

1496

a+b=1829

732人

804人

含F3-1b人数

2.5m2/人

8.04m

8.1m

F3-1b

与F3-1ac同区

宣教

180

72人(疏散至F1-4a)

2.5m2/人

0.72m

经F1-4a疏散

F1-5

储藏

320

176人

不计人数

1.76m

3.0m

阅览

241

97人

2.5m2/人

办公

471

79人

6m2/人

F1-6

办公

1442

240人

6m2/人

2.40m

5.0m

地面3.30米层

F1-4b

与F1-4a同区

宣教

333

a+b=1829

见F1-4a

6m2/人

见F1-4a

见F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