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产品分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46884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3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信产品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微信产品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微信产品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微信产品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微信产品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信产品分析.docx

《微信产品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信产品分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信产品分析.docx

微信产品分析

 

 

 

1.软件简介

微信(We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

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同时,也可以使用通过共享流媒体内容的资料和基于位置的社交插件“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公众平台“、”语音记事本“等服务插件。

2.发展历程

以上是微信各个版本的主要功能,从上图,读者可以清楚的看到每个版本的功能并不多,目的都很明确,并且步子也很小,但是每一步都很扎实。

一步一步地朝着全人类、多功能社交产品方向迈进。

比如版本,只有消息和照片分享功能,并没有过多的复杂功能,其用户定位是熟人,而且是经常联系的熟人,实际上就是qq与通讯录的交叉用户,这就是版本的核心用户群。

目的也很明确就是为了能够方便熟人社交,用消耗流量的方式来替代短信功能,方便用户之间的移动通信。

其他分析将会在之后的竞品对比分析中做详细描述。

3.软件功能

以下是微信功能图:

随着.0版本的发布,微信功能以涵盖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如今已是集社交、媒体、电商于一体的平台,媒体可以做广告,电商可以做营销,社交平台可以做售前与售后的交流与服务,目前微信平台已完成广告、营销、支付、交易以及售后的完整闭环,无论对商家、用户还是对平台来说,都存在着无限商机。

4.用户定位及特点

用户定位

根据腾讯公布了2015年业绩报告,截止今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亿,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

此外,各品牌的微信公众账号总数已经超过800万个,移动应用对接数量超过85000个,微信支付用户则达到了4亿左右。

从用户定位来说,微信的核心用户是熟人,即便其有搜索附近的人和摇一摇功能,其定位还是在熟人社交,如今引入公众号功能,将企业成功导入,但这种方式有别于微博的企业认证,微博上的企业账号主要是为了营销,而微信上面公众号不仅可以投放广告,而且能够提供基本的服务功能,如同将企业网站核心功能集成于公众号的小型app,如乐视会员,你不仅可以了解其实时讯息,还可以直接通过公众号进入企业网站,看视频等,这就成功跳过了XX等一些搜索引擎,直接进入目标网址,这样微信公众号就相当于一个各大企业网站的进入点,使广告与营销投入更加有效,更加有针对性。

目前微信并没有像微博一样对明星进行实名认证,我想主要原因是微信是一款熟人社交产品,与手机、qq这些私人号码绑定,一旦对明星进行实名认证,势必会造成微信的混乱;倘若真的要加入明星,我想不应该是类似于微博中大v的类型,应该是一个类似于团队管理的公众号,这个帐号不应由明星个人管理,明星有自己私人的微信号,如那英的公众号,应该是一个由那英团队中的人来管理,这个公众号可以发布一些那英相关信息,如演唱会行程等,也可以与其他企业合作,销售演唱会门票等,这就是我对明星公众号引入的想法。

用户特点

2015年1月27日,腾讯企鹅智库发布了《微信平台首份数据研究报告》。

从2011年1月份开始至今,微信已经走过了4年历程。

报告指出:

微信男女比例为:

1,男性用户占据6成多;群体年轻化,近一半用户年龄低于26岁,九成用户年龄低于36岁;微信渐渐成为用户生活的一部分,平均每天打开次以上的用户占%。

从性别来看微信中男性比例占到六成,将近是女性用户的两倍;而从年龄分布来看,18-35岁的用户约占86%,26-35岁相当于90后的一批人,18-25岁就是00后的用户,对于90后用户,其有一定的开放性和个性化,但是相比于00后又不是那么突出,因此,商家应该根据自身产品的特点,准确定位,把握商机。

比如太过于个性化的产品就应该多面向与00后特点去推广等。

5.产品分析

竞品对比分析

首先对比米聊与微信发展历程,如下:

从其版本的大方向看,其主要是发展国内市场,在微信拿下3亿用户,全力进军欧美市场时,米聊于2013年1月21号,与mface合作,进军东南亚市场,开始争夺海外市场。

从细节上看,米聊在版本选择无缝导入手机通讯录、qq好友以及msn用户,在版本又与多玩合作,导入YY用户,而其版本的功能是发信息,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目的是想替代短信功能,实现免费短信,那么短信的用户主要是熟人之间,这里的熟人一般指在现实生活中认识的人,因此米聊在最初时候想要把通讯录、qq好友、msn用户全部导入,这一做法并不明智,这会使得米聊更像是把个人社交关系进行整合的一款产品,因此说,米聊的用户定位做的并不好。

而对比微信,并没有盲目导入好友,而是仅仅把qq好友与手机通讯录的交叉部分导入微信好友圈,这个定位很好,这个交叉用户群是每个用户的核心联系人,经常会有qq、短信交流,因此,微信的壮大也是情理之中。

从版本迭代上看,米聊的每个版本,可谓功能齐全,和微信相比,并没有巨大差距,在有些细节方面有时比微信做的更好,但笔者认为由于米聊有社区,米聊的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有目共睹,也许是太过于在乎其粉丝的想法,每个版本的功能与改进虽然很多,但并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也就是定位不够明确,什么都想做,往往失去重点。

从微信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晰看到,每一个版本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新增功能并不多,但却是当前最重要的。

对于一个产品团队来说,以下两点是非常重要:

第一:

用户和产品定位的把握。

对于一个新产品来说,在产品的初期,往往都是从一个小群用户起步的,因此,做产品从最初应该先把产品做小,所谓做小,就是明确用户群体、产品目标,然后才能在之后的每个版本中逐步完善其功能。

我想,微信之初也并没有想到能做一个颠覆性的产品吧,只不过其先满足了一小群人,然后随着这个群体慢慢壮大,产品的功能也慢慢完善,逐步成为今天这个用户活跃用户将近6亿的革命性产品。

第二,版本的迭代节奏很重要。

每个版本都会有很多需求,因此每个版本要做什么,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先做最重要的需求,放弃无关紧要的需求,这样不仅使领导者有一个清晰的逻辑思路,而且其团队成员也会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与平和的心态。

SWOT分析

●内部因素

优势(S)

1.庞大的用户基础。

腾讯用户庞大的用户群,并且有很高的用户粘性。

微信的出现,其可以无缝对接qq、微博、手机通讯录,几乎可以无成本的在qq中宣传。

2.专业、成熟的产品团队。

微信是由张小龙带领其团队开发的,之前有过Foxmail的成功经验,腾讯团队的专业性、成熟性毋庸置疑。

3.腾讯平台优势。

庞大的腾讯帝国拥有涵盖人们生活几乎所有领域,有良好的业界口碑,几乎无成本的宣传、随处可见的下载通道等等,这对微信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基础。

劣势(W)

1.产品发展瓶颈

目前微信已经拥有亿级用户级别,产品涵盖了社交、媒体、电商等多个领域,是一款相当成熟的产品,当一个产品做的足够大的时候,其发展瓶颈也会到来。

就现在来说,微信平台基本建立,是继续开放式发展,商家入驻等,还是适可而止,部分开放接口,对决策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2.团队成员积极性的调动

目前微信的业务已经相当完善,用户数量也非常之巨大,对于团队来说,其没有了最初的热情是难免的,充分调动团队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团队有了激情,才有可能有新的想法和创意。

3.腾讯自身产品业务重合

腾讯庞大产品体系,涵盖各行各业,几乎所有领域,而仅微信,微博、qq的业务就有很多重合的地方,这势必会造成流量的分流。

●外部因素

机会(O)

1.新一代用户的成长

目前00后也快速成长,基本上也拥有了智能手机,这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早些做好应对新用户群、新特点的规划,如何吸引新用户,对每个企业来说,都是一个新的机会。

2.企业公众号的注册

随着微信推出公众号,大量企业注册微信公众号,这对企业来说,不仅能通过微信进行基本服务,又可以通过公众号直接进入企业产品网站,而这批用户正是企业所要寻找的核心用户。

相比以前统计的流量来说,可能之中很多用户是无意错点或其他原因进入该网站,而这个由微信入口进入的用户,可能才是企业的真正用户。

对企业达到服务精准实施、广告精准投放有很大帮助。

这对于微信来说,随着各大企业的相继入驻,这是一个很大的商机,希望微信能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情况下,能把“用户只关心个别企业商品”与“商家也只为自己核心用户推送广告和服务”这两者结合,达到商业和社交的完美体验。

危险(T)

1.同类产品的迅速崛起

米聊等同类产品的迅速壮大,况且米聊也有自己强大的产品团队,在某些细节方面做的很好,有自己产品的特点,如涂鸦、我的主题曲等功能都深受用户喜爱。

而运营商们釜底抽薪推出融合通信,中国移动已率先推出短信流量化的计费方式。

这些对于微信来说都是潜在危机与挑战。

2.互联网产品替代成本低

对于互联网产品来说,其最大的问题是替代成本极低,用户在前一秒下载产品,在后一秒就可能抛弃产品,转向其他产品,而这几乎不需要任何成本。

这一点对新生产品来说是机遇,对成熟产品来说就是危险。

6.发展趋势及未来风口

微信随着其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一个涵盖商家、用户、平台的功能齐全的产品基本形成,一个微信,你的衣食住行即可解决,而这些导致的后果就是微信中必将充斥着大量的垃圾信息以及资源浪费。

因此,对于未来,我认为有以下两点可以发展:

第一:

垂直社交领域。

微信涵盖业务过于广泛,势必会给垂直领域带来机会,如运动社交、旅游社交、同性恋社交等。

第二:

连接整个世界的产品。

微信目前只连接了人与人,倘若将人们生活中的家具引入,做一款能够连接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互联网产品,这必定是一款革命性的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