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空间与区域经济发展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466635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8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空间与区域经济发展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经济空间与区域经济发展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经济空间与区域经济发展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经济空间与区域经济发展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经济空间与区域经济发展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空间与区域经济发展文档格式.docx

《经济空间与区域经济发展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空间与区域经济发展文档格式.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空间与区域经济发展文档格式.docx

)、自然条件(有些区位的选择完全是自然条件作用的结果,尤其是农业区位布局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大)、军事国防(工业、铁路)等。

主要因子:

对区位主体的区位给予大的影响的因子。

次要因子:

相对影响较小的因子。

以工业为例:

第二节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经济活动一般包括生产活动、流通活动和消费活动,其中生产活动是经济活动的基础。

生产活动是建立在要素投入的基础上的。

劳动自然和资本是生产的最基本要素(生产的三要素)。

要素的投入和产出之间有一定的技术关系,可用生产函数来表示。

著名的柯本——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如下:

P=bLkC1-k

式中:

P为产出,L为劳动力投入,C为资本投入。

b、K为常数,可从实证数据中计算得出。

b反映了综合技术进步因素,常用来计算科技贡献率。

除上述基本生产要素外,土地、原材料、能源、信息网络、高科技人才等对经济活动中的生产区位都有重要影响。

一、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土地的自身特征和所处的经济区位影响到其上的经济活动,对经济区位产生影响。

土地的自身特征主要表现在其自然特征,土地的自然特性包括土地的空间位置,土地的形态、土地与其他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土地的地表物质构成等。

土地的自然特性构成了土地利用的可能性,但不构成土地利用的可行性,土地利用的可行性主要由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所决定。

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价值相差悬殊。

如城市与农村、城市内部。

土地一是作为劳动对象参与经济活动,如农业生产活动,这种利用,土地的自然性起着决定性作用。

土地二是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的场所参与经济活动,这种利用,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起着决定性作用,土地利用的空间竞争格外显著。

二、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原材料是生产活动的加工对象,原材料因子通过运费、可运性、可替代性、价值以及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

矿物原料来源于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和开采成本的差异性,使得处于不同区位的经济活动主体获取它的成本不同,影响到原材料在总成本中占比重较大的原材料型工业的区位选择。

现代大规模工业生产,用多种原材料,受原材料的价格变动影响较大,原料对区位的作用也随之发生变化,而工厂本身不可能随时变化,便于原料集散的区位,就显示出其对原材料型企业而言的区位优越性。

三、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大量、稳定的能源供应对产业活动发展极为重要,尤其是二次能源的供应。

能源是经济活动的基础,尤其是大耗能产业活动。

如电解铝铁合金等要求在区位选择中接近廉价的电力供应地。

由于能源分布及蕴藏条件不同,生产和运输成本差异较大,各地的能源供应价格的差异也很大,带来大耗能经济活动的区域差异。

四、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资本因子包括金融资本和固定资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本不能轻易移动,其布局有一定的地理惯性。

代表性的区位理论:

区位论18世纪萌芽在德国,1882年由德国W.高次首次提出,19世纪开始逐渐发展,到20世纪40年代先后在西方形成五种代表性的区位理论。

杜能——农业区位论;

韦伯——工业区位论;

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

胡佛——运输区位论;

廖什——市场区位论

第二节杜能农业区位论

德国经济学家杜能1810年在德国梅克伦堡附近购置一块146hm2的土地,经过多年的记载研究,与1826年完成名著《孤立国同农业及国民经济的关系》,创立了农业区位理论。

(一)基本假设

杜能对其假想的“孤立国”,给定以下假定条件:

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无山脉、河流,土壤与气候条件一致,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

2、居民接受同等教育,掌握同等劳动技能和生产工具。

1、马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运费与运距成正相关。

2、农产品主要用于销售,以取得最大限度的利润为其经营的最终目的。

3、城市为产品交换的市场和消费中心,为农村提供全部的生产与生活资料。

农村除中心城市外,不与其他任何市场发生经济联系。

4、农民生产的驱动因素是获取最大的区位地租,他们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调整产品类型。

5、市场的农产品价格、农业劳动力工资、资本的利息率都固定不变。

(二)形成机制

根据前述假设,杜能给出一般地租收入公式:

R=PQ—CQ—KtQ=(P—C—Kt)Q

R地租收入;

P农产品的市场价格

C农产品的生产费用

Q农产品生产量(销售量)

K距城市(市场)的距离

t农产品的运费率

地租的收入R对同样作物而言,随距市场的距离增加的运费增多而减少,当地租收入为0时,即使耕作技术可能,经济上也不合理,成为这种作物的耕作极限。

把这种作物的地租最大点(市场点)的地租收入与耕作极限点(地租收入为0)连接的曲线称为地租曲线。

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的大小由运费率所决定,不容易运输的农作物一般斜率大,相反则较小。

图杜能圈的形成机制

自由、林业、轮作、谷草、三圃、畜牧

(三)杜能圈

一般在城市近处种植相对其价格而言笨重而体积大的作物,或者是生产者易于腐烂或必须在新鲜是时消费的产品。

而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

在城市的周围,将形成在某一圈层以以某种作物同心圆结构。

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圆结构。

通常称为杜能圈。

第一圈————自由式农业圈。

为最近的城市农业地带,主要生产易腐烂难运的产品,如蔬菜、鲜奶。

由于运输工具为马车,速度慢,且又缺乏冷藏技术,因此需要新鲜的消费的蔬菜,不便运输果品(如草梅等),以及易腐产品(如鲜奶等)就在距离城市最近处生产,形成自由式农业局圈。

本圈大小由城市人口规模所决定的消费量大小而决定。

第二圈————林业圈。

供给城市用的薪材、建筑用材、木炭等,由于重量和体积均较大,从经济角度必须在城市近处(第二圈)种植。

第三圈——轮作式农业圈。

没有休闲地,在所有耕地上种植农作物,以及谷物(麦类)和饲料作物(如马令薯、豌豆)的轮作为主要特色。

杜能提出每一块地的六区轮作,第一区为马铃薯(自给),第二区为大麦(饲料),第三区为苜蓿(饲料、养地),第四区为黑麦,第五区为豌豆(养地),第六区为燕麦。

其中耕地的50%种植谷物。

第四圈——谷草式农业圈。

为谷物、牧草、休耕轮作地带。

杜能提出每一块地的七区轮作。

同第三圈不同的是总有一区为休闲地,七区轮作为第一区黑麦,第二区大麦,第三区燕麦,第四区、第五区、六区为牧草,而第七区为荒芜休闲地。

全耕地的43%为谷物种植面积。

第五圈——三圃式农业圈。

此圈是距离城市最远的谷作农业圈。

三圃式农业将农家近处的每一块地分为三区,第一区谷物,第二区牧草,第三区休闲,三区轮作,即为三圃式轮作制度。

远离农家的地方则作为永久牧场。

本农业圈全部地中的24%为谷物种植面积。

本圈层位于距城市39.8——50.7千米处

第六圈——畜牧业圈。

此圈是杜能圈的最外圈,生产谷麦作物仅用于自给,而生产牧草用于养畜,以畜产品如牲畜、黄油、奶酪等供应城市市场。

据杜能计算本圈层位于距城市51——80千米处。

此圈之外,地租为零,则为无人利用的荒地。

(四)理论与现实

杜能圈模式是一种完全均质条件下的理论模式,是对客观实际的高度抽象,“孤立国”在现实中很少存在。

杜能在考察了河流的影响、其它小城市的影响、谷物价格的影响和土质的影响后,对其区位圈作了修正,如考虑河流与城市后:

1、孤立国内有一条大的通航河流存在,其运价是马车的1/10。

沿河农场距城市160公里=非沿河距城市16公里;

距河岸8公里且距城市160公里的农场=孤立国中距城市24公里的农场。

这样,同心圆模式成为沿河流伸展的狭长型分布模式。

2、当孤立国内还有其他小城市的情况下,小城市靠周围供应农产品,又供应周围农业生产资料,形成以小城市为中心的独立模式。

3、土质和谷物价格的变化,会使不同的圈层放大或缩小。

(五)学术评价

农业区位论的贡献:

1、提醒人们,在相同的自然条件下同一地区可能形成不同的农业经营方式和结构(六圈),其方向和结构调整取决于地区内的人文因素(城市)。

为农业区划奠定了理论基础。

2、运费使产生农业生产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地理研究的基本立足点。

3、农业经营方式和经营体系等空间排列法则,是影响农业区划的基本因素。

4、距市场远近不同的土地,所创造的农产品价值呈现出级差分布,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了重要的经济依据。

农业区位论的缺陷:

1、片面强调运费的作用,忽略了行为等其他人文因素的影响。

2、忽略了不同规模中心城市在市场交易能力方面的差异,只考虑农业土地利用,没考虑到城市周围土地利用(逆杜能圈)。

3、受历史所限,不能完全运用当前现代化交通条件下的现实(高速公路、保鲜技术使供求范围可以伸展到数千公里)。

第三节韦伯工业区位论、

德国经济学家韦伯1909年出版了《工业区位论:

区位德纯理论》一书,创立了工业区位论。

韦伯认为,任何一个理想的工业区位,都应选择在生产和运输成本最小点上。

从这一思想出发,他运用数学方法和因子分析法,对当时的德国鲁尔区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得出了工业区位理论的核心内容——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区位。

(一)理论前提

基本假定

1、所分析的对象是一个孤立的国家或地区,内部的自然条件、技术条件和工人技艺都相同,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只有经济因素。

2、工业原料、燃料产地为已知点,一般性原料普遍分布。

3、产品销售地为已知点,销售量固定不变。

4、劳动力供给地及供应量预先确定,劳动力不流动,工资固定。

5、生产和交易就同一产品进行讨论。

6、运输费与货运量、距离成正比。

7、运输方式为火车

(二)主要内容

主要观点包括寻求运费最小、集聚与分散区位法则和劳动力区位法则三个方面。

1、区位因子体系

为分析方便,韦伯按不同标准把区位因子分三种不同类型:

①按因子作用范围分——一般区位因子、特殊区位因子

一般区位因子——对所有工业区位都产生影响的因子,劳动力费用、运输费用、地租等。

特殊区位因子——对特定工业区位产生影响的因子,水质、空气湿度。

②按作用性质分——区域因子、集聚因子(非区域因子)

区域因子——影响工业分布于各种区域的因素,使工业企业向特定的地区布局。

原料、燃料、劳动力、地租、厂房设备、其他固定资产费用。

集聚因子——使工业集中于某一个或某几个地方的因子。

相关工业(产业链企业)、设施的有效利用

③按属性分——自然技术因子、社会文化因子

自然因子——由于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技术水平的特殊性二使企业取得效益的因子。

社会文化因子——由于社会经济形态和一定的文化水平而使企业取得效益的因子。

2、工业区位论的构建

经过分析、筛选,韦伯确定运费、劳动力费用和集聚因子为三大主导因子。

韦伯分三个阶段建立构建其工业区位论。

第一阶段:

假定不存在运费以外成本区域差异,影响工业区位的因子只有运费一个,根据运费指向来确定运费最低点,形成工业布局的初优区位。

第二阶段:

以前一程序为前提,加入劳动力费用因子的影响,即考察运费和劳动费合计为最小时的区位。

可以使运费指向的初优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形成工业布局的较优区位。

第三阶段:

再将集聚因子加入,考察对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较优区位影响,区位模式发生第二次偏移,形成工业布局的最优区位。

3、运费指向论

韦伯认为,运输成本最小点为工业布局最佳区位,运输成本由原料指数和距离两大因素决定。

(原料分遍在原料和局地原料)

原料指数(Mi)=局地原料重量(Wm)/产品重量(Wp)

当Mi>

1时(使用损重原料),工业区指向原料地;

(如1吨水泥要石灰石1.33吨,煤炭0.43吨,粘土0.35吨,原料指数为2.11,大型水泥厂都在石灰石产地布局)

当Mi<

1时(使用遍在原料),工业区指向消费地;

(如生产1吨啤酒需要10吨水,大麦和啤酒花0.03吨,水为遍在原料,啤酒制造业的原料指数为0.035,啤酒厂一般都在城市或其周边的消费地)

当Mi=1时(使用纯原料),为自由区位,工业区位于原料地、消费地或之间都可。

(如石油精制工业,机械器材组装工业)

在原料地为两个,且同市场不在一起时,区位图形为三角形;

当原料地为多个,不同市场在一起,区位图形为多边形。

二维坐标中的区位三角形

范力农构架

范力农构架可以用公式来表达:

求最小值需满足下列方程组:

ək/əx=∑ni=1wi/ri(x-xi)=0

ək/əy=∑ni=1wi/ri(y-yi)=0

解此方程即为所求最小运费点。

4、劳动费指向论

劳动费是使运费形成的区位格局发生变形的因子,使工业区位产生第一次偏离。

(指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工资部分)

当总运费(原料+燃料+成品)<

节省的劳动力费用时,可使工厂放弃最小运费位置,移向劳动力廉价的地区。

1综合等费用线

指运费相等点的连线。

设在单一市场N和单一原料M下,单位原料运费为1,单位产品运费1/2。

在等费线上的任一点,其劳动费用节约大于M到N的费用增加部分时,区位指向这一点。

2临界等费用线

工业区位由运费指向转为劳动费指向仅限于节约的劳动费用大于增加的运费。

设P点为运费最小点,围绕P点的封闭线即从P点移动而产生的运费增加额相同点的连线,(相当于综合等费用线),其中,与劳动供给地L的劳动费用节约额相等的那条综合等费用线称为临界等费用线。

劳动力廉价地为L、J,如果在L、J处布局工厂,比P点的劳动费低3个单位,临界等费用线则为3的综合等费用线。

L在线内侧,即增加的运费低于节约的劳动费,工厂将移向L处。

J在线外,则不会移向J处。

5、集聚指向论

集聚因子指促进工业集聚到某一地点,从而节约生产和销售成本而获得经济效益的因子。

当集聚获得的利益大于企业因集聚而增加的运输费用和劳动费用之和时,集聚因子即将企业从运输费用和劳动力费用最低点,迁至集聚最佳区位。

(工业区位发生第二次偏移)。

假设积聚利益为3,由三个区位点的临界等费用线构成的三角区域都在临界等费用线内侧,是最有可能发生集聚的区域。

通过集聚产生的经济效益有:

1)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2)与临厂紧密相连配置,共用公共设施(如开发区)

3)同一工业部门内部的企业之间开展紧密协作(汽车厂)

6、观点评价

韦伯的理论今日仍是西方区域科学、工业布局的基本理论,是近代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人,他第一次将工业区位系统化、理论化。

贡献

(1)最先将抽象的演绎方法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运用“区位因子”进行工业区位分析,并把研究重点放在运费、劳动力和集聚三大主导因子上,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对今天的工业布局仍有积极合理的意义。

(2)韦伯区位论的最大特点或贡献之一是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点就是最佳区位点。

(3)韦伯的理论不仅限于工业,对其它产业布局也具有指导意义。

局限

(1)过高估计三大因子的作用。

忽视了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历史等的作用。

(如决策者的行为,获得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假定的条件是非现实的。

现实中的运费制度是区段增加(不是成比例增加)并且是远距离递减;

运费率因原料、产品不同而不同(不是统一的运价体系),交通网、地形条件都影响运费;

运输方式不同,运价体系也不同。

(3)只追求最小成本,没考虑产品价格与销售量的关系对区位的影响,实际上企业关注最大利润胜过关注最小成本。

(4)地域政策因素直接影响到工业区位的选择。

如西部开发,旅游区的环境保护。

(5)技术进步使原材料消耗下降,及替代材料的使用使运费对于工厂区位的影响越来越小。

(6)主要考虑局部和单项因素的影响,得出得区位对某一特定企业可能使最佳的,但从地区整体看不一定是最佳的。

第四节中心地理论

进入20世纪,城市在整个社会经济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工业、交通、商业等的集中点,许多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地理学家把研究的焦点对准了城市。

德国德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通过对德国南部德城市和村镇德研究,1933年在其《南部德国中心地》一书中,首先提出了中心地理论。

1、假设前提

(1)研究地区地表为均质平原,资源相同且均匀分布。

(2)人口和购买力均匀分布。

(3)在各方向上交通运输网同样方便和容易,运费和距离成正比。

(4)相同商品和服务在任何一个中心地价格和质量都相同,价格等于销售价加交通费,消费者根据最短距离的原则行事。

在上述假设下,服务于农村人口的最有效方式是把中心地均匀地布置在农村,使每个居民点位于其中心地的吸引范围内,并得到中心地所提供的货物和服务。

2、主要内容

克氏认为:

世界上几乎所有地区都被各种规模城市所组成的城市网络所覆盖。

一个国家或地区中,规模最小的那一级城镇数量最大,等级越高,数量越少。

一个独立的城镇其影响范围多为圆形,(离中心距离最短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包含必要的人口),最便于提供货物和服务的地点应位于圆形中心。

在单一商品供应下,相临中心地(克氏设定半径为21km)影响范围交叉后,根据最短距离原则,初始中心地的分布将呈六边形结构。

根据六边形模型,克氏提出中心地的空间分布形态,受市场、交通和行政因素的制约,形成三种中心地系统空间模型。

市场原则模式

市场原则下中心地系统形成:

中心地区域内的消费者还需其他商品的服务,如商品的服务半径为20km时,若只依靠原有中心供应,在每3个相邻中心地的市场区域之间,都将存在一个空白区,这时,就会在空白区出现一个次一级的中心地,以满足空白区居民的需要。

这次一级的中心地一定位于空白区中心,也是上一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的顶点上。

同理,不同等级的中心地就逐渐形成。

市场原则各级中心地间区域数量关系:

中心地分布要以最有利于物质销售为原则,即形成合理的市场区,一个高级中心地的服务能力不仅辐射本中心地,还辐射到相邻的6个次中心地,因而一个高级中心地所拥有的市场范围就是1+6×

1/3=3。

即相当于三个次级中心地。

依此类推,可以得出各级中心地间的区域数量关系:

K=3n-1,即K=1、3、9、27、81……。

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称为K=3的中心地系统。

适合市场及其市场区域构成的中心地,如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内部。

市场原则各级中心地的数量关系:

即一个M级中心地包括几个M-1,M-2,……,个中心地。

一个M级中心地在自己的市场区域内包含1/3×

6=2个M-1级中心地。

包含6个M-2级中心地,18个M-3级中心地……,其数量关系为1,2,6,18,54,……。

次级中心地为其上一级中心地的三倍。

交通原则模式

交通原则下中心地系统形成:

按市场原则,连接两个高级中心地的交通线不通过次级中心地,在交通原则下,各级中心地都位于上一级中心地之间的交通线上。

每个次级中心地被两个较高级中心地所分割。

交通原则各级中心地间区域数量关系:

一个M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包含着一个完整的M-1级中心地和6个1/2的M-1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

因此,一个中心地除服务于本身外,还要承担3个亚中心地的运输,总数为4,各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关系为:

K=4n-1,即K=1,4,16,64……。

适合交通枢纽和新开发区。

交通原则各级中心地的数量关系:

每个M-1级中心地,包含在2个等距离的M级中心地中,每个M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包含6×

1/2=3个M-1级中心地,12个M-2级中心地。

数量关系为:

1,3,12,48,192,……。

行政原则模式

特点是低级中心地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这是行政管理的结果,各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具有明确的界线,经济区和行政区保持一致,各级行政区都由位于六边形中心点的行政中心管理。

M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包括7个M-1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各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为:

1,7,49,343,……,K=7。

适合自给自足或经济高度集中的国家或地区。

M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内拥有6个M-1级中心地,中心地间的数量关系为:

1,6,42,294,2058,……。

在三大模式中,K值从高到低的变化,是空间的社会经济结构系统发展和进化的标志:

K=7,是封闭系统,市场经济不活;

K=3或K=4,经济较为发达,是按市场最优模式和交通最优模式形成的开放系统。

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

区域经济学是区域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学科之一。

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方法的应用经济学科。

它主要研究如何建立国家经济区域系统,并按照地域分工与合作的原则来组织系统内各区域中产业的发展与布局,最大限度发挥地区优势,促进区域整体发展。

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如果以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冯·

杜能在《孤立国》中提出农业区位论为区域经济学发展的萌芽阶段。

那么它的理论产生与发展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

1萌芽阶段:

二战前主要局限在研究企业产业和城市的区位选择、空间行为和组织结构方面。

主要理论有区位论:

如杜能的农业区位论(1826)、韦伯的工业区位论(1909)、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1932)、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1940)。

在经济学理论方面有李嘉图的比较利益法则(1817),奥林的国际贸易模型(1933)等及30年代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如凯恩斯主义。

在实践方面的英国1936年试图通过建立工业开发区,实行锐收优惠等手段促使产业向威尔士、苏格兰等地区分散,1933年美国成立了田纳西治流域管理局,建设了田纳工程(该区因植棉业凋零而衰退)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发展阶段:

二战后的50-70年代。

世界各地工业大幅度增长,生产力迅速提高,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出现了新型国际劳动分工,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日趋明显。

由于世界各国各种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的出现,对区域经济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