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46456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docx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docx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篇1

  【设计理念】

  这篇课文浅显易懂,六年级学生能理清课文条理、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教学本篇课文重点是揣摩__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__的表达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科技内容的叙事性作品时,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学习本课要重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引导学生感悟现代科技成就的取得除了个人努力之外,还要加强合作,突出团队精神。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__的表达顺序,读懂课文内容,领悟__的表达方法。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精神。

  1、教师准备:

  美国及前苏联载人飞船文字及图片资料,我国神州五号、神州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及返回的部分录像资料。

  2、学生准备:

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的个人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学生交流有关资料,引出课题

  师:

昨天布置同学们收集有关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的个人资料,现在请大家拿出来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师:

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被称为中华民族的航天英雄,其实在中华民族的航天历史上还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英雄。

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他的名字叫“万户”,万户做了什么?

为什么月球上的环形山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呢?

请打开课本第19课。

  板书课题:

千年梦圆在今朝。

  设计意图: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学生对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很崇拜,交流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在学生情绪高涨时,教师抛出“万户”,由于万户其人学生非常陌生,学生便产生了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饱满的学习热情为提高学习效率提供了基本保证。

  二、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

  1、学生自读课文,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叙述顺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学生汇报自读收获:

  预测:

学生可能有以下认知(仅例举)。

  万户是明代官员,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乘火箭上天的人,万户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升空探索的先驱。

  我国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并成功返回祖国大地。

  2005年10月12日,神州六号飞船发射升空并成功返回。

  没有航天工程人员的辛勤努力就不会有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

  3、梳理课文结构,理清课文条理:

  将第一自然段与第十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

  找出文中的两个过渡段(第四、第六自然段),将课文划分为五个部分,中间三个部分分别写万户乘坐火箭飞行没有成功、我国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我国成功发射载人航天飞船。

  设计意图:

教学高年级的阅读课文,在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的同时,要让学生有充裕的独立阅读时间。

这个环节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学生会就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深入阅读,教师在了解学生阅读认知之后,调整自己的教学预设,预设中有但学生确实已经读懂的,教学时可以删去,预设中没有但学生确实尚未读懂的.,教学时必须增加。

  三、重点研读,学习课文表达方法

  1、研读第七自然段,解决一个问题:

现代科技成就的取得除了个人努力之外,还需要什么?

  两个数字:

一百一十多、三千多。

  (“一百一十多”是研制、建设、发射单位,“三千多”是协作单位。

说明载人飞船成功飞天靠的是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智慧。

  一组排比句:

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了工厂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有的年轻人虽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

  (先引导理解“积劳成疾”“风华正茂”“华发早生”“猝然长逝”四个词语,再体会这一句所表达的意思。

每个人都是集体中的一员,每个人都将自己的精力和智慧贡献给了集体,飞天成功既是千万人的个人努力,更是合作的结果,是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2、研读第四第六两个自然段,解决一个问题:

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是怎样变为现实的?

我们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抓两个过渡段带动全文,认识中华民族的航天历程,从中感悟到:

要有远大理想,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要不怕失败,不怕付出惨痛代价,永不放弃,坚定而执着地追求,积极与他人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设计意图:

高年级语文教学要避免面面俱到的琐碎分析,要抓住重点,针对教材特点,针对教材所承担的语文教育任务,围绕中心问题展开讨论。

此教学环节从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出发,在理解词句段的基础上导引学生领悟语言文字背后的情感内涵、思想内涵,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四、加强朗读,回归整体,感悟“千年梦圆在今朝”

  1、学生自愿起立读课文,可以读全篇,也可以读感兴趣的几段。

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民族自豪感。

  2、感悟课题:

  梦──飞离地球,遨游太空。

  圆──神州五号、神州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并返回。

  千年──古代产生梦想、明代万户飞行、人造卫星上天、神州飞船飞天,历时数千年。

  3、播放美国及前苏联载人飞船文字及图片资料,我国神州五号、神州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及返回的部分录像资料。

  设计意图:

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流程,学生再次朗读全文,会将自读时的感受、课堂学习的感受融为一体,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观看教学录像,不仅让学生感受飞船发射的壮观场面,而且给学生传达两个信息,一是我国的航天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二是祖国未来的发展要靠年轻一代。

  五、拓展延伸,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1、学生齐读蔡桂林的《炎黄飞天梦》。

  2、片断练习:

  给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或其他科技工作者写一封信,说说自己的理想。

  设计意图: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学生的练笔可以采用前后照应的方法,按照时间顺序谈自己的近期想法及人生志向,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升语文素养。

  【板书设计】

  19、千年梦圆在今朝

  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梦想时间顺序

  万户飞行没有成功尝试前后照应

  卫星上天振奋不已执着排比句式

  神州飞船成功飞天梦圆详略得当

  设计意图:

词语式板书是一种常用的板书形式,它将课文的主要内容用词语有机地串联起来,便于学生有机地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四行左边的12个词语概括主要内容,右边的4个词语揭示__写法。

  【特别建议】

  《千年梦圆在今朝》是介绍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的叙事性课文,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读懂课文内容并没有多大困难,教学时要克服两种倾向。

一是过分强调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行远离文本的空泛讨论,这种蜻蜓点水式的“热烈讨论”,不能给学生心灵留下深刻印记,更不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本真;二是以教师的琐碎分析代替学生的自读自悟,这篇课文牵涉到的内容很多,教师可以讲古代传说,可以讲万户飞行,可以讲卫星的原理,可以讲飞船的构造,但就这篇课文承担的语文任务而言,以上内容不是“本”,只能留给自然课去研讨。

  本设计包含五个组块,其中二、三两块是教学的重点,在进行第二组块教学时,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原有认知,只有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有清晰的把握,才能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这一环节要让学生充分地说,不能浮光掠影。

第三组块教学是重中之重,既要解决语言训练的问题,又要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目标,这一环节要边读边议,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感悟到现代科技成就的取得除了个人努力外,还要加强合作。

  播放有关音像资料,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激发学生的情感,但不能放在教学的开始,农村学校若没有播放条件,教师可适当做些文字补充,结合课后的“拓展连接”让学生阅读。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篇2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神舟五号”发射与飞行过程的录像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学生交流“神舟五号”有关资料,课件出示“神舟五号”发射与飞行过程的录像。

  2、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追寻奋斗者的足迹,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探求去思考。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看看阅读提示给我们提出了哪些阅读建议。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三、围绕提示,自读自悟

  1、学生围绕阅读提示中的思考题“数千年来的飞天梦是怎样变为现实的,在说说自己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来自主学习。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

  四、全班交流,读中点拨

  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学习体会,教师组织学生就重点内容进行全班交流与研讨。

  1、关注追寻飞天梦的人们带给我们的思索和启示。

  2、关注语言,句式,具体的数字。

  3、关注__的叙述顺序,__的详略。

  五、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1、全班同学交流学习收获,可从__内容和表达方法等方面谈。

  2、搜集资料,办一张关于“以中国航天事业”为主题的手抄报。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篇3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有梦吗?

老师指着黑板中的一个“梦”字问?

  ⑴你们一定有很多梦,你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圆了哪些梦吗?

(教师板书:

圆。

  ⑵神州五号飞天,征服珠穆朗马峰、申奥成功……

  2、今天我们就来回顾我们的飞天之梦:

  ⑴让我们激动地告诉全世界……(学生读课题:

梦圆飞天)

  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学生读课题:

梦圆飞天)

  让我们骄傲地告诉全世界……(学生读课题:

梦圆飞天)

  让学生在教学开始就了解自我阅读课文的习惯、方法。

同时也从各个角度去感受朗读给自己带来的收获与体验。

  ⑵这篇课题究竟是什么意思吗?

老师相信大家读了课文一定能够明白的。

请大家大声地读读课文,第一遍读很重要,请大家好好地读,争取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⑶学生读。

  二、新授

  1、指名读生字词:

  乳白色、执行、滑坡、控制、侨胞、边缘。

  2、齐读生字词。

  3、我们再把这些生字写正确。

再看看这几个生字,想写哪个就写哪几个?

先好好地观察一下,不要急着动笔。

  4、学生描红。

  5、指名问贰为什么要描“缘”这个字呢?

(学生说)是的,老师和你有同感,和老师一起写这个字。

教师黑板范写,学生书空。

  ⑴猜猜这个“缘”是什么意思?

  ⑵“缘份”:

是啊,今天老师和大家在一起学习,也真一种“缘份呐”!

  ⑶你想到了我们__的一个词语。

  教师非常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这也是我们在小学阶段的一个教育重点。

特别是让学生读好书,写好字的能力的培养在本课堂教学开始更为突出。

  6、请大家再拿起你的阅读材料,把你觉得难读的地方,再读一遍:

  ⑴学生读。

  ⑵大家读得很认真,请你把觉得难读的部分读一遍。

  ⑶指名学生读:

(读得真好,请他掌声)。

  ⑷再指名读(你读的时候,老师闭着眼睛在听,真是太美了)。

  ⑸再指名读。

  读通语句是本次教学中教师紧抓的又一个重点。

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是读懂课文的基础、前提。

通过扎实的训练,学生在朗读上有了明显的进步与到位。

  7、听了这遍读书之后,你们知道梦圆飞天的意思了吗?

  ⑴指名说。

中国人民做了几千年飞天梦终于实现了。

  ⑵谁圆了谁的什么梦?

(学生说)

  此处教师还注意了让学生说话的准确性。

  ⑶文中有一句话准确地表明的题目的意思,请大家把他找出来。

  说到这里,你们想对杨利伟叔叔说些什么吗?

  学生说:

“今天我能看见这么美丽的画面,十分感谢杨利伟叔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