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灰领人才短缺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460200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灰领人才短缺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从灰领人才短缺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从灰领人才短缺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从灰领人才短缺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从灰领人才短缺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灰领人才短缺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Word文件下载.docx

《从灰领人才短缺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灰领人才短缺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Word文件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灰领人才短缺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Word文件下载.docx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外移,中国正在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劳动力加快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已跃居世界第四位,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一直维持在40%以上,我国税收收入的50%来源于制造业。

但是制造业生产率低,仅是世界制造业强国的5%,原因是长期缺乏高素质技术人才。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需要高技能复合型技能人才成为其新的动力源。

  一、产业结构调整造成“灰领”人才严重缺乏

  “灰领”人才是指既掌握较高的现代科学知识又具有较高操作技能的复合型职业技能人才,他们有扎实的基础、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

目前我国技工分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五个层次,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都应该属于灰领人才范畴。

  根据劳动部2001年―2006年对全国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情况的定期监测,从用人需求对技术等级要求看,各技术等级的求人倍率均大于1,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其中求人倍率较大的是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业资格二级(技师),2006年第一季度高级工程师、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求人倍率分别为2.33、2.21和1.93。

据上海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一项调查,一个高级技师面前有33个就业岗位等着。

在北京,高级技师岗位与人才的比例是7∶3。

据西安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数据显示,西安市高级技能人才也出现极端短缺的现象。

2004年二至四季度对职业资格三级(高级技能)人才需求7031人,8人求职;

2005年数字为4701和214;

2006年为12565和0;

2004年、2005年、2006年二至四季度对职业资格二级(技师)人才需求人数分别为780、1086和375,求职人数均为零。

  对灰领人才的需求源于产业结构的提升。

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动,生产和服务部门的技术含量增大,劳动复杂度提高,无论在制造业还是在服务业中,出现了许多要求劳动者既有理论和专业知识、又有很强动手能力的岗位。

据调查,目前全国城镇企业共有职工1.4亿人,其中技术工人7000万人,高级技师只占0.41%,技师也只占3.1%。

而在发达国家,这个比例达到20%~40%。

另据一项对全国3000多家企业进行的调查,58.5%的企业管理人员短缺,但与此相对应的是,近80%的企业缺乏技术人员,尤其是高级技术人员。

各个行业和地区都存在“灰领”人才短缺的现象,直接影响我国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而我国服务行业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也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长此以往我国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很难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二、“灰领”人才缺乏原因分析

  高校层次结构失衡是灰领人才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

与我国以往所推行的普通高等教育不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主体是高等职业教育,其培训的高等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研究型人才数量的比例大致是4∶1,呈金字塔型。

而我国高等人才的分布却恰恰与之相反,呈倒金字塔型,搞学术、搞研究的人太多,懂应用的人却太少。

十几年来,人们对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理解错位,由国家干部到城市白领,高校成为城市白领后备队伍的培养场所。

国家政策作为宏观环境与家长、孩子作为行为主体从两个不同的方面不约而同地强化了高等教育目标的“白领职业幻影”。

然而,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政府部门不缺干部,公司企业不缺白领,社会也不缺只能进行简单体力劳动的民工,最缺乏的是具有深厚的基础知识和较强动手能力的“灰领”人才。

  由此可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才能解决由于高校层次结构失衡带来的“灰领”人才短缺的矛盾。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从1998年到2004年底,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招生人数从54万人增长到237万人,在校生人数从117万人增长到596万人,分别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的53.1%和在校生人数的44.7%。

截至2004年底,全国共有独立设置的普通高职高专院校1047所,其中职业技术学院872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60.5%。

此外,还有600余所普通本科学校举办高职高专教育,基本形成了每个市(地)至少设置一所高职高专学校的格局,从规模上看,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据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培养“灰领”人才的主力军。

  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调整,高职毕业生人数占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在不断增加,从前几年的近50%上升到如今的52%,2007年达到258万人。

从2004年到2007年,高职高专应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截至当年9月1日的统计数据)每年同比大约上升一个百分点,这一个百分点表示每年离校时高职毕业生就业的人数比上年同期增加20万到30万人。

②然而,随着高职毕业生人数比例的增加,高职生的就业质量和素质问题也逐渐的凸显出来。

许多业内人士反映,从高职生的就业质量、专业对口的比例等方面来看并不尽如人意。

许多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都达到甚至超过80%,但约有半数学生从事的都是专业不对口的工作,整体就业质量更是普遍偏低。

许多学生从事的是与自己专业毫无关系的工作,这无疑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

同时,一些企业更是抱怨高职毕业生就业心态不踏实,流失率高居不下,不少高职毕业生不仅理论知识很薄弱,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也较差。

依此看来,高等职业院校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必须依据市场对“灰领”人才的要求进行深入的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社会和企业需要的“灰领”人才,使高等职业院校真正成为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力量。

  三、深入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合格“灰领”人才

  对于“灰领”人才的培养,我国尚无一套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

高等职业院校要为社会基层和生产一线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需要实践,需要创造,需要深入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由于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面向职业、注重应用性,因此其人才培养模式在各环节上都应当适应“灰领”人才特征的特点。

  1.坚持以能力为本的培养目标。

“灰领”人才不仅注重实际操作能力,更要求有扎实的基础理论,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所以“灰领”人才的培养应坚持能力本位。

  基于这一特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打造具有全面职业能力的学生,这一职业能力包括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

基本能力是指从事社会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的、通用的能力,它具有在社会不同职业和岗位之间普遍的适用性、通用性和可迁移性等特点,是作为一个现代职业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从业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自理和自律能力、责任感、诚信度、计算机操作能力、基本的判断能力和辨别能力。

  专业能力是指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这是作为一名岗位技术人员所必备的能力,主要包括专业岗位知识、工艺流程掌握程度、工艺熟练程度、实践操作能力、检查维修技能、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及新设备的应用能力和推广能力等。

  关键能力也称核心能力,是指一种可迁移的、从事任何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职业的关键性能力,这是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岗位变换以及创业发展等必须具备的能力。

培养这种能力的目标是:

当职业变更使劳动者原有专业知识和技能不适应新的生产过程及工作组织形式时,这种非专业化能力可以使他们快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2.建设以职业为导向的专业结构。

现代社会瞬息万变,对人才的需求比例也随之变化。

处于这种动态社会中的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社会所需的“灰领”人才。

就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通过其动态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来满足要求。

  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应以职业分析为基础,即:

科学地分析职业性质与需求,依此来设置专业,使其能够覆盖相当数量的社会职业。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不断变化,社会职业出现了综合趋势,许多传统的职业逐渐消失,新兴的职业、交叉的职业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企业要求毕业生具有广泛的知识和良好的适应能力。

所以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的毕业生越来越难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中找到位置。

这就要求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为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对专业设置的要求,高职院校一方面应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增设新的重点专业,调整老专业的专业方向;

另一方面,通过学生跨专业选课扩大专业知识面,拓宽专业方向,将来还可以进一步发展为跨校选课,实现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培养目标上由单项技能传授向综合能力培养转变。

  专业宽口径,同时下设不同的专业方向。

可以将专业的适应性与针对性很好地结合起来。

一个专业可以有1个或2个、2个以上的专业方向,但不论有几个专业方向,学习基础课程的阶段有2~3个学期的课程完全相同,此后主要是为专业方向服务的课程,各专业方向的课程完全不同。

这样,既提高的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又突出了专业特色。

  3.突出先进实用的课程设置。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是通过课程来完成的。

课程的先进性与实用性关系到“灰领”人才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是既要能动脑,又要能动手,经过实践锻炼,能够迅速成长为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课程设置应突出这一特点,做到理论“够用”,技能“实用”。

理论基础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是为学生今后所从事的职业打基础的,课程的种类和内容应当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同时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广泛增设选修课,增强课程设置的弹性,拓展学生知识面。

  高等职业教育为适应“灰领”人才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应当增加实践课程的安排,通过社会实践、各种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根据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设计各岗位实践操作技能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

  现代化的制造技术发展迅猛,新工艺、新技术层出不穷,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应当顺应这一特点,课程内容需要根据技术进步不断进行调整,及时把专业相关的新工艺和新工作形式融入到课程中,保持课程的先进性。

如,在印刷技术课程中,增加最新数字印刷技术、印后的全自动加工技术内容;

在生产管理教学中,增加ERP教学内容等。

同时,课程设计以职业活动为核心,各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不要求全面、系统,不同专业以相关职业的岗位能力需要为依据,有针对性地选择课程和教学内容。

实践课程的设置一方面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突出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其课程侧重于运用理论,而不是研究基础理论。

它不是对原理进行求证和演算。

而是在搞清楚原理的前提下,运用经验公式或已有的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将理论用于具体的社会需求。

如,控制专业的学生不是研究控制理论本身的发展,而是研究如何将控制理论运用于机器操作过程。

  4.推动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的培养最终是要得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使“灰领”人才的应用性有较高的质量保障。

  高等职业院校可以紧紧依靠行业企业办学,主动寻求行业企业的支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

校企合作的方式,可以是人力资源培养与使用方面的合作,学校为企业提供实习学生,企业为学生提供教育教学实训环境;

可以是学校依托企业培训教师,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实践,企业也可以将自己的技师派往学校提供教学服务;

鼓励企业在职业院校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和实验中心,促进学校的专业和课程建设与改革;

中小企业也可以依托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进行职工培训和后备职工培养等。

  这种校企合作的教学方式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有利于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实现动态调整,因为学校与企业的紧密结合使教育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市场需求和企业对人才要求的变化;

另一方面,企业直接参与高职教育,对学生的培养过程和能力有一定的了解,有利于增强企业使用高职毕业生的信心,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开辟更为广阔的就业市场。

  5.建立“双证”的人才评价模式。

“灰领”人才不仅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较强的动手能力,还兼备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特点,这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应当成为“高职学历+高级工”的高技能人才,才能适应社会需求。

  “双证书”制度是指高职毕业生既有高职的学历证书还取得本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

这里的职业资格证书不仅包括劳动部门的技术工人系列职业资格证书,也包括人事部门的专业技术系列的职业资格证书,还应该包括其他行业部委的职业资格证书。

与此同时,高等职业院校应该与劳动部门、人事部门以及其他行业部门积极开发新领域的职业资格证书,参与到标准的制定中去,把教学计划和证书标准有机结合,用证书推动教学内容的改革,使学生在校学习有较强的针对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并重,对于增强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双证”并重,有助于真正培养既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同时又掌握职业操作的基本技能,熟悉本行业管理和运行过程,并具有一定的解决现场问题、综合能力较强的技能型、复合型的高层次人才。

通过推行“双证书”制度的建设,全面的推动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注释:

  ①周立群,刘文.大学生就业难与“灰领”人才短缺[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22)

  ②郑国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纵论.[J]职教论坛,2005(8)

  ③谭镜星.论高职T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高等教育研究,2005(10)

  ④钟建宁,廖镇卿.推行“双证书”制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05(7)

  ⑤张莉娜.于德弘.德国“灰领”人才培养模式.职教论坛[J],2005

(1)

  ⑥汪正贵.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偏向及矫正[J].职教论坛,2007(7)

  (作者单位: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712000)

  (责编:

贾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