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之行动研究方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45758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之行动研究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之行动研究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之行动研究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之行动研究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之行动研究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之行动研究方法.docx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之行动研究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之行动研究方法.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之行动研究方法.docx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之行动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之行动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之行动研究方法

一、行动研究方法简介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在群体动力学研究中首创的方法。

他将个人行为的“场理论”应用于群体行为的研究,提出了“群体动力学”的理论。

在他看来,行动研究代表了实验与应用研究之间的关系。

行动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弄清某种教育作用对实际的教育过程产生的效果,并对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进行评价,用以改进实践活动。

这可以看出其着眼点在于改善实践活动。

目前,教育心理学、组织管理等研究领域引入此法,用来探讨改进教育方法和改革评定方法。

行动研究法与那种为控制研究方法,使研究对象不受研究者或实验事态影响的传统研究方法的区别,在于共同参与,即由研究者和行动过程的实践者结成一体,共同组成课题组,共同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在实践活动的进程中发现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评价或有新的发现、再计划、再实施、再评价或发现……的方式不断进行。

二、行动研究的定义

    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小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归

到教育实践中去。

    3、较强的实践性与参与性

    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紧密联系。

教育研究紧紧围绕着学校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和行动。

参与性体现在典型的行动研究中,研究人员由专职研究人员、行政领导和第一线教师联合构成,研究人员直接或间接参予方案的实施.

    4、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使用

    在较成功的行动研究中,可汇集多种研究方法的作用。

理想的行动研究法应是多种科学研究方法的灵活和合理的并用。

   

(二)行动研究法的局限性:

行动研究法的局限主要表现:

由于其非正规性而缺少科学的严密性,在实际研究中,不可能严密控制条件,其结果的准确性、可*性不够

    六、行动研究的一般操作步骤和程序要点

    行动研究法产生以来,人们除了公认行动研究法是一种扩展的螺旋式结构外,对于实施的具体步骤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现在介绍以下两种行动研究的模式:

   

(一)四环节(四阶段)模式:

即计划--行动--考察--反思

    四个循环阶段。

"计划"是行动研究的第一个环节。

计划应以所发现的大量事实和调查研究为前提。

它始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和设想,设想是行动研究者(行动者和研究者)对问题的认识,以及他们掌握的有助于解决问题的知识、理论、方法、技术和各种条件的综合;设想还包含了行动研究的计划。

"计划"包括总体计划和每一个具体行动步骤的设计方案,特别重视计划中的第一、二步行动。

    "行动"即实施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的执行和实施具有灵活性。

随着研究者对问题认识的逐渐明确,以及行动过程中各种信息及时的反馈,不断吸取参与者的评价和建议,对已制定的计划可在实施中修改和调整。

行动是不断调整的。

   "考察"是第三个环节。

考察内容有:

一是行动背景因素以及影响行动的因素。

二是行动过程,包括什么人以什么方式参与了计划实施,使用了什么材料,安排了什么活动,有无意外的变化、如何排除干扰。

三是行动的结果,包括预期的与非预期的,"反思"是第四个环节。

反思是行动研究第一个循环周期的结束,又是过渡到另一个循环周期的中介。

这一环节包括:

整理描述,评价解释,写出研究报告。

    

(二)六步骤模式具体步骤为

    预诊--收集资料初步研究--拟定总体计划--制定具体计划--行动--总结评价。

    1.预诊: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发现问题。

对学校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诊断,得出行动改变的最初设想。

在各步骤中,预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收集资料初步研究:

这一阶段成立由教研人员、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对问题进行初步讨论和研究,查找解决问题的有关理论、文献,充分占有资料,参与研究的人员共同讨论,听取各方意见,以便为总体计划的拟定做好诊断性评价。

    3.拟定总体计划:

这是最初设想的一个系统化计划。

行动研究法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所以总体计划是可以修订更改的。

    4.制定具体计划:

这是实现总体计划的具体措施,它以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为前提,有了它,才会导致旨在改变现状的干预行动的出现。

    5.行动:

是整个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

在实施计划的行动中,注意收集每一步行动的反馈信息,可行的,则可以进入下一步计划和行动。

反之,则总体计划甚至基本设想都可能需要作出调整或修改。

这里行动的目的,不是为了检验某一设想或计划,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

    6.总结评价:

这是对整个研究工作的总结和评价。

这一阶段除了要对研究中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科学处理,得到研究所需要的结论外,还应对产生这一课题的实际问题作出解释和评价。

从上述行动研究法的六个步骤中可以发现三个明显的特征:

一是具有动态性,所有的设想、计划、,都处于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中,都是可修改的;二是较强的联合性与参与性,研究者、教师、行政人员的全体小组成员参与行动研究法实施的全过程。

三是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贯穿于行动研究法工作流程的始终。

从上述行动研究法的六个步骤中可以发现三个明显的特征:

一是具有动态性,所有的设想、计划、,都处于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中,都是可修改的;二是较强的联合性与参与性,研究者、教师、行政人员的全体小组成员参与行动研究法实施的全过程。

三是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贯穿于行动研究法工作流程的始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