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鉴赏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457494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8.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诗宋词鉴赏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唐诗宋词鉴赏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唐诗宋词鉴赏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唐诗宋词鉴赏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唐诗宋词鉴赏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唐诗宋词鉴赏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

《唐诗宋词鉴赏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诗宋词鉴赏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唐诗宋词鉴赏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

  还有一种色彩的暗地对比,初看似不觉得,一加玩味,就感到富有含蓄的画意美。

  杜甫的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上句明言黑,下句暗点红;

四野黑云中闪烁着一星渔火,以黑衬红,所以感到特别明亮。

  钱起的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两句都未明写色彩,而雨后之竹含翠,夕阳在山见红,仍暗寓鲜明的色彩对比。

  陶岘的鸦翻枫叶夕阳动,鹭立芦花秋水明,则写出了光与色的变幻和对比。

  乌鸦翻动枫叶,使得叶上的夕阳之光不停晃动;

白鹭站在芦花滩上,映得秋水格外澄明。

  上句是红与黑的对比,下句是青与白的映照。

  色彩在诗人笔下产生了神奇的美感。

  这些色彩组合给我们带来了可以想象的美感,也是诗人词者智慧的体现。

  诗词的艺术美还不仅停留在色彩的描绘上,还在时空关系上表现了一种超越现实的美。

  在诗词中让我们通过空间去感受时间,通过知觉去感受思想,进而领悟作者在诗中寄托的历史哲理。

  这一方面我觉得刘禹锡应该是极其突出的一例。

  如其《金陵五题》中的名篇《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朱雀桥面对金陵城的朱雀门,跨秦淮河上,是当年极其繁华的交通要道;

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从东晋以来王、谢两大家族都居住在这里。

  此诗就是通过写金陵这些当年最繁华处所的衰败,来寄托历史兴亡的感慨。

  归根结底是写历史的变迁。

  这个变迁既大又快:

当年王、谢豪族的聚居之地,可以想象是何等繁华,如今却衰破残败得不成样子。

  正是: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当年豪门氏族煊赫一时的荣华富贵,竟如过眼云烟,而且消失得竟是那样快,以至先前飞去的燕子重新飞来时已人世全非,燕子以为重上王、谢之堂,其实却是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这样更有力地突出了人世的变迁和历史的无情,表达的历史咏叹也更深沉、更悲凉。

  诗人笔下所表现的时间是诗化的、艺术的、想象的时间,非现实的时间。

  从美学——心理学的角度看是所谓的心理时间。

  《现代心理美学》指出:

审美思维中的心理时空,是不同与一般认知心理时空的特殊时空表象,是美感活动的感性直观形式,是审美主体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所内化而成的审美心理结构,它在审美活动中具有主动整合对象的感性材料与主体的心理内容的作用。

  离开了审美心理时空这个中介,许多审美现象将是难以理解的。

  在艺术创作中,这种审美心理时空由于浸透了作者的审美感情,常常表现为一种审美错觉:

它表面上不符合生活中客观存在的时空真实,但却可以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忠于审美感情的时空情境,因而比生活真实的时空更富于美的色彩。

  在刘禹锡诗中历史变迁之大,是通过历史变迁之速表现出来的。

  五百年的沧桑巨变,竟如同燕子飞来飞去的转眼之间,这才更有力的表现了人世的变易和历史的无情。

  这个变化的速度,就成为诗人构思这首诗的出发点。

  飞回的燕子是五百年前的燕子——这当然是一个错觉,但却是一个艺术的错觉、审美的错觉。

  它虽不符合生活的真实,但却比生活的真实更美,包含着更丰富的审美内涵。

  唐诗宋词还反映了人对自然的渴望,是人们厌倦了俗世的尔虞我诈,对回归自然的憧憬。

  所以诗词中包含了自然之美。

  宋朝郭熙在他的画论《林泉高致》中说:

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

丘园,养素所常处也;

泉石,啸傲所常乐也;

渔樵,隐逸所常适也;

猿鹤,飞鸣所常亲也。

  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

  李白也极其追求自然与自由之美。

  他的诗歌也是自然之美的体现者。

  李白的美学思想与庄子美学有着鲜明的渊源关系,又受到南朝诗歌理论的深刻影响和时代美学思想的感染,所以他对自然之美极其推崇。

  他热爱自然提倡天真,追求真美。

  在他的诗中就反复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1.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

  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

  (《古风》第一)2.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

  寿陵失本步,笑杀邯郸人。

  一曲斐然子,雕虫丧天真。

  (《古风》第三十五)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赠江夏韦太守良宰》)4.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草书歌行》)5.朴散不尚古,时讹皆失真。

  (《酬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泌赠别》)李白诗中提到的清真、天真、天然、天生,都是自然的意思,都是强调和推崇诗歌创作中的自然之美。

  他所说的朴即是真,也就是自然;

朴散即是失真,也就是丧失了自然之美,所以是应当反对的。

  他的诗歌鲜明的体现出崇尚自然的美学观,从而表现了自然美是诗词的一大特点。

  这些追求自然美的诗词不是刻意地去寻找什么、追求什么,不是勉强地去说明什么、表现什么,而只是在客观景物的触发之下,把心中蕴蓄的情感自然而然宣泄出来。

  这种自由驰骋、随心所欲,不得而思、不假人力的情感抒发,造成了一种真率、朴实、明快、流畅的风格,这就是诗歌中自然美的原因。

  当然,这种创作中的无意识、非自觉,并不等于没有思想寄托、没有道德和审美观念,只不过诗人的思想已在艺术创作的炉冶中,锤炼、转化成一种审美情感。

  然而诗词最大的魅力便是意象之美,意象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核心。

  欣赏着诗词,我们的意识便只被一个完整而单纯的意象占住,微尘便是大千,我们忘记时光的飞驰,刹那便是终古。

  陶潜在悠然见南山时,杜甫在见到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时,李白在觉得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时,辛弃疾在想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时,姜夔在见到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时,都见到山的美,但他们却创造出了各自不同的意象,体现了山不同的美。

  袁行霏先生指出:

诗的意象带有强烈的个性特点,最能见出诗人的风格。

  诗人有没有独特的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建立了他个人的意象群。

  一个意象成功的创造出来以后,虽然可以被别的诗人沿用,但往往只有一个或几个诗人笔下才最有生命力。

  以至这个意象便和这一个或几个诗人联系在一起,甚至成了诗人的化身。

  我觉得李白便极其成功的把所创造出的意象与个人性格完美的结合起来,使其达到了极致。

  李白一生遍游祖国的名山大川,却恰恰没有到过剑阁蜀道,但却写出了千百年来举世公认的绝唱《蜀道难》,这不是客观事物的真实描绘,而是诗人心灵的创造,是凭借想象虚构的产物!

诗中古老的传说、渺茫的历史,与六龙回日的山峰、冲波逆折的江水,与黄鹤猿猱的衬托、豺狼虎蛇的渲染穿插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极其瑰丽神奇的图画。

  这幅图画是以李白一生遍游名山大川的生活积累,以他对崇山峻岭的深切感受为基础的。

  但同时可以看出,当他的生活积累经过大胆想象的加工而重新表现出来时,竟变得如此充满生命力!

通过这些神秘莫测的想象,看到了诗人伟大的艺术创造力和无比卓越的才华,同时也看到了他无限丰富的心灵世界。

  在诗中,李白竭力描绘渲染蜀山的高峻、蜀道的艰难,如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厓转石万壑雷……但人们读后并不感到情绪低沉,反而为诗中夸张的描写、雄健的气势所激动,感受到一种雄浑的美,一种征服者的喜悦。

  这是因为李白所创造的意象极鲜明的表现了他的个性特征,实际上是他人格的化身。

  诗人纵其心思之氤氲磅礴,上下纵横,凡六合以内外皆不得而囿之(叶燮《原诗》),借助对蜀道山川的描绘,寄托了他开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气魄,表现了对伟大和不平凡事物的追求,显示了一种伟大的内在力量。

  诗中那突兀峥嵘和令人惊心动魄的山川事物,就成为作者心灵的艺术展示。

  李白用他热烈奔放的感情为我们创造出了这么一种独一无二的意象美。

  诗人的审美感情和某种物象结合,创造出了一种意象美,也就创造出了生动的艺术形象来。

  唐诗宋词完美地把诗词创作与艺术美学结合了起来,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也洗涤着我们的性灵,我们将把这些流传千古的绝唱保留、传承……想像那月照唐朝雨落宋朝,该是怎样的意境啊!

感谢诗词。

  感谢她们使那些古代大师们不朽的艺术和精神,千百年来得以源远流长。

  感谢她们把我们带进的美学世界。

  走进唐诗宋词,就是走进一个神奇迷人的美丽王国。

  那是一个人类精神之花全面盛开的季节。

  我们的大师从一张薄薄的书页上站起来,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一袭古装,长发飘飘,风姿万千:

古朴雄浑的子昂,清朗雄健的王之涣,闲静谈远的孟浩然,飘逸豪放的李白,沉郁顿抑的杜甫,清扬畅丽的白居易,奇诡璀璨的李贺,精巧艳丽的温庭筠,凄婉优柔的李煜,闲雅清婉的晏殊,豪放旷达的苏轼,雄放流畅的陆游……诗词与美,让我们用眼睛去看,用头脑去想象,用心灵去感受,用人生去体验这永远灿烂的美……唐诗宋词鉴赏论文《战城南》是初唐诗人卢照邻的一首五言律诗,生动地描绘了雁门关城南一场抗击匈奴的激烈的战斗场面,全诗表现了唐军同仇敌忾,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坚强决心。

  战城南将军出紫塞,冒顿在乌贪。

  笳喧雁门北,阵翼龙城南。

  雕弓夜宛转,铁骑晓参驔。

  应须驻白日,为待战方酣。

  注释1、战城南:

汉乐府《铙歌》名,内容描写战争的伤亡景象。

  后人以此题作诗,亦多写战争。

  2、紫塞:

泛言边塞。

  崔豹《古今注》卷上:

秦筑长城,土色皆紫,汉塞亦然,故称紫塞焉。

  3、冒顿(mò

):

即冒顿单于,秦末汉初匈奴的首领,此泛指敌酋。

  乌贪:

汉西域国名,乌贪訾离国之省称。

  《汉书·

西域传》下:

乌贪訾离国,王治于娄谷。

  其境在今新疆伊犁河流域。

  此借指敌人的根据地。

  4、笳喧:

胡笳的弹奏声。

  笳:

匈奴乐器,即胡笳。

  雁门:

山名,亦关名,故址在今山西阳高县北,自古即为戍守重地。

  5、阵翼:

战阵的两侧。

  龙城:

此借指敌方的首府。

  6、雕弓:

雕刻有花纹之弓,此代指携带雕弓的士兵。

  宛转:

犹蜿蜒,队列行进曲折延伸的样子。

  7、铁骑:

披挂铁甲的精锐骑兵。

  驿:

马脚胫参有长毫之称。

  参驔:

检查马匹铠甲等。

  参,检验。

  对于该词组读音有两种看法,一说cāndià

n,另说cāntá

n8、驻白日:

用鲁阳挥戈退日典故。

  鲁阳,战国时楚之县公,传说他曾挥戈使太阳退回。

  《淮南子·

览冥训》:

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弓而挥之,日为之退三舍。

  (一舍等于三十里)于是二人继续战斗。

  9、为待:

为的是等待,战方酣:

战斗正激烈。

  白话译文将军骑马出了紫塞长城,去与驻扎在乌贪的冒顿作战。

  两军在雁门关的北面发起了战争,我军与敌军在城南布下了阵势。

  战争一夜未停,战士们的雕弓发出的鸣声抑扬动听,铁骑的奔跑声到次日天亮还未断绝。

  战士们晚上浴血奋战,白天本应驻地休息,但他们并未停下来,只等作战胜利再好好地睡上一觉。

  创作背景唐高宗时代,李治当局对突厥、高丽、百济、吐蕃等外族边境发动了多次大大小小的战争,汉军将士英勇顽强反击匈奴,卢照邻有感于将士们的这种精神,从而写下此篇。

  赏析这是一首拟古诗,通过描写汉初与匈奴的边境战争,歌颂了当时边防将士浴血奋战,保卫疆土的功绩,反映了唐初对外战争的某些现实。

  诗的首联是严整的对句。

  将军出紫塞,冒顿在乌贪指出交战的双方,又介绍交战的地理背景。

  能征善战的单于冒顿,杀父自立,灭东胡,逐月支,征服丁零,侵入秦之河南(今内蒙古河套一带)地,势力强盛。

  西汉初年,不时进一步南下侵扰,严重影响西汉王朝。

  这里以冒顿对将军,冒顿既已如此勇猛,那么将军自然也是身手不凡的。

  这里为下文的酣战作铺垫。

  乌贪与紫塞相对,说明是在异域的。

  紫塞是古代人们对长城的习惯称谓。

  紫色,象征着高贵、庄严,不可侵犯,正与乌相对。

  乌字后再加以贪字,更易使人产生鄙薄感。

  诗歌利用字词的形、义及色彩在人们心中的定势,巧妙地造成一种邪不压正的气势,既为下文作铺垫,又表现必胜的信心。

  笳喧雁门北,阵翼龙城南,照应首句,指出将军出紫塞的原因。

  敌人如此猖狂,汉军自然要奋起抗敌。

  下句的阵翼龙城南也因此有了着落。

  不但正面迎击,还左右包围,两翼的战阵已达龙城南——直捣敌巢。

  足见汉军之强大,英勇抗击外敌的浩然正气充斥字里行间。

  雕弓夜宛转,铁骑晓参驔,进一步描写抗敌将士的战斗生活。

  他们严阵以待夜不释弓,晨不离鞍,随时准备飞矢跃马,追奔逐北。

  比起枕戈待旦,夜抱玉鞍这样的描写新颖而有气魄。

  宛转参驔,既恰当地表现了前方将士紧张而又镇定自若的心情,又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应须驻白日,为待战方酣是流传千古的名句。

  诗里虽没具体说明这次交锋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但白日即将结束,战斗还在激烈地进行。

  将士们等待迎接决战的胜利,因此从心底发出了呼唤:

太阳呀!

请您留下来,让我们与敌军决一雌雄!

日出日落是不可改变的自然规律,应须驻白日的呼唤,表面悖理而近痴,实则生动地表现了将士们高昂的斗志。

  这是由安得长绳系白日诗句变化来的。

  结尾以战方酣三字,并未直说战争的胜负,但孰胜孰负已然明了,因为第二联已表明直捣敌巢——阵翼龙城南了。

  总体来说,这是一首裁乐府以入律的佳作。

  《战城南》卢照邻唐诗赏析《咏史四首》是唐代诗人卢照邻的组诗作品。

  这组诗歌颂了汉朝的季布、郭泰、郑泰(太)、朱游四个著名人物,借以表现了作者的志向,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不良政治风气的揭露与批评。

  咏史四首其一季生昔未达,身辱功不成。

  髡钳为台隶,灌园变姓名。

  幸逢滕将军,兼遇曹丘生。

  汉祖广招纳,一朝拜公卿。

  百金孰云重,一诺良匪轻。

  廷议斩樊哙,群公寂无声。

  处身孤且直,遭时坦而平。

  丈夫当如此,唯唯何足荣。

  赏析卢照邻的咏史诗,在唐初四杰咏史诗中首屈一指。

  他的《咏史四首》分别咏怀汉代四位名人季布、郭泰、郑泰和朱云。

  这首是第一首,写的是能屈能伸忠直孤正、不畏强权、正气凛然的大丈夫季布。

  全诗可分为四层,每层四个句子。

  季生昔未达,身辱功不成。

  概括了季布沦落为奴时的悲惨经历。

  他跟从项羽起兵失败,又被刘邦悬赏捉拿,当作刑徒卖给朱家为奴。

  朱家把他隐藏保护起来,还给他置办了田舍,他隐姓埋名以种田为生。

  此处为二个段落,既写季布幸遇伯乐时来运转,同时也是赞赏夏侯婴举贤不疑、刘邦不记私仇的贤德。

  按史书记载,朱家为季布向夏侯婴澄冤,以臣各为其主用的道理说明季布不但不应被问罪,实为贤能之士,并请他向刘邦上疏赦免季布。

  刘邦赦季布为郎中,又得到曹丘生替他宣扬令德,于是名声传了开来。

  第三段是写季布耿直忠正,当众怒斥哗众取宠、邀功请赏的樊哙,义正辞严,人皆震动。

  百金孰云重,一诺良匪轻,出自楚谚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诺,意思是季布的一句承诺比百两黄金还重。

  为下两句诗廷议斩樊哙,群公寂无声作铺垫。

  据《汉书·

季布传》记载,单于呈书轻视吕太后,太后怒,召来大臣商议对策。

  樊哙说:

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

  群臣大多敷衍表示赞同,只有季布反对说:

樊哙可斩也!

夫以高帝兵三十余万,困于平城,哙时亦在其中。

  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谩。

  且秦以事胡,陈胜等起,今疮痍未疗,哙又面谀,欲动摇天下。

  此话一出,举座皆惊,群臣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有人为季布冒逆鳞而担忧,有人为季布的胆识而惊异。

  吕太后从此也没有再提报复匈奴的事了,一场一触即发的战争被制止。

  最后以四句议论作结,赞扬季布的耿直英勇,抒发诗人敬仰倾慕的心情。

  全诗仅用了80个字,就使一个亦刚亦柔、能屈能伸的大丈夫形象跃然纸上。

  其中既有他的身世经历概括,又有生动传神的典型事例的细致刻划,表现季布为国家为民族甘愿牺牲自己的大无畏精神,诗歌夹叙夹议,表明了诗人对高洁志士,忠良贤能的敬慕与赞赏,对阿谀逢迎之人的鄙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政治精神。

  初唐时期,战争频繁,皇帝好大喜功,臣属报喜不报忧,献谀之风抬头。

  诗人的《咏史》诗就是对这种社会政治风气的揭露与批评。

  作者介绍卢照邻(约637~约689)唐代诗人。

  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

  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

  少时从曹宪、王义方受小学及经史,博学能文。

  高宗乾封间任益州新都尉。

  秩满,漫游蜀中。

  离蜀后,寓居洛阳。

  曾被横祸下狱,为友人救护得免。

  后染风疾,居长安附近太白山,因服丹药中毒,手足残废,徙居阳翟具茨山下。

  由于政治上的坎坷失意和长期病痛的折磨,终自投颍水而死。

  工诗,尤其擅长七言歌行,对推动七古的发展有贡献。

  今存《卢升之集》和《幽忧子集》。

  《咏史四首(其一)》卢照邻唐诗赏析《长安古意》是唐代诗人卢照邻的代表作,也是初唐七言歌行的代表作之一。

  此诗托古意而写今情,展现了当时长安社会生活的广阔画卷。

  长安古意1长安大道连狭斜2,青牛白马七香车3。

  玉辇4纵横过主第5,金鞭络绎6向侯家7。

  龙衔宝盖8承朝日,凤吐流苏9带晚霞。

  百尺游丝10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游蜂戏蝶千门11侧,碧树银台万种色。

  复道12交窗13作合欢14,双阙15连甍16垂凤翼17。

  梁家18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19云外直。

  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20?

借问吹箫21向紫烟22,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23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

生憎24帐额25绣孤鸾26,好取27门帘帖双燕28。

  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帷翠被29郁金香30。

  片片行云31着蝉鬓32,纤纤初月上鸦黄33。

  鸦黄粉白车中出,含娇含态情非一。

  妖童34宝马铁连钱35,娼妇36盘龙37金屈膝38。

  御史府中乌夜啼,廷尉门前雀欲栖39。

  隐隐朱城40临玉道41,遥遥翠幰42没金堤43。

  挟弹飞鹰44杜陵45北,探丸借客46渭桥47西。

  俱邀侠客芙蓉剑48,共宿娼家49桃李蹊50。

  娼家日暮紫罗裙,清歌一啭51口氛氲52。

  北堂53夜夜人如月54,南陌55朝朝骑似云56。

  南陌北堂连北里57,五剧三条控三市58。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60暗天起。

  汉代金吾60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61。

  罗襦62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63为君开。

  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64不相让。

  意气由来排灌夫65,专权判不容萧相66。

  专权意气本豪雄,青虬紫燕67坐春风68。

  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69五公70。

  节物风光71不相待,桑田碧海72须臾改。

  昔时金阶白玉堂73,即今惟见青松在。

  寂寂寥寥扬子74居,年年岁岁一床书75。

  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76。

  注释1.古意:

古意是六朝以来诗歌中常见的标题,表示这是拟古之作。

  2.狭斜:

指小巷。

  3.七香车:

用多种香木制成的华美小车。

  4.玉辇:

本指皇帝所乘的车,这里泛指一般豪门贵族的车。

  5.主第:

公主府第。

  第,房屋。

  帝王赐给臣下房屋有甲乙次第,故房屋称第。

  6.络绎:

往来不绝,前后相接。

  7.侯家:

封建王侯之家。

  8.龙衔宝盖:

车上张着华美的伞状车盖,支柱上端雕作龙形,如衔车盖于口。

  宝盖,即华盖。

  古时车上张有圆形伞盖,用以遮阳避雨。

  9.凤吐流苏:

车盖上的立凤嘴端挂着流苏。

  流苏,以五彩羽毛或丝线制成的穗子。

  10.游丝:

春天虫类所吐的飘扬于空中的丝。

  11.千门:

指宫门。

  12.复道:

又称阁道,宫苑中用木材架设在空中的通道。

  13.交窗:

有花格图案的木窗。

  14.合欢:

马缨花,又称夜合花。

  这里指复道、交窗上的合欢花形图案。

  15.阙:

宫门前的望楼。

  16.甍:

屋脊。

  17.垂凤翼:

双阙上饰有金凤,作垂翅状。

  《太平御览》卷一七九引《阙中记》:

建章宫圆阙临北道,凤在上,故号曰凤阙也。

  18.梁家:

指东汉外戚梁冀家。

  梁冀为汉顺帝梁皇后兄,以豪奢著名,曾在洛阳大兴土木,建造第宅。

  19.金茎:

铜柱。

  汉武帝刘彻于建章宫内立铜柱,高二十丈,上置铜盘,名仙人掌,以承露水。

  20.楼前两句:

写士女如云,难以辨识。

  讵:

同岂。

  21.吹箫:

用春秋时萧史吹箫故事。

  《列仙传》:

萧史善吹箫,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一旦图随凤凰飞去。

  22.向紫烟:

指飞入天空。

  紫烟,指云气。

  23.比目:

鱼名。

  《尔雅·

释地》:

东方有比目鱼焉,不比不行,其名谓之鲽。

  故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