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拌法施工实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45744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拌法施工实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路拌法施工实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路拌法施工实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路拌法施工实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路拌法施工实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拌法施工实例.docx

《路拌法施工实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拌法施工实例.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路拌法施工实例.docx

路拌法施工实例

集团文件版本号:

(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路拌法施工实例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江门市蓬江区,大致呈南北走向,北起双龙大道,南接迎宾西路,路线全长1.47km,沿线与现状双龙大道、规划中的育德街及现状迎宾西路相交。

本工程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人行道采用水泥混凝土机压砖铺装。

全线共设平曲线2处,最小平曲线半径为3000m,不设置缓和曲线和超高。

全线纵断面共设有4个变坡点,道路最小纵坡为0.032%,最大纵坡1.5%;最小坡长120m,最小凸曲线半径13000m,最小凹曲线半径8000m,最小竖曲线长度72.742m。

机动车道横坡为2%(单面坡),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横坡为1%(单面坡)。

道路横断面布置为:

3m×2(人行道)+3m×2(非机动车道)+2m(机非分隔带)+11m×2(机动车道)+2m(中央分隔带)=40m(红线宽度)

二、设计概况

2.1路面结构组合

机动车道

(1)里村大道一般路段新建结构

上面层:

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

4cm

下面层:

AC-20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6cm

下封层:

层铺法表面处治

1cm

上基层:

水泥稳定碎石(3.5Mpa)

20cm

下基层:

水泥稳定石屑(2.5Mpa)

20cm

厚度

51cm

(2)里村大道与迎宾西路交叉口加铺结构

上面层:

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

4cm

下面层:

AC-20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6cm

找平层

原路面结构

(3)里村大道与迎宾西路、双龙大道交叉口原路面补回结构

面层:

C40水泥混凝土

25cm

基层:

C15水泥混凝土

15cm

垫层:

石屑

50cm

厚度

90cm

②非机动车道

面层:

AC-13F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4cm

下封层:

层铺法表面处治

1cm

基层:

水泥稳定碎石(3.0Mpa)

20cm

厚度

25cm

③人行道

面层:

水泥混凝土机压砖(30x30x60

6cm

粘结层:

1:

2水泥砂浆

2cm

基层:

C20水泥混凝土

10cm

垫层:

石屑

5cm

厚度

23cm

2.2路基设计

土基回弹摸量E0根据以往实体工程检测资料及规范标准取值,土基回弹模量E0≥35MPa,土基顶面的弯沉值I0=266.2(0.01mm)。

本工程路基填料一般采用粘性土。

路基应分层铺筑,均匀压实。

填料压实度按重型击实标准,路基压实度要求如下:

填挖类型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

压实度(%)(重型)

填方路基

上路床

0~30

≥95

下路床

30~80

≥95

上路堤

80~150

≥94

下路堤

150以下

≥92

零填及挖方

0~80

≥95

(1)本工程路基填料一般采用粘性土。

(2)路基填筑前,基底应清理和压实。

对菜地、旱地、荒地等应清除草皮、平整压实。

(3)含草皮、淤泥、生活垃圾、树根、腐殖质的土严禁作为路基填料。

(4)填方路基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50mm。

(5)路堤填料:

不得使用淤泥、沼泽土、冻土、有机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树根和含有腐朽物质的土。

(6)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细粒土,以及含水量超过规定的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

(7)对分层摊铺填筑路基、分层均匀碾压,其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为30cm;

(8)当地面横坡陡于1:

5时,应设置台阶,并在填挖交界处设置2层以上土工格栅;

2.3路面结构层混合料设计

水泥稳定集料上基层混合料的压实度(按重型击实标准)为98%,七天(25℃下湿养六天、浸水一天)龄期的试件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3.5MPa,回弹模量E≥1700Mpa,层顶施工控制弯沉为36.9mm,;

水泥稳定集料底基层混合料的压实度(按重型击实标准)为97%,七天(25℃下湿养六天、浸水一天)龄期的试件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2.5MPa,回弹模量E≥1300MPa。

水泥稳定集料的水泥剂量一般为3%~5.5%,当达不到强度要求时应调整级配,水泥的最大剂量不应超过6%。

水泥稳定集料的水泥剂量参考值:

上基层为5.5%,下基层为5.0%。

在基层的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中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的要求,从原材料到施工过程,做好质量管理及验收,确保基层的施工质量。

三、施工工艺

四、施工进度计划

1)k0+960~k1+400(左幅)2012年3月27日至2012年3月31日

2)k0+960~k1+400(右幅)2012年4月1日至2012年4月4日

3)k0+000~k0+740(左幅)2012年4月5日至2012年4月8日

4)k0+000~k0+740(右幅)2012年4月9日至2012年4月13日

5)k0+740~k0+960(左幅)2012年4月14日至2012年4月16日

6)k0+740~k0+960(右幅)2012年4月17日至2012年4月20日

五、组织准备

1)施工组织

本工程项目经理部负责整个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在项目经理领导下建立施工管理体系,成立各职能部门,以项目经理为主导,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责,做到人人对本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负责。

为确保工程质量,每台摊铺机配备1名专职管理人员、道路施工人员5人及相应摊铺作业队人员、机械人员等。

2)技术准备

施工前组织管理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方案,使现场管理人员清楚操作方法、摊铺路线、材料用量,机械数量,小型工具准备情况等。

在每道工序施工前,施工员依据施工图纸、施工方案对有关施工队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书面交底,交底内容包括:

操作方法、操作要点及质量标准等。

技术、质量、安全书面交底经有关人员签字生效,做到交底不明确不操作,无签字不操作。

a、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并结合工程特点,组织具有丰富道路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参战,为路面摊铺做好准备;

b、与摊铺作业队进行交底,根据机械性能及规范要求,确定摊铺机的速度;

3)材料的准备

a、在施工前先对需施工部位的路基进行平整度、压实度和弯沉等项目的检查,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后进行水稳层的施工。

在开工前做好水稳层底基层和基层的材料配合比工作;同时根据进度要求将各施工材料分批进场,并进行相关见证送检工作,确保施工材料符合设计、施工要求。

石屑应坚硬、耐久、干净无杂物,含泥量不大于3%,,最大粒径不超过1cm。

稳定层所用的碎石应洁净、坚硬、有菱角、级配连续。

集料级配应满足《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表6.2.4中1号级配的规定。

针、片状(≥1:

3)颗粒含量小于20%。

拌和采用自来水,不得含有害杂质。

水泥稳定层上基层的水泥含量为5.5%,下基层的水泥含量为5.0%。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含水量,拌和时含水量要比试验时的含水量略高,具体资料要根据现场的试验确定,主要是抵消灰土在运输过程中的水量损失和摊铺过程中的蒸发损失。

六、水稳层施工技术措施

①施工测量

a、路床验收合格后,恢复中线及边线,中线和边线每10m设一桩点。

测出水稳层施工的摊铺高程后,在指示桩上用红漆标出基层边缘设计标高及松铺厚度的位置。

稳定土的松铺厚度应根据现场试铺确定。

b、主要测点如起点、终点、转折点等用木桩标识,然后在桩头用1个小钉对点,并有混凝土加固木桩。

水准高程边线桩水准高程测好后,应在路边以外不容破坏的位置测设若干临时水准点,以便施工过程中复测校核。

②拌和、运输

  本工程水泥稳定石屑及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使用搅拌机在拌和场集中搅拌,然后运至各施工段进行摊铺施工。

拌和时,严格控制水泥用量和用水量,一般用水量控制在大于最佳含水量1%~1.5%的范围内,水泥用量不超过6%。

每槽拌和时间应不少于2min,要将混合料拌和均匀,不得有成团水泥情况。

运输采用自卸车运输。

运输时间要求短,混合料自加入水泥拌和后,需在一个半小时内运至工地,以避免离析、干料现象发生。

③摊铺、碾压

a.20cm厚水泥稳定石屑底基层及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均一次铺筑成型。

摊铺集料前,先在路床顶上洒水,使其表面湿润,但不过分潮湿而造成泥泞。

摊铺采用人工摊铺。

摊铺宽度比设计宽0.25米,以保证整段稳定层碾压密实,摊铺厚度做到均匀一致,同时检查集料的含水量,必要时洒水闷料。

摊铺要求整幅摊铺成型,避免纵向接缝的产生。

摊铺时,严禁抛撒,摊铺成型后,设一个三人小组跟在压路机后面,及时消除粗集料带或蜂窝,并及时补充细混合料,摊铺平整。

b、摊铺时应掌握“宁高勿低,宁铲勿补”的原则,严禁用齿耙拉平或抛撒。

摊铺后的混合料必须在2小时内碾压完毕,道路边缘及检查井四周用平板夯击机夯实。

碾压时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施工。

施工中稳定土在最佳含水量下摊铺压实,碾压从低到高,从边到中,为防止漏压,前后两次碾压时,碾轮主轮适当重叠,重叠量一般为20~30cm。

在单面坡地段碾压时,压路机从低处逐渐向高处碾压。

c、为保证碾压的均匀性,碾压速度不能太快,一般控制在2km/h以内。

碾压时先用20t的压路机不开振动预压1~2遍,以提高压实层上部的压实度,然后人工用3m直尺进行找平,局部低洼处用齿耙将表面耙松约10cm,重新拌和找平。

整平后,立即用20t压路机进行碾压,对表面水分不足部分要适当洒水,如有弹簧现象,要重新拌和,然后再碾压。

d、碾压遍数:

为保证压实度要求,根据含水量、松铺厚度、压实度系数、碾压机械等情况确定碾压遍数,一般碾压6~8遍至基层表面无起伏、弹簧现象、颜色一致并达到要求的密实度(98%)为止。

在全宽碾压结束前,再用人工找平,使其纵横向坡度、标高均达到设计要求。

碾压成型后及时测量复核顶面高程,及时进行压实度、平整度及外观等技术指标的检测。

e、碾压作业段的长度不小于100m。

两个作业段的接茬处,主轮的重叠范围不小于5m。

当天的施工范围要当天碾压完,不得过夜。

在雨季施工时要随时注意天气变化,碾压更要及时,作业段的长度可适当缩短。

碾压过程中发现有高低不平处要及时找平,压到规定遍数后做压实度检验,合格后经监理单位认可后方可摊铺上层水泥碎石稳定土。

凡机械难以碾压到的边角地段要用人工夯打密实。

f、混合料离析处要在碾压前挖除,用合格的材料替换,含水量过大或过小的混合料均不得进行摊铺碾压。

为保证水稳层施工质量,严禁在刚压实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进行压路机或送料车的转弯、调头、急刹车等。

混合料的碾压时间应掌握在接近最佳含水量时进行,天气炎热、蒸发快时,摊铺时间应避开中午时间。

水稳层未铺封层时,禁止开放交通并保护表层不受污染和破坏。

施工车辆应缓慢行驶,行驶速度不大于30km/h

④养生

碾压检验合格后,采用覆盖或洒水养生,洒水次数以表面湿润为准,养生期不少于7天,水泥石屑稳定土基层达到强度后即进行弯沉值检测。

养生期间采取封锁交通的处理措施,除洒水车外其他车辆禁止通行,特别严禁重型车辆通行。

养生结束后,必须将覆盖物清除干净。

七、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a、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与技术水平,开工前,根据各项工作的施工特点编制安全措施及各项作业安全细则,组织全体人员学习并严格遵守;

b、健全安全组织,强化安全检查机构、并赋予相应的职权,充分发挥监督作用,根据安全生产情况,制定防范措施和安全规划;

c、各施工班组应检查是否有安全隐患1)配电箱是否符合要求;

2)线路摆放、线路裸露;3)用电周围要有安全警示标语;4)施工作业人员戴好安全帽;

d、施工范围按要求进行围蔽,临设围蔽护栏上及临时通道处均设立施工警示牌,夜间挂警示灯,并保证施工沿线在夜间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e、为保证车容整洁,不污染四周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